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患儿预检分诊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旭 王静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患儿预检分诊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2018年12月-2020年4月急诊收治的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方式,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患儿预检分诊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2018年12月-2020年4月急诊收治的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方式,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儿的PEWS分值,预检分诊时间以及分诊准确率。结果结果显示,在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下,实验组患儿的PEWS分值优于常规组;实验组的预检分诊时间早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实施,能够及时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预警评 预检分诊效率 PEWS 预检时间
下载PDF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预检分诊效率、准确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2
作者 吴修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提升门诊预检分诊效率、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方法。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该院工作的1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12月实行常规门诊预检分诊(对照组),2021年1—12月实行持续质量改进预检分诊(研究组),每组纳... 目的探讨提升门诊预检分诊效率、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方法。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该院工作的1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12月实行常规门诊预检分诊(对照组),2021年1—12月实行持续质量改进预检分诊(研究组),每组纳入7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预检分诊效率、分诊准确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预检分诊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分诊时间、就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分诊准确率(97.18%)高于对照组(8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00%)和护理投诉率(1.41%)低于对照组(5.63%、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预检分诊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预检分诊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升分诊效率和分诊准确度,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提升患者和护理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效率 准确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郑丽英 张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 预检模式 区域性胸痛中心 应用价值 分诊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对妇产科急诊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邬丹萍 达玉婷 +1 位作者 包蓓蕾 王晓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65-968,共4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对妇产科急诊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 另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急诊就诊的患者350例作为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实...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对妇产科急诊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 另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急诊就诊的患者350例作为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分诊,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诊疗效率及不良情况发生概率, 同时比较实施该干预模式前后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分诊时间、患者等候时间、挂号时间及总就诊时间分别为(3.02±1.09)min、(17.49±2.25)min、(13.11±2.76)min及(45.15±5.98)min, 显著短于常规组〔(5.57±1.24)min、(46.19±15.42)min、(21.68±4.98)min及(75.91±21.53)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且研究组患者中, 投诉事件、纠纷事件、风险事故及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0%、0.86%、0.57%及1.14%, 均显著低于常规组(2.29%、3.71%、2.29%及3.7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 实施后, 急诊护理质量评分为(91.13±3.71)分, 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4.69±5.8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 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法 妇产科急 分诊效率 护理质量 不良情况
原文传递
降阶梯思维模式引导的电子分诊系统在非创伤性腹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丽芳 王洪翠 +1 位作者 朱丽利 刘四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5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模式引导的电子分诊系统在非创伤性腹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7月31日急诊收治的82例非创伤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均使用电子分诊系统...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模式引导的电子分诊系统在非创伤性腹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7月31日急诊收治的82例非创伤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均使用电子分诊系统,对照组采用常规思维模式,研究组采用降阶梯思维模式;比较两组急诊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确诊时间及急危重疾病漏诊率。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急危重疾病时间、确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急危重疾病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创伤性腹痛患者分诊中应用降阶梯思维模式引导的电子分诊系统效果较好,可缩短分诊时间,降低急危重疾病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腹痛 电子系统 降阶梯思维模式 分诊效率
下载PDF
中医辨病辨证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齐晋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1期75-76,共2页
总结了本院应用中医辨病辨证的方法进行门诊分诊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专病专护等,认为实施辨病辨证的分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分诊效率,缩短了患者在门诊滞留的时间,并且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中医辨病辨证 分诊效率
下载PDF
流程再造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冯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63-165,共3页
急诊科工作效率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急诊分诊根据患者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以确定治疗顺序的过程[1]。急诊分诊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着到急诊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直接影... 急诊科工作效率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急诊分诊根据患者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以确定治疗顺序的过程[1]。急诊分诊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着到急诊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直接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对整个急诊科的运作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护理流程再造是对原有的护理流程进行整合、重建、删减和改造,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高效、合理和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 护理管理 分诊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