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2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斯坦奶牛初乳与常乳代谢物差异分析
1
作者 周涛 付力立 +7 位作者 罗正中 马莉 杜振隆 姚学萍 沈留红 余树民 严作廷 曹随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5,共12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初乳组和常乳组乳清进行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学生t检验,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荷斯坦奶牛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共筛选到97种差异代谢物,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谢物在初乳组的含量高于常乳组;差异代谢物随机森林图显示,排名靠前的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乌头酸、柠康酸、龙胆酸、泛酸、牛磺酸、氧戊二酸、柠檬酸、6’唾液酸乳糖和精胺。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8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牛磺酸与次黄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丁酸代谢。【结论】荷斯坦奶牛初乳中脂质、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物的含量高于常乳,而常乳中糖类代谢物含量高于初乳,初乳与常乳中代谢物水平的差异为后续代谢物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代谢组学 初乳 牛常乳 代谢物
下载PDF
圈养非洲白犀牛初乳蛋白组分及5种酶活性测定
2
作者 李世宗 朱茂 +2 位作者 徐维维 李卫真 庞双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114-0118,共5页
为了积累圈养非洲白犀牛初乳蛋白组分和酶活性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对非洲圈养白犀牛分娩后1-5天的初乳成分进行分析。用考马斯亮蓝法对白犀牛初乳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连续垂直板状电泳分离乳蛋白各组分,并用分... 为了积累圈养非洲白犀牛初乳蛋白组分和酶活性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对非洲圈养白犀牛分娩后1-5天的初乳成分进行分析。用考马斯亮蓝法对白犀牛初乳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连续垂直板状电泳分离乳蛋白各组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淀粉酶(AMS)、乳过氧化物酶(L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等5种酶活性。结果显示:白犀牛初乳中蛋白质浓度第1天最高为150.33±4.2 mg/mL,后呈下降趋势,约为荷斯坦牛乳蛋白质浓度的5倍。白犀牛初乳中Igs含量最为丰富,第1天最高为38.59%,后呈下降趋势;荷斯坦牛乳以CN为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为49.41%。AMS、LP和ALP的活性第2天最高为46.27±0.42 U/100 mL、299.33±15.5 U/mL和193.22±1.63 U/100 mL,后逐渐下降,其中各天LP活性均高于荷斯坦牛乳;NAGase活性第1天最高为48.22±1.15 U/L后逐渐下降,各天活性均高于荷斯坦牛乳;γ-GT活性呈上升趋势,第5天最高为1053.85±6.78 U/100 mL,高于荷斯坦牛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犀牛 初乳 酶活性测定 蛋白质含量 SDS-PAGE
下载PDF
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最佳证据总结
3
作者 纪锐婷 林丹娜 +4 位作者 刘小成 李婷婷 谢映梅 胡冰 应文娟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37-42,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国内外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证据,为开展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早产儿运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 目的检索、评价国内外早产儿行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证据,为开展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早产儿运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整合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篇和系统评价6篇。从适宜对象、干预方法、初乳管理以及健康教育4个方面,共获得15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从适宜对象、干预方法、初乳管理及健康教育这4个方面归纳分析早产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现有条件和患儿的实际情况开展初乳口腔免疫疗法,以促进患儿免疫系统的成熟及尽早达到出院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循证护理 最佳证据
下载PDF
姜黄牛初乳酸奶微观结构、风味物质及功能性研究
4
作者 白吉敏 刘妍妍 王宪青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2-68,112,共8页
为研究一款结构紧密,具有良好风味的高抗氧化性和免疫作用的酸奶产品,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普通酸奶和姜黄牛初乳酸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对姜黄牛初乳酸奶的微观结构和体内抗氧化和免疫作用进行研究,对姜黄牛... 为研究一款结构紧密,具有良好风味的高抗氧化性和免疫作用的酸奶产品,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普通酸奶和姜黄牛初乳酸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对姜黄牛初乳酸奶的微观结构和体内抗氧化和免疫作用进行研究,对姜黄牛初乳酸奶的结构及功能性进行初探。结果表明:姜黄牛初乳酸奶中共检测出5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酸类和酮类相对含量较高,且较普通酸奶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6.52%、5.89%,经过扫描电镜检测,姜黄牛初乳酸奶显示出更高程度的相互连通性和更密集的网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姜黄牛初乳酸奶的GSH-Px、CAT、SOD含量和IFN-α、IL-2、TNF-α、IgG水平增长均为极显著,能够更好地提高小鼠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由此可见,姜黄牛初乳酸奶具有更强的功能性,丰富了功能性酸奶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初乳 微观结构 风味物质 功能性
下载PDF
初乳滴注联合专科针对性护理对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全肠道喂养时间效果分析
5
作者 孙丽娜 吴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初乳滴注联合专科针对性护理对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全肠道喂养时间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的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初乳滴注联合常规护理,试验... 目的探讨初乳滴注联合专科针对性护理对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全肠道喂养时间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的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初乳滴注联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实施初乳滴注联合专科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全肠道喂养时间、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和两组患儿胃潴留情况(胃潴留次数、潴留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全肠道喂养时间、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正常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胃潴留次数、潴留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乳滴注联合专科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全肠道喂养时间以及康复时间,加速改善胃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滴注 专科针对性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全肠道喂养时间 胃潴留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陈思妤 高峰 王红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间出生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神经发育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重、头围、身高及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按摩能够提高早产儿的喂养有效率,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口腔按摩 早产儿 生长发育 神经发育
下载PDF
初乳口腔护理联合多感官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
7
作者 罗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究初乳口腔护理联合多感官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7例,以入院顺序作为分组标准,单号为对照组(43例),双号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究初乳口腔护理联合多感官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7例,以入院顺序作为分组标准,单号为对照组(43例),双号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初乳口腔护理联合多感官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改善情况、生长发育速度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潴留奶量、潴留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摄入奶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头围、身长及体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持续腹胀时间、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乳口腔护理联合多感官干预可明显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加快患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经口喂养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初乳口腔护理 多感官干预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初乳口腔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建立全肠道喂养过程的影响观察
8
作者 方利娟 吴端春 +2 位作者 陈妙兴 江斓燕 邱海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75-0178,共4页
探究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初乳口腔护理对建立全肠道喂养过程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纳入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25例,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25例,初乳口腔护理),对肠内营养进程、生长发育情况、并发症... 探究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初乳口腔护理对建立全肠道喂养过程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纳入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25例,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25例,初乳口腔护理),对肠内营养进程、生长发育情况、并发症以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出院时头围以及身长和参照组对比,P>0.05,试验组达肠内喂养的时间、到达足量肠内喂养的时间、出院时体质量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呕吐、腹胀、胃潴留、血便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家属对护士满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初乳口腔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能够改善肠内营养进程以及生长发育情况,降低喂养并发症,提高机体免疫,有利于促进患儿健康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口腔护理 生理盐水 超低体重儿 全肠道喂养
下载PDF
嗅味觉刺激联合初乳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儿喂养的影响观察
9
作者 王佳凡 邓雪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90-0193,共4页
探究早产儿应用初乳口腔免疫联合嗅味觉刺激的效果。方法 以2022.3-2023.4为研究时间,在上述时间内随机抽取7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组名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单独进行初乳口腔免疫护理,试验组进... 探究早产儿应用初乳口腔免疫联合嗅味觉刺激的效果。方法 以2022.3-2023.4为研究时间,在上述时间内随机抽取7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组名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单独进行初乳口腔免疫护理,试验组进行嗅味觉刺激联合初乳口腔免疫护理,上述两组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结果 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过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所用时间更短的为试验组,差异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的吮 吸效率、喂养效率相比,开始经口喂养时两组无统计差异(P>0.05),完全经口喂养后,效率更高的为试验组,差异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头围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干预30天后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头围对比,更高的为试验组,差异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在两组早产儿中的发生率比较,占比更少的为试验组,差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应用初乳口腔免疫联合嗅味觉刺激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及早经口喂养,促进生长发育,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味觉刺激 初乳口腔免疫 护理 早产儿喂养
下载PDF
牛初乳营养组成和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韩立华 朱师晨 +1 位作者 Mike WEISER 毛学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97-407,共11页
牛初乳是指奶牛自然分娩后最初几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富含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抗菌肽和生长因子等多种活性成分。牛初乳特殊的营养组成赋予其调节免疫、改善胃肠道健康、促进骨骼健康以及加速伤口愈合等多种生... 牛初乳是指奶牛自然分娩后最初几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富含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抗菌肽和生长因子等多种活性成分。牛初乳特殊的营养组成赋予其调节免疫、改善胃肠道健康、促进骨骼健康以及加速伤口愈合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因此,牛初乳作为一种功能乳品或功能性乳基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牛初乳的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和加工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牛初乳的开发应用和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营养组成 生物学功能 加工稳定性 初乳产品
下载PDF
猪初乳中PEDV IgA抗体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11
作者 杨利 张浩明 +2 位作者 于晓明 侯立婷 郑其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2-828,共7页
为建立评价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免疫效力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纯化的PEDV免疫BALB/c小鼠,按照常规方法制备PEDV全病毒单克隆抗体(MAb)作为捕获抗体,PEDV细胞培养上清为夹心抗原,HRP标记的羊抗猪IgA为二抗,采用棋盘滴定法对各反应条... 为建立评价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免疫效力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纯化的PEDV免疫BALB/c小鼠,按照常规方法制备PEDV全病毒单克隆抗体(MAb)作为捕获抗体,PEDV细胞培养上清为夹心抗原,HRP标记的羊抗猪IgA为二抗,采用棋盘滴定法对各反应条件优化后建立了用于猪初乳中PEDV IgA检测的捕获ELISA方法,并确定其临界值为0.25。采用该捕获ELISA对PEDV、PCV2b、PRRSV、PRV、JEV、PPV、FMDV与CSFV IgA抗体阳性猪初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PEDV IgA抗体阳性猪初乳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其他病毒抗体阳性猪初乳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采用该方法和BIONOTE PEDV IgA试剂盒对从1∶10开始2倍倍比稀释的16个稀释度的阳性猪初乳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阳性样品检测的最大稀释度为1∶40960,是BIONOTE PEDV IgA试剂盒敏感性的16倍(1∶2560),表明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敏感性高。分别采用同一批次和不同批次制备的MAb包被的ELISA板分别检测5份PEDV IgA抗体阳性和1份PEDV IgA抗体阴性猪初乳,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4%~4.49%和1.90%~8.71%,均小于10%,重复性好。利用该捕获ELSIA和IDEXX PEDV IgA抗体试剂盒分别对50份猪初乳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样品检测的OD450nm值趋势高度一致,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与IDEXX试剂盒相关性强。利用该捕获ELISA和BIONOTE PEDV IgA试剂盒对100份临床采集的猪初乳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二者总体符合率为97.0%。利用该方法对90份免疫背景不同的猪初乳检测,结果显示,未感染PEDV且未免疫PED疫苗的母猪初乳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感染了PEDV或接种过PED疫苗的母猪初乳均为阳性结果,检测结果与样品的免疫背景相符。本研究建立的捕获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与同类进口产品检测结果符合率高,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其免疫背景相符。本研究为PEDV感染猪初乳的检测及PED疫苗免疫效力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IgA检测 捕获ELISA 初乳
下载PDF
姜黄牛初乳发酵乳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2
作者 王宪青 白吉敏 +4 位作者 陈文璐 刘妍妍 栾跃婷 罗云 朱建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3-170,共8页
为开发一种具有较高抗氧化能力的姜黄牛初乳发酵乳,以感官评价为响应值,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姜黄牛初乳发酵乳配方进行优化,并对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姜黄牛初乳发酵乳的最佳工艺为:姜黄素微... 为开发一种具有较高抗氧化能力的姜黄牛初乳发酵乳,以感官评价为响应值,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姜黄牛初乳发酵乳配方进行优化,并对产品的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姜黄牛初乳发酵乳的最佳工艺为:姜黄素微胶囊添加量0.5%、接种量2%、牛初乳添加量30%、蔗糖添加量6%,此时发酵乳感官评分达到91.24;姜黄牛初乳发酵乳的硬度为0.97 N,弹性3.96 mm,胶粘性0.83 N,内聚性0.83,黏度0.62 mJ,酸度为88.63°T,蛋白质含量3.98 g/100 g,脂肪含量0.46 g/100 g,乳酸菌数6.59×10^(8)CFU/mL,未检出致病菌;在酸奶浓度为25%时,姜黄牛初乳发酵乳对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9.59%、95.39%、63.26%,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普通发酵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微胶囊 初乳 发酵乳 品质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干预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卫丹 白妙琴 +2 位作者 谢梦琪 张丽 白露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53-455,共3页
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发生其他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障其生存的重要环节。经口喂养是临床常用的途径,但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口腔吸吮能力不完善,往往难以实现经口... 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发生其他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障其生存的重要环节。经口喂养是临床常用的途径,但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口腔吸吮能力不完善,往往难以实现经口喂养[1]。因此,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稳态 早产儿 喂养效果 袋鼠式干预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
下载PDF
基于串联亲和层析法纯化并鉴定猪初乳中SIgA
14
作者 杨悦 王锐 +7 位作者 甘源 郝飞 谢星 张磊 邵国青 孟庆国 陈蓉 冯志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84-3894,共11页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分子,在临床上常常作为疾病早期诊断的靶标,此外,基于SIgA的治疗性单抗和靶向SIgA产生的黏膜疫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分离并纯化出完整且具有活性的SIgA是产品研发的前提。为了提高猪初乳中S...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分子,在临床上常常作为疾病早期诊断的靶标,此外,基于SIgA的治疗性单抗和靶向SIgA产生的黏膜疫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分离并纯化出完整且具有活性的SIgA是产品研发的前提。为了提高猪初乳中SIgA的纯化效率,本研究采用串联亲和层析,强阴离子柱和精细分子筛层析进行纯化,从10 mL初乳中获得3 mg具有活性的SIgA。使用Western blot对纯化的SIg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纯化的SIgA与抗猪的重链蛋白单抗和抗SC单抗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使用ELISA测试SIgA与抗猪的IgA重链单抗的反应性,结果发现使用本方法纯化的SIgA较原先方法(即硫酸铵沉淀,DEAE52弱阴离子层析,SephadexG-200凝胶层析和多次亲和层析的纯化方法)具有更高的反应性。最后使用质谱鉴定纯化的蛋白,结果表明为猪的SIgA。本研究为从猪初乳中纯化SIgA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纯化方法,也为其它来源的SIgA的纯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SIGA 纯化 鉴定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初乳和常乳摄入对初生犊牛肝脏蛋白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吴涛 齐云霞 +6 位作者 刘伟 朱洪龙 黄冬维 丁海生 赵辉玲 程广龙 赵小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对犊牛肝脏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与初乳、常乳摄入相关的蛋白。【方法】以经产荷斯坦母牛分娩的9头公犊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初乳组(CI)、常乳组(M)和对照组(CT),每组3头。初乳组和常乳组犊牛分别饲喂初乳和常... 【目的】试验旨在对犊牛肝脏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与初乳、常乳摄入相关的蛋白。【方法】以经产荷斯坦母牛分娩的9头公犊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初乳组(CI)、常乳组(M)和对照组(CT),每组3头。初乳组和常乳组犊牛分别饲喂初乳和常乳,于出生后24 h屠宰;对照组未饲喂初乳或常乳,于出生后2 h屠宰。采用Label-free蛋白组学技术对3组犊牛肝脏的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以Q<0.05为阈值筛选各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犊牛肝脏中共鉴定到3901个蛋白,其中在初乳组、常乳组和对照组中分别鉴定到3521、3646和3548个蛋白,有3202个蛋白在3组中共表达。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显示,初乳组和常乳组犊牛肝脏中共筛选出287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生长发育和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显著富集通路为内吞作用、氨基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初乳组和对照组犊牛肝脏中共筛选出154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单组织过程和肌酸合成等生物过程,显著富集通路为氨基酸代谢、黏着斑和内吞作用等。【结论】饲喂初乳的犊牛肝脏中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分解代谢、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为犊牛摄入初乳后肝脏的蛋白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常乳 新生犊牛 肝脏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萨能奶山羊初乳和常乳的代谢组学分析
16
作者 康佳欣 李萌 +4 位作者 廖敏和 商佳琦 任皓威 卢玺丞 刘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45-252,共8页
以萨能奶山羊初乳和常乳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泌乳期萨能奶山羊乳中代谢物的差异以及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结果表明:初乳中共有118个代谢物与常乳存在差异,其中有62个代... 以萨能奶山羊初乳和常乳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泌乳期萨能奶山羊乳中代谢物的差异以及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结果表明:初乳中共有118个代谢物与常乳存在差异,其中有62个代谢物相对含量高于常乳,56个代谢物相对含量低于常乳,这些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脂质类、氨基酸类、核苷类等。在代谢通路分析中筛选出与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最高的9条关键通路,它们共同调节萨能奶山羊的泌乳过程,其中柠檬酸循环可作为连接其他代谢通路的桥梁。这些代谢通路的命中差异性代谢物数量为12个,初乳中相对含量高的差异性代谢物为牛磺酸、亚牛磺酸、牛磺胆酸、L-苯丙氨酸、L-酪氨酸、琥珀酸、异柠檬酸、D-麦芽糖、α-乳糖、4-羟基苯基丙酮酸和甘氨酸,常乳中相对含量高的差异性代谢物为N1-甲基-4-吡啶酮-3-羧酰胺,它们可作为萨能奶山羊初乳和常乳中潜在的标志性代谢物。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鉴别不同泌乳期萨能奶山羊乳差异性代谢物,为分析不同泌乳期的其他物种原料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萨能奶山羊 初乳 常乳 差异性代谢物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海藏羊初乳和常乳微生物多样性
17
作者 张莉莉 崔占鸿 +1 位作者 孙璐 刘书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为探究藏羊初乳和常乳的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本试验选取体况良好、2~3胎次的藏羊6头,采集初乳(C)和常乳(OM)。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组乳样的16S rDNA的V4区进行分析,选用PICRUSt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97%的一致性共得到3413个OTUs,... 为探究藏羊初乳和常乳的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本试验选取体况良好、2~3胎次的藏羊6头,采集初乳(C)和常乳(OM)。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组乳样的16S rDNA的V4区进行分析,选用PICRUSt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97%的一致性共得到3413个OTUs,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在藏羊常乳中高于藏羊初乳(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2组乳样中丰度最高的2种菌门,藏羊初乳中2种菌门丰富度分别为77.61%和11.66%,常乳中为71.65%和17.43%。在属水平上,2组乳样的优势菌属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且藏羊初乳中假单胞菌属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高于常乳。16S rDNA基因KEGG水平功能预测,结果发现常乳在遗传信息处理、复制修复和翻译功能上得到显著富集,初乳在氨基酸代谢功能上得到显著富集。表明藏羊初乳和常乳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并发现常乳在遗传信息处理、复制修复和翻译功能上得到显著富集,初乳在氨基酸代谢功能上得到显著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初乳 常乳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预测
下载PDF
牛初乳碱性蛋白对低钙饮食大鼠骨骼健康的作用
18
作者 张怡然 毕然 +3 位作者 李依璇 钱文涛 王孟辉 李洪亮 《中国奶牛》 2023年第7期69-74,共6页
牛初乳碱性蛋白是以牛初乳为原料,经杀菌,脱脂,离心分离去除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再经微滤、超滤、冷冻干燥等工艺而制成的,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加大鼠骨密度等作用。为探究添加牛初乳碱性蛋白的产品对大鼠骨骼健康的... 牛初乳碱性蛋白是以牛初乳为原料,经杀菌,脱脂,离心分离去除酪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再经微滤、超滤、冷冻干燥等工艺而制成的,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加大鼠骨密度等作用。为探究添加牛初乳碱性蛋白的产品对大鼠骨骼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80只10周龄的SD雄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8组,分为空白对照组、碳酸钙对照组以及6个试验组,包括牛奶(A组)、牛奶+乳矿物盐(B组)、牛奶+乳矿物盐+未加热CBP(C组)、牛奶+乳矿物盐+加热CBP(D组)、牛奶+乳矿物盐+VD3(E组)、牛奶+乳矿物盐+加热CBP+VD3(F组),低钙饲料饲喂3个月。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对照组,试验F组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上升25%;在各组摄入钙的量一致时,试验F组的粪钙排出量下降幅度最大,该组相比空白对照组骨密度值显著上升,其相比添加CBP组骨密度有上升的趋势。可以得出,添加牛初乳碱性蛋白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大鼠对钙的吸收和重吸收。通过一系列骨指标的表征,发现添加牛初乳碱性蛋白产品对于长期低钙摄入造成的骨质流失有预防作用。综合考虑,添加牛初乳碱性蛋白的产品对于大鼠能够降低长期低钙摄入造成的骨质流失,有益于其骨骼健康。本试验可为牛初乳碱性蛋白产品评价以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碱性蛋白 产品 骨骼健康 钙代谢 骨小梁结构
下载PDF
牛初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消化的研究
19
作者 刘梦鸽 樊萌萌 +4 位作者 林科群 周传一 余智毅 邓泽元 李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1,34,共9页
为提高牛初乳蛋白质在胃肠道的稳定性,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牛初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确定牛初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20 mgβ-谷甾醇,60 mg磷脂,60 mg牛初乳粉,油水比为2∶1,超声时间为2 min。该条件下得到牛初乳脂质... 为提高牛初乳蛋白质在胃肠道的稳定性,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牛初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确定牛初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20 mgβ-谷甾醇,60 mg磷脂,60 mg牛初乳粉,油水比为2∶1,超声时间为2 min。该条件下得到牛初乳脂质体蛋白质包封率为41.92%±0.32%,IgG包封率24.7%±7.5%。此外,体外消化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作为牛初乳的载体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研究获得了一种蛋白质包封率较高,缓释作用较强的牛初乳脂质体,可以实现功能蛋白的持续补充,为牛初乳等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乳 体外消化 脂质体 缓释
下载PDF
荷斯坦牛干奶期体况评分对初乳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昊冉 夏予馨 +6 位作者 梁艳 王海洋 周福振 周部 代旭 杨章平 毛永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2,共7页
为探究荷斯坦牛干奶期体况评分(Dry milk Body Condition Score,DBCS)对初乳中IgG(Immunoglobulin G)浓度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江苏地区某大型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DBCS及初乳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数据共10846条,利用... 为探究荷斯坦牛干奶期体况评分(Dry milk Body Condition Score,DBCS)对初乳中IgG(Immunoglobulin G)浓度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江苏地区某大型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DBCS及初乳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数据共10846条,利用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荷斯坦牛胎次、在胎天数和产犊季节对DBCS的影响,同时分析胎次和DBCS的交互作用对初乳中IgG浓度和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胎次、产犊季节、在胎天数对荷斯坦牛DBCS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4胎牛DBCS显著高于其他胎次,5胎牛DBCS显著低于其他胎次;荷斯坦牛在冬季产犊时DBCS最高(3.48),在春季产犊时DBCS最低(3.13);在胎天数为281~300 d时,DBCS显著高于其他天数,在胎天数为271~280 d时,DBCS显著低于在胎天数为260~270 d和281~300 d的奶牛;荷斯坦牛DBCS对初乳IgG浓度、犊牛出生重、断奶日龄、平均日增重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胎次和DBCS二因素互作分析表明:胎次与DBCS的互作对2胎和3胎母牛所产犊牛的断奶日龄、断奶体重和断奶日增重均有极显著影响。综上,胎次、产犊季节和在胎天数均极显著影响DBCS。本研究牛群中DBCS在2.75~3.25时奶牛初乳IgG浓度与犊牛生长性能最佳,该研究为江苏地区奶牛场改善奶牛饲养管理、提升动物福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干奶期体况评分 初乳 IgG浓度 犊牛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