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中心建设研究进展
1
作者 邹泽西 梁园园 张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创伤发生率日益增加,其导致的残疾率、死亡率也居高不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系统化创伤救治的益处就得到证实,目前创伤中心对于创伤患者救治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各国创伤中心建设情况并不一致,部分发达国家创...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创伤发生率日益增加,其导致的残疾率、死亡率也居高不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系统化创伤救治的益处就得到证实,目前创伤中心对于创伤患者救治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各国创伤中心建设情况并不一致,部分发达国家创伤中心建设开始较早且建设标准已形成,而以我国为例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创伤中心建设开始较迟,且正在逐步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创伤中心建设标准。本研究就创伤中心建设必要性、创伤中心概念起源、国内外创伤中心认证及建设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创伤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创伤系统 概念 认证 建设 综述
下载PDF
创伤中心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远剑 黄承夸 +1 位作者 杨伟康 谭爽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多发性创伤是45岁以下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创伤也是我国主要劳动力青壮年首要死因,致残率较高,系统、专业的创伤治疗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件乃至世界迫切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目前我国严重多...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多发性创伤是45岁以下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创伤也是我国主要劳动力青壮年首要死因,致残率较高,系统、专业的创伤治疗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件乃至世界迫切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目前我国严重多发伤救治规范和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社会的救治需求难以满足,特别是边远地区因为交通的原因无法及时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严重多发伤 创伤治疗模式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创伤中心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洋 薛建华 +3 位作者 刘佳佳 虞俊波 秦军 盛小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9期78-8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创伤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伤中心住培的126名研究生为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创伤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伤中心住培的126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BL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最后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均优于入科考试成绩,试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科时的培训质量评分和带教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创伤中心住培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法有助于住培生能够快速全面地掌握创伤中心相关的重点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提升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PBL 创伤中心 临床教学 规范化培训 创伤急救
下载PDF
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任涛 朱顺 +3 位作者 李杨芳 孙景福 李金庭 谢伟山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9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采用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治疗的56例老年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采用...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采用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治疗的56例老年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采用传统医疗模式治疗的44例老年HF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髋部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髋部再骨折。结论: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可有效缩短老年HF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早期下床,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帮助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基本不会发生髋部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创伤中心 多学科协作 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永刚 阮兴隆 +4 位作者 李明 王传林 梁正云 喻廷江 陆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8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年8月—2019年8月即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前37个月收治的110例严...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8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年8月—2019年8月即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前37个月收治的11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1年10月即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后26个月收治的7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全身快速CT检查完成时间、紧急输血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损伤控制手术申请到手术开始时间、损伤控制手术1 h内开始率、死亡率、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的全身快速CT检查完成时间、紧急输血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损伤控制手术申请到手术开始时间、总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损伤控制手术1 h内开始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ICU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能有效提升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死亡率 严重多发伤 实体化建设模式
下载PDF
创伤中心建设在高能损伤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救治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刘绍远 刘文萍 +1 位作者 林彩虹 邹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64-66,70,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建设在高能损伤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进行常规创伤抢救措施的30例高能损伤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建设在高能损伤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进行常规创伤抢救措施的30例高能损伤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进行创伤中心建设的30例高能损伤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执行输血时间、重症加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执行输血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中心建设可以有效缩短高能量损伤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建设 高能损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国内创伤中心的现状
7
作者 张超雄 石长坚 贾薇 《现代管理》 2023年第4期466-470,共5页
建设创伤中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创伤中心正在快速建设与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文章简要地描述了我国创伤中心的发展与目前存在的困难,以期为创伤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建设创伤中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创伤中心正在快速建设与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文章简要地描述了我国创伤中心的发展与目前存在的困难,以期为创伤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发展 现状
下载PDF
创伤中心救治一体化对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汤力 王绍谦 +1 位作者 张冬惠 胡瑞玲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救治一体化对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ISS≥16分)急诊手术患者140例。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开封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成立后一体...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救治一体化对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ISS≥16分)急诊手术患者140例。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开封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成立后一体化救治的75例患者为观察组,2021年1月—2022年1月创伤中心成立前救治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间、急会诊医师到位时间、患者抢救室入出时间、影像检查时间、术前等待时间、EICU治疗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休克的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入院时间(42.5±13.3)min、急会诊医师到位时间(3.7±1.6)min、患者抢救室入出时间(105.5±35.7)min均短于对照组[(47.2±10.3)min、(5.9±1.8)min、(135.3±3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影像检查时间(21.1±7.2)min、术前等待时间(32.6±12.2)min、EICU住院日(9.5±3.8)d均短于对照组[(40.1±7.2)min、(69.1±10.1)min、(13.5±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休克发生率5.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9.3%,病死率4.0%,均低于对照组(18.4%、24.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创伤中心救治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时间,术前等待时间也显著减少。此外患者的重症监护住院日减少,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也下降,有效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抢救效率,为临床创伤救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中心 救治一体化 术前等待时间
下载PDF
精益管理在优化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
9
作者 关争梅 付景伟 +4 位作者 王彧姣 苗林 王琪 李志民 李筱姝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3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精益管理方法在优化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急诊科195例创伤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观察组,2020年9月—2021年9月175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究精益管理方法在优化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急诊科195例创伤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观察组,2020年9月—2021年9月175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精益管理优化后的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专科会诊医师到达时间、全身快速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以上指标均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专科会诊医师到达时间平均(5.4±1.4)min、全身快速CT检查时间平均(27.8±5.4)min、抢救室滞留时间平均(51.6±7.4)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5±5.3)min、(44±8.2)min、(86.2±1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1、22.66、37.61,P值均<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74.3%(145/195),明显高于对照组58.4%(102/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P<0.05)。结论精益管理方法应用于优化创伤中心救治流程,有利于缩短创伤患者的抢救和滞留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诊治中心 急救医疗服务 精益管理
下载PDF
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秦亚伟 游江红 +1 位作者 况杭 刘永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0期3585-3588,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346例急性创伤患者,创伤中心建立前1年的128例为对照组,建立后半年的218例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差异。结果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346例急性创伤患者,创伤中心建立前1年的128例为对照组,建立后半年的218例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院前转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辅助检查、院内急救时间、总急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治显著提高急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存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创伤急救 创伤中心 一体化救治
下载PDF
甘肃省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对损伤严重度评分的知信行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晓艳 张莉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14-419,共6页
目的 调查甘肃省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应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的知信行现状,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创伤中心联合体区域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7月-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甘肃省24所创伤中心的404名医... 目的 调查甘肃省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应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的知信行现状,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创伤中心联合体区域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7月-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甘肃省24所创伤中心的404名医生、443名护士,采用自制的创伤中心医护人员ISS知信行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创伤中心医护人员ISS知识维度得分为(7.15±1.89)分,信念维度得分为(35.53±5.01)分,行为维度得分为(30.14±7.3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工作年限、是否了解ISS、是否接受过ISS相关培训是创伤中心医护人员ISS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甘肃省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对于ISS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态度较积极,行为有待提高,管理者应完善培训体系,以提高创伤中心医护人员的ISS临床应用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诊治中心 创伤严重度指数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中国创伤中心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9
12
作者 高伟 白祥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创伤中心作为创伤救治的重要环节和基石,对提高创伤救治效率至关重要。我国现存的创伤救治体系中,创伤中心的建设还很匮乏,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一些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的建立,承担了类似"创伤中心"的地位,但仍存在很多... 创伤中心作为创伤救治的重要环节和基石,对提高创伤救治效率至关重要。我国现存的创伤救治体系中,创伤中心的建设还很匮乏,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一些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的建立,承担了类似"创伤中心"的地位,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政府部门和创伤医疗人员已认识到创伤中心的重要性,在建设规范,专科设立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创伤中心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的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阳春 季学丽 +5 位作者 张丽 黄萍 李小勤 姜丽丽 吴永祥 周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1-35,共5页
目的构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以指导临床规范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美国《国家创伤分类协议》为基本框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关于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 目的构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以指导临床规范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以美国《国家创伤分类协议》为基本框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关于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识别严重创伤患者相关文献,初步拟定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启动标准及各条目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92.0%、10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1、0.9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3~0.245、0.153~0.311(均P<0.05)。最终形成的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包含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30个。结论江苏省省级创伤中心创伤团队启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急诊预检分诊识别严重创伤患者,及时正确地启动创伤团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严重创伤 急诊 预检分诊 检伤分类 创伤团队 启动标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诊胸痛、卒中、创伤中心患者特征分析及应对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明峰 嵇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扬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疫情暴发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简称“三大中心”)患者特征变化,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统计2021年7月28日—8月27日(扬州COVID-2019疫情暴发期)、2019年7月2... 目的探讨扬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疫情暴发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简称“三大中心”)患者特征变化,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统计2021年7月28日—8月27日(扬州COVID-2019疫情暴发期)、2019年7月28日—8月27日(无疫情期)和2020年7月28日—8月27日(疫情常态防控期)急诊抢救室救治的“三大中心”患者的资料,观察“三大中心”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主要效率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至接受再灌注治疗时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和严重创伤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分析可能的变化原因并拟定对策。结果扬州疫情暴发期,本院急诊抢救室胸痛、严重创伤患者占危重患者比率均低于前2年同期,且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占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暴发期,“三大中心”80岁及以上患者占比、患者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前2年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抢救效率指标与前2年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疫情局部暴发时,三级医院急诊抢救室“三大中心”的救治重点需向高龄患者及危重症患者方向倾斜,且急诊抢救室可通过调整布局和优化流程保证“三大中心”患者的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胸痛中心 卒中中心 创伤中心 急诊抢救
下载PDF
创伤中心工作特点和医患矛盾的预防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志坚 亚俊 +1 位作者 白丽萍 王秋根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7期76-78,共3页
创伤中心患者来源多样,伤情复杂,救治时间紧迫,患者家属急迫的心理需求与医学现实判断和工作制度之间常常产生矛盾,给医患矛盾埋下了伏笔。而资源短缺、风险规避与伦理原则的冲突更让医护人员陷入了两难境地,对医护人员造成了身心伤害... 创伤中心患者来源多样,伤情复杂,救治时间紧迫,患者家属急迫的心理需求与医学现实判断和工作制度之间常常产生矛盾,给医患矛盾埋下了伏笔。而资源短缺、风险规避与伦理原则的冲突更让医护人员陷入了两难境地,对医护人员造成了身心伤害。本文从创伤中心的工作特点出发,从心理学和医疗实践中矛盾冲突的角度,分析了可能引起医患矛盾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办法,希望这些方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并改善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急诊 医患矛盾 心理学
下载PDF
城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的层次分析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一姝 杜清运 +2 位作者 梁实 石光辉 林德南 《地理信息世界》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针对城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问题,建立包含四大类、八小类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构造出的判断矩阵综合打分,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权重后运用到深圳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的实例研究上。模型中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均基于网络分... 针对城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问题,建立包含四大类、八小类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构造出的判断矩阵综合打分,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权重后运用到深圳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的实例研究上。模型中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均基于网络分析,更贴合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深圳市创伤中心的依托医院相对集中这一特殊情况,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区域后再使用层次分析模型选址。优化后的结果将改善深圳市创伤医疗救治资源配置、提高创伤救治效率,为创伤救治机构规划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模型 创伤中心 空间选址 网络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伤中心建设做法与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珂 张俊飞 +1 位作者 陈中伟 李小龙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798-800,F0003,共4页
创伤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是全球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完善创伤中心体系建设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为进一步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伤中心建设,整体提升创伤救治能力,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牵头下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 创伤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是全球45岁以下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完善创伤中心体系建设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为进一步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伤中心建设,整体提升创伤救治能力,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牵头下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通过分析创伤中心建设情况,制定了全区创伤中心建设标准和级别化评价标准,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推动创伤平台建设,加快自治区创伤中心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百姓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创伤中心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建设 医疗质量 评价标准 宁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