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游离DNA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陈小娟 向尹 +2 位作者 陈俊良 陈丽龙 税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游离DNA(cfDNA)检测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高度疑似肺外结核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肺外结核组117例和非结核组149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游离DNA(cfDNA)检测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高度疑似肺外结核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肺外结核组117例和非结核组149例。所有患者均采集脑脊液、胸腔积液、尿液及血液标本,并同时进行MTB cfDN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GeneXpert MTB/RIF)、涂片抗酸染色及血液标本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通过分析4种检测方法的效能指标评估MTB cfDNA检测技术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MTB cfDNA检测法对脑脊液、胸腔积液、尿液中MTB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涂片抗酸染色(χ^(2)=5.714、9.289、9.226,P=0.017、0.002、0.002)。虽然MTB cfDNA检测法对脑脊液、尿液中MTB的检出率高于GeneXpert MTB/RI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5;χ^(2)=0.648,P=0.421);MTB cfDNA检测法对胸腔积液中MTB的检出率显著高于GeneXpert MTB/RIF(χ^(2)=4.222,P=0.040)。在肺外结核组,MTB cfDNA检测法的MTB检出率为26.50%(31/117),显著高于GeneXpert MTB/RIF[15.38%(18/117)]和涂片抗酸染色[3.42%(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P=0.037;χ^(2)=24.492,P<0.05);而TB-IGRA的MTB检出率为72.65%(85/117),显著高于MTB cfDNA检测(χ^(2)=49.850,P<0.001)。MTB cfDNA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6.50%、100.00%、100.00%、63.40%,其灵敏度显著高于GeneXpert MTB/RIF(15.38%)和涂片抗酸染色(3.42%),但低于TB-IGRA(7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B cfDNA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故MTB cfDNA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游离脱氧核糖核酸 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肺外结核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组学研究
2
作者 尚雪恬 董静 +10 位作者 黄麦玲 孙琦 贾红彦 张蓝月 刘秋月 姚明旭 王颖超 姬秀秀 杜博平 邢爱英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转录组,寻找LTBI人群中结核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重要基...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转录组,寻找LTBI人群中结核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重要基因及可能发挥功能的信号通路,绘制LTBI基因表达谱。方法:应用微阵列芯片检测200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招募的4例LTBI者(LTBI组)和4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经结核抗原刺激后的PBMC转录组,并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qPCR检测以验证芯片数据。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与LTBI最相关模块,并对模块中的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从全转录组水平筛选信号通路。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寻找与LTBI相关的免疫细胞。通过STRING数据库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绘制两模块中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结果:LTBI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共发现393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倍数>2或<0.5,P<0.05),LTBI中112个表达下调,281个表达上调。针对10个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证实基因表达趋势与芯片数据一致,即CAMK1G、IL2、SPINK1、SUCNR1、HCAR3、IL18BP、CHI3L1、TNF均上调;RASGRP2、TPM2均下调。通过WGCNA分析确定与LTBI最相关的正相关蓝色模块(cor=0.88,P=0.004)和负相关蓝绿色模块(cor=―0.93,P=0.001)。对上述模块内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并行基于全转录组的GSEA分析,发现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0.001)和凋亡信号通路(P=0.003)在两种分析中均明显富集。对两模块中的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通过内置插件计算得到每个模块中的前10个关键基因,即蓝色模块中的PTPRC、CD40、IL10、IRF8、CCR1、CD80、TLR8、CLEC7A、CD83和CD274;蓝绿色模块中的TNF、ICAM1、TNFRSF4、HAVCR2、CD276、CCL4、CD33、IL1RN、NCF1和FGR。免疫浸润分析发现,M1型巨噬细胞(P=0.029)和M2型巨噬细胞(P=0.001)等固有免疫细胞的比例在LTBI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PBMC转录组在LTBI人群和健康人群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基因主要聚集于凋亡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其中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了固有免疫应答在LTBI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转录因子 生物学标记 免疫
下载PDF
高负担地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张静 付若楠 +5 位作者 王森路 冯建宇 张玲 古丽娜·巴德尔汗 祖力卡提阿衣·阿布都拉 王新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了解高负担地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工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 目的:了解高负担地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工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乌什县确诊的肺结核患者3023例作为指示病例,对指示病例的6407名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判定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529例,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问卷调查,收集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接触信息、健康状况及接受意愿等信息,回收有效问卷516份。以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为因变量构建binomial-logit链接广义线性模型,分析预防性治疗接受意愿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497例愿意接受预防性治疗,接受率为96.32%(497/516)。与指示病例不共同居住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更容易接受预防性治疗(OR=5.713,95%CI:1.477~22.097),除指示病例外未接触其他结核病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更容易拒绝预防性治疗(OR=0.142,95%CI:0.039~0.516)。结论:高负担地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对预防性治疗的接受意愿较高,其接受意愿受自身经济水平和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情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问卷调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反复误诊的偶发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4
作者 王娜 暴芳芳 +2 位作者 施仲香 刘红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医源性偶发分枝杆菌感染多与手术伤口、器官移植、透析和注射等有关。本文报道注射后发生的偶发分枝杆菌感染一例,曾多次被误诊为“软组织感染、坏疽性脓皮病”等,最终通过病理、培养和PCR测序确诊,并对分离菌株体外药敏试验。患者经亚... 医源性偶发分枝杆菌感染多与手术伤口、器官移植、透析和注射等有关。本文报道注射后发生的偶发分枝杆菌感染一例,曾多次被误诊为“软组织感染、坏疽性脓皮病”等,最终通过病理、培养和PCR测序确诊,并对分离菌株体外药敏试验。患者经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后痊愈,随访5年,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非典型分枝杆菌
下载PDF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5
作者 张丽帆 马亚楠 +19 位作者 邹小青 张月秋 张奉春 曾小峰 赵岩 刘升云 左晓霞 吴华香 武丽君 李鸿斌 张志毅 陈盛 朱平 张缪佳 齐文成 刘毅 刘花香 侍效春 刘晓清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作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工具,调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并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自2014年9... 目的: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作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工具,调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并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诊的风湿免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715例。应用T-SPOT.TB对研究对象进行LTBI筛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地区、体质量指数、病程、吸烟史、基础疾病、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结核病既往史,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使用情况,实验室化验结果,风湿免疫病诊断结果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3715例研究对象T-SPOT.TB检测阳性者有672例(18.1%,95%CI:16.9%~19.3%)。不同风湿免疫病病种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03,P<0.001),白塞综合征患者检测阳性率最高(44.4%,32/7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检测阳性率最低(8.9%,4/45)。男性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23.6%(168/711),明显高于女性(16.8%,504/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3,P<0.001)。不同年龄组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89,P<0.001),51~60岁组检测阳性率最高(24.8%,143/577),16~20岁组检测阳性率最低(8.1%,13/1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1岁(aOR=1.81,95%CI:1.48~2.23),吸烟≥21支/d(aOR=1.66,95%CI:1.15~2.40),有结核病既往史(aOR=3.88,95%CI:2.71~5.57),患白塞综合征(aOR=3.00,95%CI:1.70~5.28)是T-SPOT.TB检测阳性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使用大剂量激素(aOR=0.67,95%CI:0.47~0.96)或生物制剂(aOR=0.55,95%CI:0.36~0.84),淋巴细胞计数偏低(aOR=0.39,95%CI:0.25~0.62),低蛋白血症(aOR=0.72,95%CI:0.52~0.99),以及患多发性肌炎/皮肌炎(aOR=0.54,95%CI:0.29~0.99)、系统性红斑狼疮(aOR=0.75,95%CI:0.57~0.99)是T-SPOT.TB检测阴性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风湿免疫病患者总体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8.1%,各病种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明显。当患者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的使用,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低蛋白血症,以及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警惕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免疫学技术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监狱羁押人群中两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结果不一致原因及预防性治疗效果分析
6
作者 张国钦 魏文亮 +3 位作者 张志 张玉华 钟达 张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分析羁押人群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性治疗对肺结核发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某市5所监狱,每所监狱以监区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目的:分析羁押人群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性治疗对肺结核发病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某市5所监狱,每所监狱以监区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于2016年7—8月进行,对照组981例,采用常规结核病防治措施;干预组981例,在常规措施基础上采用IGRA和TS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并对IGRA阳性者实施自愿的预防性治疗。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每年定期开展X线胸片检查。分析IGRA和TST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因素;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3年内肺结核发病情况。结果:IGRA和TST两种方法判读结果一致率为77.93%(745/956)。BCG卡痕(OR=1.477,95%CI:1.068~2.043)是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共计157例IGRA阳性者接受并均完成了预防性治疗,随访3年中发病率为0.00%(0/157),其他未预防性服药者发病率为2.05%(7/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9,P=0.071);IGRA阴性者中,发病率为0.00%(0/460),低于IGRA阳性未服药者的发病率[2.05%(7/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8,P=0.002);最终干预组肺结核发病率为0.71%(7/981),对照组发病率为1.22%(12/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9,P=0.249)。结论:在羁押人群中,BCG接种史是IGRA和TST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IGRA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并对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狱内肺结核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 监狱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
7
作者 王少华 常文静 +7 位作者 苏茹月 马晓光 郑丹薇 朱岩昆 石洁 孙国清 孙定勇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及基因分型。方法:收集68株2019年河南省部分地市结核病专科医院痰标本分离的胞内分枝杆菌,采用微孔板法测定其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用16位点VNT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 目的:分析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及基因分型。方法:收集68株2019年河南省部分地市结核病专科医院痰标本分离的胞内分枝杆菌,采用微孔板法测定其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用16位点VNT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8株对克拉霉素、利福布汀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1.76%(8/68)、5.88%(4/68)、8.82%(6/68)。克拉霉素、利福布汀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抑制50%胞内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50)和MIC 90分别为2和32 mg/L、0.5和2 mg/L以及0.25/4.75和2/38 mg/L。16位点VNTR将68株分为45个基因型,包括来自11个簇的34株和34个独特模式的分离株,Hunter-Gaston分辨力指数为0.978。成簇菌株利奈唑胺和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非成簇菌株(58.82%vs 23.53%;44.12%vs 14.71%)(P<0.05)。结论:克拉霉素、利福布汀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对河南省胞内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VNTR分型方法对胞内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分型能力。成簇菌株中利奈唑胺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非成簇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分枝杆菌 耐药 基因型 河南省
下载PDF
新化合物舒达吡啶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活性和耐药机制
8
作者 王伟 逄宇 +4 位作者 王庆枫 荆玮 王宇津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化合物舒达吡啶(WX-081)对脓肿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以及脓肿分枝杆菌对WX-081的耐药机制。方法使用微孔板二倍稀释法获得WX-081对6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通过诱导耐药的方法获得耐药株,将标准株ATCC19... 目的探讨新化合物舒达吡啶(WX-081)对脓肿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以及脓肿分枝杆菌对WX-081的耐药机制。方法使用微孔板二倍稀释法获得WX-081对6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通过诱导耐药的方法获得耐药株,将标准株ATCC19977的敏感株序列与耐药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比对,获得可能与耐药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WX-081对1株脓肿分枝杆菌标准株和60株临床分离株的MIC范围为0.12~0.96μg/ml,MIC50为0.48μg/ml,MIC90为0.96μg/ml。将8倍MIC诱导耐药株和16倍MIC诱导耐药株与ATCC19977进行全基因测序进行比对,发现一段32600~33800段基因片段只在4倍MIC和16倍MIC里重复,前一个基因是Protein kinase A(PknA),后一个是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 A(PbpA)。结论WX-081显示出了较好的体外抗脓肿分枝杆菌活性,反复出现的基因片段PknA和PbpA可能与脓肿分枝杆菌对WX-081耐药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舒达吡啶 活性 耐药
下载PDF
Liflandii分枝杆菌研究进展
9
作者 顾安康 张宇 张理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5-88,共4页
Liflandii分枝杆菌(M.liflandii)属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其染色体结构接近于海分枝杆菌,而致病性类似溃疡分枝杆菌,能产生分枝杆菌内酯,可引起受感染的蛙类致死性疾病。该分枝杆菌的序列已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在人体皮肤标本检测到,... Liflandii分枝杆菌(M.liflandii)属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其染色体结构接近于海分枝杆菌,而致病性类似溃疡分枝杆菌,能产生分枝杆菌内酯,可引起受感染的蛙类致死性疾病。该分枝杆菌的序列已通过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在人体皮肤标本检测到,但目前尚未从人类的感染标本中分离和培养出该病原体。有限的研究集中在国外微生物领域,目前国内医学界对其认识不足。本文从M.liflandii的种系发现、生物学特征、基因组一般特征、菌株的致病性和毒性、病理特点等方面作一综述,提高对其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landii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溃疡分枝杆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以肺泡灌洗液行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王世艳 赵睿桢 +1 位作者 张建勇 赵建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815,共4页
目的评估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MTB/NTM)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菌阴肺结核的324例患者资料,对上述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所有患者取BALF标本,根据检测方法分为MTB/NTM组(进行罗氏... 目的评估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MTB/NTM)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菌阴肺结核的324例患者资料,对上述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所有患者取BALF标本,根据检测方法分为MTB/NTM组(进行罗氏培养、涂片抗酸染色、MTB/NTB检测)、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组(进行罗氏培养、涂片抗酸染色、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BLAMP)组(进行罗氏培养、涂片抗酸染色、TB-LAMP检测)。结果MTB/NTM组罗氏培养、涂片抗酸染色、MTB/NTM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04%、1.75%、43.86%;GeneXpert MTB/RIF组罗氏培养、涂片抗酸染色、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77%、3.73%、54.66%;TB-LAMP组罗氏培养、涂片抗酸染色、TB-LAM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87%、4.72%、49.06%。MTB/NTM、GeneXpert MTB/RIF、TB-LAMP检测分别与罗氏培养、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B/NTM检测与GeneXpert MTB/RIF检测、TB-LAMP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5,P=0.335)。结论MTB/NTM检测具有较好诊断效能,相对简单、快捷,相较于TB-LAMP检测、GeneXpert检测更经济,并能鉴别NTM,及时减少NTM病患者误诊后使用结核药引起身体损害及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菌阴肺结核 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B-LAMP)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EsxV/W融合蛋白对耻垢分枝杆菌表型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余海燕 李玉洁 +1 位作者 任芹 杨国平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xV/W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分析重组MS的表型及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原核表达获取EsxV/W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电击转化法构建重组菌株MS-EsxV/W及空载菌株MS-vec,使用...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xV/W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MS),分析重组MS的表型及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原核表达获取EsxV/W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电击转化法构建重组菌株MS-EsxV/W及空载菌株MS-vec,使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检测融合蛋白在MS中的表达;分析表达EsxV/W融合蛋白的重组MS的菌落形态、生物膜及生长速率;菌落计数法检测重组MS在溶菌酶、孔雀绿、低pH、SDS、H2O2、NaNO2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存活能力,分析EsxV/W融合蛋白对MS表型的影响;重组MS侵染ANA-1巨噬细胞,Griess法检测ANA-1细胞NO的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ANA-1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量,菌落计数法检测重组MS在ANA-1细胞内的存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能表达EsxV/W融合蛋白的重组菌株MS-EsxV/W,表达EsxV/W融合蛋白对MS的菌落形态、生物膜形成及生长速率无显著影响;表达EsxV/W融合蛋白不改变MS对溶菌酶、孔雀绿与低pH的耐受力,但可降低对SDS的耐受力,增强对H2O2与NaNO2的耐受力;侵染ANA-1细胞一定时间后,与MS-vec比较,MS-EsxV/W侵染的ANA-1细胞NO、TNF-α、IL-6释放量明显增加,且MS-EsxV/W的细胞内存活能力高于MS-vec。结论:EsxV/W融合蛋白可改变MS的表型并调控ANA-1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助于后续对esxV/W基因功能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耻垢分枝杆菌 EsxV/W融合蛋白 ANA-1细胞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免疫学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12
作者 朱月萍 黄金龙 +6 位作者 许炜璐 王银玲 顾赛红 严玉娟 王月 刘锦 钱峰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2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的免疫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感染的免疫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AIDS患者并发MTB或NTM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AIDS合并MTB感染患者(设为AIDS/MTB感染组)和44例AIDS合并NTM感染患者(设为AIDS/NTB感染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学检查结果,以及MTB和NTB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等信息,分析AIDS患者合并MTB或NTM感染的免疫学特征与耐药特点。结果:AIDS/MTB感染组和AIDS/NTB感染组患者的性别均以男性为主(93.18%vs97.73%),而年龄上均主要集中在30~<50岁(56.82%vs 59.09%),但2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分布情况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DS/NTB感染组患者的T-SPOT检查均为阴性,AIDS/MTB感染组患者T-SPOT检查的阳性率较高;AIDS/MTB感染组患者的CD4^(+)T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AIDS/NTB感染组(108.4±76.7 vs36.5±22.1,P<0.05);AIDS/NTB感染组患者中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为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其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00%(远高于MTB对其的耐药率),仅对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较低(<5.00%)。结论:AIDS患者并发MTB或NTM感染好发于30~<50岁的男性,T-SPOT检查和CD4^(+)T细胞水平可以较好地对MTB感染和NTM感染进行鉴别诊断;此外,NTM感染的病原菌对多数抗结核药物耐药性较强,应尽量选用其他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堪萨斯分枝杆菌 免疫学特征 耐药特点
原文传递
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东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5-0188,共4页
探讨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对其予以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观察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时长段在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统共1000例结核患者接受治疗,所有病患都拓展了抗结核药物的测验,且每一位患者的标本均予以荧光定... 探讨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对其予以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观察分析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时长段在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统共1000例结核患者接受治疗,所有病患都拓展了抗结核药物的测验,且每一位患者的标本均予以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为黄金基准,考察判辨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对利福平医药品、异烟肼医药品、乙胺丁醇医药品、链霉素医药品的诊断效能。结果 针对1000例的标本中,经过液体药敏试验检测显示对利福平药物耐药例数250例,役使溶解曲线观察耐药性包含了240例患者;对异烟肼医药有耐药性的液体药敏试验500例,应用溶解曲线检测耐药性包含了470例;经过液体药敏试验检测显示对乙胺丁醇药物耐药例数170例,予以熔解曲线法显示耐药140例。经过液体药敏试验检测显示对乙胺丁醇药物耐药例数300例,役使溶解曲线观察耐药性包含了240例患者。熔解曲线法对利福平医药品、异烟肼医药品、乙胺丁醇医药品、链霉素医药品的灵敏度分别为84.00%、84.00%、47.06%、66.67%;特异度分别为96.00%、90.00%、84.34%、94.29%;准确度分别为93.00%、97.00%、91.00%、86.00%。结论 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对其予以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可得到较高的应用价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可筛查结核病患者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等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检测 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对成骨细胞中抑瘤素M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方德健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对成骨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B标准株侵染成骨细胞模拟体外骨结核微环境。通过预实验筛选MTB侵染成骨细胞的最佳质量浓度和最佳作...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对成骨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B标准株侵染成骨细胞模拟体外骨结核微环境。通过预实验筛选MTB侵染成骨细胞的最佳质量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成骨细胞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是未被MTB侵染的人成骨细胞组;B组和C组为实验组,分别是被感染复数为1:1和1:5浓度的MTB侵染的人成骨细胞,侵染时间为6小时。随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的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液中抑瘤素M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骨细胞经MTB侵染后,凋亡明显增加,且随着感染复数增大,凋亡情况越明显。2.MTB侵染成骨细胞后,随着成骨细胞凋亡的增加,其分泌的OSM水平亦相应增加。结论OSM与MTB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有关,OSM可能通过参与骨结核的炎性反应过程,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参与骨破坏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瘤素M 成骨细胞 结核分枝杆菌 凋亡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鉴别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阳阳 梁长华 +6 位作者 韩东明 崔俊伟 潘犇 王慧慧 魏正琦 甄思雨 危涵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10,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在鉴别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在鉴别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pulmonary disease,NTM-PD)中的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细菌培养证实的NTM-PD患者和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PTB组(75例)和NTM-PD组(58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用于构建临床模型。以CT图像中空洞性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个病灶被纳入研究,然后将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TB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5(26,66)岁,与NTM-PD组年龄[63(54,7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4,P<0.001);PTB组BMI(19.95±2.83)与NTM-PD组BMI(18.78±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9,P=0.015);PTB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IGRA)阳性患者55例(73.33%),NTM-PD组IGRA阳性患者16例(27.5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5,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969,P=0.004)与IGRA(OR=6.026,P<0.001)均是鉴别PTB与NTM-PD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832(95%CI:0.765~0.899)和0.800(95%CI:0.689~0.911);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74(95%CI:0.952~0.996)和0.939(95%CI:0.877~1.000);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993(95%CI:0.986~1.000)和0.995(95%CI:0.985~1.000)。结论: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模型是一种无创、方便、快捷的辅助诊断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鉴别PTB与NTM-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丽 文仲光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2066-2068,共3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除MTB、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MTB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154种和13个亚种,其中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NTM...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除MTB、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MTB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154种和13个亚种,其中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NTM对人体致病,可侵犯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和器官,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分枝杆菌 田鼠分枝杆菌 腐物寄生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非洲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脓肿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痰菌阴转率 抗结核药物
下载PDF
浙江省常山县农村老年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陈瑞麒 张明五 +3 位作者 王伟 陈松华 柳正卫 陈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3-389,共7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常山县农村老年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以2017... 目的:了解浙江省常山县农村老年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以2017—2021年近5年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排序,选取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报告发病率最高乡镇的3个村庄全部常住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最终共纳入909名。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和饮酒史等信息。采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释放试验检测LTBI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09名研究对象中,LTBI阳性375例(41.25%),阴性534名(58.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676,95%CI:1.170~2.401)相较于女性,面临更大的LTBI风险,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OR=0.607,95%CI:0.433~0.852)的人群,其LTBI风险则相对较小。结论:浙江省常山县农村老年人LTBI率较高,特别要关注男性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偏低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夫西地酸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评价
18
作者 程梦丽 姜广路 +2 位作者 霍凤敏 薛毅 于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fusidic acid,FA)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菌株,其中,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共计45株,包括26株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apidly gr...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fusidic acid,FA)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菌株,其中,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共计45株,包括26株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菌株和19株缓慢生长型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a,SGM)菌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共计129株,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获得,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药物敏感株26株、耐多药(multidrug-resistant,MDR)MTB菌株29株、广泛耐药(extensive drug-resistant,XDR)MTB菌株30株、鸟分枝杆菌分离株23株和戈登分枝杆菌分离株21株。采用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FA对研究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C_(50)、MIC_(90)、MIC_(99),并将MIC≤16μg/ml的菌株定义为FA敏感株,分析菌株对FA的耐药情况。结果:RGM和SGM标准菌株对FA的耐药率分别为23.1%(6/26)和21.1%(4/19)。FA对MDR-MTB临床分离株的MIC_(50)、MIC_(90)、MIC_(99)分别是4、16、16μg/ml,MTB临床分离株对FA的耐药率为3.5%(3/85),其中MTB药物敏感株、MDR-MTB和XDR-MTB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0、0和10.0%(3/30)。鸟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FA的耐药率分别为17.4%(4/23)和9.5%(2/21)。FA对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_(50)、MIC_(90)、MIC_(99)值分别为4、16、>32μg/ml,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FA的总体耐药率为7.0%(9/129)。结论:FA对分枝杆菌菌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MTB临床分离株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 体外研究 夫西地酸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抗原Rv2628c-Rv1737c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19
作者 解建辉 李昆 +3 位作者 孙卫国 贺雄 朱琰 张灵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原核系统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抗原Rv2628c-Rv1737c融合蛋白,并检测其能否被结核感染者外周血PBMC细胞识别,通过小鼠模型判定其免疫原性。方法按照原核系统密码子特点,全基因合成Rv2628c-Rv1737c表达核酸序列,构建表达质... 目的原核系统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抗原Rv2628c-Rv1737c融合蛋白,并检测其能否被结核感染者外周血PBMC细胞识别,通过小鼠模型判定其免疫原性。方法按照原核系统密码子特点,全基因合成Rv2628c-Rv1737c表达核酸序列,构建表达质粒pET24a-Rv2628c-Rv1737c,原核细胞内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Rv2628c-Rv1737c蛋白;分离不同患者样本PBMC细胞,抗原刺激后,通过q-PCR分析IFN-γmRNA表达差异,判定融合蛋白能否被TB感染者识别;联合融合佐剂DMT免疫BALB/c小鼠,检测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结果原核克隆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4a-Rv2628c-Rv1737c测序正确,融合蛋白以包涵体表达形式存在,经复性、亲和纯化后,分子量为57 kDa,纯度90%以上。以Rv2628c-Rv1737c融合蛋白刺激TB感染者,尤其TB潜伏感染(LTBI)者,外周血PBMC细胞IFN-γmR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同时,BCG+Rv2628c-Rv1737c/DMT诱导小鼠能产生高水平的IgG抗体。结论原核重组可获得高纯度Rv2628c-Rv1737c融合蛋白,其作为潜伏感染抗原,可被TB感染者PBMC细胞识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是具有潜力的TB候选亚单位疫苗靶抗原,可用于TB感染尤其是潜伏感染的预防及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Rv2628c蛋白 Rv1737c蛋白 Γ干扰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