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洪巧 李云婷 李芬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43-948,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 目的探讨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m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病人发生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285例脓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入ICU时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mNUTRIC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ICS将病人分为PICS组(n=102)与非PICS组(n=183),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NUTRIC评分与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关系。结果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35.79%。PICS组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NUTRIC评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72 h占比、机械通气时间≥72 h占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72 h占比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分别为(73.49±8.64)岁、[2.00(1.00,3.00)]分、(21.67±6.62)分、(8.69±2.63)分、[5.00(5.00,6.00)]分、53.92%、71.57%、48.04%、[32.85(20.83,74.98)]mg/L、[3.33(2.30,4.78)]mmol/L,均高于非PICS组的(67.72±8.63)岁、[1.00(0.00,2.00)]分、(17.83±6.05)分、(7.45±2.43)分、[3.00(2.00,4.00)]分、29.51%、41.53%、23.50%、[27.00(18.50,38.30)]mg/L、[2.60(2.02,4.0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S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7.17±2.92)g/L,低于非PICS组的(38.22±2.8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UTRIC评分≥5分的脓毒症病人PICS发生率为73.64%,高于mNUTRIC评分<5分的12.00%(χ^(2)=111.6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NUTRIC评分值升高[OR=2.61,95%CI:(1.73,3.94),P<0.001],机械通气时间≥72 h[OR=3.24,95%CI:(1.60,6.56),P=0.001]、CRRT时间≥72 h[OR=3.45,95%CI:(1.68,7.08),P=0.001]是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m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81,0.89),最佳截断值为4分时,预测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灵敏度为79.41%、特异度为84.15%和约登指数为0.64。结论发生PICS的脓毒症病人入ICU时mNUTRIC评分明显高于非PICS病人,同时mNUTRIC评分是脓毒症病人发生PICS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mNUTRIC评分在预测脓毒症病人PICS方面具有更好的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改良版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从“虚劳”论治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2
作者 徐建兴 杨志旭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辅以清透,维持阴阳气血低水平平衡,同时开达通路清透余邪,消除体内痰瘀浊毒等积聚的病理产物,调节免疫代谢紊乱,以期预防反复感染,为中医辨治PICS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虚劳(重症迁延期) 瘀毒阻络 扶正祛邪
下载PDF
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与慢性危重症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勇强 黄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2371-2373,2377,共4页
长久以来,各种危重症所致的器官功能衰竭(MOF)一直都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患者面临极高的院内死亡率和侥幸存活后的院外严重并发症,这也是重症监护室(ICU)常见的难题。随着人们对MOF的系统性研究,其始动诱发因素有了新的表述,由慢性危重症(... 长久以来,各种危重症所致的器官功能衰竭(MOF)一直都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患者面临极高的院内死亡率和侥幸存活后的院外严重并发症,这也是重症监护室(ICU)常见的难题。随着人们对MOF的系统性研究,其始动诱发因素有了新的表述,由慢性危重症(CCI)逐渐进展为急性期的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逐渐被临床认识。尽管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PICS通过一定的治疗仍是可防可治,包括CCI患者早期以感染控制为重点的综合防治,尤其是合理的营养治疗能够有效阻止PICS的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以期加大对PICS-CCI的认识,减少MOF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炎性反应—免疫抑制 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性危重症 器官功能衰竭 营养治疗
下载PDF
以2022年江苏省高考试题为背景浅谈有机物的分解代谢机制
4
作者 吴劲松 《中学生物学》 2023年第7期9-11,共3页
以2022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15题为背景,对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代谢进行思考并总结归纳。
关键词 高考试题 有机物 分解代谢机制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婵 梁志海 唐国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2-1390,共9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3例因SAP收入重症医学科、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3例因SAP收入重症医学科、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ICS诊断标准分成2组:PICS组(65例,SAP发生PICS患者)和非PICS组(98例,SAP未发生PICS患者)。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方差膨胀因子、相关系数矩阵热图评估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尿素、肌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APACHEⅡ、SOFA、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急性肝损伤、低血容量性休克、脓毒症、腹腔高压、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PICS组和非PIC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asso回归筛选的预测变量包括PLR、HCT、APACHEⅡ、SOFA、机械通气、AKI、低血容量性休克、腹腔高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LR、机械通气、AKI、低血容量性休克是SAP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06、4.324、3.432、6.910,P值均<0.05)。将上述因素进行模型拟合,经bootstrap内部验证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822~0.925),校准曲线接近参考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χ^(2)=8.895,P=0.351)。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PLR、机械通气、AKI、低血容量性休克是SAP继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李东垣的脾胃理论探讨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馨 王兰 +1 位作者 张艺璇 袁莹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6期1257-1260,1265,共5页
文章以李东垣的脾胃理论为基础,分析脾胃功能与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并结合现代研究阐述脾胃虚弱与机体持续性炎症状态、免疫抑制、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认为正虚邪犯是其重要病机。运用益气健脾的基本治法,恢复脾升... 文章以李东垣的脾胃理论为基础,分析脾胃功能与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并结合现代研究阐述脾胃虚弱与机体持续性炎症状态、免疫抑制、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认为正虚邪犯是其重要病机。运用益气健脾的基本治法,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可使机体气血生化有源,气机条达,脏腑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为其从脾胃角度的临床辨证论治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中医 扶正 益气健脾 李东垣
下载PDF
高等植物体内的多胺分解代谢及其主要产物的生理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苏国兴 刘友良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8-418,共11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多胺的分解代谢途径、与分解代谢有关的酶(多胺氧化酶、二胺氧化酶、氨丙基转移酶、γ-氨基丁酸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及其主要产物(二氨基丙胺、γ-氨基丁酸、稀有多胺和H2O2)在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二氨基丙烷 多胺分解代谢 多胺氧化酶 过氧化氢 分解代谢 生理作用 植物体内 产物 氨基丁酸转氨酶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吕庆胜 谢翼 樊生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42-0045,共4页
重症感染与感染性休克为重症患者常见综合征,是重症医学治疗重难点,临床分析认为重症感染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过度炎症反应、持续性免疫抑制,且患者伴随高分解代谢,最终影响预后,因此临床提出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 重症感染与感染性休克为重症患者常见综合征,是重症医学治疗重难点,临床分析认为重症感染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过度炎症反应、持续性免疫抑制,且患者伴随高分解代谢,最终影响预后,因此临床提出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这一概念,明确分析其病理生理过程,加强诊治,这与患者预后改善密切相关。对于临床严重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症状控制困难,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差和长期死亡的重要因素,成为当前严重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的新挑战。当前临床对PICS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当前临床工作者对疾病认知,文章就其特征、诊断、病理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展开总结,旨在提升对PICS的认知,促进临床诊疗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TNF-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鼠营养状态和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建明 廖前德 +3 位作者 唐文祥 孙圣华 刘备战 刘新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鼠的营养状态和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70只,对照组(B)20只。采用气管内注入猪胰弹性蛋白酶、熏香烟和限制营养的方法...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鼠的营养状态和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的影响。方法将9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70只,对照组(B)20只。采用气管内注入猪胰弹性蛋白酶、熏香烟和限制营养的方法建立COPD鼠模型和COPD营养不良鼠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将A组分为COPD营养正常组(A1),COPD营养不良组(A2)和COPD营养不良干预组(A3)。A3组采用尾静脉注射TNF-αMcAb 0.1 mg/kg,进行干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呼吸肌匀浆中TNF-α含量,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呼吸肌中三甲基组氨酸(3-MH)、酪氨酸(Tyr)含量。结果 1:A2组血清和呼吸肌匀浆TNF-α含量和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明显高于B、A1和A3组(P<0.01);A2组膈肌重量,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B、A1和A3组(P<0.01);2:A2组呼吸肌匀浆中3-MH、Tyr含量均明显高于B、A1和A3组(P<0.01);3:A2组呼吸肌TNF-α含量与3-MH、Tyr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866,P<0.01;R=0.883,P<0.01),TNF-αMcAb干预后,蛋白质分解代谢率降低。结论 TNF-α是引起COPD鼠发生营养不良和呼吸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增高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肿瘤坏死因子-Α 呼吸肌 蛋白质分解代谢
下载PDF
四君子汤对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的肠道保护及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牛素平 陈炜 +3 位作者 李国菁 臧学峰 赵磊 冯兴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脾虚证患者肠道功能的保护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例PI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君子汤...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脾虚证患者肠道功能的保护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例PI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君子汤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四君子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100 mL加减鼻饲,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量温开水鼻饲,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中医证候和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T辅助/诱导细胞(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CD3+/CD8+)、CD4/CD8、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16+CD56+)、NK样T细胞(CD3+/CD16+CD56+)、总B细胞(CD19+)、调节性T细胞亚群(CD4+/CD25+)、抑制性T细胞(CD8+/CD28-)、细胞毒T细胞(CD8+/CD28+)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不同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患者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各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2周后,四君子汤组和对照组患者脾虚证候群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11例比6例,无效:12例比17例,均P>0.05);四君子汤组治疗后改善AGI相关临床表现的疗效优于对照组(14例比7例,P<0.05)。③对照组治疗后CD3+、CD3+/CD8+、CD8+/CD2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CD3+:(62.37±7.83)%比(54.08±11.65)%, CD3+/CD8+:(31.52±10.55)%比(23.94±9.22)%,CD8+/CD28-:(24.97±10.25)%比(16.78±10.55)%〕,CD19+显著减少〔(5.78±5.33)%比(9.73±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君子汤组治疗后CD3+、CD3+/CD4+、CD3+/CD8+、CD8+/CD28-、CD8+/CD28+较治疗前显著增加〔CD3+:(74.53±7.64)%比(52.98±10.05)%, CD3+/CD4+:(36.27±12.08)%比(30.00±8.60)%,CD3+/CD8+:(37.33±12.56)%比(22.88±9.97)%,CD8+/CD28-:(26.89±10.80)%比(17.01±9.48)%,CD8+/CD28+:(12.08±5.50)%比(8.47±4.29)%〕,总CD19+显著减少〔(4.60±4.28)%比(9.86±8.61)%,P<0.05〕。四君子汤组治疗后CD3+含量较对照组增高更显著〔(8.29±9.28)%比(5.8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君子汤可以改善脾虚症PICS患者的证候及胃肠道症状,可能通过调节T、B细胞数量改善患者免疫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力,其中细胞免疫作用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脾虚证 肠道保护 免疫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百强 杨娜 +6 位作者 叶博 董杰 杨琦 柯路 童智慧 李维勤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总结SAP并发PICS患者的临床特点,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ICU住院时间>14 d的214例S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ICS诊断标准分成2组:PICS组(149例,SAP并发PICS患者)和非PICS组(65例,SAP患者未并发PICS)。比较2组患者全身系统性并发症和胰腺炎特异性并发症,ICU病死率及随访13个月的存活率;并对PICS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PICS组胆源性SAP、MODS发生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44.3%vs 29.2%、93.3%vs 55.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24(OR=2.307,95%CI:1.033~5.156)、胆源性病因(OR=4.207,95%CI:1.364~12.974)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4.384,95%CI:1.334~14.405)是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随访13个月的患者存活率PICS组较非PICS组明显降低(88.5%vs 98.2%,P=0.036)。结论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尤其需要警惕存在肥胖、胆源性病因以及MODS的SAP并发PICS患者。合并PICS可能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慢重症
下载PDF
饲粮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洪彬 王静 +4 位作者 黄英 赵素梅 张曦 葛长荣 高士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46-195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11.74(低能组)、12.89(中能组)和14.22M J/kg(高能组)的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11.74(低能组)、12.89(中能组)和14.22M J/kg(高能组)的饲粮,在体重30、60和100kg时屠宰取皮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肪组织脂肪分解代谢相关酶和因子[激素敏感脂肪酶(HSL)、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PT-Ⅰ)、脂蛋白脂酶(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饲喂高能量饲粮乌金猪在30和100kg体重时,脂肪组织HSL、CPT-Ⅰ和PPAR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LPL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60kg体重时,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高能量饲粮可降低乌金猪在30和100kg体重时脂肪的分解和脂肪酸的β-氧化,增强60kg体重时脂肪的分解和脂肪酸的β-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金猪 饲粮能量水平 脂肪组织 脂肪分解代谢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漆酶催化生物体内有机物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双功能机制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凯 程行 +4 位作者 余家琳 陈罗建 韦家畯 司友斌 李舜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2-1210,共9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漆酶分子的化学结构、底物谱和催化功能,重点分析了酚类化合物对漆酶介导生物体内有机物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影响及其双功能作用机制,总结并展望了漆酶的双功能属性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前景,旨在为拓展和开发漆酶的... 本文简要概述了漆酶分子的化学结构、底物谱和催化功能,重点分析了酚类化合物对漆酶介导生物体内有机物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影响及其双功能作用机制,总结并展望了漆酶的双功能属性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前景,旨在为拓展和开发漆酶的多功能应用提供新颖的见解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双功能机制
下载PDF
瘦素通过JAK2/STAT3途径调控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分解代谢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恩兴 张雪 +2 位作者 陈成旺 张宇 张凌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73-1679,共7页
目的:探讨瘦素对椎间盘髓核细胞中退行性变相关分解代谢基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SD大鼠髓核细胞,行cytokeratin 19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进行鉴定。使用瘦素和(或)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用于髓核细胞,real-time PCR分析MMP-1... 目的:探讨瘦素对椎间盘髓核细胞中退行性变相关分解代谢基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SD大鼠髓核细胞,行cytokeratin 19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进行鉴定。使用瘦素和(或)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用于髓核细胞,real-time PCR分析MMP-1、MMP-3、MMP-9、MMP-13、ADAMTS-4、ADAMTS-5、aggrecan和COL2A1的表达水平。阿利辛蓝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II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生成。Western blot分析激活的信号通路,并使用不同通路的抑制剂来分析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Real-time PCR显示单用瘦素可以提高MMP-1、MMP-13、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水平;IL-1β和瘦素可以协同提高MMP-1、MMP-3和ADAMTS-5的表达水平;瘦素降低髓核细胞II型胶原的表达,PI3K/Akt通路和JAK2/STAT3通路均被激活,但使用抑制剂后显示只有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瘦素对髓核细胞的作用。结论:瘦素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髓核细胞的分解代谢,可能是肥胖与椎间盘退变相互关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瘦素 白细胞介素1Β 分解代谢
下载PDF
低氧对体成分及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同斌 施永凡 李金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13-114,123,共3页
了解低氧和运动对体成分及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对了解肌肉收缩性能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综合阐述了反映蛋白分解代谢的一些指标及变化规律和意义,并重点介绍了低氧对体重、体成分、骨骼肌质量的影响,以及它们与蛋白... 了解低氧和运动对体成分及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对了解肌肉收缩性能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综合阐述了反映蛋白分解代谢的一些指标及变化规律和意义,并重点介绍了低氧对体重、体成分、骨骼肌质量的影响,以及它们与蛋白分解代谢的关系,对高原训练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运动 体成分 分解代谢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明 黄廷钦 +4 位作者 马旭东 宋锦宁 赵君杰 席红娜 王睿智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0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mmunosuppression catabolism syndrome,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ersistent inflammation immunosuppression catabolism syndrome,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及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住院时间>14天的103例重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ICS诊断标准,将纳入的重型TBI患者分成43例PICS组和60例非PICS组。通过收集病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可能影响重型TBI患者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并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重型TBI患者中PICS组年龄、并发ARDS及机械通气的比例、住院天数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P<0.05);PICS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非PIC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并发ARDS、机械通气、CD4^+/CD8^+比值降低是影响重型TBI患者并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重型TBI患者诊治中,高龄、并发ARDS、机械通气、CD4^+/CD8^+比值下降是其并发PICS的高危风险因素,早期干预上述危险因素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吗啡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吗啡依赖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畅 洪敏 +3 位作者 阚慕洁 周航 高琳 张莲芝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戒断的大鼠模型 ,测定大鼠血浆中尿酸及腺苷脱氨酶 (ADA)含量 ;各组织中的腺苷脱氨酶含量以及大鼠脑顶叶、肝脏、小肠和肌肉组织中腺苷脱氨酶的基...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戒断的大鼠模型 ,测定大鼠血浆中尿酸及腺苷脱氨酶 (ADA)含量 ;各组织中的腺苷脱氨酶含量以及大鼠脑顶叶、肝脏、小肠和肌肉组织中腺苷脱氨酶的基因转录产物。结果 :吗啡给药大鼠血浆尿酸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吗啡给药及戒断期间 ,大鼠血浆ADA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吗啡给药组大鼠脑顶叶、肝脏、小肠和肌肉组织匀浆中的A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 <0 0 5 ) ,而在自然戒断期间 ,上述各组织ADA含量较给药组有所下降 ;吗啡给药 3d组大鼠脑顶叶、吗啡给药 7d组大鼠肝脏、小肠和肌肉组织中ADA的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除肌肉组织外 ,在自然戒断期间 ,上述各组织ADA的基因表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加强可能是吗啡的基本作用 ,也可能是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嘌呤核苷酸 分解代谢 依赖性 生化 分子生物学 腺苷脱氨酶
下载PDF
两种日粮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英 李永能 +3 位作者 杨明华 潘洪彬 赵素梅 高士争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探讨不同日粮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脂类分解代谢的差异。选用乌金猪为研究对象,以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确定的乌金猪适宜能量与蛋白水平的日粮和美国NRC(1998)推荐的猪营养需要量为依据,设计和配制乌金猪WJ和NRC日粮。选取体重约23kg的乌... 为探讨不同日粮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脂类分解代谢的差异。选用乌金猪为研究对象,以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确定的乌金猪适宜能量与蛋白水平的日粮和美国NRC(1998)推荐的猪营养需要量为依据,设计和配制乌金猪WJ和NRC日粮。选取体重约23kg的乌金猪3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于30kg、60kg和100kg体重时屠宰,通过real-time PCR比较了4个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HSL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RC日粮组(P>0.05);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RC日粮组(P<0.05);在30kg和60kg屠宰体重,WJ日粮组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RC日粮组(P<0.05),但在100kg屠宰体重水平时,WJ日粮组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低于NRC日粮组(P>0.05);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PPAR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RC日粮组,在30kg屠宰体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WJ日粮通过上调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脂肪组织脂肪的分解,减少了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金猪 脂肪组织 脂类分解代谢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分解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嘉勇 甘平 +3 位作者 徐鹏远 张捷 谭晶 孙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分解代谢的影响,使用rhGH能否改善老年肿瘤患者 的免疫功能。方法患者27例,分rhGH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2),术后给予早期腹腔化疗(E...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蛋白分解代谢的影响,使用rhGH能否改善老年肿瘤患者 的免疫功能。方法患者27例,分rhGH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2),术后给予早期腹腔化疗(EPIC)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 rhGH组另在术后 1~6 d上午皮下注射8IUrhGH。结果对照组术后 5 d、10 d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 IgG、IgA、IgM、 CD3+、CD4+、CD8+术后10 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10 d,对照组患者体重下降3~5kg,rhGH组下 降1~2 kg(P<0.01)。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在EPIC和TPN营养支持的前提下应用rhGH能克服术后应激反应的蛋白分解代谢作用,改善宿主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蛋白分解代谢 免疫功能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媛 王小闯 +2 位作者 侯彦丽 张明 党双锁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1772-1775,1787,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ICU住院时间>14d的271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IC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ICS组145例和非PICS组12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ICU住院时间>14d的271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IC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ICS组145例和非PICS组12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结果PICS组并发急性肾损伤及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比例、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均P<0.05);PICS组肠内营养患者的比例及血清前白蛋白水平、BMI、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非PICS组(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机械通气、血清前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并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脓毒症患者诊治过程中,需要警惕机械通气、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过低、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的脓毒症患者并发PICS的风险,及时对症处理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