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5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改性对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黏弹性能影响
1
作者 徐耀辉 唐伊文 +1 位作者 郭鹏 吕明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BMWDPP)PP1经离子改性剂处理后得到PP4。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与平板旋转流变、拉伸流变和熔体强度测试研究了PP1和PP4的分子结构与流变性能的变化。离子改性过程中的自由基诱发PP降解会降低BMWDPP的分子量大小及... 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BMWDPP)PP1经离子改性剂处理后得到PP4。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与平板旋转流变、拉伸流变和熔体强度测试研究了PP1和PP4的分子结构与流变性能的变化。离子改性过程中的自由基诱发PP降解会降低BMWDPP的分子量大小及多分散性;虽未形成真正的长支链结构,但由于接枝在PP分子链上的金属盐之间靠离子相互作用造成“类长支链”效果,PP4可产生拉伸应变硬化现象;PP4因大分子量组分的降解削弱缠结及小分子量组分的降解增强塑化,导致黏弹性低于PP1。拉伸应变硬化对熔体强度增高的影响强于分子量降低对熔体强度削弱的影响,故PP4的熔体强度在不同的温度下皆高于PP1;在低温下呈现线形大分子量分子链PP特点,而在高温下呈现长支链PP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聚丙烯 离子改性 黏弹性 拉伸应变硬化 熔体强度
下载PDF
酶法提取灵芝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工艺优化及分子量分布
2
作者 罗童妍 唐庆九 +2 位作者 梁锐 王金艳 严培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4,共9页
为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提取效率,以灵芝孢子粉胞壁残渣为研究对象,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优化酶法胞壁水溶性糖提取工艺,并比较酶法和不同物理法处理的灵芝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 为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提取效率,以灵芝孢子粉胞壁残渣为研究对象,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优化酶法胞壁水溶性糖提取工艺,并比较酶法和不同物理法处理的灵芝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壁酶加量2%,酶解时间5 h,料液比1︰10(g︰m L)、温度40℃、pH6.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灵芝孢子粉胞壁水溶性糖含量达到17.86%。分子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后的水溶性糖以低聚糖为主。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利用和开发灵芝孢子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胞壁水溶性糖 溶壁酶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不同类型堆肥中腐殖酸与富里酸的光谱特性和分子量分布
3
作者 陈丹 程澳 +5 位作者 余旭芳 纪文超 刘健健 王翔 刘晓龙 范行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4,共9页
以中药渣(HR)、小麦秸秆(WS)和稻壳(RH)为辅料工业化生产的鸡粪堆肥中的腐殖酸(HA)和富里酸(FA)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堆肥腐殖质(HSs)的光谱特性和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3类堆肥中HA的芳香性均高于FA,HR和RH堆肥中HA和FA... 以中药渣(HR)、小麦秸秆(WS)和稻壳(RH)为辅料工业化生产的鸡粪堆肥中的腐殖酸(HA)和富里酸(FA)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堆肥腐殖质(HSs)的光谱特性和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3类堆肥中HA的芳香性均高于FA,HR和RH堆肥中HA和FA的芳香化程度均高于WS堆肥。三维荧光区域体积积分结果显示,HA的类腐殖质含量(Ⅲ+Ⅴ,86%~91%)高于FA(56%~64%),而FA的类蛋白物质(Ⅰ+Ⅱ,28%~37%)远高于HA(5%~9%),表明HA具有更高的腐殖化程度和分子量特征;其次,RH和WS堆肥中FA分别含有更多的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而HR堆肥中FA的类络氨酸组分更多。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FA比HA含有更多的酰胺和羧酸,其中HR、WS和RH堆肥中FA分别富含芳香族羧酸、酰胺和多糖结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与FA相比,堆肥HA具有较高的C/N比和较低的O/C比,表明HA具有更多的不饱和结构,而FA具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添加不同辅料的堆肥中,WS堆肥HSs的脂肪化程度最高。高效体积排阻色谱结果显示,HA比FA具有更宽的高分子量分布(>2×10^(4)Da),且HA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 w)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 n)分别为FA的2.7~3.1倍和1.5~1.6倍,表明HA含有更多的高分子量有机组分和更高的分子量。不同辅料添加对堆肥中HA和FA的分子量具有重要影响,HA和FA的M n均呈现HR>RH>WS的规律,表明中药渣添加鸡粪堆肥分子量最大,腐熟度最高。总体而言,不同类型堆肥HA和FA的组成和结构表现出一致的差异性,不同辅料添加对同类HA或FA组成和结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腐殖酸 富里酸 光谱特性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107胶分子量分布对单组分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文浩 周兴 +2 位作者 蒋金博 刘文俊 李向楠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选取了市面上四种相近黏度、不同分子量分布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制备了单组分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结果表明,随着聚硅氧烷分子量分布的变宽,有机硅密封胶的表干时间差别不大,但邵氏硬度随之增大,而拉伸强度... 本文选取了市面上四种相近黏度、不同分子量分布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制备了单组分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结果表明,随着聚硅氧烷分子量分布的变宽,有机硅密封胶的表干时间差别不大,但邵氏硬度随之增大,而拉伸强度、剪切强度以及最大强度伸长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当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7时,有机硅密封胶在-30℃下展现出了更加优异的性能表现,其拉伸强度和最大强度伸长率均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密封胶 脱醇型 单组分 分子量分布 性能
下载PDF
快速成型尼龙66分子量分布和结晶行为
5
作者 郭选政 郭恒杰 谢县委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5,共8页
选用神马尼龙66系列样品与杜邦101L、奥升德21SPF-1和道默A205F进行对比,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实验手段对11个尼龙66样品进行分析,确定了尼龙样品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过对尼龙66等温结晶... 选用神马尼龙66系列样品与杜邦101L、奥升德21SPF-1和道默A205F进行对比,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实验手段对11个尼龙66样品进行分析,确定了尼龙样品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过对尼龙66等温结晶温度及等温结晶时间的分析,探明了不同样品在230℃结晶形态和晶体尺寸随等温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EPR27L的球晶生长能够在30 min内达到平衡,结晶速率较快,可应用于快速成型。而当等温时间超过30 min时,所得球晶的尺寸更大,且在偏光显微镜下不加补色器就可以观察到球晶颜色为彩色。这是由于形成的片晶厚度及扭曲程度不同产生光程差而形成干涉色,进而形成彩色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尼龙66 结晶行为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黄浦江水源的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的特点 被引量:56
6
作者 董秉直 曹达文 +2 位作者 范瑾初 李景华 徐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3-556,共4页
通过一年时间对黄浦江上游水进行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表明黄浦江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受湖泊水质和排入污水的共同影响 ,其主要特征是溶解性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占多数 .黄浦江水中的腐殖酸含量和三氯甲烷生成潜能在夏季时最高 。
关键词 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三氯甲烷 生成潜能 腐殖酸 黄浦江 水源 溶解性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典型南方水源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及去除特性 被引量:42
7
作者 乔春光 魏群山 +3 位作者 王东升 杨敏 魏洽 李明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用超滤膜法对以东江为水源的深圳水库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物理分级表征,研究了2005年3-9月原水中DOM分子量分布的连续变化特性,以及各分子量范围的DOM组分与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此原水... 用超滤膜法对以东江为水源的深圳水库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物理分级表征,研究了2005年3-9月原水中DOM分子量分布的连续变化特性,以及各分子量范围的DOM组分与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此原水DOM中,相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平均值为41.15%(以DOC计)),这说明东江原水中DOM主要以小分子量有机物为主,此分子量范围有机物所产生的THMFP在原水中所占比例均值为32.23%.水处理研究表明,常规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对其DOC和THMFP的去除率均不高.对原水总DOC的贡献占第二位的是分子量在10^4-3×10^4之间的有机物(均值为24.07%),其对总THMFP的贡献率为29.09%。常规工艺对此分子量范围有机物去除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THMFP DOM 超滤膜法 物理分级
下载PDF
用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变化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去除有机物的效果 被引量:50
8
作者 董秉直 李伟英 +3 位作者 陈艳 金伟 曹达文 范瑾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本文就不同的净水处理引起的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混凝处理去除大分子有机物,粉末活性炭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小分子有机物,对大分子量的有机物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臭氧主要氧化大分子有机物,生物预处理由于微生物新陈... 本文就不同的净水处理引起的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混凝处理去除大分子有机物,粉末活性炭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小分子有机物,对大分子量的有机物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臭氧主要氧化大分子有机物,生物预处理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的影响,没有分子量变化的规律性。根据水源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和净水处理去除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特点,可达到净水处理工艺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处理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 混凝 粉末活性炭 去除率 生物预处理
下载PDF
黄芪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50
9
作者 闫巧娟 韩鲁佳 +1 位作者 江正强 皇才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7-30,共4页
本文通过分级醇沉、分步醇沉和超滤方法研究黄芪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分级醇沉浓度对应的得率随醇浓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糖的含量变化起伏较大,醇浓度为60%时所得多糖含量比较低,醇浓度为30%和70%时所得多糖含量较高;分步醇沉... 本文通过分级醇沉、分步醇沉和超滤方法研究黄芪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分级醇沉浓度对应的得率随醇浓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糖的含量变化起伏较大,醇浓度为60%时所得多糖含量比较低,醇浓度为30%和70%时所得多糖含量较高;分步醇沉的醇浓度为10%时沉淀下来的多糖所占比例最大,醇浓度达到80%时大部分多糖都可以沉淀下来;而所得多糖含量除90%醇浓度时较低外,其余相差不大;超滤后黄芪多糖大部分分布在离心沉淀和截留分子量150千道尔顿(150kDa)以上部分,两者占了57.6%;其含量除3kDa以下和6kDa至50kDa部分较低外,其它部分含量相差不大。黄芪多糖的分布很不均匀,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的多糖较多,而3kDa至150kDa这一段的多糖只占总多糖的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醇沉 超滤 分子量分布 醇浓度
下载PDF
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及其与粘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许永亮 程科 +1 位作者 赵思明 熊善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572,共7页
目的研究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粘性,探讨天然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体系)的分子结构与特征粘度的关系。方法以6种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凝胶色谱法和乌式粘度计测定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特征粘度,用非线性回归拟合分子量分布... 目的研究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粘性,探讨天然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体系)的分子结构与特征粘度的关系。方法以6种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凝胶色谱法和乌式粘度计测定大米淀粉的分子量分布和特征粘度,用非线性回归拟合分子量分布与特征粘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大米淀粉主要由支链淀粉、中间级分和直链淀粉3个级分组成。6种大米支链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0.90×108~15.60×108 g.mol-1,直链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6×106~6.58×106 g.mol-1。支链淀粉分子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直链淀粉分子的窄。中间级分的分子量分布较宽。大米淀粉的特征粘度约为77.65~237.53 g.g-1。结论天然大米淀粉的比浓粘度、比浓对数粘度与浓度的关系呈二次曲线的特征。当支链淀粉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比较大时,淀粉的特征粘度较高,较大的直链淀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比使特征粘度减小,用指数模型拟合淀粉分子量分布规律与特征粘度的关系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该模型可为定量描述天然淀粉或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混合体系的粘度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淀粉 分子量分布 特征粘度
下载PDF
宽或双峰分子量分布HDPE的研制——Ⅱ.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占霞 李杨 +5 位作者 李学峰 唐伟刚 魏春阳 胡友良 韩世敏 张书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0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制备出了宽或双峰分子量分布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并对所合成出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晶行为分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试。结果表明:用双金属复合催化剂法制备的HDPE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双峰分子量分布 高密度聚乙烯
下载PDF
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的分子量分布和荧光特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蔡广强 刘丽君 +2 位作者 张金松 卢小艳 徐荣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17-23,42,共8页
运用超滤分离技术将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含量最高的夏季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四个部分,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组分进行表征,并对20种氨基酸、牛血清白蛋白等模式化合物进行氯化试验,以找出水合三氯乙醛的主... 运用超滤分离技术将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含量最高的夏季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四个部分,采用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组分进行表征,并对20种氨基酸、牛血清白蛋白等模式化合物进行氯化试验,以找出水合三氯乙醛的主要前体物成分。结果表明MW<1 k Da的水合三氯乙醛生成势含量最高,为24.81μg/L,其次为10 k Da<MW<0.45μm(17.49μg/L)、3 k Da<MW<10 k Da(8.16μg/L)和1 k Da<MW<3 k Da(5.50μg/L),其中MW<1 k Da和10 k Da<MW<0.45μm两部分有机物占水合三氯乙醛前体物含量的75.55%。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水合三氯乙醛的主要前体物可能为类芳香性蛋白质和类微生物代谢产物等物质而非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丙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牛血清白蛋白、鲱鱼精DNA等模式化合物是水合三氯乙醛主要前体物,其水合三氯乙醛生成量均大于30μg/mg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三氯乙醛 前体物 分子量分布 荧光特性 模式化合物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对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舒诗湖 严敏 +2 位作者 苏定江 蔡云龙 高乃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8-641,共4页
测定了南方某水厂中试规模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不同处理阶段(原水、沉淀水、砂滤水、臭氧化水、生物活性炭出水)有机物(TOC和UV254)的分子量(MW)分布.分析了原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AOC主要属于天然有机物(... 测定了南方某水厂中试规模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不同处理阶段(原水、沉淀水、砂滤水、臭氧化水、生物活性炭出水)有机物(TOC和UV254)的分子量(MW)分布.分析了原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AOC主要属于天然有机物(NOM)中MW<1kDa的部分.MW<1kDa的部分占可溶解性有机碳(DOC)的53%~67%,而AOC只占DOC的2.65%~5.91%,表明去除大部分DOC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并不能有效去除A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 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
下载PDF
GPC-RI-MALLS技术测定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扬兰 王远亮 +2 位作者 徐世荣 杨亚联 王喜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123,129,共4页
羟乙基淀粉是一种优良的血浆代用品,作者介绍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检测(R I)-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联用技术测试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技术,给出了测试折光指数增量dn/d c值、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实验步骤和方法... 羟乙基淀粉是一种优良的血浆代用品,作者介绍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检测(R I)-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联用技术测试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技术,给出了测试折光指数增量dn/d c值、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对其分析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实验技术及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该方法以CH3COOH/CH3COONa溶液作为流动相,实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作为羟乙基淀粉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试的常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散射法 GPC 羟乙基淀粉 代血浆产品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测定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37
15
作者 高宝玉 王占生 汤鸿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研制出碱化度( B) 为2 .0 的具有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简称 P A S C) 混凝剂.一种方法是将 Na Cl 加入到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 Al Cl3(6 H2 O 和聚...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研制出碱化度( B) 为2 .0 的具有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简称 P A S C) 混凝剂.一种方法是将 Na Cl 加入到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 Al Cl3(6 H2 O 和聚硅酸混合液中;另一种方法是按一定的 Al/ Si 摩尔比将聚硅酸加入到聚合氯化铝液中.应用光子相关光谱( P C S) 和超滤膜过滤方法对 P A S C 及聚合氯化铝( P A C) 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表明,在 P A S C 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生成了聚集体更大的聚合物,显著提高了聚集体的粒径,这种提高以共聚法最为明显; Al/ Si摩尔比影响 P A S C 的聚集度, Al/ Si 摩尔比越小, P A S C 的聚集度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颗粒 分子量分布 超滤膜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分布的美拉德产物的呈味特性及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平 黄梅桂 +2 位作者 张晓鸣 贾承胜 夏书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3,共4页
通过超滤及葡聚糖凝胶色谱技术结合将美拉德产物按分子量大小分级成三个组分,即小于1000u、1000~5000u和大于5000u,并评价其在清汤中的风味特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活性。... 通过超滤及葡聚糖凝胶色谱技术结合将美拉德产物按分子量大小分级成三个组分,即小于1000u、1000~5000u和大于5000u,并评价其在清汤中的风味特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1000~5000u的美拉德产物增强风味的效果最显著,其次是小于1000u的产物,这两种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80%和72%,对四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达25~75mg/mL。大于5000u的美拉德产物在较低浓度下清除率达90%,对四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6.25~25mg/mL,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强,最低抑制浓度达6.2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美拉德产物 呈味 抗氧化 抗菌
原文传递
水处理工艺过程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规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健 华伟 +3 位作者 张璐 蒋福春 陈卫 林涛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95-99,共5页
针对太湖流域某湖泊水源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特性,考察饮用水处理各工艺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原水以小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小于1k Dalton的有机物占36.1%;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高,尤其对分子量在10k Dalton以上的... 针对太湖流域某湖泊水源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特性,考察饮用水处理各工艺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原水以小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小于1k Dalton的有机物占36.1%;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高,尤其对分子量在10k Dalton以上的有机物去除率达32.7%以上,但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低,其中分子量小于1k Dalton的有机物反而增加了12.6%左右。超滤深度处理工艺中PES膜工艺对小分子量有机物,特别是分子量小于10kDalton的有机物去除率达76.4%,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砂滤出水分别下降了22.0%和11.2%;PVDF膜工艺对各分子量有机物均有较好的去除,但对大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优于小分子有机物,其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砂滤出水分别下降了28.8%和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溶解性有机碳 SUVA值 PES膜 PVDF膜
下载PDF
东江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及其处理工艺选择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韩瑾 李星 +2 位作者 杨艳玲 李凯 李圭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1,共5页
首先采用超滤膜法考察了泄洪时期东江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点,进而考察了常规混凝沉淀、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混凝沉淀、高锰酸钾(KMnO4)预氧化+PAC吸附-混凝沉淀等工艺对东江水中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泄洪时,东... 首先采用超滤膜法考察了泄洪时期东江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点,进而考察了常规混凝沉淀、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混凝沉淀、高锰酸钾(KMnO4)预氧化+PAC吸附-混凝沉淀等工艺对东江水中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泄洪时,东江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主要集中在3 000以上,其中3 000~10 000和>10 000的有机物分别占30.8%和43.2%;连续流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混凝沉淀工艺主要去除分子量>10 000的有机物.KMnO4与PAC联用能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能提高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去除效果.KMnO4预氧化+PAC吸附-混凝沉淀工艺(KMnO4投量1.0 mg/L、PAC投量60 mg/L)对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率为84.0%,比常规混凝沉淀工艺提高了54.2%.KMnO4预氧化+PAC吸附工艺可作为东江沿岸水厂应对泄洪期水质恶化的一种有效应急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东江 溶解性有机物(DOM) 工艺选择
下载PDF
分子量分布对低密度聚乙烯光氧老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代军 晏华 +4 位作者 王雪梅 郭骏骏 胡志德 杨健健 桑练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8-417,共10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热重分析法(TG)、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分布指数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光氧老化特性,分析了分子量分布对LDPE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平均分子量...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热重分析法(TG)、凝胶渗透色谱(GP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分布指数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光氧老化特性,分析了分子量分布对LDPE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平均分子量、表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子量分布越宽,LDPE不饱和度增长越剧烈,支化作用增长越显著;分子量分布越窄,羰基指数增长越快;分子量分布对于分子结构的断链行为并无影响。分子量分布指数越大,LDPE起始热分解温度和失重5%对应温度下降更快,热稳定性更容易变差,平均分子量下降更多,表面微观形貌老化现象越严重;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受影响更显著,指数为6.0的LDPE老化24 d冲击强度就已丧失。分析认为,分子量越大、分布越窄表明分子链越长、短分子链越少,与氧接触而产生自由基的概率也越小,因此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越宽,材料越容易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指数 低密度聚乙烯 光氧老化 色谱 降解 氧化
下载PDF
激光光散射法测定BAG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志萍 马新刚 +1 位作者 蒋根杰 曹庆玮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高能推进剂新型键合剂BAG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的激光光散射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该法以合镍化钾的二甲基酰胺溶液溶剂和流动相,凝胶渗透色谱柱为分离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作为... 介绍了一种用于高能推进剂新型键合剂BAG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的激光光散射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该法以合镍化钾的二甲基酰胺溶液溶剂和流动相,凝胶渗透色谱柱为分离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作为常规测定BAG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分布 溶剂 新型 二甲基 凝胶渗透色谱 酰胺 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 流动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