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逻辑与战略路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1
作者 屈西西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与发展具有自身逻辑范式与特质。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南方科技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是在创新...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与发展具有自身逻辑范式与特质。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南方科技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是在创新生态环境变化、辅助性创新主体成形、区域高阶发展矛盾产生等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支柱性创新主体,并在与前者的自组织互动中,通过“隐形冠军”式定位、“专门化”经费与法律保障、“雁阵模式”国际化团队建设以及“高灵敏度”机制设计等实现跨越式发展。基于此,未来新型研究型大学应坚守自身“新”特征,摆脱“旧”式路径依赖,走向多主体共生协同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创生逻辑 战略规划 区域态系统理论 世界一流大学 国际化
下载PDF
从中国教育知识到教育学的创生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曾茂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共5页
中国古代教育知识形成了逐级演绎本土实践、借助经验归纳方式生产的逻辑。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近现代教育实践,催生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生产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知识转向前苏联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文化和学... 中国古代教育知识形成了逐级演绎本土实践、借助经验归纳方式生产的逻辑。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近现代教育实践,催生了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生产逻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知识转向前苏联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文化和学科交叉渗透的影响下,中国教育知识生产呈现出多元方式。其转变的根源在于社会变革,尤其是政权更替起着直接推动的作用,导致教育知识生产呈现出理想与现实双轨联接的逻辑变化。鉴于历史经验,中国教育学应以现有教育知识为基础,立足于本土实践,透视中国权利结构特征,形成聚焦师生具体人的综合原创方式,按照"问题—中层—学科"的创生程序,最终形成走向国际视野的民族生长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知识 教育学 创生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生发展逻辑与哲学范畴建构
3
作者 韩静 雷龙乾 《唐都学刊》 2023年第2期5-12,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人民自我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与中国历史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力量的呈现,另一方面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客观必然,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人民自我解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与中国历史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力量的呈现,另一方面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客观必然,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性与合规律性逻辑的实践性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个别偶然的历史事件,是对世界现代化旧模式的超越,蕴涵着深邃的哲学范畴逻辑,在价值论上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单极与独断,在历史观上创新了世界历史交往和文明交流互鉴原则,在认识论上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文明的认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 发展逻辑 哲学范畴建构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探赜
4
作者 王林艳 邵苛苛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立德树人成效是衡量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尺。文章剖析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创生逻辑,遵循外显式与内隐性、过程性与形成性、定量与质性的评价原则,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客体多维化、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课程... 立德树人成效是衡量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尺。文章剖析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创生逻辑,遵循外显式与内隐性、过程性与形成性、定量与质性的评价原则,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客体多维化、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体系,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体系 创生逻辑 构建原则 建构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