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3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叶珊瑚苷-硼酸共聚印迹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性能
1
作者 罗晓玥 邓文 +1 位作者 肖真仪 李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35-1642,共8页
以桃叶珊瑚苷为模板,4-乙烯基苯基硼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桃叶珊瑚苷-硼酸共聚印迹整体柱。考察了分子印迹整体柱的通透性、选择保留性能、吸附及固相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整体柱通透性好,当使用体积比为49∶1的甲醇-1%HCl混合溶液为流动... 以桃叶珊瑚苷为模板,4-乙烯基苯基硼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桃叶珊瑚苷-硼酸共聚印迹整体柱。考察了分子印迹整体柱的通透性、选择保留性能、吸附及固相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整体柱通透性好,当使用体积比为49∶1的甲醇-1%HCl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时,其对模板具有最强的保留能力和较高的选择性,容量因子高达166.4,选择因子最高达3.200。前沿分析表明整体柱的饱和吸附量达95.16 mg·g^(-1)。Scatchard分析显示印迹材料主要有两类吸附位点。当分子印迹柱用于从杜仲籽粨粗提物中分离纯化桃叶珊瑚苷时,可获得含量高于85%的产品。当整体柱用于分离分析时,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67 mg·kg^(-1)和0.547 mg·kg^(-1),且整体柱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整体柱 共价印迹 硼酸亲和性 桃叶珊瑚苷 分子识别
下载PDF
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可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识别
2
作者 王琦 寇丽红 +4 位作者 王冠宇 王吉坤 刘敏 李兰廷 王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84-4993,共10页
焦化废水中可溶解性有机物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为从分子层次揭示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可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首先使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通过液液萃取将河北迁安宏奥工贸焦化厂的焦化废水生物出水分离成有机相和萃余相;对有机相... 焦化废水中可溶解性有机物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为从分子层次揭示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可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首先使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通过液液萃取将河北迁安宏奥工贸焦化厂的焦化废水生物出水分离成有机相和萃余相;对有机相进行四组分分离,根据四组分极性的不同,对极性较弱的饱和分和芳香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对极性较强的胶质和沥青质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结合电喷雾电离源(ESI FT-ICR MS)分析;对极性强的萃余相用固相萃取法得到SPE洗脱物,并进行ESI FT-ICR MS分析。结果表明:饱和分中共检测到120种化合物,焦化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难溶解有机物主要为一些分子质量较大的正构烷烃和链烷烃;芳香分中检测到34种化合物,主要检测到较高含量的醇类、酯类和酚类化合物,其中酚类主要是苯酚的烷基取代物;胶质、沥青质和SPE洗脱物分别检测到N_(x)、N_(1)O_(x)、N_(2)O_(x)、O_(x)和O_(x)S_(1)5类主要碱性有机物和非碱性有机物,胶质和沥青质中的化合物类型分布相似,且沥青质中的化合物更加丰富,SPE洗脱物的化合物类型分布与胶质和沥青质差别较大。根据碳数分布和DBE值,分别得到了主要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生物出水 可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识别
下载PDF
手性锌卟啉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构象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树军 罗代兵 +2 位作者 阮文娟 朱志昂 马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4-839,共6页
在纳秒(ns)领域中,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Zn(o-BocTyr)TAPP(主体1)和Zn(p-BocTyr)TAPP(主体2)两种手性锌卟啉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手性锌卟啉都具有反饱和吸收效应和自散焦效... 在纳秒(ns)领域中,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Zn(o-BocTyr)TAPP(主体1)和Zn(p-BocTyr)TAPP(主体2)两种手性锌卟啉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手性锌卟啉都具有反饱和吸收效应和自散焦效应;(2)由于两种主体中侧链位置的差异,造成两种主体分子极化程度的不同,主体1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值;(3)主体1中侧链苯环与卟啉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4)分子识别出现了配位方向的选择性,客体咪唑(Im)与主体1侧链中的苯环能够形成π-π相互作用,选择从有侧链一方配位于主体1,而2-甲基咪唑(2-MeIm)选择从没有侧链一方进攻主体1,但对于主体2,则没有出现配位方向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性质 Z-扫描 手性锌卟啉分子识别 构象研究 量子化学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咪唑类客体 手性锌卟啉 分子识别 构象 Π-Π相互作用 非线性折射率 2-甲基咪唑 技术测定
下载PDF
水溶性显色型分子识别器——甲基红基乙二胺基羟丙基-β-环糊精 被引量:1
4
作者 郝爱友 王金山 辛志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31-1535,共5页
通过选择性氧化 ,将水溶性优良的羟丙基 β 环糊精转化为丙酮基羟丙基 β 环糊精 .再利用乙二胺分子作为柔性链和连接剂键连制得水溶性的甲基红基乙二胺基羟丙基 β 环糊精 .在甲基红基乙二胺基羟丙基 β 环糊精的稀水溶液中 (6×... 通过选择性氧化 ,将水溶性优良的羟丙基 β 环糊精转化为丙酮基羟丙基 β 环糊精 .再利用乙二胺分子作为柔性链和连接剂键连制得水溶性的甲基红基乙二胺基羟丙基 β 环糊精 .在甲基红基乙二胺基羟丙基 β 环糊精的稀水溶液中 (6× 10 - 8~ 2× 10 - 5mol·dm- 3)加入环己烷等疏水性客体分子时 ,甲基红基团可被掎到 β 环糊精空腔外 .若是在酸性介质中 ,甲基红基团还会同时发生偶氮基团的质子化反应 ,并伴随颜色的变化 (由黄色→红色 ) ,该变色程度与客体分子的外型、体积及极性等有关 ,从而起到分子检测器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型分子识别 甲基红基乙二胺基羟丙基-β-环糊精 水溶性 分子识别 主客体化学
下载PDF
可天宁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特性的光谱与XPS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俊 朱晓兰 +3 位作者 苏庆德 蔡继宝 胡雁 高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2-1155,共4页
以可天宁(CO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1HNMR波谱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位点和识别机理。结果表明,该聚合物... 以可天宁(COT)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1HNMR波谱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位点和识别机理。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通过协同氢键作用形成1:2型配合物,专一地结合可天宁分子。MAA分子羧基上的氢原子是氢键的质子给予体;COT分子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以及羰基上的氧原子是质子的接受体,是与MAA形成氢键作用的选择性识别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可天宁 分子识别 氢键作用 结合位点
下载PDF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海洋 黄锦汪 +3 位作者 彭斌 罗国添 杨洋溢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综述了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进展。介绍了金属卟啉配合物在分子形状与大小识别、官能团识别和手性识别方面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卟琳 金属卟啉配合物 分子识别 生物大分子
下载PDF
手性Salen Zn配合物的合成及对咪唑类、吡啶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玉玲 阮文娟 +2 位作者 李瑛 南晶 朱志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手性Salen配体 1及其Zn配合物 2 .详细讨论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性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主体 2与 4种咪唑、5种吡啶客体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 ,研究了主体分子 2的分子识别行为 .实验结果表... 合成并表征了手性Salen配体 1及其Zn配合物 2 .详细讨论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性质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主体 2与 4种咪唑、5种吡啶客体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 ,研究了主体分子 2的分子识别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各种客体的缔合常数 ,咪唑类按K(Im) >K( 2 MeIm) >K(SMIm ) >K(EMIm)顺序递减 ;吡啶类按K(Py) >K( 3 Py) >K( 3,5 Py) >K( 2 ,4 Py) >K( 2 ,4,6 Py)顺序递减 .测定了识别过程的ΔrG m ,ΔrH m ,ΔrS m ,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采用分子力学的方法考察了主客体的最低能量构象 ,并对该构象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配合物 合成 咪唑 吡啶 分子识别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杯芳烃类受体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淑华 李东红 +1 位作者 袁立华 赵华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9-347,共9页
综述了杯芳烃类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引起的识别-配合与识别-催化作用。
关键词 杯芳烃 分子识别 人工受体 配合 催化 受体
下载PDF
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特性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晓兰 杨俊 +2 位作者 苏庆德 蔡继宝 高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17-1820,共4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有机磷农药久效磷有高度选择性的聚合物,通过1H NMR和紫外光谱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通过协同氢键作用形成1∶2型氢键配合物专一地结合久效磷。聚合物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聚...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有机磷农药久效磷有高度选择性的聚合物,通过1H NMR和紫外光谱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通过协同氢键作用形成1∶2型氢键配合物专一地结合久效磷。聚合物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聚合物表面存在可与印迹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印迹聚合物 久效磷 分子识别
下载PDF
原位聚合那格列奈分子印迹手性固定相的分子识别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尹俊发 杨更亮 +2 位作者 张轶华 刘海燕 陈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922-1926,共5页
以手性药物那格列奈为模板分子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和手性拆分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实现了那格列奈与其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通过静态结合方法考察了该聚合物的选择结合能力 ,并讨论了手性... 以手性药物那格列奈为模板分子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和手性拆分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实现了那格列奈与其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通过静态结合方法考察了该聚合物的选择结合能力 ,并讨论了手性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结果表明 ,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棒状聚合物固定相对模板分子及其对映体有很好的手性拆分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那格列奈 分子印迹聚合物 手性固定相 分子识别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研究(Ⅻ)──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对4-取代苯酚的分子识别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育 尤长城 +3 位作者 韩宝航 李玉梅 厉斌 陈荣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316-1320,共5页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在25.0℃时测定了不同pH值下α-,β-,γ-环糊精以及1mol/LNaOH水溶液中α-和β-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4-取代苯酚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化学计量法表明,主体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客体4-取代苯酚形成...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在25.0℃时测定了不同pH值下α-,β-,γ-环糊精以及1mol/LNaOH水溶液中α-和β-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4-取代苯酚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化学计量法表明,主体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与客体4-取代苯酚形成了1:1的超分子配合物.从主-客体间的尺寸关系、pH值、多点识别和诱导契合作用等因素讨论了环糊精及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对客体4-取代苯酚的分子识别机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双核铜配合物对4-取代苯酚具有特殊的键合能力和分子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分子识别 取代苯酚 双核 铜配合物
下载PDF
瓜环对氨基酸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丛航 陶龙玲 +4 位作者 余亦华 杨帆 杜莹 薛赛风 陶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9-996,共8页
使用1HNMR和UV-Vis光谱法研究了七、八元瓜环对九种天然氨基酸盐酸盐的分子识别作用.结果表明,瓜环对芳香侧基取代的L-酪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均能进行有效识别,而侧链上不带芳香基团的氨基酸,如L-组氨酸、L-谷氨酸、L-蛋氨酸、L... 使用1HNMR和UV-Vis光谱法研究了七、八元瓜环对九种天然氨基酸盐酸盐的分子识别作用.结果表明,瓜环对芳香侧基取代的L-酪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均能进行有效识别,而侧链上不带芳香基团的氨基酸,如L-组氨酸、L-谷氨酸、L-蛋氨酸、L-缬氨酸、L-白氨酸、L-丙氨酸,与这些瓜环的作用相对较弱.对于七元瓜环,主客体间都以1∶1化学计量比形成包结物,并得到它们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八元瓜环与L-酪氨酸及L-色氨酸也以1∶1形成包结物,而与L-苯丙氨酸以1∶2形成包结物.L-酪氨酸、L-色氨酸和L-苯丙氨酸荧光性质研究表明,七、八元瓜环既可成为这些氨基酸荧光性质的增敏试剂,也可成为它们荧光淬灭试剂,这与氨基酸的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分子识别 包结物 氨基酸 分子
下载PDF
杯芳烃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3
作者 吕鉴泉 陈朗星 +1 位作者 郭洪声 何锡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9-215,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杯芳烃类人工受体在功能化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 ,主要讨论了新型功能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识别功能的应用。
关键词 杯芳烃 分子识别 功能衍生物 合成 化学修饰 酚羟基 分子自组装
下载PDF
基于双分子识别荧光猝灭法高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12
14
作者 颜梅 葛慎光 +1 位作者 卢娟娟 于京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1-1715,共5页
制备了以二硫基琥珀酰亚胺丙酸酯,4-巯基苯硼酸功能化CdTe量子点探针,对其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表征。在431nm激发波长下,对探针及加入多巴胺后进行发射光谱扫描,最大发射峰红移,在最大发射波长处,多巴胺对合成的探... 制备了以二硫基琥珀酰亚胺丙酸酯,4-巯基苯硼酸功能化CdTe量子点探针,对其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表征。在431nm激发波长下,对探针及加入多巴胺后进行发射光谱扫描,最大发射峰红移,在最大发射波长处,多巴胺对合成的探针具有猝灭效应,且多巴胺对体系的猝灭程度与多巴胺的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直接、灵敏、选择性好的测定多巴胺的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多巴胺的其线性范围为0.02-20.0μ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F-20.1+31.7C(gmol/L),相关系数为R^2=0.987,检出限为4.9nmol/L。本方法已成功用于多巴胺注射液、血清及尿样中多巴胺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识别 荧光猝灭法 CDTE 量子点 多巴胺
下载PDF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 被引量:23
15
作者 高吉刚 周杰 曲祥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73-1177,共5页
以吲哚乙酸为模板分子 ,4 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 ,采用分子自组装模板技术合成了可识别吲哚乙酸的新型模板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物选择性实验和聚合前溶液的紫外光谱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 以吲哚乙酸为模板分子 ,4 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 ,采用分子自组装模板技术合成了可识别吲哚乙酸的新型模板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物选择性实验和聚合前溶液的紫外光谱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 :一种是通过离子作用模板自组装产生的选择性结合位点 ;另一种是疏水作用产生的非选择性结合位点 ,且离解常数依次为KD =8.1× 10 - 4 mol L和KD =2 .5× 10 - 2 mol L。在乙腈等一些有机溶剂中对目标分子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离子吸附作用 ,而在水等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情况下表现较强的非选择性疏水吸附作用 ,预计可作为良好的吸附结合材料用于复杂植物样品中痕量吲哚乙酸的选择性富集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吲哚乙酸 分子模板 聚合物 分子识别特性 乙烯吡啶
下载PDF
锌离子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姜吉刚 王怀友 +2 位作者 许丽晓 任建成 马丽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Zn(Ⅱ)和2,2′-联吡啶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锌离子配位模板聚合物;系统研究了锌离子对聚合物识别的调节作用;平衡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锌(Ⅱ)在一定浓度条件下能显著提... 以Zn(Ⅱ)和2,2′-联吡啶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锌离子配位模板聚合物;系统研究了锌离子对聚合物识别的调节作用;平衡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锌(Ⅱ)在一定浓度条件下能显著提高聚合物对2,2′-联吡啶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配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识别 2 2′-联吡啶 模板
下载PDF
新型手性酪氨酸卟啉锌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树军 阮文娟 +2 位作者 赵小菁 南晶 朱志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8-912,共5页
合成了两种新型手性锌卟啉 Zn( o-Boc Tyr) TAPP和 Zn( p-Boc Tyr) TAPP.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这两种锌卟啉对咪唑类的分子识别行为 ,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均为 K( 2 -Me Im) >K( Im) >... 合成了两种新型手性锌卟啉 Zn( o-Boc Tyr) TAPP和 Zn( p-Boc Tyr) TAPP.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这两种锌卟啉对咪唑类的分子识别行为 ,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均为 K( 2 -Me Im) >K( Im) >K( N-Me Im) >K( 2 -Et-4-Me Im) .同时 ,采用理论计算和圆二色谱研究了咪唑类小分子在与锌卟啉分子识别时进攻主体位置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锌卟啉 咪唑类衍生物 客体 手性分子识别 圆二色谱 分子力学
下载PDF
环糊精包合作用及其分子识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郁 张国梅 +2 位作者 双少敏 董振明 潘景浩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本文介绍了环糊精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概况 ,从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及其分子识别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环糊精 包合作用 分子识别功能 分子化学 包合物 检测 表征
下载PDF
双核Salen锌配合物对含氮小分子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必学 阮文娟 +2 位作者 高峰 曹小辉 朱志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17,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及吡嗪 (Pyrazine)等 4种含氮客体间的轴向配位反应的配位数及缔合常数 .结果表明 ,双核主体与咪唑、吡啶和吡嗪的配位数均为 2 ,与 DABCO的配位数为 1 ;各主客体体系的缔合常数按K0 (Im) >K0 (DABCO) >K0 (Pyrazine) >K0 (Py)顺序递减 .各主客体缔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r H0m,Δr S0m和Δr G0m 结果表明 ,此类识别过程均为放热和熵减少的过程 .采用 1 H NMR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构象搜索方法对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双齿客体 DABCO间的分子识别行为及产物构型作了合理解释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进一步解释了主客体识别过程中光谱性质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Salen ZN配合物 客体 分子识别 构象分析
下载PDF
手性锌卟啉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及圆二色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小菁 阮文娟 +3 位作者 张炎 王树军 南晶 朱志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78-2184,共7页
研究了手性α,α,α,β 四 [邻(叔丁氧羰L 酪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α,α,α,β ZnT(o Boc)TyrTAPP](1)和手性α,α,α,β 四 [邻(叔丁氧羰L 丙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α,α,α,β ZnT(o BocAla)TAPP](2 )对咪唑、2 甲基咪唑、N 甲基... 研究了手性α,α,α,β 四 [邻(叔丁氧羰L 酪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α,α,α,β ZnT(o Boc)TyrTAPP](1)和手性α,α,α,β 四 [邻(叔丁氧羰L 丙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α,α,α,β ZnT(o BocAla)TAPP](2 )对咪唑、2 甲基咪唑、N 甲基咪唑和 2 乙基 4 甲基咪唑的分子识别行为,分别求得主体(1)对咪唑类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 >K(2 MeIm) >K(N MeIm) >K(2 Et 4 MeIm),主体(2 )对咪唑类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2 MeIm) >K(Im) >K(2 Et 4 MeIm) >K(N MeIm),并用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主体 1和 2对咪唑类客体在CHCl3中分子识别的光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锌卟啉 咪唑类客体 手性分子识别 圆二色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