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昌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分期组,其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患... 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分期组,其中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干预的51例患者列入分期组。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上肢、下肢)、步行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干预1个月,分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1、3、6个月,分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1个月,分期组的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联合Orem护理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周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9期78-80,83,共4页
目的分析分期康复护理联合奥瑞姆(Orem)护理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对其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摸球法随机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 目的分析分期康复护理联合奥瑞姆(Orem)护理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对其焦虑、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摸球法随机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40例)实施分期康复护理联合Orem护理,评估生活质量,并依据记录表确认负面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最高(P<0.05);研究组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通过给予心脑血管病患者分期康复护理结合Orem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因疾病出现的焦虑、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分期康复护理 Orem护理 康复效果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探讨
3
作者 蒋远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80-0082,共3页
探析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价值。方法 本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腰间盘突出患者,例数合计56例,入选时间:2021.10至2023.1,患者治疗方式一致,护理内容和理念存在一定差异,组别划分如下: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分期康复护理,分析施... 探析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价值。方法 本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腰间盘突出患者,例数合计56例,入选时间:2021.10至2023.1,患者治疗方式一致,护理内容和理念存在一定差异,组别划分如下: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分期康复护理,分析施护效果。结果 实验组腰间盘突出住院治疗时间、疾病知识等指标分值优于另外一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实验组腰间盘突出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另一组,P<0.05。结论 腰间盘突出治疗期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症状快速缓解,缩短住院时长,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腰间盘突出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艳 王霞 +1 位作者 胡维 胡晓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三期...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三期十步法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周后2组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的Barthel指数在干预1周、2周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分期康复护理 三期十步法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分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艳 孔祥燕 +1 位作者 李冰冰 王天兵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不同阶段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8例神经完全性损伤行神经断端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早期、中期及后期的康复护理,并对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不同阶段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8例神经完全性损伤行神经断端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早期、中期及后期的康复护理,并对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68例患者中,79例患者得到3年以上随访。其患肢神经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为81.01%。结论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行神经断端吻合术后的康复护理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术后早期、中期、后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是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 神经断端吻合术 术后分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效果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郑锦红 林秀瑶 阙清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行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3、4周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干预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BM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雨思 李伟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0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BM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各30人。其中A组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予...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BM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各30人。其中A组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予分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B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值较A组低,说明B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优于A组,P<0.05。护理后B组患者BMI值与A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A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低于B组,P<0.05。B组护理总满意人数高于A组P<0.05。B组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项目均高于A组,P<0.05。A组SDS及SAS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其神经功能,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强,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 体质指数 日常行为能力 护理满意度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詹丽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3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分期...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一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中仅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00%,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分期康复护理 方法 效果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婷 钟晓娣 +2 位作者 黄西瑶 陈喜 汤汶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6期242-244,24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情感、躯体活动、社交活动、睡眠、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下肢肌力、上肢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评分 肢体运动功能 脑梗死 分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8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分期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方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8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分期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57±0.39)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81±0.47)分,与对照组的(1.56±0.41)、(1.80±0.5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0.089, 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2.89±0.65)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3.53±0.6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1±0.47)、(2.87±0.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94、5.175, P<0.05)。护理前,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为(52.49±7.16)分,与对照组的(53.40±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 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92.10±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3±5.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02, 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分期康复护理方案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分期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秀 杨昌美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0期1318-1319,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分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神经康复的优化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期康复...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分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神经康复的优化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周、护理后3周、护理后4周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7.21±9.05)分、(10.01±8.12)分、(5.89±4.4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措施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明显优化患者的神经康复功能,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分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秀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及认知干预,比较... 目的观察分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及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3.05±6.8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5.64±5.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8.12±6.33)、(21.52±6.0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认知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春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1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海门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n=40)和康复组(n...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海门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n=40)和康复组(n=4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康复组患者进行分期康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前后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结果:治护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相比,P>0.05。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更高,其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 手术治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ADL改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红文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第11期1009-1010,共2页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患者的运动、感觉及平衡等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Brunnstrom将偏...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患者的运动、感觉及平衡等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Brunnstrom将偏瘫的恢复分为六个阶段,即迟缓阶段、痉挛阶段、联带运动阶段、部分分离运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患者 运动功能 分期康复护理 临床观察 BRUNNSTROM ADL 脑部疾病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偏瘫患者的分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红文 《中国疗养医学》 2008年第5期282-283,共2页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患者的运动、感觉及平衡等功能遭到了破坏,从而导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均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患者的运动、感觉及平衡等功能遭到了破坏,从而导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均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院康复医学科通过对从2003~2007年所收治的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护理上采取康复护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偏瘫患者 康复护理措施 随意运动 中西医结合 康复医学科 脑部疾病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作用探究
16
作者 杨秋月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619-1619,共1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60例,应用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康复的优化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60例,应用分期康复护理方法)和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应激状态以及术后疗效。结果: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应激状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应激状态,促进术后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应激状态 疗效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生活能力恢复的研究
17
作者 刘允 陆春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7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老年痴呆 生活能力 常规药物治疗 康复护理计划 自我控制能力 尊重病人 病情程度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开展分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同英 温建萍 +2 位作者 李媚 郑静静 吴燕妮 《中外医疗》 2021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开展分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神...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开展分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5.56±1.21)分低于对照组(12.51±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7,P=0.021<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开展分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分期康复护理 神经康复 影响
下载PDF
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雪瑾 喻海洋 +2 位作者 郭丹 吴俊平 蒋秋焕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8期1127-1128,共2页
目的 探讨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 目的 探讨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FM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 <0.05)。结论 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在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神经断端吻合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幸谊 梁晓青 李晓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5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在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神经...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在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神经断端吻合术治疗,按照手术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周及1年受损部位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发汗试验评定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周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有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升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6周及1年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病损部位功能活动能力,是更适合此类患者的一种康复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 神经断端吻合术 分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