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古定法 望今制奇——评刘锡庆的写作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万奇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2-65,共4页
刘锡庆对现代写作学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 :从基础理论到文体论 ,从教学论到史论 ,都有建树。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 ,他用力最勤 ,成就最大。他“望今制奇 ,参古定法” ,把“以文为本”的传统文章学转换为“以写为中心”的现代写作学。
关键词 现代写作学 基础理论 文体论 刘锡庆 写作理论 教学论 史论
下载PDF
刘锡庆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2
作者 顾之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1-54,共4页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师范院校之一,不仅是近代文化和学术思想重镇,也是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之一。值北师大建校120周年之际,本文以北师大文学院刘锡庆先生为例,概述其语文教育实践,归纳其语文教育思想,总结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借此表...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师范院校之一,不仅是近代文化和学术思想重镇,也是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之一。值北师大建校120周年之际,本文以北师大文学院刘锡庆先生为例,概述其语文教育实践,归纳其语文教育思想,总结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借此表达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由衷祝贺和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庆 教育思想 启示
下载PDF
略论刘锡庆散文研究的自主性与独创性——谨以此文沉痛悼念刘锡庆恩师
3
作者 陈亚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3-68,共6页
刘锡庆先生多年从事现当代散文研究,总体表现出四个特征:一是散文研究透露出"大格局"、"大气魄"。二是散文研究极其务实,富于创新精神。三是散文研究彰显了可贵的批判精神。他敢于批评,直言不讳,真正突显出当代文... 刘锡庆先生多年从事现当代散文研究,总体表现出四个特征:一是散文研究透露出"大格局"、"大气魄"。二是散文研究极其务实,富于创新精神。三是散文研究彰显了可贵的批判精神。他敢于批评,直言不讳,真正突显出当代文学批评的自主性、独创性。四是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崭露头角、个性凸显的新人或新作(包括群体),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庆 散文研究 大格局 务实求新 批判精神 独具慧眼
下载PDF
新时期写作学理论建设的拓荒者——评刘锡庆的写作学理论研究与贡献
4
作者 杜福磊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1-57,共7页
半个世纪以来,刘锡庆在对写作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对汉语写作"读""写""教"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确立写作学科独立意识的明确性、构建现代写作学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对写作学原理探索的独到性、对中国... 半个世纪以来,刘锡庆在对写作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对汉语写作"读""写""教"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确立写作学科独立意识的明确性、构建现代写作学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对写作学原理探索的独到性、对中国写作理论史研究的深刻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建树;为新时期现代写作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庆 写作学 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 贡献
下载PDF
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兼与刘锡庆先生商榷
5
作者 黄伟 《小学语文》 2008年第3期9-12,共4页
本刊2007年第10期刊发了一组“小学生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的文章,引发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与争鸣。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持续、大量的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形成的奠基工程。在这一基本理念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本刊2007年第10期刊发了一组“小学生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的文章,引发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与争鸣。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持续、大量的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形成的奠基工程。在这一基本理念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作为阅读基本材料的母语教材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学经典、蒙学经典在小学生的阅读结构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把什么样的课外阅读引进课内以及如何引进,以使阅读教学增量、增效;阅读中背诵的价值;等等。我们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够继续下去,目的只有一个:扩充、丰富学生的阅读天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生活,为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语文教育 传统文化 刘锡庆 学生阅读 语文素养 能力发展 母语教材 阅读结构
下载PDF
文体家:修筑“散文”的篱墙──刘锡庆的散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毕光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散文文体 刘锡庆 艺术散文 当代散文 文体家 新时期散文 散文评论 文体批评 散文创作 文体特质
下载PDF
谈本学期的写作课程安排——刘锡庆老师答本刊记者问
7
作者 本刊记者 《远程教育杂志》 1986年第2期18-19,共2页
问:刘老师,本学期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课程主要讲授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教材? 答:本学期的《写作》课内容主要是文学评论的写作,另外,还将讲授杂文的写作。主要采用《文学评论的写作》这一教材,由中央电大委扼河南安阳... 问:刘老师,本学期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课程主要讲授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教材? 答:本学期的《写作》课内容主要是文学评论的写作,另外,还将讲授杂文的写作。主要采用《文学评论的写作》这一教材,由中央电大委扼河南安阳印行。 问:这门课程分哪几部分讲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课 课程安排 老师 刘锡庆 汉语言文学专业 记者 文学评论 中央电大
下载PDF
言之有文 声入心通——从刘锡庆老师写作课看电大广播课的语言运用
8
作者 蔡葛梁 《现代远距离教育》 1985年第4期15-21,共7页
目前,中央电大一些专业(象语文类)的主讲老师授课,主要是靠广播来进行的。广播授课成为完成电大教学任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广播授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能否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这和广播授课的语言运用有密切的关系。刘锡庆老师给电大... 目前,中央电大一些专业(象语文类)的主讲老师授课,主要是靠广播来进行的。广播授课成为完成电大教学任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广播授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能否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这和广播授课的语言运用有密切的关系。刘锡庆老师给电大语文类上写作广播课时,比较讲求语言艺术,因此,他上的写作广播课教学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运用 写作课 声入心通 刘锡庆 教学效果 语言艺术 电大教学 中央电大 主讲老师 刘老师
下载PDF
评《现代实用写作及精彩范文》——兼评刘锡庆先生为该书所写的序言
9
作者 李重华 《绥化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55-58,共4页
张岩、于丽娟编著的《现代实用写作及精彩范文》(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书前有刘锡庆先生的一篇序文。对该书的内容和写作过程我是知道得比较清楚的,但是读了序文以后,除了使我得到一些教益而外,有些问题(主要结合该书内容)想跟刘锡... 张岩、于丽娟编著的《现代实用写作及精彩范文》(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一书,书前有刘锡庆先生的一篇序文。对该书的内容和写作过程我是知道得比较清楚的,但是读了序文以后,除了使我得到一些教益而外,有些问题(主要结合该书内容)想跟刘锡庆先生商榷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庆 实用写作 写作过程 学苑出版社 现代写作 往前走 一本 忠君 青年作者 相信你
下载PDF
刘锡庆散文理论观论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滕永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1-153,192,共4页
作为新时期以来具有贯串性和重要贡献的散文评论家,刘锡庆秉持强烈的文体意识,密切关注着那种作为艺术的、具有与诗歌、小说相等的审美品位的纯文学散文的发展态势,他率先提出"艺术散文"概念,试图"重新规范散文内涵&quo... 作为新时期以来具有贯串性和重要贡献的散文评论家,刘锡庆秉持强烈的文体意识,密切关注着那种作为艺术的、具有与诗歌、小说相等的审美品位的纯文学散文的发展态势,他率先提出"艺术散文"概念,试图"重新规范散文内涵",把纯散文从一个混沌而又混杂的散文球体中剥离出来,给其一个较为清晰的边界。他的散文批评理论主张非常明确而且坚定不移,那就是更新观念,净化文体;倡导具有"自我性"、"向内性"及"裸现性"的"艺术散文";严厉批评"大散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庆 散文理论 理论建设
原文传递
他写出了境界 也活出了境界——怀念刘锡庆先生
11
作者 孙郁 《工会信息》 2017年第10期47-48,共2页
刘锡庆先生退休前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北师大中文系写作教研室、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以"写作学"研究及散文、报告文学研究蜚声国内学界。《写作基础知识》... 刘锡庆先生退休前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北师大中文系写作教研室、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以"写作学"研究及散文、报告文学研究蜚声国内学界。《写作基础知识》《写作通论》《诸体述要》等著作影响广远。刘锡庆教授于今年1月15日去世,3月18日追思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 教研室主任 怀念 《写作通论》 博士生导师 写作学
原文传递
我到哪里寻找您?——怀念恩师刘锡庆先生
12
作者 郭冬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刘老师,刘锡庆老师!您在哪儿?天上吗?人说您走了,2017年1月15日离去,可是,我不相信,不、相、信!一切恍如昨日……大二,全班受命去门头沟军庄公社进行调研,返校后,我写了篇调查报告。
关键词 刘锡庆 恩师 怀念 门头沟 老师
原文传递
《基础写作学》二人谈 被引量:2
13
作者 裴显生 王志彬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基础写作学》是刘锡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第一个以"写作学"作为书名,对写作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讨,构造起一个新的写作理论框架,作了有说服力的阐述,是一部守正出新的理论层次较高的现代写作学杰作。《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学》是刘锡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第一个以"写作学"作为书名,对写作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讨,构造起一个新的写作理论框架,作了有说服力的阐述,是一部守正出新的理论层次较高的现代写作学杰作。《基础写作学》突出地论述了写作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写作学的内涵和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具体阐发了写作过程各个阶段的实际内容、操作要领和方式方法;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又有条分缕析的微观研究,具有鲜明的汉语写作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采,使全书有了堪称为"学"的品位和规模,被誉为"当代写作学的开山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写作学》 刘锡庆 守正出新 汉语写作 开山之作
下载PDF
中学生写作:华丽乎?朴实乎?——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七
14
作者 朱建军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8年第10期14-17,共4页
【评议文章】 谭海生《中小学生写作用语应提倡华丽反对朴实》,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 刘锡庆《与谭君论文书》.原载于《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关键词 学生写作 研究论著 语文教育 华丽 朴实 语文建设 刘锡庆 文章
下载PDF
高考抒情散文写作指导初探
15
作者 徐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4年第12期38-41,共4页
“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这是《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对写作部分作出的要求。与之前多年的考试要求相比,2014年增加了“抒情类”的文体要求,明确了抒情散文的地位,抒情散文终于被正式纳... “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这是《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对写作部分作出的要求。与之前多年的考试要求相比,2014年增加了“抒情类”的文体要求,明确了抒情散文的地位,抒情散文终于被正式纳入江苏高考作文文体。抒情散文回归高考,势必对语文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需要调整写作教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散文 高考语文 高考作文 考试要求 写作指导 考试说明 刘亮程 《荷塘月色》 听听那冷雨 刘锡庆
下载PDF
作为文体的艺术散文──兼与平凹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6
作者 谷海慧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艺术散文 “大散文”观 贾平凹 刘锡庆 个体精神
下载PDF
关于文章“表达方式”的思考——兼谈“表达目的”,并探讨这一对范畴的二层次内涵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正平 《殷都学刊》 1985年第2期36-41,共6页
什么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呢?人们对其称谓和内涵向来很不一致。六一年复旦大学写作教材中把“叙述”、“记载”、“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称为六种“表现手法”。北大六四年编的《写作知识》把“叙述”、“描写”“议... 什么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呢?人们对其称谓和内涵向来很不一致。六一年复旦大学写作教材中把“叙述”、“记载”、“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称为六种“表现手法”。北大六四年编的《写作知识》把“叙述”、“描写”“议论”称为“写作方法”、“写作手法”。七二年山西师院中文系编《写作知识》把“记叙”、“描写”、“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方式 抒情文 文章写作 写作知识 文章学 客观事物 说理文 刘锡庆 行动描写 说明文
下载PDF
散文“文体净化说”置疑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聚敏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1-23,共3页
文章作者对刘锡庆先生的“文体净化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质询。第一 ,净化说 ,同“大散文说”一样 ,都属偏激之论 ,而且前者更甚 ,偏激而又固执。第二 ,净化说是论者自设的一把标尺 ,是一种没有现实根据的先验之论 ,是一个“伪话题”... 文章作者对刘锡庆先生的“文体净化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质询。第一 ,净化说 ,同“大散文说”一样 ,都属偏激之论 ,而且前者更甚 ,偏激而又固执。第二 ,净化说是论者自设的一把标尺 ,是一种没有现实根据的先验之论 ,是一个“伪话题”。第三 ,论散文不能就文体谈文体 ,反之则必然走向死胡同。第四 ,新世纪的散文需要整体全面的突破 ,要突破则必靠文化模式的改变 ,“净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文体 主体 文化模式 “文体净化说” 刘锡庆 散文理论 林非
下载PDF
用写作的“双重转化”规律观照高考作文题
19
作者 陈小宝 《学语文》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写作规律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写作理论家刘锡庆教授在他的《写作的“双重转化性”》一文中作了这样的阐述:
关键词 高考 作文试题 写作规律 双重转化性 写作理论 刘锡庆
下载PDF
当代崛起的写作学文章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昌文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6-9,5,共5页
一写作学与文章学究竟有什么不同?有人认为,写作学侧重研究文章的写作,研究写作这个动态的过程;文章学则侧重研究文章成品本身,研究处于静态的文章的构成。有人说,写作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包括文学写作在内;文章学则专门研究文学以外的... 一写作学与文章学究竟有什么不同?有人认为,写作学侧重研究文章的写作,研究写作这个动态的过程;文章学则侧重研究文章成品本身,研究处于静态的文章的构成。有人说,写作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包括文学写作在内;文章学则专门研究文学以外的普通文章的写作、构成和阅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学 写作学 写作理论 文学写作 《典论·论文》 文章缘起 《文赋》 《艺概》 刘锡庆 《诗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