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5-HT_(7)受体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吕志峰 王洋 +4 位作者 吕楠 任伟东 李梦杰 周友龙 方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建立足趾部切口痛大鼠模型,探讨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镇痛效果及其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5-HT_(7)受体(5-HT_(7)R)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组... 目的:建立足趾部切口痛大鼠模型,探讨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镇痛效果及其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5-HT_(7)受体(5-HT_(7)R)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组)、切口痛模型组(Incision pain,IP组)、正常+电针预处理组(Control+Electroacupuncture,Con+EA组)、模型+电针预处理组(Incision Pain+Electroacupuncture,IP+EA组)。IP组和IP+EA组大鼠右足趾部行疼痛造模,且造模前,Con+EA组和IP+EA组大鼠行右侧“足三里”穴和“环跳”穴电针刺激(2/1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数值为1档,每日1次30 min),连续5天。于第1次电针预处理前2 h(T1)、术前2 h(T2)、术后4 h(T3)、术后24 h(T4)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5-HT浓度;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大鼠PAG中c-Fos和5-HT_(7)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比较,IP组大鼠T3、T4时间点MWT和TWL均明显降低,脑脊液中5-HT浓度增加,PAG中c-Fos蛋白和5-HT_(7)R表达明显上调(P<0.05);Con+EA组和IP+EA组脑脊液中5-HT含量和PAG中5-HT_(7)R表达均上升(P<0.05)。与IP组相比,IP+EA组大鼠T3、T4时间点的MWT和TWL显著升高,PAG中c-Fos蛋白表达减少,5-HT_(7)R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PAG中5-HT_(7)R蛋白表达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切口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5-HT_(7)受体
下载PDF
以水凝胶微球装载罗哌卡因改善切口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
作者 徐康 董榕 李晓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评价以微流控法制备的明胶水凝胶微球用于装载罗哌卡因治疗切口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水凝胶微球,利用共轴剪切作用获取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液滴,待循环冷冻后经紫外光固化得到水凝胶微球。通过共孵育... 目的:评价以微流控法制备的明胶水凝胶微球用于装载罗哌卡因治疗切口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水凝胶微球,利用共轴剪切作用获取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液滴,待循环冷冻后经紫外光固化得到水凝胶微球。通过共孵育将罗哌卡因装载入水凝胶微球,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特征,以透析法检测其体外释放速率。将L-929和SH-SY5Y细胞分别分为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Ctr组)、水凝胶微球组(GelMA组)、罗哌卡因组(R组)、水凝胶微球罗哌卡因组(Gel-R组),用CCK8法和Calcein/PI活/死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情况。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2组(Ctr 2组)、微球2组(GelMA 2组)、罗哌卡因2组(R 2组)、水凝胶微球罗哌卡因2组(Gel-R 2组),行为学采用切口痛模型,以vonfrey法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取大鼠足底切口处及心、肝、肾组织,以HE染色法检测组织相容性。结果:以微流控技术制备的水凝胶微球有形状圆润、粒径分布集中的特点,且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备装载并缓慢释放罗哌卡因的功能。细胞实验中,CCK8法结果提示Gel-R 2组毒性低于R组(P<0.05)。活/死染色结果显示,在培养的5 d时间里,R组较其他组出现更多死亡细胞。行为学结果提示,Gel-R组在整个切口愈合过程中均表现出镇痛作用。HE染色法显示,各切口处组织没有明显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脏器未见明显病理表现。结论:以微流控法制备的明胶水凝胶微球具有形貌整齐、结构完整的属性,并在动物模型和细胞实验中验证了其可以延长罗哌卡因作用时间,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罗哌卡因 水凝胶微球 切口痛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痛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芳 齐英 詹静静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7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1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2)和观察组(n=9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1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2)和观察组(n=9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周时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术后1d、3d、5d、1周的切口疼痛情况,比较手术1周、4周时,两组的切口痛发生率和出院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d、1周时,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各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d、3d、5d、1周时,观察组前内侧、前外侧切口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及4周,观察组患者前内侧和前外侧切口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切口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镜 综合护理干预 切口痛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切口痛大鼠脊髓Iba-1和GFAP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吴婷 应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57-0059,共3页
探讨帕瑞昔布钠(PS)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和背角胶质纤维酸性(GFA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模型组(M组)及PS治疗组(PAR组),每组各10只。K组不做任何处... 探讨帕瑞昔布钠(PS)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和背角胶质纤维酸性(GFA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模型组(M组)及PS治疗组(PAR组),每组各10只。K组不做任何处理,M组只做切口痛模型,PAR组术后注射40μg/μL PS-生理盐水溶液10m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Iba-1、GFAP蛋白水平。比较各组术后1h、12h时的Iba-1、GFAP蛋白水平及疼痛累计评分。结果 M组术后1h、12h时的Iba-1为[(0.09±0.03)、(0.07±0.02)]、GFAP蛋白水平为[(0.54±0.08)、(0.46±0.05)]高于PAR组、K组,PAR组术后1h、12h时的Iba-1、GFAP蛋白水平高于K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M组的疼痛累计评分为(16.97±3.28)分,高于PAR组(10.28±2.46)分、K组(1.51±0.35)分,PAR组疼痛累计评分高于K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能够对切口痛大鼠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脊髓Iba-1和GFAP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大鼠 帕瑞昔布钠 脊髓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 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坐骨神经阻滞缓解新生儿手术切口致切口痛敏化的新机制
5
作者 Ding X Liao FF +2 位作者 Su L 丁绪(译) 杨溪(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83,共3页
坐骨神经阻滞或可预防新生儿损伤引起的再损伤后疼痛反应加剧,目前正在研究之中。脊髓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含有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参与新生动物手术切... 坐骨神经阻滞或可预防新生儿损伤引起的再损伤后疼痛反应加剧,目前正在研究之中。脊髓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含有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参与新生动物手术切口导致的切口痛敏化。然而,坐骨神经阻滞对切口痛敏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发现,坐骨神经阻滞可减轻新生儿期切口、成年期再次切口大鼠(nIN-IN)的痛敏反应和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使用化学遗传学工具激活或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能分别模拟或减弱坐骨神经阻滞对痛行为的影响。此外,脊髓背角α-氨基-3-羟基-5-甲基-4-丙酸异恶唑(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受体Glu A1亚基参与切口痛敏化。在n IN-IN大鼠抑制BDNF或SHP2,阻断了下游分子的上调。在仅新生儿期切口的成年大鼠(nIN)敲减SHP2,可抑制鞘内给予BDNF引起的Glu A1增加。在n IN-IN啮齿类动物抑制小胶质细胞或敲除小胶质细胞的BDNF,可抑制SHP2和Glu A1的上调。此外,坐骨神经阻滞后可下调此三分子表达。BDNF、SHP2或AMPA受体的上调,可减弱坐骨神经阻滞对下游分子、痛行为的缓解作用。小胶质细胞激活可消除坐骨神经阻滞对此三分子的下调。上述结果表明,坐骨神经阻滞通过减少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下调BDNF/SHP2/含有Glu A1亚基AMPA受体信号通路,从而缓解新生儿期切口致切口痛敏化。因此,坐骨神经阻滞可能是切口痛敏化的一种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新生儿期 手术切口 切口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小胶质细胞 反应 AMPA受体
下载PDF
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中枢神经系统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小亮 刘洋 +4 位作者 王晔 崔月 张莹 孙丹丹 王丹巧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及其脑脊液、脊髓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氯诺昔康组(Lornoxicam,8mg·Kg-1)、青藤碱高剂量组(Sin-H,20mg·Kg-1)和青藤碱低剂量组(Sin-L,10mg...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及其脑脊液、脊髓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氯诺昔康组(Lornoxicam,8mg·Kg-1)、青藤碱高剂量组(Sin-H,20mg·Kg-1)和青藤碱低剂量组(Sin-L,10mg·Kg-1)。采用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测试,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放免法检测大鼠脑脊液及脊髓L6-L8中P物质含量。结果切口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撤足阈值、热刺激痛感缩足时间明显改变。青藤碱高、低剂量和阳性药投与后均显示了明显的镇痛效果,其中青藤碱高剂量组镇痛效应指标优于阳性对照药氯诺昔康;给药各组大鼠脑脊液、脊髓中的P物质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都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青藤碱高剂量组的脑脊液P物质浓度抑制最为明显。结论青藤碱能够减轻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减少P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释放,后者可能是青藤碱产生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青藤碱 P物质 脑脊液 脊髓
下载PDF
不同途径应用地塞米松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一铭 蒋晶晶 张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手术切口痛属于急性炎症性疼痛,是手术导致外周组织损伤引起炎症反应所致。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不同途径如静脉内、硬膜外以及神经周围注射地塞米松都有明确的术后镇痛作用。穴位注射是一种新兴给药... 手术切口痛属于急性炎症性疼痛,是手术导致外周组织损伤引起炎症反应所致。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不同途径如静脉内、硬膜外以及神经周围注射地塞米松都有明确的术后镇痛作用。穴位注射是一种新兴给药方式,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旨在综述地塞米松不同途径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确立地塞米松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为临床多模式镇痛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术后切口痛 穴位注射
下载PDF
脊髓CCR-8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小鼠切口痛模型痛觉敏化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芳芳 田蜜 +3 位作者 纪木火 吴智方 金利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CCR-8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小鼠切口痛模型痛觉敏化中的作用。方法64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NC组)、切口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INC+SAHA组)和切口痛+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脊髓CCR-8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小鼠切口痛模型痛觉敏化中的作用。方法64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NC组)、切口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INC+SAHA组)和切口痛+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组(INC+ACA组),其中ICN组、INC+SAHA组和INC+ACA组小鼠建立切口痛模型。INC+SAHA组和INC+ACA组小鼠分别于术前1d、术前2h及术后1~4d每天上午行为学测试后腹腔分别注射50mg/kg的SAHA和5mg/kg的ACA。每组各取10只分别于术前1d(T0)、2h(T1)及术后1d(T2)、2d(L)、3d(T4)、4d(T5)、5d(T6)、6d(T7)、7d(T8)、14d(T9)检测疼痛行为学,每组另外6只于术后第4天检测脊髓H3K9和CCR-8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T2~T7时INC组小鼠机械缩足阈值(MWT)明显降低、热缩足潜伏期(PWL)明显缩短(P〈0.05);与ICN组比较,T5~T8时INC+SA—HA组MWT明显降低、PWL明显缩短(P〈0.05),T2~T7时INC+ACA组MWT明显升高和PWL明显延长(P〈0.05)。术后第4天,与C组比较,INC组H3K0和CCR-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ICN组比较,INC+SAHA组H3K9和CCR-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INC+ACA组H3K9和CCR-8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髓CCR-8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调控参与小鼠切口痛模型痛觉敏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表观遗传学 觉敏化
下载PDF
急性切口痛大鼠血浆及上消化道胃动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军 徐磊 +1 位作者 张瑜 冯全胜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切口痛大鼠血浆、胃体及十二指肠胃动素(MTL)水平的变化。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56只,6~8周龄,体质量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78):对照组(C组)和切口痛组(P组)。P组行右足跖肌切口。... 目的:观察急性切口痛大鼠血浆、胃体及十二指肠胃动素(MTL)水平的变化。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56只,6~8周龄,体质量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78):对照组(C组)和切口痛组(P组)。P组行右足跖肌切口。2组先随机各取6只大鼠,于术前24 h(T0)、术后1 h(T1)、6 h(T2)、24 h(T3)、48 h(T4)、72 h(T5)测定机械缩足阈值(PWMT)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并于上述每个时点,2组分别取12只大鼠,断头处死,提取血浆、胃体及十二指肠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MTL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P组T1~T4时PWMT降低,PWTL缩短,血浆、胃体MTL水平降低,而十二指肠MTL水平升高(P<0.05),T0、T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血浆MTL水平与PWMT、PWTL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2、0.879,P<0.01),P组胃体MTL水平与PWMT、PWTL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970、0.931,P<0.01);十二指肠MTL水平与PWMT、PWTL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991、-0.975,P<0.01)。结论急性切口痛可使大鼠血浆、胃体MTL水平降低,而使十二指肠MTL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胃动素 十二指肠 血浆 急性切口痛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和P物质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春芳 姜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脊髓背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P物质(S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S组为假手术组,O组为手术对照组,D1组为Dex30μg...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脊髓背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P物质(S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S组为假手术组,O组为手术对照组,D1组为Dex30μg/kg组,D2组为Dex50μg/kg组。O组、D1组和D2组在大鼠左后爪作一纵形切口制备切口痛模型,D1组和D2组于术前10min腹腔注射Dex,S组和O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mL。术后2h以累积疼痛评分(CPS)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值)评估疼痛强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脊髓背角nNOS、SP mRNA的表达。结果O组和D1组大鼠术后的CPS较本组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PWT值较本组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术后O组大鼠的CPS显著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5),PWT值显著低于其他3组(P值均<0.05)。术后D2组大鼠的CPS显著低于D1组(P<0.05),PWT值显著高于D1组(P<0.05),与S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O组的nNOS及S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5),D1组的nNOS及S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D2组和S组(P值均<0.05)。结论Dex对切口痛大鼠有明显镇痛作用,且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脊髓背角nNOS、SP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切口痛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P物质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凡 罗振中 +5 位作者 卢俊 陈受琳 黄丹 周斌 陈琴琴 华福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S组为假手术组,O组为手术对照组,D1、D2组分别为低剂量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O组、D1组和D2组大鼠行左后足切开术制备切口痛...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S组为假手术组,O组为手术对照组,D1、D2组分别为低剂量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O组、D1组和D2组大鼠行左后足切开术制备切口痛模型,D1、D2组于术前10 min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μg/kg及50μg/kg。S组和O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建立切口痛模型前(T0)及术后2、6、12、24 h(T1-4)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于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取L4-6脊髓进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测定IL-1β、IL-6和TNF-α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O组大鼠T1-3时MWT值下降,脊髓OX42表达上调,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5);与O组比较,D1组及D2组大鼠T1-3时MWT值升高,脊髓OX42表达下调,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在切口痛模型中,右美托咪定主要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OX42的表达及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切口痛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
下载PDF
喷他佐辛鞘内注射对切口痛大鼠背根神经节ERK1/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小弟 佘守章 忽新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鞘内注射后切口痛大鼠背根神经节ERK1/2磷酸化表达的变化,探讨喷他佐辛脊髓镇痛的机制。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n=20):假手术组(S组)、切口痛组(P0组)、喷他佐辛40μg组(P1组)和喷他佐辛120μg...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鞘内注射后切口痛大鼠背根神经节ERK1/2磷酸化表达的变化,探讨喷他佐辛脊髓镇痛的机制。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n=20):假手术组(S组)、切口痛组(P0组)、喷他佐辛40μg组(P1组)和喷他佐辛120μg组(P2组)。S组仅予吸入异氟烷麻醉,不做手术;P0组、P1组和P2组吸入异氟醚麻醉后做切口痛模型手术,并且于术前10min、术后24、48、72h分别鞘内注射0.9%生理盐水20μL、喷他佐辛40μg和喷他佐辛120μg。各组于术前1h、术后2、6、24、48、72h时采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并于术后痛阈测定结束后分别处死4只大鼠,取其术侧L4和L5背根神经节用于免疫组化法测定磷酸化ERK1/2(p-ERK1/2)的阳性细胞比率。结果与S组比较,P0组术后2~72h时MWT均降低,P1组和P2组术后2~24h时MWT降低,但与P0组比较,P1组和P2组术后2~48h时MWT上升,且P2组上升更大(P<0.05)。S组背根神经节p-ERK1/2有微弱表达,P0组、P1组和P2组术后2~72h时p-ERK1/2出现强表达,但与P0组比较,P1组和P2组p-ERK1/2表达下调,而且P2组下调幅度更大(P<0.05)。结论喷他佐辛鞘内注射可提高切口痛大鼠痛阈,且与剂量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背根神经节p-ERK1/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他佐辛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切口痛 背根神经节 鞘内注射
下载PDF
急性切口痛对大鼠脊髓背角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灵芝 黄焕森 +2 位作者 伍志坤 夏正远 廖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7-389,39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切口痛对大鼠脊髓背角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切口痛模型组,切口痛模型组所有大鼠于左后爪作一纵形切口制备切口痛模型,于术前和术后1、2、4、6、24 h时采用von ... 目的观察急性切口痛对大鼠脊髓背角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切口痛模型组,切口痛模型组所有大鼠于左后爪作一纵形切口制备切口痛模型,于术前和术后1、2、4、6、24 h时采用von frey细丝法测定大鼠左后足机械回缩阈值的改变。于术前和术后2、4 h取大鼠左侧脊髓背角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脊髓背角Cx4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急性切口痛组大鼠50%机械性回缩阈值在术后24 h内显著降低,并于2,4 h最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急性切口痛组脊髓背角Cx43的表达于术后2和4 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急性切口痛组脊髓背角Cx43的免疫荧光强度于术后2、4、24 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切口痛能够引起脊髓背角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明显升高,缝隙连接蛋白Cx43可能参与急性切口痛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蛋白
下载PDF
吗啡对切口痛大鼠的致痛敏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榕 薛庆生 +1 位作者 肖家诚 于布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观察具有镇痛效能的低、高剂量吗啡对大鼠切口痛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低剂量吗啡(LM)(0.6 mg/kg)组和高剂量吗啡(HM)(6 mg/kg)组3组,每组11只。间隔30 min予两次用药后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痛... 目的观察具有镇痛效能的低、高剂量吗啡对大鼠切口痛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低剂量吗啡(LM)(0.6 mg/kg)组和高剂量吗啡(HM)(6 mg/kg)组3组,每组11只。间隔30 min予两次用药后按Brennan法制成切口痛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追加一次用药,NS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自术前至术后第8天,每天以von Frey细丝法检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拟在行为学水平探讨吗啡对切口痛大鼠的致痛敏作用。结果术后每组机械痛阈值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术后第2天,HM组机械痛阈值显著高于NS组(P<0.05);术后第3天,HM组低于LM组(P<0.05);术后第8天,HM组低于NS组(P<0.05)。结论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全身反复应用镇痛剂量吗啡能产生机械痛敏,且HM组吗啡致痛敏作用较LM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吗啡 觉过敏
下载PDF
鞘内注射阿片复合纳洛酮对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学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军 高宝柱 +1 位作者 郑宝森 曹君利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洛酮对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学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生理盐水(NS)组,切口痛(P)组,吗啡(5μg/kg)+芬太尼(0.25μg/kg)组(MFP组),吗...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纳洛酮对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学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生理盐水(NS)组,切口痛(P)组,吗啡(5μg/kg)+芬太尼(0.25μg/kg)组(MFP组),吗啡+芬太尼+纳洛酮1(0.2 ng/kg)、2(1 ng/kg)、3(5 ng/kg)组(MFPN1、2、3组)。后5组行足跖肌切口。各组取其中6只于鞘内置管前24 h(T0)、造模前24 h(T1)、术后1 h(T2)、3 h(T3)、6 h(T4)、24 h(T5)、48 h(T6)、72 h(T7)检测机械缩足阈值(PWMT)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剩余6只于术后6h即刻断头处死,取血浆以ELISA法检测MTL浓度。结果 MFPN2组与NS组各时点PW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NS组相比,T2、T5时点PWTL上调(P<0.05),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MFPN3组与NS组比较,T2、T3、T4时点PWMT、PWTL显著下调(P<0.05)。而MFPN3组与P组比较,T6时点PWMT及T3、T4时点PWTL下调更为显著(P<0.05)。P、MFP、MFPN1、MFPN3组与NS组比较,术后6 h MTL表达下调(P<0.05)。而MFPN2与NS组MT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1 ng/kg纳洛酮抑制了吗啡+芬太尼对切口痛大鼠血浆MTL表达的影响,并能上调大鼠热辐射痛阈值,增强了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胃动素 吗啡 纳洛酮 芬太尼 切口痛 胃肠动力
下载PDF
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切口痛作用机制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德华 王建 +2 位作者 高志强 邹连生 徐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切口痛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周龄的SD健康成年雄性SPF级大鼠100只,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于术前和术后0.5 h、1 h、2 h、8 h、12 h、1 d、2 d、3 d、5 d、7 d,采用电子... 目的探讨脊髓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切口痛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周龄的SD健康成年雄性SPF级大鼠100只,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于术前和术后0.5 h、1 h、2 h、8 h、12 h、1 d、2 d、3 d、5 d、7 d,采用电子von Frey压力测痛仪检测大鼠非术侧和术侧的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于术前和术后2 h、8 h、1 d、2 d、3 d、5 d和7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脊髓TLR4、NF-κB、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大鼠术侧的MWT较术前降低,术后2 h时最低,之后逐渐升高,且显著低于非术侧(P<0.05)。术后,大鼠脊髓TLR4、NF-κB、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较术前升高,且术后2 h、8 h、1 d、2 d和3 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和7 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脊髓TLR4、NF-κB表达水平达到最高,术后8 h脊髓IL-1β、TNF-α表达水平达到最高。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鼠术侧MWT与TLR4和NF-κ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73,P<0.05;r=-0.398,P<0.05),大鼠脊髓TLR4与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02,P<0.05;r=0.538,P<0.05);大鼠脊髓NF-κB与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83,P<0.05;r=0.467,P<0.05)。结论切口痛大鼠脊髓TLR4/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TLR4、NF-κB表达水平升高,并上调下游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参与切口痛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切口痛 大鼠
下载PDF
鞘内注射氯胺酮对切口痛大鼠脊髓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永明 杜冬萍 江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氯胺酮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Ⅰ组),0.9%氯化钠溶液组...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氯胺酮对切口痛大鼠脊髓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Ⅰ组),0.9%氯化钠溶液组(Ⅱ组,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5μL),氯胺酮组(Ⅲ组,鞘内注射100μg氯胺酮)。Ⅱ组、Ⅲ组均在切口痛术后立即给药,Ⅲ组鞘内给药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0μL,注射药物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5μL冲洗导管。采用von Frey丝测定术前1 h(T0)及术后2(T1)、4(T2)、8(T3)、16(T4)、24 h(T5)时大鼠后爪机械缩足阈值(PWT值),随后在T5时间点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部,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和CREB(pCREB)的表达。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Ⅲ组在术后各时间点(T1~T5时间点)的PWT值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T5时间点,与Ⅰ组比较,Ⅱ组大鼠脊髓p-p38MAPK和pCREB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大鼠脊髓p-p38MAPK和pCREB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鞘内注射氯胺酮可减轻大鼠急性切口痛,其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p38MAPK/pCREB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痛 氯胺酮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大鼠脊髓p38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晓玲 孔高茵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2期2146-2146,2148,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脊髓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组):仅鞘内注射NS20ul,单纯模型组(O组):鞘内注射NS20ul和实验组(D组):鞘内注射Dex3.0μg/kg。结果:大鼠术后B组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脊髓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组):仅鞘内注射NS20ul,单纯模型组(O组):鞘内注射NS20ul和实验组(D组):鞘内注射Dex3.0μg/kg。结果:大鼠术后B组的CPS显著高于A组(P<0.05),其中B组的PWT值显著低于A组(P<0.05),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显示Dex对切口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Dex对切口痛大鼠有明显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p38MAP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切口痛 大鼠 P38MAPK
下载PDF
鞘内注射不同剂量2-PMPA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苏明 李莉 +2 位作者 王存金 庞君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NAAG肽酶抑制剂2-磷酸甲基戊二酸[2-(Phosphonomethyl)-pentanedioic acid,2-PMPA]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切口痛模型组(A组)、2-PMPA治疗组(B组)和第Ⅱ组代谢型...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NAAG肽酶抑制剂2-磷酸甲基戊二酸[2-(Phosphonomethyl)-pentanedioic acid,2-PMPA]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切口痛模型组(A组)、2-PMPA治疗组(B组)和第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LY-341495)组(C组),B组又根据2-PMPA剂量的不同分为B1组(10 μg)、B2组(50 μg)和B3组(100 μg).所有大鼠于左后爪作一纵形切口制备切口痛模型,术后A组鞘内注射5% DMSO溶剂10 μl;B组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2-PMPA;C组鞘内注射100 μg 2-PMPA,于注射前30min腹腔注射LY-341495 1mg/kg.术后2h以累积疼痛评分(calculative pain score,CPS)和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评估疼痛强度.结果:A组、B1组、B2组、B3组和C组大鼠术前的CPS和PW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各组的CPS(14.17±2.18)、(13.50±1.87)、(9.17±1.67)、(4.83±1.47)、(12.68±1.98)均升高(P<0.05),PWT值(3.13±1.36)、(4.07±1.44)、(9.40±2.61)、(15.83±6.74)、(4.26±2.06)均降低(P<0.05).术后A组与B1组的CPS和PWT值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2组和B3组与A组和B1组相比术后CPS均降低,PWT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3组与B2组相比术后CPS降低,PWT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3组相比术后CPS升高,PWT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AG肽酶抑制剂2-PMPA对切口痛大鼠有明显镇痛作用,且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其镇痛作用与提高细胞外NAAG水平进而激活第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PMPA 切口痛 NAAG肽酶抑制剂 第Ⅱ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切口痛的快速增强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光惠 颜涛 +1 位作者 李文会 李士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于急性疼痛的快速影响。方法采用切口痛模型。切口痛造模手术成功的雄性大鼠和去卵巢手术14~20d的雌性大鼠各12只,将雌、雄性大鼠各自分为雌激素组和溶剂对照组,共4组,每组6只。雌激素组静脉单次给予雌激素,溶剂对照...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于急性疼痛的快速影响。方法采用切口痛模型。切口痛造模手术成功的雄性大鼠和去卵巢手术14~20d的雌性大鼠各12只,将雌、雄性大鼠各自分为雌激素组和溶剂对照组,共4组,每组6只。雌激素组静脉单次给予雌激素,溶剂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溶剂对照。采用vonFrey纤维丝测量大鼠切口造模前(T0)、切口造模后24h即给药前(T1)及给药后30min(T2)的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MT),并记录足底局部变化。结果雌、雄性大鼠T1时间点的PWMT均较同组T0时间点显著下降(P值均=0.000),且雄性大鼠T1时间点的PWMT显著小于雌性大鼠同时间点(P<0.05)。雌性大鼠中,雌激素组大鼠T2时间点的PWMT较同组T1时间点显著下降(P<0.05),溶剂对照组大鼠T2时间点的PWMT与同组T1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组大鼠给药后伤口周边可观察到明显红肿,溶剂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红肿渗出。雄性大鼠中,雌激素组和溶剂对照组大鼠T1与T2时间点间PWM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雌激素组与溶剂对照组伤口周边均未观察到明显红肿。结论对于去卵巢后的雌性大鼠,静脉给予雌激素能快速(30min)降低切口痛的PWMT,但该方法用于雄性大鼠则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机械刺激缩足阈值 切口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