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5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tGPT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挑战
1
作者 周文辉 赵金敏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2,共11页
创新能力一直被视为人类独有的智能,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突破了人类对机器智能的认知,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了新的价值和挑战。一方面,ChatGPT在弥补导师资源不足、强化学术指导,加速研究生创新知识习得、打破... 创新能力一直被视为人类独有的智能,但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突破了人类对机器智能的认知,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了新的价值和挑战。一方面,ChatGPT在弥补导师资源不足、强化学术指导,加速研究生创新知识习得、打破学科壁垒,引导研究问题挖掘、激发创新思维,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改革、容许自由探索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另一方面,ChatGPT也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高深知识的学习规律,使知识体系难以形成;导致教育内容亟待更新,人际互动受到冲击;引发创新能力内涵急剧变化,数字素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剧就业风险,使学科价值需重新研判。基于此,我国需要灵活运用人工智能,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机制,营造包容的创新环境;健全数字安全法规,提升研究生数字素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增强研究生技能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评价 数字素养
下载PDF
基于特色项目制与开源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2
作者 黄启春 《中国信息界》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引言.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科研发展和个人成就,建立多元创新能力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成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浙江大学软件工程领域为例,探索引导学生更多采用除学术论文以外的专利、... 引言.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科研发展和个人成就,建立多元创新能力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成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浙江大学软件工程领域为例,探索引导学生更多采用除学术论文以外的专利、重大工程、开源贡献等作为创新能力评价成果,以特色项目制人才培养提升学生解决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工程问题能力,以开源培养提升学生软件工程开放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评价 个人成就 软件工程 学术论文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 开源
下载PDF
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3
作者 金子祺 付亦宁 +1 位作者 刘绮莉 钟博文 《创新科技》 2024年第2期82-92,共11页
从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出发,研究知识关联整合的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跨层次深度学习为中介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剖析知识关联整合通过跨层次深度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江... 从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出发,研究知识关联整合的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跨层次深度学习为中介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剖析知识关联整合通过跨层次深度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江苏省依托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的39个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共331名成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知识关联整合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跨层次深度学习在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丰富了知识关联整合和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为跨学科团队科研管理实践带来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团队 知识关联整合 创新能力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机械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4
作者 杨赫然 孙兴伟 +1 位作者 董祉序 刘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出现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该文基于新工科的基本理念,...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出现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该文基于新工科的基本理念,从课程体系建设、“多师制”培养模式构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几方面入手进行机械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探索。通过近年研究生培养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后续可根据专业特点推广至其他相关专业,可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 专业学位 创新能力 新工科 研究生
下载PDF
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科研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策略——基于18所高职院校的实证调研分析
5
作者 胥郁 曾娅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构建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回应社会现实问题重大关切,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化访谈和跨专业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研究仍处在创建和发展阶段,面临... 构建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回应社会现实问题重大关切,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化访谈和跨专业行为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跨专业研究仍处在创建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跨专业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跨专业活动文化氛围和产学政研合作关系等特征要素对科研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特征水平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高于低特征水平院校。据此,高职院校应精准定位组织目标,科学布局跨专业组织发展;加快组织结构变革,构建高效的跨专业组织运行机制;营造支持性组织环境,激发跨专业组织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跨专业组织 科研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科研平台的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6
作者 田昌 熊立瑰 +3 位作者 陈雅 陈金华 颜娟 王英姿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科研平台的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科研平台 研究生 农林院校
下载PDF
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芮靖琳 范郁山 +3 位作者 赵彩娇 乔赟 陈靖红 李珍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针灸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优势学科,国家和社会对其创新型研究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分析了目前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从师和生共创的两个角度探讨应对策略,旨在深化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本专... 针灸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优势学科,国家和社会对其创新型研究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分析了目前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从师和生共创的两个角度探讨应对策略,旨在深化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素质全面的针灸推拿学创新型研究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学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下载PDF
福建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8
作者 苏绍玉 郑丽霞 林静静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4期172-176,共5页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产业之一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构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0个省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产业之一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构建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0个省份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福建发展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科技创新能力 福建 评价
下载PDF
智能制造视域下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9
作者 郑秀娟 熊凌 +2 位作者 吴怀宇 程磊 向森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2期17-21,共5页
智能制造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为满足这一人才培养需求,总结了本校以“面向产业需求、夯实基础理论、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创... 智能制造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和关键。为满足这一人才培养需求,总结了本校以“面向产业需求、夯实基础理论、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自动化专业 工程创新能力
下载PDF
农林院校化学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探索
10
作者 刘尊奇 胡宏志 刘洋 《高教学刊》 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
复合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林院校中化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交叉特色学科交流,搭建实践、实验交流平台,建设相应特色课程。将科学研... 复合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林院校中化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交叉特色学科交流,搭建实践、实验交流平台,建设相应特色课程。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学科交叉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11
作者 赵庆龄 王彤 魏欣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高校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为依托,提出系统性、模块化、递进式的应用型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该模式从学生入学...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高校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为依托,提出系统性、模块化、递进式的应用型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该模式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设置基础、提升、创新3个模块,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环环相扣、逐步升级。实践表明,融入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先进理论的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是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学科专业素养能力及学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研究生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下载PDF
“四结合四优化”培养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张桂莲 张海清 贺记外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队伍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从高校-企业-基地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队伍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从高校-企业-基地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校内外导师与技术人员相结合优化实践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校内与校外管理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作物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结合四优化 作物学科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管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13
作者 张学博 刘依蒙 杨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该文分析创新实验层次的构建,研究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途径,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5种方式,推出将创新实验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案,最后,...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该文分析创新实验层次的构建,研究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途径,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5种方式,推出将创新实验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案,最后,为推进高效实验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创新改革,配备合适的创新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实验 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化工类课程教学研究
14
作者 于专妮 李帅帅 +1 位作者 龚良玉 王强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科技化工人才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文章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采用“教+研”融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科学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可行的试验方案,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借助分小组任...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科技化工人才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文章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采用“教+研”融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科学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可行的试验方案,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借助分小组任务协助学生开展科研探索,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条件优化和生产实践,加深学生科研创新的深度。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发现,“教+研”融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该方法可复制,过程可溯源,为高科技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 精细化工
下载PDF
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研究
15
作者 张春妹 张掌然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建构主义和知识学习三阶段论理论,采用问题提出教学法,结合问题哲学思想,创新性提出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将教学分为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三个进程,分别进行学生自学、师生合学、师生研学。针对知...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建构主义和知识学习三阶段论理论,采用问题提出教学法,结合问题哲学思想,创新性提出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将教学分为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三个进程,分别进行学生自学、师生合学、师生研学。针对知识学习三阶段的不同学习目标,在三个阶段组织不同师生互动和学习活动,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发挥兴趣驱动作用、知识组织作用、情境迁移作用,达到建构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三段式问题教学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
下载PDF
计算广告学科建设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与知识共享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16
作者 段淳林 崔钰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7,共9页
计算广告学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产物,强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实践。基于共生理论与价值网络相关理论,将计算广告学科建设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参与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校、企业等单位作为共生单元,将信息的流动与创新作为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 计算广告学作为新文科建设的产物,强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实践。基于共生理论与价值网络相关理论,将计算广告学科建设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参与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校、企业等单位作为共生单元,将信息的流动与创新作为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来源,可以探究计算广告学科建设的持续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知识共享在网络价值关系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共生网络关系——组织学习能力知识分享——持续创新能力”是计算广告学科的创新发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广告学 共生理论 组织网络 知识共享 持续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跨界”导师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提升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例
17
作者 于国强 高希光 宋迎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45-47,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乎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满足航空发动机行业对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乎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满足航空发动机行业对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跨界”导师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该模式汇集了资深名师、思政教师、青年教师和院所导师,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和综合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 研究生教育 “跨界”导师团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否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正反向融合度的非线性检验
18
作者 吕延方 赵琳慧 王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托数字技术与设备实现核心领域突破性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编制我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从供需双层面和广义狭义双范畴,可构建并测算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正、反向融合度,探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实体企业创新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融合度对实体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正向融合度整体提升实体企业创新质量和效率,这与技术吸收能力强化相关;反向融合度处于合理区间时才能拉动创新增长,否则将因成本效应和适应性不足降低实体工业创新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 融合度 创新能力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驱动路径研究——基于fsQCA研究方法
19
作者 王君华 刘亚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2,共9页
为推动中国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对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深入探究。基于企业内部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和税收优惠、地方补贴及行业技术5个前因条件,阐述其对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为推动中国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对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深入探究。基于企业内部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和税收优惠、地方补贴及行业技术5个前因条件,阐述其对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26家中国不同行业上市龙头科技企业进行分析,构建前因条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框架,结果发现:从整体看,企业研发投入、地方政府补贴以及行业技术通过不同条件组态影响龙头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从企业资源看,相较于研发资金,研发人员对龙头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从外部环境看,市场和政府采用优势互补方式驱动龙头科技企业创新,且市场行业技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地方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发挥显著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科技企业 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 行业技术水平
下载PDF
用户资源创新能力、创业模式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众创空间的双重网络嵌入的调节作用
20
作者 周劲波 李炆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2,共10页
资源对用户开展创业活动至关重要,但对用户创业者资源创新能力影响创业模式选择以及关于创业绩效理论机制的探讨较少。通过构建不同资源创新能力、创业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匹配关系模型,对221家嵌入众创空间的用户创业企业进行实证研... 资源对用户开展创业活动至关重要,但对用户创业者资源创新能力影响创业模式选择以及关于创业绩效理论机制的探讨较少。通过构建不同资源创新能力、创业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匹配关系模型,对221家嵌入众创空间的用户创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资源获取创新能力有助于用户创业者选择协同型创业模式并促进生存绩效提升;②资源利用创新能力有助于用户创业者选择自主型创业模式并促进成长绩效提升;③创业模式在资源创新能力对创业绩效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④众创空间双重网络嵌入对资源创新能力与创业模式关系以及创业模式与创业绩效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创新能力 用户创业模式 用户创业绩效 众创空间 双重网络嵌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