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刘大櫆文本世界中的女性 |
贡静文
方盛良
|
《池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论桐城诗学史上的姚范与刘大櫆 |
蒋寅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4 |
5
|
|
3
|
刘大櫆对清代徽州教育的贡献及影响 |
江小角
王佳佳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4
|
走向审美之境:刘大櫆与桐城散文学的转向 |
罗书华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5
|
刘大櫆生平事迹考辨 |
张体云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刘大櫆《精选八家文钞》及其选评特点 |
杨新平
|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
2011 |
2
|
|
7
|
关于刘大櫆哲学思想的思考 |
周中明
|
《学术界》
CSSCI
|
1995 |
1
|
|
8
|
刘大櫆诗集序的诗性特质——兼论桐城派“以诗为文”的意义 |
李睿
吴怀东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
9
|
刘大櫆诗歌分期问题管窥 |
李淑岩
李建华
|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2014 |
1
|
|
10
|
文论范畴的生命体验——刘大櫆“神气”说的时空美学阐释 |
徐杰
马正平
|
《武陵学刊》
|
2011 |
0 |
|
11
|
刘大櫆古文理论的诗论化 |
赵建章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5 |
1
|
|
12
|
刘大櫆的“息争”论 |
卢佑诚
|
《皖西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3
|
“岂关科第求人才”——刘大櫆与吴敬梓科举观之比较 |
宋浪
胡益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试析刘大櫆的时文观 |
言丽花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5
|
论刘大櫆《论文偶记》“字句者,音节之矩” |
徐杰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3
|
|
16
|
刘大櫆在桐城派中地位的再认识 |
何天杰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2
|
|
17
|
刘大櫆对韩愈散文的接受 |
全华凌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8
|
论刘大櫆的散文风格 |
孙珏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6 |
1
|
|
19
|
压抑的自我与诗人的悲剧——从刘大櫆诗作所看到的 |
陆草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87 |
1
|
|
20
|
桐城派作家刘大櫆生平事迹补考 |
汪孔丰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