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泌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样蛋白1型和整合素β1在致痫大鼠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劳基通 邝希 +5 位作者 刘惠 肖敏 陈永敏 廖小平 马琳 李其富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研究癫痫大鼠海马和邻近颞叶皮层中分泌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样蛋白1型(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1,SPARCL1)和整合素β1(Integrinβ1)的动态表达,以探讨二者对癫痫发展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癫痫大鼠海马和邻近颞叶皮层中分泌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样蛋白1型(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1,SPARCL1)和整合素β1(Integrinβ1)的动态表达,以探讨二者对癫痫发展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1只)和致痫组(35只)。致痫组予氯化锂(LiCl)匹罗卡品(PILO)进行造模,按癫痫发作后3 h、6 h、12 h、1 d、2 d、3 d、7 d时间点分为7个亚组,每亚组5只;对照组按对应时间分为7个亚组,每亚组3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大鼠SPARCL1mRNA和Integrinβ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SPARCL1和Integrinβ1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致痫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和颞叶皮层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大鼠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7个时间亚组的海马组织和颞叶皮层样本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致痫组3 h组、6 h组、12 h组和1 d组海马组织中SPARCL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致痫组6 h组、12 h组、1 d组和2 d组海马组织中SPARCL1蛋白水平均降低(均P<0.05);致痫组海马组织3 h组和6 h组的Integrin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致痫组1 d组和2 d组Integrinβ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致痫组6 h、12 h组的Integrinβ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3 d、7 d组Integrin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致痫组3 h组、6 h组和7 d组大鼠颞叶皮层中SPARCL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致痫组12 h组和1 d组则明显下降(P<0.01),致痫组12 h组、1 d组、2 d组、3 d组和7 d组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致痫组3 h组、6 h组和7 d组大鼠颞叶皮层Integrinβ1的mRNA显著增加(P<0.01),除致痫组3 h组外,致痫组6 h组、12 h组、1 d组、2 d组、3 d组、7 d组大鼠颞叶皮层Integrinβ1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5)。总体上,与对照组相比,癫痫发作后1周内,致痫组海马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颞叶皮层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表达呈先升后降趋势,蛋白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致痫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两者的mRNA表达水平(r=0.684,P<0.01)、蛋白表达水平(r=0.724,P<0.01)分别成正相关,颞叶皮层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两者的mRNA表达水平(r=0.908,P<0.01)和蛋白表达水平(r=0.852,P<0.01)亦分别成正相关。结论与正常大鼠比较,癫痫大鼠癫痫发作后1周内海马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颞叶皮层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表达呈先升后降趋势,蛋白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大鼠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海马组织和颞叶皮层组织中SPARCL1和Integrin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分泌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样蛋白1型 整合素Β1
下载PDF
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杨 李岩 +2 位作者 周海英 闫继东 吴爱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081-2085,共5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收集90例诊断为E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收集90例诊断为E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PARC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有73例SPARC表达阳性,阳性率81.11%,癌旁组织中SPARC表达均为阴性.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SPARC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22%(65例)SPARC阳性表达均位于细胞间质,少量(8.89%,8例)位于细胞质.肿瘤组织中SPARC表达与肿瘤分期、转移与否密切相关(P<0.05).结论:对ESCC患者进行SPARC检查,可以作为预测食管鳞癌分期、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酸性富含分泌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
下载PDF
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酸性蛋白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毕薇薇 车轶群 李振家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8期551-552,共2页
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酸性蛋白(SPARC)是一种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与某些基质成分、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作用,参与组织重建、形态生成、细胞迁移和增殖,调节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现就其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相应机制、表达调节及... 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酸性蛋白(SPARC)是一种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与某些基质成分、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作用,参与组织重建、形态生成、细胞迁移和增殖,调节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现就其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相应机制、表达调节及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关系等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酸性蛋白 肿瘤 蛋白 病理机制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作用下对人内皮细胞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胜超 孙炜炜 +4 位作者 巩慧慧 马长剑 王菊 田珏 姜怡邓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降低内皮细胞存活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按不同浓度的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分组:对照组(0μM Hcy)、50μM Hcy组、100μM Hcy组... 目的 :探讨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降低内皮细胞存活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按不同浓度的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分组:对照组(0μM Hcy)、50μM Hcy组、100μM Hcy组、200μM Hcy组和500μM Hcy组;②100μM Hcy+30μM维生素B12+30μM叶酸组(拮抗剂组),各组(n=5)培养液孵育72 h后,采用3-(4,5)-双甲基-2-噻唑-(2,5)-2苯基溴化四氮唑蓝试验检测Hcy对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免法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甲基转移酶-1(DNMT-1)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LOX-1和DNMT-1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测LOX-1蛋白的表达;巢式降落式PCR法测LOX-1基因甲基化的改变。结果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拮抗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200、500μMHcy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过氧化氢的含量、LOX-1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表达量及LOX-1蛋白相对β-肌动蛋白表达量均增加;DNMT-1的含量和mRNA表达、LOX-1基因甲基化程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LOX-1低甲基化可能是Hcy致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过氧化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DNMT-1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硬化 甲基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凝集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下载PDF
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海波 刘凯 +3 位作者 赵燕 郭永军 刘艳艳 杨树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中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PARC)表达与术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初诊食管鳞癌患者89例,收集肿瘤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ARC蛋白的...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中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PARC)表达与术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初诊食管鳞癌患者89例,收集肿瘤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ARC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SPARC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5.17%vs.8.00%,P=0.000),SPARC蛋白优势定位于肿瘤细胞间质中。SPARC蛋白表达与术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OR=0.369,P=0.038),与病理大体形态、肿瘤分化程度和其他临床特征无关。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与SPARC蛋白表达无关(HR=0.80,P=0.691),而与肿瘤部位(HR=0.34,P=0.037)、分化程度(HR=4.12,P=0.000)和分期(HR=6.36,P=0.017)有关。结论 SPARC蛋白在食管鳞癌间质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与食管鳞癌术后生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富含分泌蛋白 食管鳞癌 预后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赵颖 赵兴山 +1 位作者 孙华毅 胡文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Hcy刺激组:100μmol/L Hcy与细胞孵育24 h,3种不同浓...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信使核糖核酸(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Hcy刺激组:100μmol/L Hcy与细胞孵育24 h,3种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干预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0.1、1、10μmol/L)预孵育细胞24 h,再与100μmol/L Hcy共同培养24 h,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OX-1 m RNA的表达。结果 Hcy显著诱导HUVECs LOX-1 m RNA的表达,氟伐他汀抑制Hcy诱导的LOX-1 m RNA的表达,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 Hcy可能通过LOX-1介导其内皮损伤作用,氟伐他汀可能通过减少LOX-1过度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凝集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内皮细胞 动脉粥硬化
下载PDF
富含半胱氨酸型酸性糖蛋白在皮肤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茜 李小静 李心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37-140,共4页
皮肤纤维化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在真皮内过量沉积,进而导致皮肤的增厚或瘢痕过度增生。皮肤较为典型的纤维化病变有硬皮病、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研究发现富含半胱氨酸型酸性糖蛋白(SPARC)在多种... 皮肤纤维化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在真皮内过量沉积,进而导致皮肤的增厚或瘢痕过度增生。皮肤较为典型的纤维化病变有硬皮病、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研究发现富含半胱氨酸型酸性糖蛋白(SPARC)在多种纤维化病变组织中均存在过表达的情况。SPARC是一种典型的钙结合基质蛋白,能够调节细胞/ECM的相互作用,并影响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本文对SPARC在皮肤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SPARC作为减轻纤维化的潜在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酸性蛋白 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硬皮病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下载PDF
脑室注射同型半胱氨酸对脑缺血大鼠β淀粉样蛋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维文 王晓莉 +4 位作者 孟伟建 崔永健 靳云姗 卢蕾 魏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Hcy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2 h后...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Hcy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2 h后同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Hcy(3μmol/L)。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化学定量法检测血浆中Hcy含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Aβ42、β-分泌酶(BACE1)在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的共定位;免疫印迹检测Aβ42、BACE1在海马CA1区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减少,并且Aβ42和BACE1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y脑室注射后显著增加Aβ42和BACE1表达,明显加重脑损伤后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结论:Hcy可以导致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海马CA1区Aβ42和BACE1表达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Β淀粉蛋白 Β分泌 学习记忆 大鼠
下载PDF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B/A1等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淑娟 洪冰 +1 位作者 王连环 林祥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B/A1等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病变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B/A1等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病变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老年男性140例作对照,检测各组同型半胱氨酸(Hcy)、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载脂蛋白B/A1(ApoB/A1),分析其与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Hcy、UA、TC、TG、LDL-C、ApoB100、ApoB/A1等各项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1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亚组Hcy等指标进行比较,AMI组较UAP组、UAP组较SAP组Hcy、UA、TC、TG、LDL-C、ApoB100、ApoB/A1明显增高(P<0.01)。SAP组、UAP组、AMI组两两比较Hcy等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示冠心病病变程度与Hcy、TC、LDL-C、ApoB100、ApoB/A1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cy、ApoB100、ApoB/A1为冠心病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Hcy、UA、TC、TG、LDL-C、ApoB100、ApoB/A1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呈升高趋势,Hcy、ApoB100、ApoB/A1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这三个指标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 载脂蛋白B/A1
下载PDF
血浆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酶与2型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素娟 赵钢 龙莉娟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酶(SPARC)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阐明SPARC在2型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32例作为病变组,无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29例作...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酶(SPARC)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阐明SPARC在2型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32例作为病变组,无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29例作为DM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SPARC水平,并分析血浆SPARC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肿瘤坏死因子(TNF)-α、踝肱指数(AB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结果病变组血浆SPARC水平均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19.35±5.62)μg/L比(17.48±4.71)μg/L,(12.19±3.80)μg/L,均P<0.01],且DM组血浆SPAR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48±4.71)μg/L比(12.19±3.80)μg/L,P<0.01]。T2DM患者SPARC与BMI、TNF-α、TG、FBG、FINS、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1或P<0.05),与ABI成明显负相关(P<0.01)。BMI、HOMA-IR和ABI为影响T2DM患者SPARC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SPARC水平与T2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在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酸性蛋白 糖尿病 2 下肢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β淀粉样蛋白1-4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星 杨茜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cy和Aβ1-4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睡眠障碍、精神症状、感觉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cy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β1-42水平明显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和Hcy水平,提高Aβ1-42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丝肼片 普拉克索 帕金森 β淀粉蛋白1-42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函 朱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参照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分为三组:无视网膜病变36例(NDR组)、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4例(NPDR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0例(PDR...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参照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分为三组:无视网膜病变36例(NDR组)、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4例(NPDR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0例(PDR组),选择体检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PARC、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A-1)、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空腹血糖(FPG),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SPARC水平与CRP、ICAMA-1、Hb A1c、FPG的关系。结果 PDR组SPARC、CRP、ICAMA-1、Hb A1c及FPG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NPDR组SPARC、CRP、ICAMA-1、Hb A1c及FPG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SPARC水平与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ICAMA-1、Hb A1c及FPG水平高于NDR组(P均<0.05);NDR组SPARC水平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ICAMA-1、Hb A1c及FPG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SPARC水平与CRP、ICAMA-1、Hb A1c、FPG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5、0.815、0.914、0.875,P均<0.05)。结论血清SPAR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相关,尤其与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酸性分泌蛋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笑嬉 吴乃君 +2 位作者 杨丽婉 田青青 付丽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1)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2)方法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1例,依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三组:糖尿病非肾病组(DM组)43... (1)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2)方法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1例,依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三组:糖尿病非肾病组(DM组)4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3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尿素氮(BUN)、UAER,检测YKL-40和Hcy水平。(3)结果 DN1组、DN2组血清YKL-40和Hcy水平显著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2组显著高于D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病程、体质量、BMI、SBP、HbA1c、TC、TG、BUN、Cr、Hcy、YKL-40水平与UAER水平均呈正相关(r=0.247、0.191、0.288、0.425、0.344、0.309、0.149、0.385、0.611、0.270、0.52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TC、Cr、Hcy及YKL-4是2型DN的危险因素。(4)结论 YKL-40、Hcy与2型DN相关,可能参与了2型D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肾病 几丁质酶-3蛋白-1
下载PDF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郝雪玮 王康 杨慧宇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346-349,共4页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为典型的基质细胞蛋白,参与组织发育和修复,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增殖和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在心肌损伤过程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SPARC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为典型的基质细胞蛋白,参与组织发育和修复,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增殖和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在心肌损伤过程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SPARC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酸性分泌蛋白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心肌炎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LRP3、Caspase-1、IL-1β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陈佩佩 朱晓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估NLRP3、Caspase-1、IL-1β在SLE患者中医辨证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估NLRP3、Caspase-1、IL-1β在SLE患者中医辨证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于2020年10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临海市中医院的SLE患者110例(SLE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受检者的血清NLRP3、Caspase-1、IL-1β水平,同时分析NLRP3、Caspase-1、IL-1β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统计110例SLE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SLE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LRP3、Caspase-1、IL-1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SLE组患者的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SLEDAI评分与NLRP3、Caspase-1均呈负相关(r=-0.854、-0.599,P<0.01);SLEDAI评分与IL-1β呈正相关(r=0.584,P<0.01)。(2)110例SLE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毒炽盛证(33.64%)>脾肾阳虚证(25.45%)>阴虚内热证(24.55%)>肝肾阴虚证(16.36%)。(3)SLE患者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从低到高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IL-1β水平从高到低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呈负相关(P<0.05或P<0.01);血清IL-1β水平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性,血清IL-1β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SLE患者中医证型与NLRP3、Caspase-1、IL-1β存在一定相关性,NLRP3、Caspase-1、IL-1β有可能成为SLE中医辨证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证 NOD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Β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燕 成兴波 +2 位作者 韩俊霞 成明 闵幸丽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颈动脉斑块组(T2DM+CP)、单纯T2DM组(T2DM)及正常对照组(NGT),采用ELISA检测血清SPARC水平。结果 T2DM+CP组、T2DM组血清SPARC水平高于NGT...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T2DM+颈动脉斑块组(T2DM+CP)、单纯T2DM组(T2DM)及正常对照组(NGT),采用ELISA检测血清SPARC水平。结果 T2DM+CP组、T2DM组血清SPARC水平高于NGT组[(17.44±2.64)vs(14.67±2.30)vs(12.09±2.78)g/L],T2DM+CP组高于T2DM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PARC水平与TG、BM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FPG、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G是血清SPARC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414,P<0.01)。结论 SPARC可能与T2DM及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富含酸性分泌蛋白 颈动脉 斑块
原文传递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和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王春 李小静 +2 位作者 刘超华 翁晓娟 郝冬月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重组人SPAR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并以空白组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GF-βI、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GF-βI、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SPARC能显著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富含酸性分泌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Β1转化生长因子 I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血脂水平检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国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750-752,共3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属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剩的病变,较容易引发神经、消化、循环等反应兴奋,系统性功能亢进[1]。根据甲亢发病时的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临床型甲亢和亚临床型甲亢(亚甲亢),亚甲亢患者血清促甲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属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剩的病变,较容易引发神经、消化、循环等反应兴奋,系统性功能亢进[1]。根据甲亢发病时的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临床型甲亢和亚临床型甲亢(亚甲亢),亚甲亢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超标,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正常。甲亢时,机体代谢受到影响,血脂、血糖以及尿酸等水平均随之发生密切变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血糖水平升高,很容易诱发代谢紊乱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心脑血管病变过程有关。本研究主要对甲亢和亚甲亢患者血脂、血脂指标比值、Cys-C水平进行检测,为甲亢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脑血管病变 蛋白酶抑制剂C 亚临床 诊断价值分析 分泌疾病 甲状腺激素 冠状动脉粥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