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两种切口位置术后散光的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敏 吴德义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6期547-548,共2页
目的 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两种切口位置与术后散光的关系。方法  82例 (88只眼 )白内障在 9~ 12点 (A组 )或 11~ 1点 (B组 )行反眉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两组散光的差别。结果 术后 1、3... 目的 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两种切口位置与术后散光的关系。方法  82例 (88只眼 )白内障在 9~ 12点 (A组 )或 11~ 1点 (B组 )行反眉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两组散光的差别。结果 术后 1、3、6月时 A组散光低于 B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切口在 9~ 12点组的患者术后散光小于 11~ 1点组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散光 切口 切口位置 白内障摘除术 白内障摘除手术 不同时间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差别
下载PDF
切口位置对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辉军 林咸平 项振扬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6-417,共2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中切口位置对术后散光的影响。方法白内障80例(98眼)分为两大组,其中第一大组,又根据术前角膜地形图再分为AB两组:A组为顺规性散光组,作上方巩膜隧道切口;B组为逆规性散光组,作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分别行...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中切口位置对术后散光的影响。方法白内障80例(98眼)分为两大组,其中第一大组,又根据术前角膜地形图再分为AB两组:A组为顺规性散光组,作上方巩膜隧道切口;B组为逆规性散光组,作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分别行超声乳化术加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第二大组均作上方切口。术后观察3天,1月、3月和6月的角膜平均散光和裸眼视力情况。结果两大组在术后不同时间内角膜散光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月分别为(0.57±0.30)D和(1.20±0.59)D。结论根据患者术前角膜地形图,顺规性散光患者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切口,逆规性散光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早期视力以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者恢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散光 切口位置
下载PDF
非洲偏远地区不同切口位置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和视觉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倩茵 廖瑞端 +1 位作者 武哲明 陈韵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6期51-52,共2页
目的比较非洲偏远地区两种不同切口位置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散光和视觉质量。方法将当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和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术后2... 目的比较非洲偏远地区两种不同切口位置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散光和视觉质量。方法将当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和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术后2周和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值和术后3个月视功能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得分。结果术后2周,上方巩膜隧道散光值大于颞侧,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两组的角膜散光值无统计学差别,视功能生存质量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非洲偏远地区无论采用上方巩膜切口还是颞侧巩膜切口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均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和生存质量,两种切口对术后散光影响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白内障 切口位置 角膜散光 视觉质量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中不同切口位置对散光的矫正效果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云娥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术中采用不同切口位置矫正术前散光的疗效。方法 :选择角膜散光≥ 1.0DC的 5 7例 (6 6只眼 )施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分为三组。A组 2 2眼 ,顺规散光 ,做上方角膜缘切口 ;B组 2 2...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术中采用不同切口位置矫正术前散光的疗效。方法 :选择角膜散光≥ 1.0DC的 5 7例 (6 6只眼 )施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分为三组。A组 2 2眼 ,顺规散光 ,做上方角膜缘切口 ;B组 2 2眼 ,逆规散光 ,做颞侧角膜缘切口 ;C组 (对照组 ) 2 2眼 ,包括顺规散光 5眼 ,逆规散光 6眼 ,斜轴散光 11眼 ,做右上 11点方位角膜缘切口 ,即相当于 12 0°轴向 ,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术后 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分别较术前减少 0 .5 5DC、0 .72DC和 0 .10DC。A、B两组分别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结合散光轴向正确选择超声乳化手术切口位置 ,可以有效矫正部分术前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散光 术前 切口位置 角膜缘 超声乳化术 术中 术后 矫正 DC 结论
下载PDF
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手术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汤同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154-155,共2页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手术观察。方法 40例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进行的位置为瘢痕下组织2 cm进行切口,而实验组患者在瘢痕上组织2 cm实施切口,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手术观察。方法 40例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进行的位置为瘢痕下组织2 cm进行切口,而实验组患者在瘢痕上组织2 cm实施切口,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产后出血率以及手术时间。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为(38.21±9.87)min、(211.38±109.25)ml,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为(45.26±15.63)min、(327.66±156.32)ml,实验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1例,占5%,对照组出血6例,占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在瘢痕组织上2 cm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同时能够减少并发症以及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剖宫 切口位置 手术观察
下载PDF
一种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切口位置的标定方法
6
作者 张立勋 董九志 +1 位作者 李艳生 张铁锋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8,共5页
提出了一种标定患者手术切口位置相对机器人基础坐标系坐标的方法。在机器人小臂的下方安装两个不同倾角的激光源,通过几何关系间接获得患者切口的坐标,为机器人提供必要的腹腔镜姿态信息。利用MATLAB对标定系统误差及切口位置标定误差... 提出了一种标定患者手术切口位置相对机器人基础坐标系坐标的方法。在机器人小臂的下方安装两个不同倾角的激光源,通过几何关系间接获得患者切口的坐标,为机器人提供必要的腹腔镜姿态信息。利用MATLAB对标定系统误差及切口位置标定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切口标定实验对标定方法及误差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腹腔镜手术机器人 手术切口位置标定 位姿模型及逆解 误差分析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及手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兰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7期48-49,共2页
目的:总结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切口位置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就诊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7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38例,选择瘢痕组织上2 cm切口为手术位置;对照组32例,选择瘢痕组织下2 cm切口为手... 目的:总结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切口位置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就诊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7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38例,选择瘢痕组织上2 cm切口为手术位置;对照组32例,选择瘢痕组织下2 cm切口为手术位置,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可提升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切口位置选择 手术效果
下载PDF
胎头高浮产妇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位置探讨
8
作者 韩波 罗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胎头高浮 产妇 剖宫产 子宫切口位置
下载PDF
不同切口位置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术后视力及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甘小林 权利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位置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术后视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展开分析,根据切口位置不同分为对照组(84眼,颞上方巩膜位置做切口)和观察组(80眼...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位置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术后视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展开分析,根据切口位置不同分为对照组(84眼,颞上方巩膜位置做切口)和观察组(80眼,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做切口),各75例。比较两组的裸眼视力、眼压、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泪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的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BUT明显长于对照组,SⅠt明显短于对照组,SDE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患眼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在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以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为切口位置能够使患者裸眼视力得到更显著的改善,促进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降低,减轻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位置 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视力 眼压 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不同切口位置术后临床评效
10
作者 林玉华 王金生 +3 位作者 孙丽红 代海燕 马霞 李桂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切口位置不同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比较,包括眼压的比较,术后舒适性的比较,及对于患者将来行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的帮助。方法:对56例(62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切口位置不同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比较,包括眼压的比较,术后舒适性的比较,及对于患者将来行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的帮助。方法:对56例(62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采用显微镜下1点位(42)和颞下方不同位置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口减小+丝裂霉素+前房穿刺),均为连续病例。其中1点位切口32例(36眼),颞下切口24例(26眼),术后3d、7d、2月分别观察眼压情况,术后1a滤过泡的情况及2月时患者自身舒适性感觉的情况。结果:1点位切口选择组术后平均眼压13.89±3.76mmHg,颞下切口选择组术后平均眼压13.91±3.25mmHg,无明显差异。1点位切口功能性滤过泡34眼(其中Ⅰ型15眼,Ⅱ型19眼),所占比例为:80.8%,颞下切口选择组功能性滤过泡16眼(其中Ⅰ型7眼,Ⅱ型9眼),所占比例为:80.0%,两组功能性滤过泡所占比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术后舒适性比较颞下切口选择组半月内明显优于1点位切口选择组,2月时舒适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综合白内障医生习惯,颞下切口选择为白内障手术医生留出更多的可操作空间。结论: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两种切口位置的的选择对于术后眼压及远期舒适性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对于将来白内障切口位置的选择有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两种切口位置 临床评效
下载PDF
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冬芳 杨丽红 马伊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5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术前角膜散光≤1.0 D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于上方、颞上方、颞侧透明角膜制作手术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于术前、术后... 目的观察3.2 mm透明角膜切口位置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术前角膜散光≤1.0 D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于上方、颞上方、颞侧透明角膜制作手术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于术前、术后第1周及第1、2、3个月观察各组术后裸眼视力、手术前后角膜平均散光度、散光轴向、手术源性散光(SIA)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裸眼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A组逆规性散光例数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B、C组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A、B组SIA水平均高于C组(P均<0.05),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2 mm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与白内障术后角膜屈光变化关系密切,颞侧手术切口可减少手术诱导散光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透明角膜 切口位置 散光
下载PDF
不同切口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角膜散光变化的研究
12
作者 刘江川 张卫营 付预震 《大医生》 2019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中应用不同切口位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300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在术眼上方10:00~11:00方位行一透明角膜切口患者作为参照... 目的研究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中应用不同切口位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300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在术眼上方10:00~11:00方位行一透明角膜切口患者作为参照组(n=1500),将以角膜最大屈光度子午线轴向方位行一透明角膜切口患者作为实验组(n=1500)。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裸眼视力分布情况、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裸眼视力分布情况、角膜散光度及手术源性散光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以角膜最大屈光度子午线轴向方位行一透明角膜切口应用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中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切口位置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术 角膜散光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后散光与切口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智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后散光与切口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角膜上方部位行反眉弓形切口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术后散光与切口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角膜上方部位行反眉弓形切口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切口距角膜缘的距离分别为1.5mm、2.0mm、2.5mm,于1周、1个月、3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平均角膜散光度。结果术后1周时,A组的平均角膜散光度最大,C组最小,三组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3个月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所处位置距角膜屈光中心的距离越远,术后早期平均角膜散光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白内障手术 切口位置 散光
下载PDF
K值引导下不同切口位置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睿 汪胜利 潘淑玲 《实用防盲技术》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角膜曲率(K值)引导下小同切口位置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58例患者(58只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30眼)切口全部选在上方,B组28例(28只眼)根据角膜K值选在切口位置,垂直径线K值大者切口选在上方,水平径线... 目的观察角膜曲率(K值)引导下小同切口位置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58例患者(58只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30眼)切口全部选在上方,B组28例(28只眼)根据角膜K值选在切口位置,垂直径线K值大者切口选在上方,水平径线K值大的选在颞侧,所有患者均采用距角膜缘3mm的巩膜隧道切口,不缝合。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角膜散光、术后3个月时裸眼视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角膜散光为(1.65±0.42)D、(1.61±0.45)D,B组为(1.87±0.55)D,(0.79±0.34)D,B组术后散光明显降低,同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70%、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K值选择切口位置,可有效降低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位置 角膜散光 K值
下载PDF
不同切口位置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艳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5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位置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选择颞上方巩膜处做切口,观...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位置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选择颞上方巩膜处做切口,观察组选择角巩膜缘上最大角膜屈光度子午线方位做主切口,对侧180°角膜缘内做辅助穿透性切口,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手术源性散光(SIA)。结果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4.5 D占比均低于术前,4.5~4.7 D、>4.7 D占比均高于术前,且术后1、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4.7 D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SIA水平均低于术后7 d,且术后7 d、3个月,观察组SI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选择角巩膜缘做切口,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改善角膜散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不同切口位置 裸眼视力 手术源性散光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手术中不增加切口只改变切口位置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增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74-475,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中不另增加切口数目 ,只改变切口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 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联合胆总管结石取出术、阑尾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及肠粘连松解术中 ,改变切口位置顺利完成手术。 结果 36例均顺利...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中不另增加切口数目 ,只改变切口位置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 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联合胆总管结石取出术、阑尾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及肠粘连松解术中 ,改变切口位置顺利完成手术。 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另加切口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联合手术中改变切口位置 ,不另增加切口数目 ,更加体现了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联合手术 切口位置
下载PDF
切口位置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宏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267-1268,共2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不同位置的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80例8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眼,A组:顺规散光者切口选在上方,逆规散光者切口选在颞侧;B组:切口全部选在上方。均采用距角膜缘2mm反眉形6.0mm的巩膜隧道切口,...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不同位置的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80例8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眼,A组:顺规散光者切口选在上方,逆规散光者切口选在颞侧;B组:切口全部选在上方。均采用距角膜缘2mm反眉形6.0mm的巩膜隧道切口,不缝合。观察术前及术后3mo的视力、角膜散光。结果:A组术前和术后3mo的散光位为1.15±0.53D,0.89±0.50D,B组为1.13±0.57D,1.64±0.68D。A组视力≥0.5者34眼(85%),B组:24眼(60%),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手术切口选在角膜曲率最大的子午线上,可矫正术前已有散光并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角膜散光 切口位置
下载PDF
灯钩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前切口位置之设定——胆囊底动态B超定位840例报告
18
作者 周家镇 马果丰 +6 位作者 何兴华 刘学彬 任明扬 黄雄 何小山 扬志高 扬文伯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总结 1988年 9月至 1996年 3月 ,用新器械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40例。为保证手术成功施行 ,我们用“B超”行术前胆囊底动态定位及胆囊颈定位 ,可以科学准确设定“小切口”位置的经验。方法 术前病人平卧及半坐卧位各行胆囊... 目的 总结 1988年 9月至 1996年 3月 ,用新器械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840例。为保证手术成功施行 ,我们用“B超”行术前胆囊底动态定位及胆囊颈定位 ,可以科学准确设定“小切口”位置的经验。方法 术前病人平卧及半坐卧位各行胆囊底 B超定位 ,分别用美兰标定位置及胆囊颈位置 ,如囊底标记之两点距离 >1cm,说明胆囊未粘连 ,切口以胆囊颈点为中心设置 ,应小 ,约 3cm长。如囊底两标记点距离 <1cm ,说明胆囊粘连 ,切口长 4cm,如胆囊已萎缩 ,又属宽肩阔背之体型 ,切口宜偏内侧 ,宜大 ,以 6 cm为宜。结果  840例手术成功施行。结论 小切口术前胆囊底动态 B超定位 ,是“小切口”位置设置的指南 ,是顺利完成手术的首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位置 胆囊切除术 胆囊底动态定位 B超定位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横切口位置对切口撕裂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珂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9期682-683,共2页
目的:研究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横切口位置对切口撕裂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76例有剖宫产史的再孕孕妇,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二次剖宫产手术,观察组选择... 目的:研究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横切口位置对切口撕裂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76例有剖宫产史的再孕孕妇,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二次剖宫产手术,观察组选择新的横切口位置进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切口撕裂率、胎头娩出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撕裂率、胎头娩出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二次剖宫产术横切口位置选择在原瘢痕切口部位上约2.5 cm处,能够减少对产妇的伤害,有利于胎儿的顺利娩出,降低切口撕裂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段 二次剖宫产 切口位置 切口撕裂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复合滤棒切口位置及缝隙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佟铃铃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0年第9期68-69,共2页
卷烟工业上降低卷烟焦油量和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是卷烟的发展趋势。降焦减害方法主要是使用复合滤棒。所谓复合滤棒是指滤嘴部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质的滤棒段组成。复合滤棒生产流程是以几种成品滤棒为原料,各自切割成一定长度的... 卷烟工业上降低卷烟焦油量和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是卷烟的发展趋势。降焦减害方法主要是使用复合滤棒。所谓复合滤棒是指滤嘴部分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质的滤棒段组成。复合滤棒生产流程是以几种成品滤棒为原料,各自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滤棒段,然后交替被送到供料带上,再由滤棒纸卷制成滤棒条,经切刀按一定长度切割后成为成品复合滤棒。设计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检测出滤棒段缝隙大小及切割位置的变化,如果滤棒段的缝隙过大或者切口不在滤棒段的中间位置,则输出控制信号通过伺服系统调整相应的机构,减小缝隙并保证切口位于滤棒段的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 复合滤棒 缝隙 切口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