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化困境及其超越
1
作者 郑雅倩 杨振芳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化发展面临诸多阻力。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为理论视角,引入文化-认知性因素等制度要素,通过梳理文献以及结合70余万字访谈材料,发现利益相关者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偏差、“强激励-弱指导”考核评价模式以及院校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化发展面临诸多阻力。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为理论视角,引入文化-认知性因素等制度要素,通过梳理文献以及结合70余万字访谈材料,发现利益相关者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偏差、“强激励-弱指导”考核评价模式以及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治理结构失衡等因素引发了政策同构性扩散、“数字竞赛”行为以及“漏斗式”认知格局等困境。因此,应加快构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话语体系,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认同;以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软技能增值为导向,在评价上进一步优化动员机制;强化高校主体性地位,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制度化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话语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材料学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科朝 魏秋平 +3 位作者 蔡圳阳 马莉 邓泽军 王剑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型优秀人才的重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尚存在创业扶...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型优秀人才的重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尚存在创业扶持政策不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待优化、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文以材料学科为背景提出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宣传与落实力度、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大学生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平台等解决策略,通过高校、社会、政府三方协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科 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 实用型人才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吴远征 倪杰 沈皆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适应“四新”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其涵盖了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位置与边界、结构与关联、活动与功能等基本要素。从系统构成的不同要素入手,分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目... 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适应“四新”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其涵盖了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位置与边界、结构与关联、活动与功能等基本要素。从系统构成的不同要素入手,分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目标体系建设“、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全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和数智技术赋能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等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引入我国传统哲学智慧“道法术器势”的理论框架及其辩证关系,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之“道”,强化多维融合的生态体系之“法”,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之“术”,实现实践平台一体化融合之“器”,营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生态系统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生态系统 系统构建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赛创融合”评价机制构建
4
作者 郭磊 周慧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5,共8页
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显著特征,既是大学生学习效能提高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终极性表达。“赛创融合”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质量的重要路径,... 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显著特征,既是大学生学习效能提高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终极性表达。“赛创融合”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其长效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化结果导向型为过程激励型的评价改革,是促进这一激励机制长效化的关键。高校和教师在“赛创融合”中不仅要能够甄别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学习缺陷,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指导,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实落细落长远,最终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发设计用于过程激励型评价的奖励函数,并以问卷获得学生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基于最大化学生可能获得奖励的方式进行仿真,修正和改进评价指标,能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激励机制严密科学可操作,提升其过程激励型评价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效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赛创融合 长效激励机制 过程激励型评价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5
作者 董鹏 李贵贤 +2 位作者 王东亮 赵鹬 孙寒雪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创新、创业教育广谱化属于国家教育战略性改革。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议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创新课程和高校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等实施途径并进行耦合开展,依托党建引领教学革新顶层设计,内培外引优化师... 创新、创业教育广谱化属于国家教育战略性改革。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议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创新课程和高校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等实施途径并进行耦合开展,依托党建引领教学革新顶层设计,内培外引优化师资配置,建设创新课程保障终身学习及教学开放助推教学发展等手段,探索一套契合于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实践 化工专业
下载PDF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增负的途径研究
6
作者 程镝 高艳红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在全国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可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增负的方式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基于此,从就业形势、时代要求、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四个角度,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增负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在全国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可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增负的方式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基于此,从就业形势、时代要求、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四个角度,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增负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增负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七种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合理增负的途径,以期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专业 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 合理增负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以牡丹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7
作者 谢凤静 刘洋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
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并以牡丹江大学正在进行的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为契机,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研究,从课程设置、职业面向、培养目... 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并以牡丹江大学正在进行的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为契机,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研究,从课程设置、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新财经”视野下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8
作者 梁慧 夏保国 詹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新财经教育是传统财经教育转型和创新的协同进步,是贯彻国家“四新”战略,落实“新文科”战略和“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体现。从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入手,探讨“新财经”与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耦合基础。在“三... 新财经教育是传统财经教育转型和创新的协同进步,是贯彻国家“四新”战略,落实“新文科”战略和“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体现。从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入手,探讨“新财经”与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耦合基础。在“三有三实”新财经酒店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协同育人平台、融合融通培养三个层面,系统设计产业资源、社会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双向实时流通和共享的长效渠道及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路径,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为“新财经”视野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对引领数字时代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财经 本科 酒店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教学设计与实践
9
作者 王亚军 甘强 冯长根 《教育进展》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日益普及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许多学生往往面临着语言表达不清晰、交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我们系统设计了“科...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学校的日益普及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许多学生往往面临着语言表达不清晰、交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以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我们系统设计了“科技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评价办法、实践环节和课程思政环节。通过这些改革和设计,成功地提升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一教学设计与实施,为创新创业实践奠定了坚实的语言表达基础。教学改革成果对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
10
作者 张泽云 王中教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采用教育生态理论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实施提供新的理念指导、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从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参与主体的生态关系改善入手,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宗旨打造教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 采用教育生态理论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实施提供新的理念指导、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从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参与主体的生态关系改善入手,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宗旨打造教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产教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式推进。基于教育生态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要结合共同体的本质属性、结构特征、运行特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属性、外延需求,从微观生态系统、中观生态系统、宏观生态系统3个方面入手打造教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产教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理论 创新创业教育 共同体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特征探索——基于首批国家级双创基地建设内容的文本分析
11
作者 王秀梅 李先瑞 王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不同类别高校基地的建设内容特点。结果显示综合类、...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不同类别高校基地的建设内容特点。结果显示综合类、理工类、职业类、特色类高校基地在建设内容特点上存在差异,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依托优势平台、校企合作、结合特色产业三种基地建设模式,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文本分析 建设特征 建设模式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相融的探索
12
作者 刘静波 孙志新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2期36-37,共2页
为全面掌握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学生群体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相融合路径的探索,此次选取农林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地方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进行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开展情况,以及专创融... 为全面掌握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学生群体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相融合路径的探索,此次选取农林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以及地方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进行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开展情况,以及专创融合课程设置、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学校整体创新创业氛围、地方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人才类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专业素质 创新创业素质 乡村振兴 人才类型 农林类高校 特色农业发展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
13
作者 王艺 原光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强调教育供给主体的协同、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制度的保障,以促进供需衔接,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校以此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国家—高校—企业外循环”和“高校管理人员—教师—...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强调教育供给主体的协同、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制度的保障,以促进供需衔接,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校以此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国家—高校—企业外循环”和“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内循环”的协同机制,构建三维合一的长效发展模式,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协同碎片化、要素融合难、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技术融合,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等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化工产品包装创新创业教育——评《绿色化学原理与绿色产品设计》
14
作者 钟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化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发展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创新驱动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投资驱动模式,这种创新驱动在化工包装行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化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发展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创新驱动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投资驱动模式,这种创新驱动在化工包装行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强调具体的原则,为高效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指导与规范。《绿色化学原理与绿色产品设计》是由李群和代斌主编的书籍,于2008年8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化学工业出版社 绿色化学 绿色产品设计 国务院办公厅 产品包装 驱动模式 创新驱动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15
作者 王春姣 耿炎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5,共3页
数字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开展应当积极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新模式,培养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人才。本文将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 数字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开展应当积极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新模式,培养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人才。本文将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意义分析,探究教育融合育人培养优势,进一步基于融合发展教育载体建立,制定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教育策略,提升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协同育人教育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校 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调研
16
作者 李扬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定位就是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强国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内28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调研,在领导组织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保障激励制度与资金支持、双创平台载体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定位就是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强国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内28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调研,在领导组织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保障激励制度与资金支持、双创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问题及成因分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提升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调研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17
作者 宋耀辉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以高质量的乡村教育赋能乡村高质量振兴,主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的乡村人才。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途径,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的乡村双创型人才,既能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短...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以高质量的乡村教育赋能乡村高质量振兴,主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的乡村人才。乡村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乡村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途径,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的乡村双创型人才,既能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短缺问题,也是形成乡村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基于乡村振兴视角,通过分析乡村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内涵、目标和机遇,面对的现实困境,从人才理念、导师队伍、课程体系、培养路径与机制方面提出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多元化路径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策略
18
作者 李波林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两者融合发展还存在认知不全面、课程设置分立、管理机构融合性不强、实践课程创新不足、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管理机制促进协同融合、构建教...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两者融合发展还存在认知不全面、课程设置分立、管理机构融合性不强、实践课程创新不足、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管理机制促进协同融合、构建教育课程融合体系、打造融合型教师队伍、搭建共享型实践平台、构建递进式的协同育人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的有效融合,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实现育人创新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 课程融合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发展与内涵探讨
19
作者 朱家德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存在20多年,作为一个政策概念也有10多年了,但“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还不甚明了,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从人才和教育两个维度作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创造型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存在20多年,作为一个政策概念也有10多年了,但“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还不甚明了,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从人才和教育两个维度作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创造型人才”“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四者之间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探讨培养“什么样的好人才”来满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受国内外因素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历经四个发展阶段。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是跨学科教育,是一种有别于专业教育但又以专业教育为基础,采用跨学科的手段、方法和途径去培养具有一定跨学科素养,具备解决复杂科技问题和社会问题能力的人才培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促进企业用人机制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20
作者 李忠岘 陆俊汕 陆祥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46-50,共5页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创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弄清企业用人机制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存在必然关系,该文对录用过云南高校毕业生的147家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得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单...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创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弄清企业用人机制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存在必然关系,该文对录用过云南高校毕业生的147家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得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单位)用人机制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加强校企合作机制的落地,发挥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功能,形成政校企生四方联动协作机制;消除大学生就业中的障碍,为打造良好的企业用人机制助力;积极挖掘大学生潜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进而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企业用人机制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 企业用人机制 创新发展 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