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
作者 熊洋 周世博 +9 位作者 俞兴 毕连涌 杨济洲 王逢贤 曲弋 杨永栋 赵丁岩 赵赫 仇子叶 姜国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81-4888,共8页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发展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方法:以“分子生物学,异位骨化,机制”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以“molecular biological,heterotopic ossification,mechanisms”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并根据获得文献进行补充检索,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3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因此该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困难。②文章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获得性异位骨化涉及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Hedgehog、Wnt及mTOR共5条主要信号通路,同时在局部微环境中涉及到Run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Sox9共5项核心枢纽因子,核心机制可能是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机体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细胞微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而影响机体骨代谢并导致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③未来可以以异位骨化相关单细胞的成骨内稳态为研究方向,以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微环境-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作为研究要素,探索各部分要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特征,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细胞成骨内稳态异同,从整体视角观察异位骨化分子信号网络调控机制,有利于未来临床防治异位骨化新方法的探究。④以中医药及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治疗方法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如何将中医药与体内成骨稳态联系,并与靶向治疗相结合,也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⑤目前获得性异位骨化的研究仍多限于基础实验研究,临床防治方法仍存在疗效不确切及不良反应明显等缺陷,相关靶向防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验证,如何以基础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方向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分子生物学机制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HEDGEHOG WNT/Β-CATENIN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博 阮磊 +3 位作者 王兰兰 薛惠天 孙梦龙 彭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753-758,共6页
骨骼肌损伤是人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一类疾患,严重者可造成肢体活动障碍。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类疾病有显著疗效,通过检索近5年来推拿治疗急慢性骨骼肌损伤的相关基础实验文献,对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 骨骼肌损伤是人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一类疾患,严重者可造成肢体活动障碍。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类疾病有显著疗效,通过检索近5年来推拿治疗急慢性骨骼肌损伤的相关基础实验文献,对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从调控肌卫星细胞、相关生长因子及炎性因子、信号通路、细胞自噬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骨骼肌损伤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对骨骼肌损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推拿 修复 分子生物学机制 肌卫星细胞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自噬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宿主相关信号通路探讨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3
作者 伽雨龙 姜华 +4 位作者 谭从娥 王相东 刑文文 袁晨 王郁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15-3220,共6页
湿热证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证型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湿热证的关系密切,但肠道菌群和湿热证相关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明晰。本文以肠道菌群影响的宿主相关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湿热证的证候本... 湿热证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证型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湿热证的关系密切,但肠道菌群和湿热证相关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明晰。本文以肠道菌群影响的宿主相关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湿热证的证候本质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信号通路 湿热证 分子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植物低温胁迫响应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郭子武 李宪利 +1 位作者 高东升 段成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4-57,共4页
综述了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即低温信号激活某些抗冻基因的表达 ,产生特异蛋白和渗透调节物质 ,使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提高 ,保护了植物细胞。而植物抗寒性的提高决定于抗冻基因的表达 ,如何通过分... 综述了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即低温信号激活某些抗冻基因的表达 ,产生特异蛋白和渗透调节物质 ,使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提高 ,保护了植物细胞。而植物抗寒性的提高决定于抗冻基因的表达 ,如何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植物抗冻基因表达的效应是培育植物抗寒品系的关键。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低温胁迫 响应机理 生化机制 分子生物学机制 抗冻基因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植物花色呈现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基因工程改良 被引量:34
5
作者 赵昶灵 郭维明 陈俊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024-1035,共12页
文章综述了植物花色基因工程改良的前提、策略和特殊性。植物主要花色色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途径和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已基本研究清楚,关键酶的基因已被克隆。花色的基因工程改良遵循一般植物基因工程规律,而且是系统工程,要求花... 文章综述了植物花色基因工程改良的前提、策略和特殊性。植物主要花色色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途径和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已基本研究清楚,关键酶的基因已被克隆。花色的基因工程改良遵循一般植物基因工程规律,而且是系统工程,要求花器官特异性启动子,基本策略为抑制关键酶的基因表达、导入调节基因或新的外源基因。花色基因工程可能成为获得雄性不育的方式之一,应与传统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当然也存在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花色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机制 改良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中医药促进创面修复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一飞 李欣 李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0-864,共5页
难愈性皮肤溃疡常继发于感染、外伤、循环障碍、代谢异常、免疫性疾病等因素,通常深达真皮及/或皮下组织,病程较长,临床疗效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学对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 难愈性皮肤溃疡常继发于感染、外伤、循环障碍、代谢异常、免疫性疾病等因素,通常深达真皮及/或皮下组织,病程较长,临床疗效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学对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全身系统治疗与局部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在促进创面修复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或减轻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中医药学 分子生物学机制 难愈性皮肤溃疡 细胞 系统治疗 免疫性疾病 循环障碍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徐明 蔡国梁 李若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4,98,共5页
从四个方面(细胞内分子、细胞膜分子、细胞外分子和其他广泛存在的分子和离子)综合分析运动性疲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达到完善运动性疲劳机制理论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分子生物学机制 线粒体DNA 神经递质 氧自由基
下载PDF
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8
8
作者 李文学 陈同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27-631,共5页
与普通植物相比 ,超富集植物在地上部富集大量重金属离子的情况下可以正常生长 ,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已经成为当前植物逆境生理研究的热点领域 .尤其是近两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 ,关于重金属离子富集机理的研究取得了... 与普通植物相比 ,超富集植物在地上部富集大量重金属离子的情况下可以正常生长 ,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已经成为当前植物逆境生理研究的热点领域 .尤其是近两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 ,关于重金属离子富集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通过与酵母突变株功能互补克隆到了多条编码微量元素转运蛋白的全长cDNA ;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谷胱甘肽、植物螯合素、金属硫蛋白、有机酸或氨基酸等含巯基物质与重金属富集之间的可能关系 .本文从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角度简要评述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螯合及区室化的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重金属 生理学机制 分子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氧自由基致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53
9
作者 杨保收 陈越 +1 位作者 龚伟 金久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45,共5页
自从1900年Gomberg[1]发现三苯甲基自由基以来,对自由基的研究逐渐深入,近20年来,已成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以及医学中很活跃的学术领域。医学研究证实,许多疾病(如心血管、肝脏、肺脏、肾脏、... 自从1900年Gomberg[1]发现三苯甲基自由基以来,对自由基的研究逐渐深入,近20年来,已成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以及医学中很活跃的学术领域。医学研究证实,许多疾病(如心血管、肝脏、肺脏、肾脏、脑、胰腺疾病及肿瘤等)以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氧自由基损伤 分子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白内障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红 惠延年 +3 位作者 王琳 韩泉洪 杜红俊 马吉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期398-398,401,共2页
目的:观察白介素转化酶3(Caspase-3)在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经手术收集25只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以及胚胎晶状体(6只)和成人透明晶状体(4只)的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Caspase-3的表达及染色... 目的:观察白介素转化酶3(Caspase-3)在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经手术收集25只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以及胚胎晶状体(6只)和成人透明晶状体(4只)的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Caspase-3的表达及染色强度。并对Caspase-3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并发性白内障中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Caspase-3在白内障组有很好的表达,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16只中14只呈阳性表达,在并发性白内障组9只中8只呈阳性表达,在透明晶状体没有表达;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并发性白内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凋亡在白内障的发生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分子生物学机制 白介素转化酶类 晶体 白内障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宋海军 刘静霞 蔡国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200-202,共3页
目的:许多学者对运动性疲劳机制提出了不少假说。文章总结了前人的工作,结合部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分子生物学知识对运动性疲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xercise-... 目的:许多学者对运动性疲劳机制提出了不少假说。文章总结了前人的工作,结合部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分子生物学知识对运动性疲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exercise-inducedfatigue,molecularbiologicalmechanism,mito-chondriaDNA,nervousmediator,oxygenfreeradica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运动性疲劳,分子生物学机制,线粒体DNA,神经递质,氧自由基。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细胞内分子、细胞膜分子、细胞外分子和细胞内外广泛存在的运动性疲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相关内容。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4篇与运动性疲劳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的文章,其中有26篇被本文直接引用,其余文献虽未有直接引用,但对于全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资料综合:从引起运动性疲劳的细胞内分子(如信号传导因子、基因、连接蛋白、酶等)、细胞膜分子(如受体、膜转运蛋白、酶等)、细胞外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转运蛋白、酶、免疫球蛋白、补体分子等)和细胞内外广泛存在的分子(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和水、无机元素、氧自由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机制 运动性疲劳 biological molecular RADICAL 计算机检索 细胞膜分子 疲劳机制 线粒体DNA 氧自由基 信号传导因子 神经递质 生物学知识 运动生理学 全文数据库 膜转运蛋白 免疫球蛋白 支链氨基酸 资料来源
下载PDF
运动影响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敏 褚昕宇 王泽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0,265,共5页
关键词 学习与记忆能力 分子生物学机制 运动科学 高级功能 科学研究 适宜运动 转录调控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心肾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血管紧张素Ⅱ环节之外的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琳娜 王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4-606,共3页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为心脏或肾脏中某个器官对另一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1].在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方面,寻找基于心肾综合征的启动机制和确切调控因子的药物,对心力衰...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为心脏或肾脏中某个器官对另一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1].在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方面,寻找基于心肾综合征的启动机制和确切调控因子的药物,对心力衰竭的控制和预后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现就介导心肾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在心肾综合征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分子生物学机制 血管紧张素Ⅱ 病理生理学机制 治疗 信号转导通路 功能损害 肾脏功能
下载PDF
声音在耳内的信号转导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2)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浩 石丽娟 +1 位作者 于利 曹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声音刺激 分子生物学机制 信号转导 耳内 机械特性 细胞功能 基底膜 转换机制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41
15
作者 成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丙型肝炎病毒 (HCV)属于黄病毒属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其致病机制与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截然不同。由于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恰好位于其包膜抗原E2蛋白的高变区 1(HVR1) ,因而容易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形成慢性感染 ,同时造成发展... 丙型肝炎病毒 (HCV)属于黄病毒属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其致病机制与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截然不同。由于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恰好位于其包膜抗原E2蛋白的高变区 1(HVR1) ,因而容易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形成慢性感染 ,同时造成发展广谱预防性疫苗的困难。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和模拟表位的理论和技术 ,是构建新型蛋白或基因疫苗 ,克服这一困难的可能途径。HCV基因复制和翻译有关的调节基因序列与肝细胞来源的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将有助于阐明HCV调节机制和相对嗜肝特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HCV特异性受体的研究 ,将有助于阐明HCV感染并进入肝细胞的各个细节 ;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于HCV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的筛选 ,以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技术对HCV蛋白调节的肝细胞靶基因的筛选 ,将有助于阐明HCV与肝细胞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所有这些 ,将为最终揭密HCV感染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肝脏脂肪变、B细胞淋巴瘤、冷球蛋白血症等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并为反义技术、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为目的基因的细胞内免疫基因治疗和治疗性基因疫苗等抗HCV治疗新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致病 分子生物学机制 模拟表位 反式激活 基因疗法
下载PDF
Prion蛋白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卓宝 洪琪 +1 位作者 何华松 丁瑾瑜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295-299,共5页
关键词 Prion蛋白 分子生物学机制 研究进展 朊病毒 朊蛋白 朊毒体 锯蛋白 朊粒
下载PDF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祥鹏 陈立杰 孙宝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5-397,共3页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展较快的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可引起肌肉萎缩、无力和进行性痉挛性麻痹,最终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ALS是最严重的运动神经元病之一,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多数为散发,5%-10%为...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展较快的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可引起肌肉萎缩、无力和进行性痉挛性麻痹,最终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ALS是最严重的运动神经元病之一,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多数为散发,5%-10%为家族性。散发性患者的发病与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免疫异常及染色体22q12.1—13.1处的神经纤维丝重链基因突变有关。到目前为止,尽管ALS的发病机制仍没有完全探明,但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ALS的研究,不仅对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直接推动了ALS治疗方法的发展。现对ALS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分子生物学机制 治疗方法 发病率 脊髓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病 兴奋性氨基酸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长QT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平 戴德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类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心室复极化的显著延长及猝死的高发生率,多见于青年人。由LQTS进一步发展成的威胁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往往导致猝死。常发生于生理及情绪紧张状态下,也有少数病人发生于睡眠过程中...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类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心室复极化的显著延长及猝死的高发生率,多见于青年人。由LQTS进一步发展成的威胁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往往导致猝死。常发生于生理及情绪紧张状态下,也有少数病人发生于睡眠过程中。LQTS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与神经相关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分子生物学机制 治疗
下载PDF
西洛他唑治疗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智桓 董吁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25-2328,共4页
自70年代末Gruentzig成功地进行首例人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介入性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因其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在改善局部血流的同时,也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急性血管闭塞、再狭窄等)而影响其... 自70年代末Gruentzig成功地进行首例人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介入性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因其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在改善局部血流的同时,也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急性血管闭塞、再狭窄等)而影响其临床疗效,大约有30%~50%的患者在PT-CA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再狭窄 介入性治疗 分子生物学机制 血管成型 西洛他唑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血管闭塞 机械性损伤
下载PDF
植物抗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夏爱 邓西平 薛菘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5-69,共5页
本文对当前植物抗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特别是植物抗旱的转基因工程进展和代谢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这为我国干旱地区的植物改良、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植物抗旱 分子生物学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