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人体创面扫描系统在烧伤创面面积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鲁晋 王亮 +1 位作者 王光毅 唐洪泰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验证并研发一套个体化、经济实用及便携式的三维人体创面扫描系统。方法:采集第一次前来医院就诊或第一次换药时的烧伤患者病例数据,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A法)与使用BurnCalc扫描方法(B法)在患者身上测得创面面积进行比较。使用配对... 目的:验证并研发一套个体化、经济实用及便携式的三维人体创面扫描系统。方法:采集第一次前来医院就诊或第一次换药时的烧伤患者病例数据,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A法)与使用BurnCalc扫描方法(B法)在患者身上测得创面面积进行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检测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A法与B法所测得面积相比,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05),运用B法所测得面积与A法测得面积一致。结论:BurnCalc扫描系统是一种无创、准确及个体化的三维人体创面扫描系统,可作为一种评价患者烧伤创面面积的通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扫描系统 个体化人体创面模型 无菌薄膜勾边法 创面面积评估
下载PDF
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对高位肛瘘患者创面面积、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礼平 李凌冰 唐华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3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对高位肛瘘患者创面面积、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本院80例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常规... 目的探讨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对高位肛瘘患者创面面积、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本院80例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面积、切口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5.0%(30/40)(P<0.05),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较常规治疗更能有效缩小高位肛瘘患者的创面面积,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 高位肛瘘 创面面积 切口愈合时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硬膏外敷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林 何春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58-45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硬膏外敷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实施贝复新外敷治疗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实施中药硬膏外敷... 目的探讨中药硬膏外敷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实施贝复新外敷治疗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实施中药硬膏外敷治疗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两组均给药24d并进行1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d后的创面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给药24 d后,两组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4 d后,两组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12,P<0.001)。结论中药硬膏外敷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中,能有效提升VEGF水平,减少创面面积,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性溃疡 中药硬膏外敷 创面面积 创面愈合时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meek植皮与邮票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疗效对比分析
4
作者 任忠亮 王耀军 +5 位作者 马平 薛佳杰 郭雷 高登文 郝青晔 高富成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68-156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meek植皮与邮票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新。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按植皮方式分为meek植皮组和邮票植皮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创面恢复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目的对比分析meek植皮与邮票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新。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按植皮方式分为meek植皮组和邮票植皮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创面恢复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meek植皮组患者手术耗时、供皮面积、植皮面积率、治疗费用均低于邮票植皮组,患者皮片融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邮票植皮组患者,患者植皮皮片成活率高于邮票植皮组患者,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邮票植皮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邮票植皮组(P均<0.05)。结论meek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效率明显优于邮票植皮方式,且有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更优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烧伤创面修复 meek植皮修复 邮票植皮修复
下载PDF
光子治疗仪结合愈肤宁在治疗小面积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颖 黄静 江萍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提出光子治疗仪结合愈肤宁治疗小面积烧伤创面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愈肤宁)和观察组(愈肤宁+光子治疗仪),各55例。通过比较2组出血情况,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情况、创面疼痛程度、瘙痒程度,实验室指标,创缘反... 提出光子治疗仪结合愈肤宁治疗小面积烧伤创面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愈肤宁)和观察组(愈肤宁+光子治疗仪),各55例。通过比较2组出血情况,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情况、创面疼痛程度、瘙痒程度,实验室指标,创缘反应,瘢痕增生、创面感染、色素沉着等情况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换药次数、VSS、NRS及FIIQ评分、IL-6、PCT、TPO指标和8d后创缘反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光子治疗仪结合愈肤宁治疗小面积烧伤创面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瘢痕,降低瘙痒程度,减少换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治疗仪 愈肤宁 面积烧伤创面
下载PDF
3种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观察并对比3种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120例在我院接受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治疗的患者,其住院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3组,每组有患者40... 目的 观察并对比3种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120例在我院接受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治疗的患者,其住院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3组,每组有患者40例,A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邮票皮植皮术,B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Meek植皮术,C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比较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与B组患者创面一期愈合率、植皮存活率和病死率均优于C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上,A组与B组患者均与C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B组患者康复效果优良率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邮票皮植皮术、Meek植皮术以及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为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患者的理想植皮方式,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邮票皮植皮术、Meek植皮术相对于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来说效果更为理想,在实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在邮票皮植皮术、Meek植皮术中选择其一,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烧伤创面 邮票皮植皮术 MEEK植皮术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
下载PDF
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应用
7
作者 赵蓓 胡燕 何琴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索分析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目的探索分析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创面治疗疗效、疼痛程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变化的时间、组间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第28 d的创面面积均低于治疗后第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28 d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门诊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能够加快伤口的愈合、缩小创面面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疼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下肢静脉溃疡 创面面积 疼痛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大面积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白晓龙 赵震 关铁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023-4024,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大面积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普通换药治疗,实验组予以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创面肉...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大面积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取普通换药治疗,实验组予以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予以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面积创面愈合
下载PDF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23
9
作者 陈巧玲 禤焕霞 黄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通过36例大面积感染创面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护理。认为加强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和创面的观察与护理,维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注重心理护理,做好伤肢护理,才能保证有效的引流,缩短疗程,减少... 通过36例大面积感染创面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护理。认为加强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和创面的观察与护理,维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注重心理护理,做好伤肢护理,才能保证有效的引流,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加速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感染创面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护理
下载PDF
VSD负压引流敷料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银梅 王筱霞 +1 位作者 段吉霏 陈剑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9期130-130,共1页
维斯第(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之间的中介,再利用透性粘贴薄膜封闭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
关键词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 面积感染创面 护理体会
下载PDF
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祥海 陈安 +2 位作者 华振 赵卓伟 孙超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单独行负压伤口治疗者为A组,单独行皮肤... 目的研究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单独和联合使用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单独行负压伤口治疗者为A组,单独行皮肤牵张器治疗者为B组,行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治疗者为C组,每组各20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3、7天创面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创面引流液透明质酸水平以及分泌物细菌计数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B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且C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治疗第1、3、7天,A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且C组的创面分泌物细菌计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3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治疗第1、3、7天,C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透明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皮肤牵张器与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联合使用促进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牵张器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 面积皮肤缺损创面
下载PDF
皮肤牵张器联合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宏伟 闫梦洋 +2 位作者 张玉龙 于永琳 盛全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3期59-62,71,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器联合负压伤口治疗(NPWT)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LACDW)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治疗的LACDW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NPWT技...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器联合负压伤口治疗(NPWT)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LACDW)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治疗的LACDW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NPWT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用皮肤牵张器治疗。比较两组创面面积,透明质酸(H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分析患者HA及VEGF水平与创面面积及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及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7、10 d的创面面积及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两组的HA及VEGF水平均分别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HA水平与创面面积及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呈负相关(r=-0.688、-0.579,P<0.05);患者VEGF水平与创面面积及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呈负相关(r=-0.623、-0.594,P<0.05)。结论联合应用皮肤牵张器以及NPWT技术治疗LACDW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缺损创面的面积及创面分泌物的细菌计数,增加VEGF及HA水平,值得给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牵张器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 面积皮肤缺损创面
下载PDF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莫匹罗软膏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祖红旭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莫匹罗软膏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127个创面)分为观察组35例(69个创面)和对照组32... 目的:探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莫匹罗软膏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127个创面)分为观察组35例(69个创面)和对照组32例(58个创面)。观察组采用外用rhGM-CSF联合莫匹罗软膏治疗,对照组单用莫匹罗软膏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创面疗效、创面愈合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细菌清除率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75%,64/69)显著高于对照组(75.86%,44/58),创面愈合率(91.30%,63/69)显著高于对照组(77.59%,45/58),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07±4.26)d]显著短于对照组[(23.18±3.72)d],创面细菌清除率(84.62%,22/26)显著高于对照组(40.74%,11/27),治疗2周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平均光密度值(0.23±0.03)显著高于对照组(0.17±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rhGM-CSF联合莫匹罗软膏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软膏 面积烧伤残余创面 效果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观察护理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聪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之间的中介,再利用透性粘贴膜封闭,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电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之间的中介,再利用透性粘贴膜封闭,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电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我科2007年9月-2008年9月对18例皮肤撕脱伤、碾压伤、开放性骨折、腰背部骶尾部褥疮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患者应用VSD技术,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面积感染创面 观察护理 引流治疗 泡沫材料 皮肤撕脱伤 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连虎丹烧伤膏治疗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
15
作者 陈存富 申庆亮 +6 位作者 陈婷婷 王克华 于仁义 李江 陈铭锐 陈明福 陶丽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12期1467-1468,共2页
关键词 连虎丹烧伤膏 面积Ⅲ度烧伤创面
下载PDF
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对大面积浅度烧伤患者的创面进行早期覆盖封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9期294-295,29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对大面积浅度烧伤患者的创面进行早期覆盖封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大面积浅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7例... 目的 :探讨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对大面积浅度烧伤患者的创面进行早期覆盖封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大面积浅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7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聚维酮碘软膏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创面细菌的检出率以及其对创面愈合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为(6.12±1.04)天,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为(12.14±1.17)天。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细菌的检出率为7.40%,对照组患者创面细菌的检出率为29.62%。治疗组患者创面细菌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对创面愈合的满意度为85.19%,对照组患者对创面愈合的满意度为62.96%。治疗组患者对创面愈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对大面积浅度烧伤患者的创面进行早期覆盖封闭可有效地促进其创面的愈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异种脱细胞真皮 早期覆盖封闭大面积浅度烧伤创面 愈合效果
下载PDF
祛腐生肌膏配合岛状邮票植皮治疗大面积感染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磊 沈金虎 +4 位作者 杨六中 张镇 李朝顶 罗仲伟 程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38-40,44,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致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祛腐生肌膏配合岛状邮票植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暴力外伤致大面积皮肤挫伤、脱套伤患者30例,均在一期清创缝合后出现大面积皮肤坏死,创面感染。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创伤致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祛腐生肌膏配合岛状邮票植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暴力外伤致大面积皮肤挫伤、脱套伤患者30例,均在一期清创缝合后出现大面积皮肤坏死,创面感染。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祛腐生肌膏换药,待肉芽组织覆盖创面后进行岛状邮票植皮,随后继续采用生肌膏换药。对照组行负压封闭引流(VSD)后常规清创换药,待肉芽组织覆盖创面后行邮票植皮,之后继续常规换药。观察2组患者植皮准备时间、植皮成活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采用祛腐生肌膏配合岛状邮票植皮后,植皮成活时间、新生上皮生长速度、创面愈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随访时患者创面均愈合,骨与肌腱的裸露区域得以良好覆盖,其中1例创伤严重,愈合较慢,经3个月换药创面最终均愈合。结论采用祛腐生肌膏换药,肉芽组织生长迅速,植皮准备时间短,配合岛状邮票植皮能提高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创面 祛腐生肌膏 岛状邮票植皮 负压封闭引流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磊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3168-3169,共2页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烧伤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将6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纳入观察范围,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3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悬液,30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外用碘伏纱布包扎,判断疗效和价格成本。...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烧伤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将6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纳入观察范围,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3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悬液,30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外用碘伏纱布包扎,判断疗效和价格成本。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8.8±2.1)d,短于对照组,成本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磺胺嘧啶银悬液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具有愈合快、成本低的作用,可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悬液 面积烧伤创面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福兴 楚妍(通讯作者) +4 位作者 胡晓璇 杨学林 王强 朱典勇 于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S01期0272-0272,共1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 2016 年 10 月 -2018 年 12 月 100 例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对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的病人采取常规清创治疗方...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 2016 年 10 月 -2018 年 12 月 100 例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对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的病人采取常规清创治疗方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组对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的病人实施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分析创面的平均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对应的监测指标;并发症。结果: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组生活质量相对应的监测指标、创面的平均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情况、并发症和常规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 < 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于大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面积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手足小面积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永胜 邱健钊 +5 位作者 李军 陈梓锋 陈家昇 陈云辉 刘霞 冯星龙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小面积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23例外伤致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软组织开放损伤患者,皮肤缺失面积为0.5 cm×0.8cm^3 cm×3 cm。彻底清创、止血后,将人...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小面积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23例外伤致肌腱和(或)骨外露的手足软组织开放损伤患者,皮肤缺失面积为0.5 cm×0.8cm^3 cm×3 cm。彻底清创、止血后,将人工真皮裁剪成与创面适当大小,将胶原海绵一侧向着创面贴附,并需在硅胶层上划孔,与创面边缘皮肤缝合,表面覆盖凡士林纱布,再轻轻压迫固定,以不压扁胶原海绵为原则。术后3~5 d常规换药,术后3~4周撕开硅胶膜,在新生的真皮样组织上植入与创面同等大小薄层表皮,操作方法同常规皮片移植方法,部分小面积伤口亦可待其自行愈合。结果患者创面均良好愈合,16例伤口待新生的真皮样组织生长良好后,创面植皮修复;7例伤口自行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个月。愈合创面皮肤外观满意,瘢痕无挛缩。结论人工真皮覆盖修复肌腱和(或)骨外露的小面积手足创面,可以简化皮片移植手术的操作,减少副损伤,降低截指(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手损伤 足损伤 面积创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