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编排视阈下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竞合机制研究
1
作者 朱晓红 仲晨昕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3,共14页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量涌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态势均衡的竞合机制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持续演进至关重要,然而,尚未有学者深入探究该机制的形成演化过程。由此,...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量涌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态势均衡的竞合机制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持续演进至关重要,然而,尚未有学者深入探究该机制的形成演化过程。由此,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浪潮科创中心为研究样本展开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竞合过程经历涌现、规范与更新三个阶段,通过资源数字化建构、捆绑与利用,推动在孵企业从资源数字结构化到能力化再到杠杆化发展;(2)在不同资源编排方式下,在孵企业的数字化创业过程支撑其竞合机制从依附式竞合到联盟式竞合演化,最终实现共生式竞合,产生成本效应、规模效应与创新效应。通过剖析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孵化数字创业企业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其中竞合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内在机理,拓展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建构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竞合机制 资源编排理论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技术机制推动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研究
2
作者 张嵩 袁宇 卢宝周 《科学决策》 2025年第3期41-57,共17页
如何实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既是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推动我国创业生态发展的实践难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数字技术机制、资源编排和DEE价值共创之间的匹配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尚... 如何实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既是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推动我国创业生态发展的实践难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数字技术机制、资源编排和DEE价值共创之间的匹配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尚牛、食联网、海优禾三个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如何基于数字技术机制,通过资源编排实现生态系统层面价值共创。研究发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离不开数字技术、资源编排和价值共创之间的契合:即数字技术的压缩和保留机制促进了资源获取、丰富和动员,支持了产业链效率型价值共创的实现;数字技术的扩展和组合机制促进了资源积累、孵化和补充,支持了跨界融合型价值共创的实现;数字技术的替代和生成机制促进了资源倍增、解耦和部署,支持了生态生成型价值共创的实现。研究揭示了三种类型价值共创中资源编排活动的差异,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资源编排 价值共创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全球领先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4》
3
作者 隗筱琦 刘娅 郑佳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创新创业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健全的创业生态系统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以研究机构Startup Genome发布的《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4》(The 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 创新创业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健全的创业生态系统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以研究机构Startup Genome发布的《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24》(The 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24,GSER 2024)为依据,选取硅谷、纽约、伦敦、特拉维夫和新加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其在金融支持、创新网络构建和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在结合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国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增强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科技企业集中的地区建立网络合作机制,以及创新高质量科技人才吸引力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创业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 初创企业
下载PDF
区域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辽宁省高校众创空间运行机制探究
4
作者 黄永新 王冠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高校作为区域创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其众创空间成为连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对于推动创新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探究辽宁省高校众创空间在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环境之下的运行机制,发掘创业生态系统影响众创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 高校作为区域创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其众创空间成为连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对于推动创新创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探究辽宁省高校众创空间在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环境之下的运行机制,发掘创业生态系统影响众创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分析辽宁省高校众创空间开展与运行现状,多角度剖析其内在结构与运行机制,并进一步研究探讨其运行策略,从而促进辽宁省高校众创空间良性健康成长,助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辽宁省高校 众创空间 运行机制
下载PDF
电子商务发展能否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5
作者 董晓波 何昌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4,共18页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创业活力的重要源泉。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城市-企业创业生态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创业活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创业活力的重要源泉。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城市-企业创业生态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创业活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城市创业活力提升,且该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和产业导向,在东部地区、高行政等级城市、第三产业以及非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在城市层面,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促进人才集聚、吸引风险投资和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创业活力;在企业层面,电子商务发展能够发挥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提升城市创业活力。经济后果分析表明,电子商务发展的创业效应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就业创造效应。研究结论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创业效应,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实施以及实现稳就业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业活力 电子商务 创业生态系统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国家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如何影响就业岗位创造?——基于全球创业观察的动态QCA分析
6
作者 李佳馨 谢智敏 蔡冬青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23,共18页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发展之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岗位创造的重要途径。国家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如何影响就业岗位创造是创业研究亟待回答的问题。运用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和多时段fsQCA方法,对2001—2020年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114个国...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发展之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岗位创造的重要途径。国家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如何影响就业岗位创造是创业研究亟待回答的问题。运用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和多时段fsQCA方法,对2001—2020年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114个国家划分四个时期进行多时段定性比较分析,从要素层面上探究哪些创业生态系统要素较为稳定地出现和共演化?以及从组态层面上,探究什么样的国家创业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地驱动高就业岗位创造?研究发现:创业生态系统下的单个要素均不构成高/非高就业岗位创造的必要条件,但是开放的市场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的组合在产生高就业岗位创造上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并在共生中实现共演化;对于四个不同时期,分别识别出2种、2种、2种和3种可以产生高就业岗位创造的创业生态系统。此外,区分了不同类型经济体,发现缺乏政府扶持和缺乏基础设施是导致欠发达经济体非高就业岗位创造的稳定因素,这表明政府的帮扶对于欠发达经济体发展就业至关重要,同时出现了相对稳定的产生欠发达经济体非高就业岗位创造的创业生态系统,体现为仅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放度和文化社会规范,缺乏其他生态要素的扶持。而对于发达经济体,创业教育对产生高就业岗位创造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高就业岗位创造 多时段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独角兽企业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
7
作者 吴刚毅 卢涵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5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典范,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颠覆式创新方面充当关键角色。论文在分析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从政府部门、经济市场、人力资本、金融投资、创业文化、数字治理等角度分析了浙江省... 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典范,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颠覆式创新方面充当关键角色。论文在分析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从政府部门、经济市场、人力资本、金融投资、创业文化、数字治理等角度分析了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的培育机制。从系统、制度、网络、文化4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的高水平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独角兽企业培育 创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公司孵化器如何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基于“动因—行为—结果”分析框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志刚 张越 +1 位作者 周琦玮 杨春白雪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45,I0043,I0044,共13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司孵化器作为母体企业吸引、支持和催化创业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对象,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对公司孵化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过程机理的深入探讨。本研究基于“动因—行为—结果”分析框... 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司孵化器作为母体企业吸引、支持和催化创业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对象,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对公司孵化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过程机理的深入探讨。本研究基于“动因—行为—结果”分析框架,选取海创汇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探讨公司孵化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1)公司孵化器构建的创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内部单向赋能系统—开放式双向赋能系统—多方联动协同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过程;(2)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公司孵化器动态调整资源行动策略,历经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阶段性演化过程;(3)公司孵化器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均受母体企业与市场环境的合力驱动,但在各阶段具有差异性,呈现出母体企业创业驱动与市场创新环境驱动—母体企业产业驱动与市场竞争环境驱动—母体企业生态驱动与市场合作环境驱动的演化过程。据此,本研究提出的公司孵化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过程机理模型,深化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研究,对公司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孵化器 创业生态系统 资源行动 案例研究
下载PDF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特性:维度探析与量表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卢珊 蔡莉 杨亚倩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3,共15页
作为数字技术时代涌现的一种新生态系统范式,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吸引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然而,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特性的清晰认识以及相应的测量量表较为匮乏,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推动相关领域发展。本文应... 作为数字技术时代涌现的一种新生态系统范式,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吸引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然而,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特性的清晰认识以及相应的测量量表较为匮乏,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推动相关领域发展。本文应用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结合探索性多案例研究与理论分析,以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和杭州云栖小镇内企业为案例样本,提炼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特性的3个维度分别为灵活性、融合性和衍生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归纳形成初始量表,并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对100份预调研问卷数据和413份正式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开发出符合信效度检验的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特性量表。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相关领域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特性的整体性见解,为构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奠定基础,并通过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有益于数字创业生态系统领域由理论探究延伸至实证分析研究。同时,也为企业管理者、数字创业生态系统构建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特性 维度 量表开发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下载PDF
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陈昭 刘玲玉 严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9期63-73,共11页
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其不断发展构建形成的生态系统情况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水平。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探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内涵,提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由创业生态主导种群、创业生... 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其不断发展构建形成的生态系统情况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水平。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探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内涵,提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由创业生态主导种群、创业生态基层种群、地区创业生态发展环境3个部分组成,并以此构建孵化器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的孵化器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3个城市孵化器生态系统水平逐年提升,北京市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水平最高,其次为上海市,深圳市最低;3个城市孵化器生态系统差异主要集中在创业企业、风投机构、中介服务、企业环境。最后,提出持久发力推动孵化器发展、加强孵化器重点领域建设、做强弱项提升孵化器示范效应、构建高效协同创新孵化生态等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企业孵化器 创业生态系统 熵值法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学术创业研究的理论、热点与发展趋向——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
11
作者 蒋林浩 林昊 +2 位作者 张艳鹿 沈玉翠 胡英芹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4期233-242,共10页
学术创业作为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动向一直备受关注。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使用文献计量法中的CiteSpace 6.3.R1软件,对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WOS)中的3099篇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 学术创业作为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动向一直备受关注。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使用文献计量法中的CiteSpace 6.3.R1软件,对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WOS)中的3099篇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学术创业研究的文献数量在21世纪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研究主题呈现出多视角、宽领域的态势。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职能、学术创业者的个人因素以及不同身份角色对学术创业的影响机制等研究热点,并剖析了学术创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向。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创建一个有利于提升高校科技人员学术创业内驱力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同时要因地制宜地推动高校内部和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并要完善技术转移办公室在链接内外部环境中的功能与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 创业生态系统 文献计量法 研究热点 发展趋向
下载PDF
借势生财还是深度共创?创业生态系统中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组态研究
12
作者 杜晶晶 胡美琳 +1 位作者 郝喜玲 王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9-118,共10页
随着创业生态系统逐渐成为新创企业创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有效利用生态系统资源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主要挑战。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与战略匹配理论,采用fsQCA研究方法对创业园区、孵化器内27家示范企业一手访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组态视... 随着创业生态系统逐渐成为新创企业创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有效利用生态系统资源成为其成长道路上的主要挑战。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与战略匹配理论,采用fsQCA研究方法对创业园区、孵化器内27家示范企业一手访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组态视角探究创业生态系统情境下新创企业主体与资源情境对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环境和主体层面的单一要素均不是促使新创企业成长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高成长绩效是资源情境特征与资源管理行为有效匹配的结果。存在3条高成长绩效实现路径,可归纳为借势生财型和深度共创型;2条非高成长绩效路径分别为雪上加霜型和眼高手低型。资源能力化、资源杠杆化组合与创业生态导向存在替代关系,说明在不同战略导向下新创企业可以采取不同资源管理方法获得高成长绩效。从复杂观与整体观视角解构创业生态系统情境下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差异化实现路径,有助于新创企业转变思维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论可为引导各类要素向创业生态系统集聚,提升创业生态系统资源配置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新创企业成长绩效 资源编排 战略匹配理论
下载PDF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要素耦合对区域创业质效水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13
作者 王玉帅 刘雨欢 牛明珍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2期75-84,共10页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目标是全面挖掘创业潜能,激发创业活力和动力,因此如何处理好创业主体和创业环境间复杂的耦合关系是优化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和提升创业质效的关键所在。基于组态视角,结合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目标是全面挖掘创业潜能,激发创业活力和动力,因此如何处理好创业主体和创业环境间复杂的耦合关系是优化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和提升创业质效的关键所在。基于组态视角,结合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利用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以中国206个城市案例数据为样本,探究系统内金融资本、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规模、创业文化、市场规模、数字技术六大要素与城市创业质效水平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单因素不构成产生高创业质效水平的必要条件;有3条产生高创业质效的路径,分别是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型、数字技术与市场双重主导下文化与资本驱动型、文化主导逻辑下技术与金融驱动型,且均包含数字技术要素,证实数字技术对创业质效水平具有关键作用;产生非高创业质效水平的路径有两大类,且与导致高创业质效水平的路径呈因果非对称关系。由于多个因素可从不同方式实现区域高创业质效水平,因此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自身优势选择适应当地发展特点的推动策略,有针对性地集中资源促进关键要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质效水平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双创” 区域创新 数字技术 组态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建构的区域差异与协调研究
14
作者 李秋烟 王晓艳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24,共13页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协调发展指数的方法,对200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建构的区域差异与协调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指数呈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存在显著...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协调发展指数的方法,对200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建构的区域差异与协调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指数呈现出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指数对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流动人口创业生态系统的供给、需求、资源和环境4个子系统对协调发展指数的影响均为正向且显著,其中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协调发展指数对流动人口创业的质量和效益的影响为正向且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区域协调和合作、加强对流动人口创业的环境优化和改善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创业 创业生态系统 数字经济 空间计量模型 协调发展指数
下载PDF
北京市中关村绿色创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15
作者 李华晶 康瑷 《科技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49-60,共12页
绿色创业生态系统作为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绿色创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2016—2020年北京市中关村示范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支持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 绿色创业生态系统作为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绿色创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2016—2020年北京市中关村示范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支持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供给功能”4个功能为核心维度构建北京市中关村绿色创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功能整体发展态势向好,其中供给功能更为突出;形成了“政策支持—支持功能—服务功能”的明显链式影响结构;服务功能整体以及两两之间的功能耦合协调度呈非线性波动上升状。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为北京市中关村绿色创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水平提升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业 创业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熵权—TOPSIS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16
作者 黄启发 党晨阳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10期68-74,共7页
基于生态学和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从乡村创业环境、农民创业组织、普通农民、资源供给机构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应用要素完善度和共生结构二维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2县市农民创业生态系统建... 基于生态学和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从乡村创业环境、农民创业组织、普通农民、资源供给机构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应用要素完善度和共生结构二维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2县市农民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情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江苏省12县市农民创业生态系统较好地奠定了乡村迈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在共同富裕程度上仍有较大努力空间:从要素完善度来看,苏南、苏中、苏北系统要素完善度依次递减;从共生结构来看,江苏省农民创业生态系统主体间共生关系不稳定,多表现为寄生共生或竞争共存。综合来看,12县市农民创业生态系统可分为四类:要素完善-强共生类、要素完善-弱共生类、要素匮乏-强共生类、要素匮乏-弱共生类,在着力推动共同富裕进程的过程中,政府应因地制宜,准确把握不同系统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民创业 创业生态系统 共生演化模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构建
17
作者 黄启发 党晨阳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5期27-32,55,共7页
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时代背景,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创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遵循“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 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时代背景,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创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遵循“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主体、辅助主体、支持主体及乡村创业环境共同构成,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以政府引导机制、创业动力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共生协同机制、平衡协调机制为生成机制,致力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动态平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民创业 创业生态系统 生成机制
下载PDF
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机制研究
18
作者 蒋辉 黄世瑛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是新经济社会形态下创业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基于文献回顾方法系统梳理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缘起与理论演进,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创业企业、创业服务主体与创业环境三个构成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 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是新经济社会形态下创业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基于文献回顾方法系统梳理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缘起与理论演进,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创业企业、创业服务主体与创业环境三个构成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协同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内在路径,在对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和典型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创业生态系统的政策引领机制、金融支持机制、创新驱动机制、中介服务机制、资源交互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与归纳研究。研究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创业企业为核心,多种创业主体与创业环境相互融合、共同演进,创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依赖的创业生态体系,在实践中应通过完善创业政策与明确政府职责、构建产学研创业一体化联盟、改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创业企业 理论内涵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的农村电商创业涌现及机理研究——以中国淘宝村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邹立凯 梁强 宋丽红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8,共17页
与一般创业活动相比,农村电商创业对区域生态系统内的要素更加依赖,文章以6家中国淘宝村为案例对象分析农村电商创业,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框架。案例分析发现,首先,基础设施和创业文化是农村电商... 与一般创业活动相比,农村电商创业对区域生态系统内的要素更加依赖,文章以6家中国淘宝村为案例对象分析农村电商创业,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框架。案例分析发现,首先,基础设施和创业文化是农村电商创业形成必要且关键外部因素,其中,信息与通信技术和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则使得在农村创业者可以直接对接目标市场和消费者。而商业文化可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的浪潮中来,首位创业成功者的故事则会激励村里的其他村民学习纷纷投入到电商创业。其次,电商平台的低门槛以及农村熟人社会效应构成农村电商创业的运行机制。电商平台的低门槛使得大量村民有机会参与到电子商务,而农村的熟人社会效应会鼓励和诱发更多的村民迅速模仿。最后,文章还揭示了创业带头人和当地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创业发展的关键角色。研究结论清晰勾勒出农村电商创业活动的要素以及形成机制,对中国农村电商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指导作用,也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电商创业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宝村 创业生态系统 农村电商创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动态视角下的双元能力架构——创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案例研究
20
作者 邹济 杨德林 +1 位作者 马倩 郭依迪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6,共13页
推动地方创业生态系统形成盘活区域优势、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孵化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洪泰智造为对象展开案例研究,剖析了孵化器如何推动以其为核心的创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并进一步提炼了孵化器发展过程中双元能力架... 推动地方创业生态系统形成盘活区域优势、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孵化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洪泰智造为对象展开案例研究,剖析了孵化器如何推动以其为核心的创业生态系统的进化,并进一步提炼了孵化器发展过程中双元能力架构的动态耦合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创业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包含三个阶段,进而剖析了结构性、环境性和领导性三种双元能力在孵化器推动创业生态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从动态视角出发归纳了三种双元能力的典型构型,厘清了它们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及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诠释孵化器如何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的进化,丰富了双元能力间耦合架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过程模型 战略冲突 双元能力架构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