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NIRS探讨分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郑苏 穆敬平 +1 位作者 代轶楠 谢谨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6,共6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采用fNIRS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取分期针刺治疗,对照组29例采取传统针刺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FMA、MBI、NIHSS及...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并采用fNIRS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采取分期针刺治疗,对照组29例采取传统针刺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患者FMA、MBI、NIHSS及fNIRS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较前明显提升,NIHSS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分期针刺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IRS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在通道ch28、ch32、ch34、ch35、ch36及ch39均被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h28通道显著激活;对照组在通道ch28被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患侧M1区积分值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激活脑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分期针刺 缺血性脑卒中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分期针刺联合三维平衡正脊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张丽丽 杨婷婷 +1 位作者 吴颖鹏 王霞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联合三维平衡正脊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41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针刺组、正脊组(推拿组)和联合组各47例,分别给予分期针刺...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联合三维平衡正脊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41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针刺组、正脊组(推拿组)和联合组各47例,分别给予分期针刺、三维平衡正脊疗法及二者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腰部功能量表(JOA评分)、腰椎前屈后伸角度。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VAS、OD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两两分析显示,针刺组和推拿组患者的VAS、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VAS、ODI均低于针刺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JOA评分、腰椎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进一步两两分析显示,针刺组和推拿组治疗后的JOA评分、腰椎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JOA评分、腰椎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均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联合三维平衡正脊疗法治疗LDH,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改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期针刺 三维平衡正脊疗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分期针刺任督经穴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许江虹 陈跃来 +4 位作者 尹平 赵雪丹 郑慧敏 胡俊威 刘璐慜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任督经穴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的104例PO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访化方法分为分期组、任脉组、督脉组、西药组,各26例。比较各组患...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任督经穴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的104例PO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访化方法分为分期组、任脉组、督脉组、西药组,各26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窦卵泡计数(AFC),以及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共5个访视点的Kupperman(K)表和月经不调症状分级量化(MDQ)表评分。结果治疗后,四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下降,雌二醇(E_(2))水平上升(P<0.05);西药组、督脉组和分期组AFC升高(P<0.01),分期组AFC改善优于任脉组(P<0.05)。西药组K表和MDQ表评分在治疗期间下降(P<0.01);随访期间K表不再下降(P>0.05),MDQ表上升(P<0.01)。任脉组K表评分在1MC和随访期间下降(P<0.05),MDQ表评分在3MC下降(P<0.01)。督脉组K表和MDQ表评分在3MC下降(P<0.01);随访期间MDQ表评分下降(P<0.05)。分期组K表评分在每个访视点均下降(P<0.05),MDQ表评分在3MC和随访期间下降(P<0.01)。结论分期针刺任督经穴治疗POI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分期针刺 任脉 督脉 卵泡激素
下载PDF
分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琼 向莹媛 +4 位作者 廖梅红 刘晓欢 谭丽华 程向荣 罗丽香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最优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口腔期39例、咽期39例、食管期19例,3个不同分期的患者均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根据...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最优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口腔期39例、咽期39例、食管期19例,3个不同分期的患者均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根据不同分期采用相应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组不同分期患者针刺选穴均为舌三针,观察组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针刺穴位;3周后对2组进行相关吞咽功能评定,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分、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分和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评分(MAS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均有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舌三针的基础上,再根据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不同分期配合选用不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比单纯针刺舌三针,更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分期针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神经肌肉解剖机制探讨分期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优化方案
5
作者 姜诗怡 崔莹 +2 位作者 马玉萍 何俊澎 黎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11-0116,共6页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且严重的功能障碍之一,其潜在风险涉及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甚则危及患者生命。针刺疗法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但大多研究中针刺手法单一且缺乏精准的分期。临床试验证实分期针刺治疗显著优于...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且严重的功能障碍之一,其潜在风险涉及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甚则危及患者生命。针刺疗法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疗效,但大多研究中针刺手法单一且缺乏精准的分期。临床试验证实分期针刺治疗显著优于传统针刺并能缩短治疗周期。本文基于神经肌肉解剖学机制,将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受损部位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提出分期针灸治疗的优化方案,旨在为未来针灸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深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卒中后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解剖机制 优化方案 综述
原文传递
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金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该院接收的80例下肢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 目的探究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该院接收的80例下肢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因子、炎症因子、血流流变指标,评价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7 d,治疗组的P物质(SP)、5-羟色胺(5-HT)、组胺(HI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可有效降低疼痛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对骨折愈合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胫骨骨折 活血接骨方 分期针刺 疼痛因子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指标 愈合效果
原文传递
分期针刺法治疗对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程芳 赵辉 +5 位作者 杨晓静 沈菲 张静 高宏波 袁玉欣 郝建雯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相关性与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应用分期针刺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脑卒中分期为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程度变化相关性与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应用分期针刺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46例脑卒中分期为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73例)、常规组(73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分期针刺治疗;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活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及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活动指数、神经功能损伤及认知功能变化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甘氨酸(Gly)、血-氨基丁酸(GABA)水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MA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比较常规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BI指数和MMSE评分明显升高且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常规组治疗后,研究组BrunnstromⅡ期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常规组治疗后,研究组的Gly、GABA与SOD水平明显升高且Lp-PLA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MA评分与NIHSS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BrunnstromⅠ~Ⅱ期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期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nstromⅠ~Ⅱ期 脑卒中 分期针刺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GDNF和NGF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臧娜 顾伟 +1 位作者 马艳伟 文和领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ine-deri ved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ine-deri ved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来医院治疗的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期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DIP评分、FDIS评分和Sunnybrook评分、H-B分级及血清GDNF和N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GDNF和N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DIP评分、FDIS评分和Sunnybrook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H-B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鳄鱼泪证候群、面肌联带运动、面肌萎缩及痉挛等后遗症发生率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疗效 血清GDNF NGF水平
原文传递
康复训练联合分期针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昶 《大医生》 2023年第24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分期针刺应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新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4),两组患者均采用...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分期针刺应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新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4),两组患者均采用康复训练,试验组加用分期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Fugl-Meyer肢体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步行能力及脑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FMA、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最大步行速度、步频、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级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搏动指数(PI)水平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中风后偏瘫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联合分期针刺后,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调节脑血流动力学,提高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分期针刺 中风后偏瘫 肢体功能
下载PDF
分期针刺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10
作者 胥婧 穆敬平 +3 位作者 郑苏 罗秀玲 王鹏 徐远红 《河南中医》 2023年第9期1417-1422,共6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stability training,CST)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stability training,CST)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院区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CST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分期针刺组给予分期针刺治疗,CST组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组给予分期针刺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躯干控制测试(trunk control test,TCT)评分及血清sdLDL和Hcy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高于分期针刺组和C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BBS评分和T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BBS评分和TCT评分高于分期针刺组和CST组,差异又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sdLDL、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dLDL、Hcy水平低于分期针刺组和C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能力,降低sdLDL、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分期针刺 核心稳定性训练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1
作者 王子臣 王声强 武连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3-454,共2页
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1例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90 3% ,对照组为 70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关键词 分期针刺 周围性面瘫 疗效 面神经麻痹 灸疗法
下载PDF
分期针刺规范化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悦 陆彦青 +2 位作者 杨海涛 邝伟川 董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恢复期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的患者180名,随机分组为分期针刺+康复组(A组)、传统针刺+康复组(B组)、康复组(C组)。3组分别接受传统针刺的辨证取穴治疗和现代康复...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恢复期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的患者180名,随机分组为分期针刺+康复组(A组)、传统针刺+康复组(B组)、康复组(C组)。3组分别接受传统针刺的辨证取穴治疗和现代康复理论指导下的分期针刺取穴治疗,并同时接受系统现代康复治疗。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巴氏指数(MBI)以及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在总的临床疗效分期针刺+康复组(A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康复组(B组)和康复组(C组);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BI量表、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量表积分治疗后经完全随机方差分析检验,分期针刺+康复组(A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康复组和康复组(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分期针刺疗法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肢体功能障碍 分期针刺 康复
原文传递
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悦 凌方明 +1 位作者 章小平 龙目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1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 12 0例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 ,每组 60例。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与M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 12 0例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 ,每组 60例。治疗前后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与M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n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修订的巴氏指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治疗组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占 75 % ,对照组 41 7% ,2组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对照组出现肩手综合征 4例 ,治疗组无。治疗组行走时伴偏瘫步态者少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康复训练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治疗 灸疗法
下载PDF
吞咽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悦 陆彦青 +1 位作者 周飞雄 黄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0-592,共3页
目的:吞咽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吞咽分期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吞咽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 目的:吞咽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吞咽分期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吞咽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并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经洼田饮水试验疗效比较,吞咽分期针法总有效率83.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53.33,两组经秩和检验吞咽分期针刺法疗效显著(P<0.05),尤其在咽期吞咽分期针刺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在口腔期及食管期分别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VFSS量表评分方面,吞咽分期针刺组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吞咽分期针刺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尤其在改善咽期患者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障碍 分期针刺
原文传递
分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徐应乐 彭力 +2 位作者 王晓南 敖金波 赵大贵 《中国康复》 2006年第5期306-307,共2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病程<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按急性期常规处理的同时均进行促通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A组并增加分期针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2...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病程<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按急性期常规处理的同时均进行促通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A组并增加分期针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以Fugl-Meyer运动功能指数(FMA)和脑卒中病损评估法(SIAS)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FM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A组优于B组(P<0.01)。SI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组显著提高(P<0.01),B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分期针刺配合促通技术可以显著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促通技术 脑卒中 下肢功能
下载PDF
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晓琴 李瑛 +2 位作者 赵凌 邙玲玲 吴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911,共3页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114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组)和对照组(不分期针刺组)。治疗组根据该病不同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法和刺激量;对...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114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组)和对照组(不分期针刺组)。治疗组根据该病不同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法和刺激量;对照组不按该病的分期,一律常规针刺。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后1、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指标主要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的局部评分Regional Score。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初步得出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均有效;就目前的数据而言,分期针刺比不分期针刺有疗效更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贝尔面瘫 随机对照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陆彦青 刘悦 +2 位作者 黄凡 杨海涛 邝伟川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观察吞咽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吞咽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并... 目的观察吞咽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吞咽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并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经洼田饮水试验疗效比较,分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经秩和检验吞咽分期针刺法疗效较显著(P<0.05),尤其在咽期吞咽分期针刺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而在口腔期及食管期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VFSS量表评分方面,分期针刺组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吞咽分期针刺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尤其在改善咽期患者吞咽功能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障碍 分期针刺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曹礼忠 刘悦 +3 位作者 黄凡 陆彦青 杨海涛 唐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软瘫期(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法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基...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软瘫期(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法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分期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分期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BI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在改善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能力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软瘫期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分期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郑苏 彭力 穆敬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0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分期针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中心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组)、联合组,每...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分期针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康复中心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组)、联合组,每组40例。t DCS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分期针刺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联合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分期针刺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临床效果,使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定,观察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期分布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t DCS组和分期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三组FMA评分、MBI、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联合组FMA评分、MBI、MAS评分高于分期针刺组、tD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分期针刺组FMA评分、MBI、MAS评分高于tD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联合组治疗后临床分期好于分期针刺组、tD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DCS联合分期针刺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FMA评分、MBI、MAS评分,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 分期针刺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世瑞 许玉珉 +5 位作者 马云枝 兰瑞 张铭 菅艳萍 康超如 汤银芳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7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究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康复病区及脑病二区住院治疗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究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康复病区及脑病二区住院治疗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分期针刺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