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机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颖 张俊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时机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到我院治疗的10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护理模式;... 目的研究基于时机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到我院治疗的10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好(P<0.05);②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DMQIS评分和自护能力SD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DMQIS评分和SDSCA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均P<0.05)。结论将基于实际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护理模式 2型糖尿病 初发诊断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
2
作者 徐芹 周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指标水平、血脂水平及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结果:用药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比用药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比用药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比用药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均较用药前降低,研究组比对照组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用药前上升,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BMI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用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还能降低体重,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肥胖症 参芪降糖胶囊 地特胰岛素 血糖
下载PDF
团队生活技能训练模式在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刘伟民 王辉 于兴祎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51-453,457,共4页
目的:观察团队生活技能训练(SST)模式在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许昌市建安医院收治的60例初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团队生活技能训练(SST)模式在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许昌市建安医院收治的60例初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采用团队SST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的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PANSS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0、2.193、3.958,P<0.05);干预后,实验组SCL-90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0、7.752、7.530、3.623、6.530、6.003、5.308、2.364,P<0.05);干预后,实验组SSPI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6.571、7.272,P<0.05)。结论:对于初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而言,团队SST模式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执行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智力水平,减轻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生活技能训练模式 初发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下载PDF
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作用分析
4
作者 杨井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4-0077,共4页
探究分析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抽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胰... 探究分析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抽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取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胰岛素指标、血清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等均明显更优,同时实验组患者头痛乏力、低血糖、食欲下降、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十味玉泉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味玉泉片 盐酸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彭小莲 杨小芹 +2 位作者 金秀华 黄婷婷 阮玉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8-0031,共4页
对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分别为甲组(57例)和乙组(57例),使用二甲双胍对... 对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分别为甲组(57例)和乙组(57例),使用二甲双胍对甲组进行治疗,使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乙组进行治疗,对比2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乙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以及血糖指标均优于甲组,生活质量评分比甲组低,且P<0.05;2组发生不良反应概率对比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有效优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以及血糖指标,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不良反应 血糖指标
下载PDF
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春叶 邢钧 龚宝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初发SLE患者60例,分为标准治疗组和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组(贝利尤单抗组),每组30例。标准治疗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贝利尤单抗组在标准...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初发SLE患者60例,分为标准治疗组和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组(贝利尤单抗组),每组30例。标准治疗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贝利尤单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个月后的指标,包括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IgG)、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白球比(AGR)、双链DNA(ds-DNA)、抗核抗体(ANA)滴度、24 h尿蛋白定量、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醋酸泼尼松用量,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WBC、Hb、PLT、C3、C4、AG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贝利尤单抗组WBC、C3、AGR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gG、ESR、ds-DNA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贝利尤单抗组均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LEDAI-2000、醋酸泼尼松剂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贝利尤单抗组治疗后均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肾脏受累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贝利尤单抗组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后贝利尤单抗组总有效率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贝利尤单抗可协助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控制疾病活动,且未增加不良事件,建议用于初发轻中度病情活动的狼疮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泼尼松 治疗结果 贝利尤单抗 初发 疾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维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辽宁省瓦房店市六二六中医医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片...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辽宁省瓦房店市六二六中医医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效果。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低血糖、腹泻、恶心、头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6.79%(χ^(2)=4.867,P=0.027);治疗后,2组FPG、2 hPG、HbA 1c、TC、TG、LDL-C、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7%(χ^(2)=4.296,P=0.038)。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反应,且具有良好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初发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乔 任美侠 +1 位作者 魏春艳 王瑞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接诊的150例初发单眼近视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接诊的150例初发单眼近视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儿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视力矫正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后的视力和屈光度,干预1年后回院复查时,调查并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视力矫正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视力分别为1.12±0.06、1.46±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0±0.06、1.2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屈光度分别为(-0.53±0.12)D、(-0.22±0.07)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8±0.15)D、(-0.57±0.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儿童青少年初发单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中的应用可更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视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初发单眼近视 角膜塑形镜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健康教育 视力
下载PDF
初始维生素D、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
9
作者 张馨心 刘亚清 +1 位作者 崔永辉 许春进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初始维生素D、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125例初发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级(应用改良Mayo评分评... 目的分析初始维生素D、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与初发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情活动性、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125例初发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级(应用改良Mayo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分型)分为缓解期、活动期[轻度及中度(柳氮磺吡啶)、重度(美沙拉嗪肠溶片+醋酸泼尼松片)]。对比不同病情程度的初始维生素D、NG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分析UC患者临床疗效,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初始维生素D、NGF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36.22±5.61nmol/L)、中度组(46.28±7.06nmol/L)初始维生素D低于轻度组(57.39±8.42nmol/L),重度(46.38±10.69pg/L)、中度组(39.26±8.43pg/L)NGF水平高于轻度组(30.42±6.38pg/L),重度组初始维生素D低于中度组,NGF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初始维生素D与活动期内镜下分级呈负相关(r=-0.416,P<0.05),NGF与活动期内镜下分级呈正相关(r=0.343,P<0.05)。临床疗效有效组106例(84.80%),无效组19例(15.20%),两组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初始维生素D及NGF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知: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初始维生素D及NGF水平是影响UC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初始维生素D水平与WBC、PLT、ESR、血红蛋白、CRP、改良Mayo评分呈正相关(r=0.263、0.425、0.391、0.372、0.469,P<0.05),NGF水平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r=-0.371、-0.438、-0.522、-0.395、-0.488,P<0.05)。结论初始维生素D、NGF与初发UC病情活动性、疗效具有紧密联系,初发UC患者病情发展、规范化治疗效果欠佳可能与维生素D、NGF水平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维生素D NGF 初发溃疡性结肠炎 病情活动性 疗效
下载PDF
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卞昊宇 张立平 王惠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究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临床中医证候收集表,将35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转化为相应证素,采用χ2检验和Excel软件对不同类型患者证素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临床中医证候收集表,将35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转化为相应证素,采用χ2检验和Excel软件对不同类型患者证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胆囊切除史、胆、热、痰方面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气滞、肝、阴虚、脾、阳虚、血热、气虚、食积方面,复发型患者例数比例稍高于初发型患者;在证素组合方面,两类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均以标实证为主,证素与证素之间存在由实转虚的趋势。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证型虚实夹杂,疏肝利胆固然可以解除标实证,但治疗上也要分清疾病的主次要矛盾,合理运用固本培元法,辨证论治,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患者并发症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初发 复发 证候要素 证型分布
原文传递
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期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王胜男 薛原 周丽华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5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7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2例初发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7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2例初发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方案干预(糖皮质激素与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利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补体C3与C4、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抗双链DNA抗体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激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略高于对照组的93.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第1周及第24周的补体C3、补体C4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血清IgG水平、抗DS-DNA定量、泼尼松剂量及SLEDA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取得的数据变化更加明显。其中补体C3、C4、IgG水平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为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贝利尤单抗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补体C3与C4、免疫球蛋白、抗双链DNA定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的改善有积极作用,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近期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丽 皮银珍 +2 位作者 胡韵婷 李琳 龚海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1期67-70,共4页
目的 观察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一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 目的 观察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一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格列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质指数、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临床有关指标统计结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00%(χ^(2)=4.904,P=0.027)。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治疗前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水平标准差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生理维度、治疗维度、心理/精神维度及社会维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vs. 5.00%,χ^(2)=0.259,P=0.611)。结论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体质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初发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体质指数 血糖指标 胰岛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庄有霖 卓龙 邱小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尤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二甲双胍治疗)和观察组(41例,磷酸西格列汀+二甲...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尤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二甲双胍治疗)和观察组(41例,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体质量变化情况、血清生化指标、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体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5,P<0.05)。治疗后,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4、17.185,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4、8.053,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7、9.758,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4,P<0.05)。观察组食欲下降、低血糖、头痛乏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炎症发生,改善患者胰岛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炜炜 张为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83-685,740,共4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选择88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利格列汀治疗)与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选择88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利格列汀治疗)与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脂肪肝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β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可显著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有助于缓解脂肪肝,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2型糖尿病 NAFLD 二甲双胍 利格列汀
下载PDF
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脂质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维 张媛媛 +1 位作者 唐建东 涂晶晶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脂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比...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脂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BG、2hPB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调控血糖及脂质代谢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强化降糖 初发2型糖尿病 血糖 脂质代谢
下载PDF
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磊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7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15)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目的:探讨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15)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n=15)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情况(HOMA-IR、HOMA-β)、血脂指标、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予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44±0.52)mmol/L、(7.12±1.26)mmol/L、(6.22±0.52)%,HOMA-IR为(1.53±0.37),TC为(3.85±0.96)mmol/L、TG为(1.36±0.31)mmol/L、LDL-C为(1.54±0.31)mmol/L,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0.05);而其HOMA-β为(53.20±7.61),HDL-C为(2.04±0.39)mmol/L,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0.00%vs 40.00%,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降糖效果优于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水平,降低低血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多次胰岛素注射 初发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金凤 刘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7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滕南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对... 目的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7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滕南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FI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分别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前者对初发2型糖尿病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对血糖及胰岛素功能的改善情况更为理想,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磺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血糖 胰岛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周期教育模式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吴柳欢 邱锦媚 +4 位作者 苏培颖 陈龙健 覃玉梅 甘志梅 梁锦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6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周期教育模式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周期教育模式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自行设计的周期教育方案。出院后第5周、第12周、第24周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后第12周、第24周评价2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得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升高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期教育模式应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教育模式 初发2型糖尿病 延续护理
下载PDF
1例酮症酸中毒合并HHS并发胰腺损伤的初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邹莉 朱国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DKA主要特征为:(1)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2)胰岛素对抗性调节激素(ICRH,如胰高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特别是胰高糖素升高;(3)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DKA主要特征为:(1)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2)胰岛素对抗性调节激素(ICRH,如胰高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特别是胰高糖素升高;(3)因高血糖而导致的肾脏渗透性利尿而造成的。HHS的特征是高血糖和脱水,其机制与DKA类似,但有所不同。HHS不发生或较少发生酮症的原因是患者门静脉中还保持一定的胰岛素水平,肝脏能以不产生酮体的方式代谢游离脂肪酸FFA,而且高渗和脱水也会抑制脂肪分解,使进入肝脏的FFA不会太多。我科于2021年3月份成功救治了1例DKA及HHS并发胰腺损伤患者,采用降低血浆渗透压和血糖,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同时给予大量补液、降低胰液粘稠度,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糖,防治合并症的发生并加强基础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初发糖尿病
下载PDF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艳丽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山东省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山东省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初发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