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仪器分析“教研赛”教学模式研究
1
作者 刘雪岩 张蕾 +3 位作者 姜晓庆 许旭 邢志强 张鹏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依照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传统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竞赛为依托,将科研前沿引入课堂,以线上教学为纽带,开展“教研赛”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该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 依照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传统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竞赛为依托,将科研前沿引入课堂,以线上教学为纽带,开展“教研赛”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该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也促进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衔接,形成“虚实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教研赛”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2
作者 蒋煦涵 章丽萍 蒋尧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把握四链融合时代背景,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紧扣“四链融合”基本内涵,阐述了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三个新要求。基于四链融合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跨... 把握四链融合时代背景,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紧扣“四链融合”基本内涵,阐述了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三个新要求。基于四链融合背景下会计学专业“跨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分别提出建立“融合—共享—转化”学科数智化资源整合平台、组建“跨域、跨行、跨校”多角色组合的教研团队、设计“专业教育+智能教育+创业教育”三维联动的课程体系、优化“设问—溯因—反思”循环递进的教学策略四条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最后,研究了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对跨学科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链融合 “跨界融合” 跨学科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碳”目标驱动的能源化工类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吴雪梅 张文君 +7 位作者 韩冰雁 宋学志 孙晋 李光兰 李令东 焉晓明 李建英 潘艳秋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特色的跨专业实验平台。以上改革不仅促进了能源化工类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方向拓展,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双碳”技术进步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化工 “双碳”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院为例
4
作者 汪琳媛 王冰雪 +1 位作者 张坚 余冬青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逻辑,然后阐述了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民族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5
作者 孙阳光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18-21,共4页
针对全球新冠感染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该文结合民族院校和民族高等教育实际,分析新冠感染疫情对国内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探讨和实施新工科背景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 针对全球新冠感染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该文结合民族院校和民族高等教育实际,分析新冠感染疫情对国内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探讨和实施新工科背景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给出中南民族大学相应的教学实践及举措,探索后疫情时代民族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新工科 国际化 创新人才培养 民族院校
下载PDF
焦虑文化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卷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6
作者 刘宇文 李慧 《武陵学刊》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社会文化结构关乎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当前社会中弥漫着一种焦虑文化气息,这种焦虑文化促使青年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内卷以规避风险,从而阻碍创新能力发展。这种文化处境折射出青年学生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赢者通吃”价值观与多元场域... 社会文化结构关乎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当前社会中弥漫着一种焦虑文化气息,这种焦虑文化促使青年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内卷以规避风险,从而阻碍创新能力发展。这种文化处境折射出青年学生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赢者通吃”价值观与多元场域的失配消磨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优绩主义和学术理想的矛盾侵蚀青年学生的创新动力;应对挑战与规避风险的博弈削弱青年学生的创新自觉。为突破焦虑文化下的无效内卷,应持内源发展的培养思维,发展增值性评价,培养青年创新意识;树立良性竞争观念,激发青年创新动力;培育风险认知能力,提高青年创新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文化 创新人才培养 内卷现象 内源策略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矿业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7
作者 王少锋 周子龙 尹江江 《安全》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矿业工程专业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基于课程教学经验及新工科背景下矿业工程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首先,从思政教育、冲突调整、科技绘图、教学融入4个方面分析矿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其次,开展矿... 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矿业工程专业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基于课程教学经验及新工科背景下矿业工程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首先,从思政教育、冲突调整、科技绘图、教学融入4个方面分析矿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其次,开展矿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析,具体提出使命感培养路径、冲突调整路径、创新力培养路径、课程建设路径。以期为矿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策略及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矿业工程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勇担创新人才培养重任
8
作者 宋毅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是教育部依托相关高校建设的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自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教育部已在全国建设了895个示范中心,涵盖文、理、工、农、医等主...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是教育部依托相关高校建设的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自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教育部已在全国建设了895个示范中心,涵盖文、理、工、农、医等主要学科门类。近年来,示范中心聚焦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在锤炼高素质实验人才队伍、构建高水平实验教学体系、产出高质量实验教学成果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教学平台 学科门类 教学基地 实验教学体系 高校培养 教学支撑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翻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究——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9
作者 靳亚铭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随着我国翻译专业教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新文科建设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树立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注重跨学科融合、强化科技应用与数字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等系列要求。基于现阶段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困境及对教育部纲领... 随着我国翻译专业教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新文科建设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树立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注重跨学科融合、强化科技应用与数字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等系列要求。基于现阶段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困境及对教育部纲领性文件的对标分析,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翻译专业在外语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科技创新步伐,顺应语言服务市场需求,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体系、评价机制、师资队伍建设5个方面做出了改革举动,不断契合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市场及专业标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翻译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
10
作者 徐艳 李新星 胡志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36-0039,共4页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即是创新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架构中,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辅相成,二者紧密相联。实践教学内含创新人才培养的要义,而创新人才培养也不可或缺实践教学的支持。为了优化验证性实验,并有机整合各元素...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即是创新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架构中,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辅相成,二者紧密相联。实践教学内含创新人才培养的要义,而创新人才培养也不可或缺实践教学的支持。为了优化验证性实验,并有机整合各元素,在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这包括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引入了CDIO教育理念,并基于创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特别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展开。这一系列教学改革旨在拓宽学生实践学习的视野,提升实践学习的效果和兴趣。最终目标是实现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三维三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化工类研究生为例
11
作者 宋洁 陈李斌 +4 位作者 梁艳 郑美红 王佳瑜 卢文玉 刘宁宁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文章基于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现状,首先阐述了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了当前化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三维三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关键词 “三维三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化工类研究生 新工科
下载PDF
未来科技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双碳”战略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12
作者 薛其坤 《教育国际交流》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我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双碳”战略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庄严承诺,也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未来科技发展 庄严宣告 二氧化碳排放 战略决策 碳中和 联合国大会
下载PDF
融合项目制创新团队构建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龙樟 温飞娟 +1 位作者 唐东林 陈林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对融合项目制与创新团队构建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该模式以项目制为载体,以创新团队发展为依托,以学生学习能力与专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通...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对融合项目制与创新团队构建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该模式以项目制为载体,以创新团队发展为依托,以学生学习能力与专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对融合项目制创新团队构建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分析,发现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对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创新团队 新工科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以同济大学科技产业育人实践为例
14
作者 马立杰 张豪 +3 位作者 许涛 肖小凌 戴大勇 刘倚臣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同济大学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创新探索“学科+产业”共赢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特色模式,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通过搭建“要素+场景”多方集成的协同育人创新平台,建设“三全五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同济大学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创新探索“学科+产业”共赢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特色模式,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通过搭建“要素+场景”多方集成的协同育人创新平台,建设“三全五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四链融合”的共生型创新创业生态,支撑卓越工程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提升了师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在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以知识溢出促进了学校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产业育人理念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 产业育人
下载PDF
理工科本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5
作者 胡军 于浍 贾朝清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针对重果轻过、重教轻引、重理轻创、重考轻评等教学问题,文章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思维、理念、融合优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创新人才过程培养的新体系、新方法、新平台以及创新人才评价等内容,开展探索和实践,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建立... 针对重果轻过、重教轻引、重理轻创、重考轻评等教学问题,文章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思维、理念、融合优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创新人才过程培养的新体系、新方法、新平台以及创新人才评价等内容,开展探索和实践,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建立能够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发展的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三二三四”模式,以期为高校理工科育人培养提供新的改革和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优势 立德树人 “三二三四”模式
下载PDF
“三位一体”的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6
作者 邓清勇 黎孟瑶 廖莉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3期120-123,128,共5页
针对地方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多方困境,探索以科研项目为引导、大创项目为纽带、学科竞赛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介绍该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将教师科研资源有效融入到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 针对地方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多方困境,探索以科研项目为引导、大创项目为纽带、学科竞赛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介绍该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将教师科研资源有效融入到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助推研赛深度融合和科研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类院校 三位一体 创新人才培养 研赛融合
下载PDF
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体育院校实验室开放模式的实践研究
17
作者 郑密 武俸羽 +1 位作者 刘妍妍 及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11,共3页
体育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很多,例如体育院校实验室开放模式,它特别强调“开放预约”与“学生带动”两步走。所以本文就分别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大层面探讨当前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模式,研究其开放性内涵与操作方法,希望助... 体育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很多,例如体育院校实验室开放模式,它特别强调“开放预约”与“学生带动”两步走。所以本文就分别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大层面探讨当前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模式,研究其开放性内涵与操作方法,希望助力体育院校培养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模式 开机预约 体育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机械大类专业学生为例
18
作者 崔有正 李庆伟 +2 位作者 王凤娟 牟海晶 姜淑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18-0021,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依托,以机械类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机械大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机械大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及策略,以及“以赛促练,以赛促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初步应用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以赛促练,以赛促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相对于专业其他学生普遍具有更多的成果(论文、专利、比赛获奖等成果)产出、拥有较强的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以及较强的创新综合实践能力,为同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机械类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
下载PDF
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拓展课程实践化探索——以江苏省苏州中学为例
19
作者 袁菊华 夏幸 华靖 《江苏教育》 2024年第6期76-79,共4页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江苏省苏州中学依托伟长实验部课程建设,尝试通过拓展课程的实践化找到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口。通过与博物馆、高校实验室等机构的合作,着力培养学生在学科专业化道路发展中应具备...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江苏省苏州中学依托伟长实验部课程建设,尝试通过拓展课程的实践化找到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口。通过与博物馆、高校实验室等机构的合作,着力培养学生在学科专业化道路发展中应具备的不断追问、持续探索、付诸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拓展课程 实践化 实施路径 价值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