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团体创造力研究与创造心理学的理论转向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雪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77-1278,1276,共3页
团体创造力研究是当前创造心理学的新方向。本文讨论了自J.P.Guilford以来,从个体层次创造力研究发展到重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演变过程。认为团体创造力研究不仅在创造心理学传统理论框架内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其方法论视角的转换为以更广... 团体创造力研究是当前创造心理学的新方向。本文讨论了自J.P.Guilford以来,从个体层次创造力研究发展到重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演变过程。认为团体创造力研究不仅在创造心理学传统理论框架内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其方法论视角的转换为以更广阔视野揭示创造力本质打开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创造 团体创造 创造心理学 创造力研究 个体层次 传统理论 新时期 方法论
下载PDF
创造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的反思与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轶 刘静 《未来与发展》 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创新时代,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人才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了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的基础上,从创造心理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格因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与创新素质的作用关系,阐述... 在创新时代,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人才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了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的基础上,从创造心理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格因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与创新素质的作用关系,阐述了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管理、家庭教育以及学生主体等多个层面如何来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素质 创造心理学 智力水平 性格因素 外在环境因素
下载PDF
“钱学森之问”的答卷——为邱章乐《创造心理学》作序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永飞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9,共4页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邱章乐《创造心理学》从创造心理阻碍因素层面回答了这一问题。创造心理学是在广泛吸收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信息科学等最新理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邱章乐《创造心理学》从创造心理阻碍因素层面回答了这一问题。创造心理学是在广泛吸收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信息科学等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测试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作出解答,也为心理科学的"哥丹结"挥出有力的一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 邱章乐 创造心理学
下载PDF
科技创造心理学
4
作者 彭纪生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8-70,共3页
我们正处于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无论是对国家、地区还是个人、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无一例外卷入这场生存竟争。在激烈地搏斗中如何取胜,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是:创造力决定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地位。
关键词 创造 创造心理学 科技活动
下载PDF
探索科学创造活动的心理奥秘——读《科学创造心理学》
5
作者 王兴成 《科学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心理学家王极盛在科学创造心理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前进,终于向广大读者奉献出我国第一部科学创造心理学专著(该书已于1986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积极探索科学创造活动的心理奥秘,迈出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步。这部40万字的专著共十... 心理学家王极盛在科学创造心理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前进,终于向广大读者奉献出我国第一部科学创造心理学专著(该书已于1986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积极探索科学创造活动的心理奥秘,迈出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步。这部40万字的专著共十二章,分四部分:第1至第3章论述科技工作者的智力因素及其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第4至第6章论述科技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第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科技创造 探索科学 科学出版社 相结合 创造 科技工作者 创造心理学 创造活动 捕捉灵感
下载PDF
科学创造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王极盛 《科学管理研究》 1984年第4期66-70,共5页
一、科学创造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概述科学创造心理学是研究科学创造的心理规律。它主要研究科学创造过程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探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科学创造的作用和群体心理对科学创造的影响。研究科学创造心理学对于现代科学... 一、科学创造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概述科学创造心理学是研究科学创造的心理规律。它主要研究科学创造过程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探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科学创造的作用和群体心理对科学创造的影响。研究科学创造心理学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科技人员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仅能促进科技人员的智力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创造 科技工作者 管理心理学 非智力因素 创造心理学 科技人员 智力结构 心理特点 心理规律 科技创造
下载PDF
解读《周易》中的创造心理学思想
7
作者 李金德 王军 《社会心理科学》 2010年第6期3-7,69,共6页
《周易》中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创造心理学思想。本文从创造之"境",创造之"法"以及创造之"人"三个方面对《周易》所蕴含的创造心理学思想作出初步的解读。
关键词 《周易》 创造创造心理学
下载PDF
论创造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抗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9-92,共4页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1869年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开创了创造性研究的先河。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人类对自身的创造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创造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心理学理论派别林立,各流派的观点...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1869年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开创了创造性研究的先河。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人类对自身的创造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创造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心理学理论派别林立,各流派的观点相距甚远,难以达成共识,致使创造心理学至今尚未形成较严密的理论体系,难以为创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关于创造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主要应该从研究对象、与邻近学科的关系及研究内容等三大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心理学 理论体系
下载PDF
用创造心理学指导复调教学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62-65,73,共5页
(一) 对位法素有“音乐院的拉丁文”之恶名声。学生们总觉得用这种僵死的语言说不出自己那足以打动人心的满腹热情。一些叛逆者的野史更助长了这种幼稚的憎恨。因此,长期以来,对位法和赋格学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冷遇。其实音乐史上很难找... (一) 对位法素有“音乐院的拉丁文”之恶名声。学生们总觉得用这种僵死的语言说不出自己那足以打动人心的满腹热情。一些叛逆者的野史更助长了这种幼稚的憎恨。因此,长期以来,对位法和赋格学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冷遇。其实音乐史上很难找出一个真正漠视复调音乐而居然能成就大业的叛逆者。以浪漫热情著称的修曼总是告诫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作品 主题 复调教学 创造心理学 复调音乐 对位法 创造性思维 学生 叛逆者
下载PDF
艺术创造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兼论我国心理学的改造与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冠生 《心理学探新》 1983年第3期10-18,共9页
我国心理学的改造与建设,关系着心理学发展的未来,涉及到这门学科如何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服务。因此.对这一迫切而重大的问题,很有必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的建立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现有... 我国心理学的改造与建设,关系着心理学发展的未来,涉及到这门学科如何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服务。因此.对这一迫切而重大的问题,很有必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的建立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现有心理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也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目标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创造心理学 方法论问题 艺术家 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 艺术创造 辩证唯物主义 直觉 文艺心理学
下载PDF
知识经济与创造心理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仲凤 朱正国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76-77,共2页
知识经济或智力经济的发展表明,大量繁重的简单劳动、甚至复杂的事务性工作都将越来越多地交给自动化的机器去完成,逻辑推理也可以高效率地由机器完成,这样,人本身就真正得到了解放,而能够专注于具有挑战性的、能激发人的兴趣和情... 知识经济或智力经济的发展表明,大量繁重的简单劳动、甚至复杂的事务性工作都将越来越多地交给自动化的机器去完成,逻辑推理也可以高效率地由机器完成,这样,人本身就真正得到了解放,而能够专注于具有挑战性的、能激发人的兴趣和情感、最有力地促进人本身的自由发展、也最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创造性工作。这意味着,未来社会的进步将最直接和最大地依赖于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广泛地看,则是依赖于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所以,创造心理必将成为未来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和核心,并将传统心理学改造为崭新的创造心理学,实现心理学范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创造心理学 创造思维 非智力因素 生理基础
下载PDF
可以属归硬科学——评《科学创造心理学》
12
作者 赵红州 蒋国华 《科学管理研究》 1988年第3期80-80,共1页
我们“书斋”的案头,都放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研究员惠赠的他的近作《科学创造心理学》。书陈案头,这显然表明,我们常翻这本书。在当代,创造性已经成了一个迷人的字眼。对科学工作者和正在求学的年轻人来说,也许科学中的创造... 我们“书斋”的案头,都放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研究员惠赠的他的近作《科学创造心理学》。书陈案头,这显然表明,我们常翻这本书。在当代,创造性已经成了一个迷人的字眼。对科学工作者和正在求学的年轻人来说,也许科学中的创造更迷人。统计表明,在1950年,《心理学文摘》杂志收录于“创造性”一栏的论文只有11篇,占取摘论文总数不足0.2%。到1960年,便上升到0.4%。1966年,则达0.8%。1972年有关创造性的论文竟占1%。可是,王极盛同志的这本专著,正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创造心理学数者发展的产物。究竟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与一般性活动有何差异?为了发挥人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心理学 硬科学 创造性活动 心理学研究 科学创造 软科学 中国科学院 心理研究 科学工作者 社会环境
下载PDF
创造心理学分支——创造工程简介
13
作者 许立达 《应用心理学》 1982年第1期32-37,共6页
一、引言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发明、发现和创造的历史。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都归功于人的创造性。如果从发明青铜器的年代算起,创造性的发展迄今巳有七千余年。那么,人的创造力、创造性、创造过程。
关键词 解决问题 创造性理论 创造心理学 创造工程 创造过程 新构想 发现问题 集体智慧 创造 四个阶段
下载PDF
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新硕果——简评《科学创造心理学》
14
作者 车文博 《心理学探新》 1987年第4期104-105,共2页
王极盛著《科学创造心理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开拓了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它不仅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实现... 王极盛著《科学创造心理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开拓了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它不仅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作用。因此,研究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科技工作者 科技创造 科技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 重要条件 新成果
下载PDF
创造心理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孙明久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37-42,共6页
创造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很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它是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创造才能及其心理过程。研究各种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才能的影响。一提起发明创造,我们就会想到... 创造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很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它是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创造才能及其心理过程。研究各种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才能的影响。一提起发明创造,我们就会想到一些大科学家,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们的创造才能确实非常高,所以才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才能 创造心理学 日语教学 思维能力 心理过程 神经生理学 联想能力 接近联想 量力性原则 相似联想
下载PDF
论科学创造的心理学问题
16
作者 王极盛 《心理学探新》 1984年第2期54-59,74,共7页
科学创造心理学主要探索科学创造性过程的规律及特点,研究科技工作者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及科技工作者集团心理对创造性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创造心理学 科学创造 科技工作者 非智力因素 学问 创造
下载PDF
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造观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洪 董秀成 +1 位作者 李涛 谢维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12,共3页
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相关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满足学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需要。培养学生成为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力,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在电气... 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相关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满足学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需要。培养学生成为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力,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在电气信息类教育中,电气信息类创新实验室是有效激发大学生创造潜能的科技创新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 创造潜能 电气信息类 创新实验室
下载PDF
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启示下的机电类创新实验室的构建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杰斌 陈江鸿 巢传宣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70-72,共3页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热情呼唤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我们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的有关理论,在构建机电类创新实验室方面作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把机电类创新实验室建设成为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科技创新教育平台。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 创造潜能 创新实验室
下载PDF
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技术、原理与实证--特丽莎·阿马拜尔及其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衣新发 王立雪 李梦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8-114,共17页
哈佛大学特丽莎·阿马拜尔(Teresa Amabi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创了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为将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整合进创造力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她的研究拓宽了创造力研究的覆盖面,让人们更立体地认识创造力这种心理-社... 哈佛大学特丽莎·阿马拜尔(Teresa Amabi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创了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为将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整合进创造力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她的研究拓宽了创造力研究的覆盖面,让人们更立体地认识创造力这种心理-社会现象。文章按照时间脉络综述阿马拜尔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体从其发展出的同感评估技术(CAT)、创造力成分理论以及组织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就阿马拜尔创造力研究的工具和内容两方面做出具体评价,并对未来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做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马拜尔 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同感评估技术(CAT) 创造力成分理论 组织创新
下载PDF
文艺理论的生命也在于创造——评刘烜的《文艺创造心理学》
20
作者 杜书瀛 钱竞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22-123,92,共3页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突然发现自己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原以为批判了极左思潮,就自然可以拨乱而返正,岂料对于左倾理论体系的剖析追究并不仅仅限于江青、姚文元之流,而是牵动到远为广阔的层面。深重的问号笼罩在几...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突然发现自己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原以为批判了极左思潮,就自然可以拨乱而返正,岂料对于左倾理论体系的剖析追究并不仅仅限于江青、姚文元之流,而是牵动到远为广阔的层面。深重的问号笼罩在几乎每一个先前已然定论的原理、原则之上,即使是六十年代出版的几本高校文艺理论教材,其权威性也受到了探询和质疑。换句话说,简单地回归和重复并不能解决文艺理论的根本问题——如何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复杂多变的文艺现象。那么,借助友邻学科的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尴尬处境 文艺理论 创造心理学 问号 艺术天才 中国当代 根本问题 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