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样管直径及长度对列车表面压力测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前选 梁习锋 刘堂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3-46,共4页
为测量列车表面压力分布,需采用采样管将列车表面拍式感压片感应的压力引至室内传感器,采用合理直径和长度的采样管是试验结果可靠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对采样管管径、长度对稳态测压响应时间的影响,采样管长度对不... 为测量列车表面压力分布,需采用采样管将列车表面拍式感压片感应的压力引至室内传感器,采用合理直径和长度的采样管是试验结果可靠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对采样管管径、长度对稳态测压响应时间的影响,采样管长度对不同频率信号瞬态压力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样管管径为1.8 mm、长度在100 m以内时,稳态测压响应时间满足试验要求;采样管长度在25m以内时,响应时间试验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不同频率的瞬态压力对应的最佳采样管长度不同,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瞬态压力信号频率采用不同长度的采样管。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车试验,测得的列车表面压力分布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表面压力分布 采样管 响应时间 信号频率
下载PDF
低真空管道列车表面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黄尊地 常宁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6-383,共8页
既有高速铁路进一步提速受限,构建低真空管道运行超高速列车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运用滑移网格技术,建立动车组列车和低真空管道的三维耦合模型,考虑管道气体的瞬态压缩效应,分析低真空管道横截面积、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管道环境温度... 既有高速铁路进一步提速受限,构建低真空管道运行超高速列车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运用滑移网格技术,建立动车组列车和低真空管道的三维耦合模型,考虑管道气体的瞬态压缩效应,分析低真空管道横截面积、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管道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对车体表面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真空管道横截面积、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管道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不变时,测点的压力沿着车身长度方向基本不变;同一横断面测点的压力也基本相等。头车、中间车和尾车的车体表面压力幅值与列车运行速度的2.2次方成正比,与低真空管道横截面积成线性递减关系,与环境压力成线性递增关系,基本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列车运行速度越高,低真空管道横截面积越小,环境压力越大,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车体表面压力波动幅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真空管道 列车表面压力 运行速度 阻塞比 环境温度 环境压力
原文传递
市域列车隧道内站台越行气动特性分析
3
作者 张宝珍 周安德 +2 位作者 谢红兵 何中建 姜琛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为提升市域列车隧道内越站时的运行安全性和旅客乘坐舒适性,文章采用紊流模型和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黏性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开展隧道内越行列车车外气动压力和车内压力波动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越站站台无车时的列... 为提升市域列车隧道内越站时的运行安全性和旅客乘坐舒适性,文章采用紊流模型和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黏性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开展隧道内越行列车车外气动压力和车内压力波动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越站站台无车时的列车表面压力变化幅值、横向力和倾覆力矩大于站台有车工况,且随着测点后移其差值逐渐减小。列车越站站台有车时,越行车车内3 s压力变化幅值和1 s压力变化幅值都小于站台无车工况;站台有车时车内压力变化若要满足不大于800 Pa/3 s的要求,则列车所需动态气密指数至少为4 s;站台无车时车内压力变化若要满足不大于800 Pa/3 s的要求,则列车所需动态气密指数至少为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列车 隧道 越站 车内压力 列车表面压力 仿真 试验
原文传递
时速400 km高速列车通过隧道诱发车体横向振动的气动机制研究
4
作者 谢新雨 盖杰 +1 位作者 马瑶 梅元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7-1490,共14页
为研究列车以更高速度通过双线隧道时,由于列车和隧道形成的几何空间为非对称空间,列车两侧空气非对称流动,隧道内复杂的压力环境作用至车体两侧和列车尾涡引起的车厢两侧压力变化、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动与气动力相互关系和车体振动频... 为研究列车以更高速度通过双线隧道时,由于列车和隧道形成的几何空间为非对称空间,列车两侧空气非对称流动,隧道内复杂的压力环境作用至车体两侧和列车尾涡引起的车厢两侧压力变化、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动与气动力相互关系和车体振动频谱特征,采用三维非定常可压缩流动N-S方程和IDDES湍流模型,建立时速400 km高速列车1∶1的8节编组空气动力学仿真模型,使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内行驶的列车在隧道压力波作用下会使车厢两侧出现压差和侧向力幅值的大范围变化,且变化程度由头车向尾车逐渐增大;2)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尾流区存在1对反向涡旋;3)尾车明线段涡脱落主频率为2.002 Hz,隧道内运行时,涡脱落频率为3.003 Hz;4)列车在明线或隧道内运行,车体气动侧向力和摇头力矩引起的车体振动频率为2.002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速400 km高速列车 双线隧道 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动 车体气动侧向力 摇头力矩 尾流 涡脱频率 横向振动
下载PDF
Crosswind stability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洁 高广军 +1 位作者 刘堂红 李志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849-2856,共8页
Analysis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ritical overturning velocity and complement the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strong winds.This work w... Analysis of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pecial cu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ritical overturning velocity and complement the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strong winds.This work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low structure around trains under different cut depths,slope angles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The high-speed train was considered with bogies and inter-carriage gaps.And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wind tunnel tests.Then,the variations of aerodynamic forces and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train were main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roundings of cuts along the railway line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crosswind stability of trains.With the slope angle and depth of the cut increasing,the coefficients of aerodynamic forces tend to reduce.An angle of 75°is chosen as the optimum one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Under different depth conditions,the reasonable cut depth for high-speed trains to run safely is 3 m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cut whose slope ratio is 1:1.5.Furthermore,the windward slope angl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eeward one for the 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Due to the shield of appropriate cuts,the train body is in a minor positive pressure environment.Thus,designing a suitable cut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safety of high-speed 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crosswind stability cut pressure distrib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