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6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印染织绣工艺创作工艺美术作品《锦绣--冰雪丝路》的实践探索--以“一带一路”政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创作主题
1
作者 王园园 《沈阳文旅》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逐渐实施,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也积极响应这一时代的呼唤。工艺美术作品,尤其是印染织绣工艺的应用,成为表达和反映这两大战略举措的有力手段。印染织绣工艺,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逐渐实施,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也积极响应这一时代的呼唤。工艺美术作品,尤其是印染织绣工艺的应用,成为表达和反映这两大战略举措的有力手段。印染织绣工艺,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产物,不仅承载着民族记忆,更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它不仅传承了千年的技艺,还赋予了文化内涵,让人们能够通过艺术的方式,传递和表达当代社会的思想和情感。本论文旨在探讨印染织绣工艺在工艺美术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以“一带一路”政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创作主题。我们将通过深入研究印染织绣工艺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以及“一带一路”政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来理解如何将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时代的政策需求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带一路”政策 文化艺术界 创作主题 民族记忆 实践探索 两大战略 印染
下载PDF
冯中一1940年代诗歌创作主题论
2
作者 胡峰 《写作》 2023年第6期28-36,共9页
冯中一在1940年代创作的诗歌从主题上大致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孤独与寂寞等个体体验的抒写,有些诗作被赋予了哲学的品格;二是表达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抒情主人公在默默坚守和苦苦寻觅中追寻理想的方向;三是觉醒与反抗的主题抒发,标志着... 冯中一在1940年代创作的诗歌从主题上大致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孤独与寂寞等个体体验的抒写,有些诗作被赋予了哲学的品格;二是表达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抒情主人公在默默坚守和苦苦寻觅中追寻理想的方向;三是觉醒与反抗的主题抒发,标志着诗人开始走出书斋等狭小的个人空间,走向社会、融入大众。这也使得诗歌实现了从孤独沉重向豪迈粗犷风格的转变。另外,诗人也有一些清新之作,与前述主题共同营构出丰富多彩的主题内涵与诗美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中一 1940年代诗歌 创作主题
下载PDF
拓宽创作主题,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3
作者 《华文文学》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今天的“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中,我讲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新移民作家,我谈谈自己的文学创作主题和写作的目的;二是作为现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会长,我说一下自己在促进海外华文文学发展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一... 在今天的“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中,我讲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新移民作家,我谈谈自己的文学创作主题和写作的目的;二是作为现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会长,我说一下自己在促进海外华文文学发展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一、我的文学创作主题与写作目的我是一个生物医学科技研究人员,业余与妻子朱雪梅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有二十三年,发表了七部长篇小说,以及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中国的改革开放,空前绝后的大规模出国潮和海归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一浪潮是中国大国崛起的导火线和催化剂,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高速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华文作家 创作主题 华语文学 新移民作家 大国崛起 共同命运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从《红字》看霍桑小说的创作主题与文学艺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世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79-83,共5页
本文通过对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生活经历的评价及其优秀长篇杰作《红字》的论述 ,从而向读者介绍作家的浪漫主义和创作特征以及作品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象征手法的艺术特色 ;与此同时 ,该文还就作家在加尔文教清教意识的影... 本文通过对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生活经历的评价及其优秀长篇杰作《红字》的论述 ,从而向读者介绍作家的浪漫主义和创作特征以及作品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象征手法的艺术特色 ;与此同时 ,该文还就作家在加尔文教清教意识的影响下 ,在其创作思想中深深打上的“人人皆有罪”的烙印 ,并向读者展现了作家在此创作思想指导下努力去揭示和刻画作品人物内心“隐秘的罪”的创作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红字》 创作主题 艺术风格 文学评论 美国 象征手法 清教意识
下载PDF
走向民间苦难生存中的生命乌托邦祭——论《日光流年》中阎连科的创作主题转换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晓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3-99,共7页
当代作家阎连科《日光流年》一书的主题 ,由原来对乡土民间的理性批判让位于一种情感认同 ,并以其独特的主题意蕴在当代文坛上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 ,然而却未免失之偏颇。在作品里被特别抽出来以体现作者对生命本真意义理解的民间生存意... 当代作家阎连科《日光流年》一书的主题 ,由原来对乡土民间的理性批判让位于一种情感认同 ,并以其独特的主题意蕴在当代文坛上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 ,然而却未免失之偏颇。在作品里被特别抽出来以体现作者对生命本真意义理解的民间生存意志 ,由于弱化了在作者以前的作品中也曾充分强调的理性分析 ,实际上只是演出一场由苦难民间做场景的轰轰烈烈的乌托邦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日光流年》 创作主题 题性批判 情感认同 乌托邦 文学评论 小说
下载PDF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创作主题新论 被引量:7
6
作者 范春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很久以来,学术界一直把艾米莉·狄金森称为“隐士”,也有学者批评她不关心时事,认为她的诗的主题只是身边的琐事。其实,仔细阅读狄金森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的变化、社会的变迁,都没能逃脱她那双敏锐的眼睛,甚至对她的生活还造... 很久以来,学术界一直把艾米莉·狄金森称为“隐士”,也有学者批评她不关心时事,认为她的诗的主题只是身边的琐事。其实,仔细阅读狄金森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的变化、社会的变迁,都没能逃脱她那双敏锐的眼睛,甚至对她的生活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9世纪美国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给狄金森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身为社会中人,即使一介平民,也会感受到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更何况感情细腻、观察力敏锐的诗人!认真阅读,细心品味,抛开成见和功利心,我们就会在她的诗集中,发现一系列反映19世纪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科学发现、发明和社会震荡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进化论 创作主题 南北战争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 被引量:3
7
作者 郦苏元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8-64,共7页
以创作主题为视点,探寻中国电影特别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几十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关注的重点由社会到人,经历四次主题转换。每次转换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电影自身原因。因此,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中国社会... 以创作主题为视点,探寻中国电影特别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几十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关注的重点由社会到人,经历四次主题转换。每次转换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电影自身原因。因此,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的历史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电影 创作主题 转换 意识形态 主流倾向
下载PDF
薇拉·凯瑟的文学创作主题及其渊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翠琴 张彬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薇拉·凯瑟在美国文学艺术领域被誉为拓荒传统的”挽歌作者”。她的文学创作主题与其早年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凯瑟的“故土情结”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成为她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而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沃土给了她无尽... 薇拉·凯瑟在美国文学艺术领域被誉为拓荒传统的”挽歌作者”。她的文学创作主题与其早年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凯瑟的“故土情结”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成为她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而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沃土给了她无尽的创作灵感 ,其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她对生活、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文学创作主题 美国 文学艺术 “挽歌作者”
下载PDF
走在解放的途中(上)——论德国“女性电影”导演玛格蕾特·封·特洛塔早期五部电影创作主题的独特女性主义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慧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8,共7页
本文从反思西方、重点是原西德主流“女性电影”(Frauenfilm)激进的颠覆父权、甚至敌视男性的话语出发,分析德国“新德国电影”著名女性作家电影导演玛格蕾特·封·特洛塔(MagrethevonTrotta,1942-),在德国妇运和“女性电影”... 本文从反思西方、重点是原西德主流“女性电影”(Frauenfilm)激进的颠覆父权、甚至敌视男性的话语出发,分析德国“新德国电影”著名女性作家电影导演玛格蕾特·封·特洛塔(MagrethevonTrotta,1942-),在德国妇运和“女性电影”盛期创作的五部电影作品。论证她的创作主题中表现出来的与同时代“女性电影”主流话语相左的独特女性视角,即对妇女解放面临的新课题——建构女性主体性的必要性和困难性——的审美关注。并借此澄清德国本土电影批评界,包括“女性电影”内部,长期以来读解封·特洛塔的作品的困惑和争议,廓清她的创作在西方女权主义“女性电影”中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女性电影” 电影导演 玛格蕾特·封·特洛塔 创作主题 女性主义视角 主体性 政治话语
下载PDF
《梧桐雨》创作主题新辨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希芝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
《梧桐雨》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品,是在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基础上,经过前人的集体加工和作者的天才创作而完成的一部杂剧作品。作品的主题历来有着较大的分歧,总结起来,基本包括两大类别(爱情与政治),三种观点——一是... 《梧桐雨》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品,是在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基础上,经过前人的集体加工和作者的天才创作而完成的一部杂剧作品。作品的主题历来有着较大的分歧,总结起来,基本包括两大类别(爱情与政治),三种观点——一是赞扬同情爱情的观点(也包括色情说);二是揭露批判政治的观点;三是爱情与政治的折中(混合)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雨》 创作主题 代表作品 《长恨歌》 杂剧作品 剧作家 白居易 政治
下载PDF
再现中国性的幽灵——论黄锦树的小说创作主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贤林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马华文学作为马来华人少数族裔文学,一直处于国家文学霸权的宰制之下,华文书写的中国性因之成为马华作家屡屡征引的抵抗资源。无论是周策纵揭示的中国性与本土性的双重传统,还是许文荣描述的现代性、本土性、中国性三江并流的态势㈢... 马华文学作为马来华人少数族裔文学,一直处于国家文学霸权的宰制之下,华文书写的中国性因之成为马华作家屡屡征引的抵抗资源。无论是周策纵揭示的中国性与本土性的双重传统,还是许文荣描述的现代性、本土性、中国性三江并流的态势㈢,中国性均成为建构马华文学伟大传统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性亦称中国特质、中国情结,对于这一歧义横生的复杂概念,黄锦树对其持续关注了10余年之久。从早期《马华文学与中国性》(1998)对华文与中文、中国性与表演性、文化乡愁与内在中国等问题的有效清理,到《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2006)从现代性视域对中国性谱系的内在脉络进行知识考古学的批判考察。中国性是其一以贯之反复辩证的学术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性 创作主题 少数族裔文学 马华文学 小说 幽灵 知识考古学 现代性
下载PDF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主题及研究动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秀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9-41,共3页
阿特伍德在作品中通过后现代手法的运用,加上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生态主义三大主题的突出体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述加拿大人自己故事的方式,向世界文坛发出了自己清晰、强烈且完全不同的声音,对她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加拿大英语文学的发... 阿特伍德在作品中通过后现代手法的运用,加上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生态主义三大主题的突出体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述加拿大人自己故事的方式,向世界文坛发出了自己清晰、强烈且完全不同的声音,对她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加拿大英语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后现代 创作主题 研究发展
下载PDF
“沉重”的潜压与“唯美”的诉求——论彭燕郊诗歌创作主题的双重变奏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彬 陈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3-27,共5页
彭燕郊的诗里有两类基本话语:沉重的话语和唯美的话语。尽管在不同时段,"沉重"与"唯美"话语的内涵有所衍变,但它们始终相互渗透、相互纠缠,共同合奏出了彭燕郊诗歌的创作主题。这些诗篇不仅充分呈示了彭燕郊以诗的... 彭燕郊的诗里有两类基本话语:沉重的话语和唯美的话语。尽管在不同时段,"沉重"与"唯美"话语的内涵有所衍变,但它们始终相互渗透、相互纠缠,共同合奏出了彭燕郊诗歌的创作主题。这些诗篇不仅充分呈示了彭燕郊以诗的方式对于时代的担当,更见证了彭燕郊对于个性与气质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燕郊诗歌 创作主题 唯美
下载PDF
文言白话之争下的文化隐喻——关于《孔乙己》创作主题另一解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进才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5,共6页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发表于1919年4月号的《新青年》杂志,在近一个世纪的文学接受中,《孔乙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然而,纵观其接受的历史,对于其主题的解读要么把重心放在人物形象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上...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发表于1919年4月号的《新青年》杂志,在近一个世纪的文学接受中,《孔乙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然而,纵观其接受的历史,对于其主题的解读要么把重心放在人物形象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上,由此展开对于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深刻批判的思想主题;要么把分析的重心投射到孔乙己生活的鲁镇世界以及周围的冷漠观众,以此展开对于周围庸众的文化批判和人性痼疾与麻木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如果把阅读的目光投向当时的文化语境,把文化语境与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就会探察到《孔乙己》隐而不彰另一主题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创作主题 文化隐喻 《新青年》杂志 国民性批判 白话 文言 文化语境
原文传递
论德国浪漫派对施特劳斯诗学观与创作主题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建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5,共5页
本文以博托.施特劳斯与德国浪漫派之间的渊源关系为题,分析该作家在诗学观和创作主题上如何接受和转化浪漫主义的影响。施特劳斯在科学和艺术相融通、提升艺术的作用、强调“记忆”的力量与图像的意义等问题上,同浪漫派诗学观遥相呼应,... 本文以博托.施特劳斯与德国浪漫派之间的渊源关系为题,分析该作家在诗学观和创作主题上如何接受和转化浪漫主义的影响。施特劳斯在科学和艺术相融通、提升艺术的作用、强调“记忆”的力量与图像的意义等问题上,同浪漫派诗学观遥相呼应,但显然并未接受浪漫派的“诗化”要求和“整体性”追求。在创作主题上,作家也像浪漫派那样,表现出对艺术和爱欲等主题的偏爱,然而这类主题的处理,同样也提示了作家区别于浪漫派的理解和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托·施特劳斯 德国浪漫派 诗学观 创作主题
下载PDF
女性主义对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主题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红梅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与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新时期女性创作的繁荣促使政治文化界运用有别于男性文化的理论对其进行评判,扩大了女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对“人类性”写作主题产生了积极健康的影响,同时开... 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与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新时期女性创作的繁荣促使政治文化界运用有别于男性文化的理论对其进行评判,扩大了女性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对“人类性”写作主题产生了积极健康的影响,同时开阔了女性创作主题,使“私人化”写作在争鸣声中表达了独特的女性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 创作主题 影响 女性话语 文学批评 中国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创作主题评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晓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5-97,共3页
托尼·莫里森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一位美国黑人女性。她身份的含混导致其创作主题的多元,因此她的作品能够吸引不同的读者和评论家,获得广泛的关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黑人美学等流派均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她的作品进行... 托尼·莫里森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一位美国黑人女性。她身份的含混导致其创作主题的多元,因此她的作品能够吸引不同的读者和评论家,获得广泛的关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黑人美学等流派均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无穷的阐释。本文通观其八部小说,评议莫里森创作主题的复杂性和其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即美国黑人妇女的困惑与自救、种族的苦难、自我追寻和文化定位、爱、历史、魔幻与现实的交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创作主题 美国黑人 黑人女性
下载PDF
觉醒与寻找:“朦胧诗”的创作主题与抒情人格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永恒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崛起并兴盛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有两大主题:觉醒与寻找。主要以北岛、舒婷为代表,他们以独具特色的声音加入时代主题的大合唱,集中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人格和思想风貌。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分析,不仅揭示出他们诗歌鲜明... 崛起并兴盛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有两大主题:觉醒与寻找。主要以北岛、舒婷为代表,他们以独具特色的声音加入时代主题的大合唱,集中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人格和思想风貌。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分析,不仅揭示出他们诗歌鲜明的抒情风格与艺术个性,而且也捕捉到诗人主体精神与抒情人格的差异,而这,对于他们诗歌创作的发展与成就,也绝不是没有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觉醒 寻找 创作主题 抒情人格
下载PDF
透视苦难的冰——对卡夫卡创作主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惠萍 梁玉龙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卡夫卡封闭内倾的个性,不善与外界交流的性格特征,使其作品充满恐惧和无望;挥之不去的父权的巨大阴影,使其作品充满了荒诞与焦灼;而犹太民族无穷灾难带来的心灵上的永久创痛,使其作品充满了苦难、无助与无法排解的苦痛。面对这种生活的... 卡夫卡封闭内倾的个性,不善与外界交流的性格特征,使其作品充满恐惧和无望;挥之不去的父权的巨大阴影,使其作品充满了荒诞与焦灼;而犹太民族无穷灾难带来的心灵上的永久创痛,使其作品充满了苦难、无助与无法排解的苦痛。面对这种生活的绝对力量,人类存在的孤立、无价值、无路可走,便成了卡夫卡作品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生存背景 生活方式 创作主题 小说
下载PDF
从生态文学到生态文化——王秀杰鹤文化创作主题探寻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丽 《艺术广角》 2009年第5期64-67,共4页
鹤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庞大深邃的体系,承载着中国先民绵长的文化记忆,几千年来代代相承,塑造了中国人超脱飘逸的文化心态,也折射着中国古老的生态智慧以及原始的自然观。然而,传统文化在大众文化、西方文化的冲... 鹤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庞大深邃的体系,承载着中国先民绵长的文化记忆,几千年来代代相承,塑造了中国人超脱飘逸的文化心态,也折射着中国古老的生态智慧以及原始的自然观。然而,传统文化在大众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早已退缩于一隅,先人留下的鹤文化遗产也无法摆脱衰微的命运,甚至面临中断的危险。重拾古老的鹤文化记忆,修护与重建人类与鹤、人类与自然久已疏远的联系,它的当下意义不言而喻。辽宁作家王秀杰以鹤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近年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相继出版了散文集《鹤羽芦花》(1995年)、《生命与自然》(199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创作主题 生态文学 文化记忆 中国人 古老文化 文化心态 生态智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