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1
作者 金微 曾铁英 +5 位作者 刘莉 杨凌艳 王颖 邢翠 董娜娜 张帆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8期838-843,853,共7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方法,宣教对象主要为初产妇本人;选取2022年...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在剖宫产初产妇早期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方法,宣教对象主要为初产妇本人;选取2022年3-7月在我院计划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98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情况;干预前后初产妇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家庭支持;干预后初产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和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前2组初产妇及照顾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及其照顾者母乳喂养知识,以及初产妇婴儿喂养态度、母乳喂养家庭支持、泌乳Ⅱ期启动时间和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产妇及照顾者的母乳喂养知识,提升婴儿喂养态度及母乳喂养家庭支持,缩短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提高产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赋能健康教育模式 剖宫产 初产妇 早期母乳喂养 围产期护理
下载PDF
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对初产妇分娩出血量、会阴损伤及分娩疼痛的影响
2
作者 董梅 张运彩 +1 位作者 刘琳娜 徐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07-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对初产妇分娩出血量、会阴损伤、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拟在本院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对初产妇分娩出血量、会阴损伤、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拟在本院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比较两组出血量、产程、会阴损伤情况、简化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及舒适度。结果:干预组产后2h(185.96±13.47ml)、24h(216.15±21.09ml)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43.11±25.53ml、291.66±29.25ml),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会阴损伤情况较对照组轻,SF-MPQ量表视觉模拟评分(3.15±0.88分)、疼痛分级指数(16.32±2.57分)、疼痛强度(1.83±0.45分)均低于对照组(4.67±1.12分、20.81±5.09分、2.47±0.62分),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能够减少初产妇分娩出血量和会阴损伤,减轻初产妇疼痛,提高身心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无痛分娩 计划行为理论 接生手法 分娩出血量 会阴损伤 分娩疼痛
下载PDF
五感六觉理念的引导式教育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
3
作者 汪小娟 邹永红 +1 位作者 袁琼英 甄妮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五感六觉理念的引导式教育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入院的4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常规教育组,接受常规教育;将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入院的4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五感六觉组,接受五感六觉... 目的:探讨五感六觉理念的引导式教育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入院的4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常规教育组,接受常规教育;将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入院的4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五感六觉组,接受五感六觉理念的引导式教育,两组均持续干预至产后出院。比较两组角色适应[采用母亲角色适应问卷(RAQ)]、育儿胜任感[采用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抑郁程度[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主观幸福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结果:五感六觉组RAQ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教育组(P<0.01);干预后,两组C-PSO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五感六觉组高于常规教育组(P<0.05);干预后,两组EP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五感六觉组低于常规教育组(P<0.01);干预后,两组GWB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五感六觉组高于常规教育组(P<0.01);干预后,两组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五感六觉组高于常规教育组(P<0.01)。结论:五感六觉理念的引导式教育可帮助高龄初产妇提高角色适应和育儿胜任感,降低不良情绪,加强主观幸福感并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感六觉 引导式教育 高龄初产妇 角色适应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恢复影响
4
作者 郭真 王艳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5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15例初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开展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护... 目的:观察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5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15例初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开展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1例,比较各组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分娩疼痛(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工具,FPS-R)、产后焦虑(SAS)与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总产程与住院时间、产妇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顺利阴道分娩率均为100.0%,观察组分娩后并发症率(0)低于对照组(7.1%),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9%),产妇产后出血量(216.2±10.8ml)少于对照组(289.7±15.2 ml),FPS-R评分(7.9±0.4分)低于对照组(8.9±0.5分),SAS(36.5±3.0分)与SDS(34.8±5.2分)评分低于对照组(42.4±3.8分、41.8±4.8分),总产程(516.23±9.76min)与住院时间(2.14±0.22d)均短于对照组(612.34±10.65 min、2.95±0.26d),产妇护理满意率(96.4%)高于对照组(85.7%)(均P<0.05).结论: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可较好缓解产妇心理不良状态,改善分娩结局,促进产后恢复,降低不良分娩结局,产妇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家属陪护下温馨助产模式 心理 分娩结局 产程 产后恢复 满意率
下载PDF
改良分娩操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丽 刘霞 +1 位作者 胡秋文 苏高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分娩操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并分娩的40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0名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名。... 目的探讨改良分娩操干预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并分娩的40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0名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娩前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改良分娩操干预。观察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感、会阴撕裂程度、产后出血量,以及胎心异常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等。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18.50%,低于对照组的24.50%(P<0.05);研究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产程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方面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分娩疼痛感、会阴撕裂程度较研究组严重(P<0.001);对照组胎心异常42例,胎心异常率21.00%,研究组胎心异常24例,胎心异常率12.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改良分娩操干预能够促进产程进展,降低产妇会阴撕裂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心异常的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操 初产妇 妊娠结局 围生儿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观察
6
作者 张燕 褚佩君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04-504,F0003,共2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待产时EPDS评分≥9分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EPDS评...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待产时EPDS评分≥9分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EPDS评分低于参照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让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得到明显改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 初产妇 产后抑郁
下载PDF
初产妇产后三天泌乳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燕 王玉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9-0034,共6页
探讨产后三天内的初产妇泌乳水平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8名产后三天内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初产妇产... 探讨产后三天内的初产妇泌乳水平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8名产后三天内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初产妇产后三日泌乳水平影响因素为每日吸奶次数、纯母乳喂养、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P<0.05)。结论 日吸奶次数多,纯母乳喂养可促进产后三天内初产妇泌乳,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产妇泌乳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泌乳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产后抑郁
下载PDF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产后营养摄入、乳汁分泌及哺乳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李春香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产后营养摄入、乳汁分泌及哺乳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使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回授法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产后营养摄入、乳汁分泌及哺乳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使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回授法健康教育,于入院当天、分娩4周后评估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记录两组初产妇的泌乳开始时间、泌乳充足时间,并于分娩4周后评估两组初产妇的营养摄入状况、泌乳充足状况及喂养状况。结果入院当天,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4周后,观察组初产妇的BSES-S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泌乳开始时间与泌乳充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其营养成分摄入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充足率高于对照组,母乳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围生期,运用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进行干预,有助于促进其在产后摄入营养,改善其乳汁分泌状况,增加其乳汁分泌量,改变其哺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 初产妇 围生期 产后营养摄入 乳汁分泌 哺乳行为
下载PDF
产前心理护理在初产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黄建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5-0168,共4页
探究产前心理护理在初产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其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产科产检及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前者给予常规管理和指导,观察组加用产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等。结果 在护理后,观... 探究产前心理护理在初产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其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产科产检及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前者给予常规管理和指导,观察组加用产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等。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程度(SDS)、焦虑程度(SAS)以及妊娠压力(PP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选择自然分娩产妇(255例)较对照组(185例)多(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比对照组重以及窒息情况(Apgar)评分比对照组高,产妇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患者进行产前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和妊娠压力,增强产妇的自我效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心理护理 初产妇 应激反应 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李建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14-0117,共4页
分析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的意义与效果。方法 择取2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先期入院的140例为参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后期入院的140例为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指标:①分娩方式;②分娩时产妇心理状态;③出血量;④新生儿窒息... 分析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的意义与效果。方法 择取2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先期入院的140例为参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后期入院的140例为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指标:①分娩方式;②分娩时产妇心理状态;③出血量;④新生儿窒息发生率;⑤新生儿评分。结果 参照组顺产率低于研究组,剖腹产率高于研究组,两项均满足P=0.00,阴道助产率无明显差异。分娩时参照组异常心理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比较得到P=0.00。参照组产妇出血量高于研究组,比较得到P=0.00。参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比较得到P=0.02。两组新生儿评分均不低于4分,无重度窒息发生;参照组轻度窒息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参照组正常新生儿率低于研究组,比较得到P=0.00。结论 心理护理可改善初产妇分娩期间的身心状态,保障母婴健康,提升阴道分娩率以及分娩的安全性,积极推广心理护理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11
作者 王蕾 胡成文 +3 位作者 许芳 王晓利 张艳 刘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23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医院产科两个病区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4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23年5-6月... 目的探究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23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医院产科两个病区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4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23年5-6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LEARNS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育儿胜任感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后42 d内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7 d的抑郁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的育儿胜任感,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减轻其产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S模式 初产妇 育儿胜任感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症状群识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马嫔 张广意 +3 位作者 李海霞 张燕 于慧 米光丽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 了解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症状的发生现状,识别其症状群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症状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妊娠晚期孕妇症状自评问卷对宁夏某妇女儿童医院门诊产检的235名高龄初产妇进行调查。采... 目的 了解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症状的发生现状,识别其症状群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症状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妊娠晚期孕妇症状自评问卷对宁夏某妇女儿童医院门诊产检的235名高龄初产妇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其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17份。本次调查发生率最高的6种症状为腰痛(87.1%)、尿频(84.8%)、乏力(82.5%)、呼吸困难(81.1%)、口干(80.2%)、睡眠障碍(78.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症状群分别命名为躯体-睡眠症状群、乏力-疼痛症状群、情绪相关症状群。妊娠前运动情况、妊娠前BMI是躯体-睡眠症状群和乏力-疼痛症状群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126,F=6.173,P<0.001;调整后R^(2)=0.156,F=5.140,P=0.006);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情绪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107,F=2.606,P=0.045)。结论 正常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会经历多种症状,且以症状群的形式出现,护理人员应根据该人群特征,制订症状管理方案,保障其安全舒适,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高龄初产妇 妊娠期 症状群
下载PDF
分娩镇痛初产妇产程中入量管理研究
13
作者 徐敏 高静 +4 位作者 赵会兰 王梅霞 焦瑞芬 刘雪芹 陈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9-83,共5页
目的 探讨饮食方式对分娩镇痛足月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单胎足月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入量管理及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对照组根据孕妇的意愿进食水,比较2组分娩质量,初产妇呕吐,发生率、因宫缩乏力使用缩宫... 目的 探讨饮食方式对分娩镇痛足月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单胎足月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入量管理及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对照组根据孕妇的意愿进食水,比较2组分娩质量,初产妇呕吐,发生率、因宫缩乏力使用缩宫素率、产时发热率、会阴侧切率、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比较2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时长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2组新生儿Apgar评分、随机血糖、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乳酸(Lac)值、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发热率、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呕吐的发生率、因宫缩乏力使用缩宫素率、产时发热率、会阴侧切率、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时长及产后2 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高血糖的发生率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脐动脉血pH值、Lac值、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随机血糖、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对产妇进行入量管理及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可以减少宫缩乏力发生率,缩短产程持续时间,降低难产发生率,减少产后2 h出血量及降低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初产妇 入量管理 分娩结局 产程 能量
下载PDF
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在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应用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周蓓 钱洁艳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4-335,共2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在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8年9月至2022年4月选择在本院建档分娩的适龄初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信封抽签原则将108例产妇分为人文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在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8年9月至2022年4月选择在本院建档分娩的适龄初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信封抽签原则将108例产妇分为人文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人文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人文组与对照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观察与记录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人文组护理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文组的泌乳初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人文组护理期间的母乳喂养认知-喂养技巧、健康饮食、主观规范、自信心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文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血清催乳素都高于治疗前(P<0.05),护理后人文组的血清催乳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 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在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应用能提高母乳喂养认知,提高产妇的催乳素含量,从而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加快泌乳初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理念 全科护理 适龄初产妇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李文勤 韩晓霞 +1 位作者 赵文君 张秋君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64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56例初产妇采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 目的观察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64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56例初产妇采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各产程时间、心理状态、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SAS、SDS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自然分娩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可显著缩短初产妇各产程时间,有效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同时利于初产妇母亲角色的转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P 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分析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张琼 季鑫 张庆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信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8月收治的78例GDM孕妇作为GDM组,选取同期78例非GDM孕妇作为非GDM组。收集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包括孕妇年龄、家庭月收入、妊娠前... 目的:探讨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信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8月收治的78例GDM孕妇作为GDM组,选取同期78例非GDM孕妇作为非GDM组。收集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包括孕妇年龄、家庭月收入、妊娠前体质指数、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糖尿病家族史、本次妊娠受孕方式、吸烟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孕前3个月阴道流血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GDM孕妇分为观察组(n=39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n=39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妊娠结局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妇年龄、妊娠前BMI、有糖尿病家族史、初潮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4.697,95%CI:2.855~7.728)、妊娠前BMI≥24kg/m^(2)(OR=2.965,95%CI:2.055~4.278)、有糖尿病家族史(OR=2.396,95%CI:2.093~2.774)均为初产妇GDM发生的高危因素;治疗后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的38.46%;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妊娠前BMI、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初产妇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给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妊娠期糖尿病 危险因素 二甲双胍
下载PDF
第二产程侧卧位对低危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范围综述
17
作者 胡倩 李雨轩 +1 位作者 弓政 陆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相关研究现状,明确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临床更合理地应用分娩体位。方法使用澳大利亚JBI更新版范围综述的制作指南和理论框架作为方法学指导,同时采用PRISMA-ScR作为报告清单,检索PubMed、Embase、We...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相关研究现状,明确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临床更合理地应用分娩体位。方法使用澳大利亚JBI更新版范围综述的制作指南和理论框架作为方法学指导,同时采用PRISMA-ScR作为报告清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 Plus、ProQuest Dissertations&These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针对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25日,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各研究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干预措施差距不大,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体位,该干预措施能改善低危初产妇的母婴结局指标,但需满足更多助产士人力资源及助产护理等要求。结论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在改善低危初产妇母婴结局指标上具有优势,可考虑作为一种新型分娩体位应用于临床,但未来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及大样本研究验证该体位在临床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 第二产程 侧卧位 生理指标 心理指标 母婴结局 范围综述
下载PDF
Escape room游戏宣教对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恐惧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18
作者 陈丽云 尹婷 李春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究Escape room游戏宣教对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恐惧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4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目的探究Escape room游戏宣教对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恐惧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4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Escape room游戏宣教,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恐惧水平、产程进展。结果观察组分娩恐惧中高水平初产妇占比为57.14%小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cape room游戏宣教在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能缓解产妇分娩恐惧情绪,可一定程度上加快产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初产妇 分娩恐惧 产程进展 Escape room游戏宣教
下载PDF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分娩不良情绪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19
作者 顾欣 曹琦林 +3 位作者 彭雪 范雪 季静 刘萍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期27-29,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分娩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妇产科门诊建档并定期参加产检的60例高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高龄初产妇分娩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妇产科门诊建档并定期参加产检的60例高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分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2组焦虑、抑郁情况,并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和顺产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830,P=0.006;t=5.315,P<0.001),顺产率高于对照组(χ^(2)=5.711,P=0.017),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868,P=0.167;χ^(2)=3.086,P=0.283;χ^(2)=2.576,P=0.152)。结论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能有效提高高龄初产妇顺产率,缓解其孕期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 社会支持 负性情绪 高龄 初产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家庭为中心下的产科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王蓉 沈梅 +1 位作者 韦春梅 戴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7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为中心下的产科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苏州市立医院自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抽取的10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家庭为中心下的产科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以苏州市立医院自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抽取的10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为中心下的产科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分娩恐惧程度[采用分娩恐惧量表(CAQ)]、分娩自我效能[采用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AQ中胎儿健康、产痛危害、自我控制、医疗护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BSEI-32中结果期望、分娩自我效能期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家庭为中心下的产科护理可有效改善初产妇的分娩恐惧,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改善分娩体验,提升分娩结局,利于初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 产科护理 初产妇 分娩恐惧 分娩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