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析志愿行为的利己性动机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朝静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由于志愿行为的无偿性和公益性,志愿者的利己性动机时常受到指责,这一现象不利于志愿行动的常态化。因此,如何用科学态度看待志愿行为的利己性动机成为志愿行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话题。在"以人为本"理论范式的观照下,合理利己性... 由于志愿行为的无偿性和公益性,志愿者的利己性动机时常受到指责,这一现象不利于志愿行动的常态化。因此,如何用科学态度看待志愿行为的利己性动机成为志愿行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话题。在"以人为本"理论范式的观照下,合理利己性动机的产生有其客观性,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符合正常道德伦理,是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支点。同时,利己性动机的实现存在着利他的价值取向,并不妨碍利他性价值的实现,二者相互渗透,在行为结果上是双赢的,共同促进了社会和谐及文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行为 志愿精神 利己性动机 利他价值
下载PDF
同情心的利己性与“斯密悖论”的破解
2
作者 彭代彦 郭更臣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4-69,共6页
分析了"斯密悖论"的实质、同情的利己性和回报、"斯密悖论"的根源等。分析表明,同情因亲缘、地域和信仰差异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这决定了同情心的利己性,而且同情的利己动机与经济上的利己并无不同,进而认为"斯... 分析了"斯密悖论"的实质、同情的利己性和回报、"斯密悖论"的根源等。分析表明,同情因亲缘、地域和信仰差异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这决定了同情心的利己性,而且同情的利己动机与经济上的利己并无不同,进而认为"斯密悖论"并不成立。指出仅仅提倡人要有同情心虽然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但难以收到持续的和普遍的效果,社会文明建设需要用回报作为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心 利己性 “斯密悖论”
下载PDF
从利己性与利他性看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结果
3
作者 刘晓红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年第1期77-79,83,共4页
并购作为企业自我发展与资本经营的重要途径,在近代经济发展与企业成长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行为、结果(绩效)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 并购作为企业自我发展与资本经营的重要途径,在近代经济发展与企业成长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行为、结果(绩效)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重新阐释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结果,认为企业发起并购活动的最终动因可归结为利己,而利己动机驱动下并购结果却具有利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利己性 利他
下载PDF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人性利己性的视角
4
作者 陈彩燕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4年第1期3-6,共4页
公平公正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从人性利己性的视角看,个人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利益博弈主体的不对等地位,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缺失中的利己行为对制度的僭越等,影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公平公正。尊重和利用人性的利己性及... 公平公正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从人性利己性的视角看,个人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利益博弈主体的不对等地位,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缺失中的利己行为对制度的僭越等,影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公平公正。尊重和利用人性的利己性及其合理性,规范和约束人的利己行为,在互利互惠中向弱势群体倾斜,有助于建设公平公正的现代学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校制度 公平公正 利己性
下载PDF
稀缺资源的利己性分配:“二代”现象分析
5
作者 武菲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9期42-43,共2页
"二代"现象问题是当前我国复杂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是当代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分析"二代"现象,既有利于从社会环境背景中充分认识此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时也有利于透过此现象... "二代"现象问题是当前我国复杂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是当代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分析"二代"现象,既有利于从社会环境背景中充分认识此社会现象的本质,同时也有利于透过此现象把握我国稀缺资源分配、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变革等宏观社会领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问题 稀缺资源 利己性分配 社会体制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利己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程玲秀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9期13-15,共3页
志愿服务活动一直以来都被人认为是无私奉献,志愿者们习惯从利他角度谈论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而羞于开口讨论其利己性。这易使志愿者无法直面与正视志愿服务活动带给志愿者的益处,从而忽略了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学生群体的真正价值所在... 志愿服务活动一直以来都被人认为是无私奉献,志愿者们习惯从利他角度谈论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而羞于开口讨论其利己性。这易使志愿者无法直面与正视志愿服务活动带给志愿者的益处,从而忽略了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学生群体的真正价值所在。本文利用社会心理学的"利己性"理论,结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心理动机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志愿者无法正面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者带来的益处"浮出水面",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在阳光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 志愿服务活动 利己性
下载PDF
“利己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
作者 田向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3-35,共3页
过去理论界把人的“利己性”归为自私自利的伦理学范畴加以无情批判。在解放思想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利己性”的合理性与缺陷,要认识到“利己性”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不能用简单的思想批判将其消灭。相反“利己性”作为... 过去理论界把人的“利己性”归为自私自利的伦理学范畴加以无情批判。在解放思想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利己性”的合理性与缺陷,要认识到“利己性”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不能用简单的思想批判将其消灭。相反“利己性”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仍具有极大的进步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注意发挥“利己性”和集体主义的积极性方面,另一方面要关注其局限性和破坏性的一面,实现推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己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合理与缺陷
下载PDF
论道德品质的利他性与利己性
8
作者 薛剑刚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年第9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道德品质 利他 德育 利己性
下载PDF
规则教育应注意利己性原则
9
《福建教育》 2017年第30期6-6,共1页
张帅在《教学与管理》2017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规则教育包括自律和他律两种形式,当前教师在日常的规则教育中过多地强调规则的利他性,忽视规则潜在的利己性与互惠性,致使规则教育原则严重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规则教育 利己性 《教学与管理》 教育原则 利他 互惠 他律 教师
下载PDF
规则教育应注意利己性原则
10
《福建教育》 2017年第31期6-6,共1页
张帅在《教学与管理》2017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规则教育包括自律和他律两种形式,当前教师在日常的规则教育中过多地强调规则的利他性,忽视规则潜在的利己性与互惠性,致使规则教育原则严重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当规则教育呈现出刻意... 张帅在《教学与管理》2017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规则教育包括自律和他律两种形式,当前教师在日常的规则教育中过多地强调规则的利他性,忽视规则潜在的利己性与互惠性,致使规则教育原则严重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当规则教育呈现出刻意的外在要求时,学生往往会产生规则始终是利他的,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误解。规则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利他性的教育倾向,不可避免地造成他律规则比例较重,自律与他律规则比例失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教育 利己性 自律与他律 《教学与管理》 比例失衡 利他 教育原则 教育倾向
下载PDF
聂赫留朵夫羞愧中的利他性与利己性——《复活(节选)》中的人性理想寻找
11
作者 尉彦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4期76-77,共2页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沦为妓女之后的故事。聂赫留朵夫的愧疚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也是支撑他行动的力量源泉[1],如果说聂赫留朵夫...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沦为妓女之后的故事。聂赫留朵夫的愧疚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也是支撑他行动的力量源泉[1],如果说聂赫留朵夫是作者托尔斯泰的一部分自我的化身,那么他的愧疚则是他心灵中善念的化身。为了给自己的愧疚赎罪,聂赫留朵夫与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进行碰撞,虽然最终上诉失败,但其中寄寓的人性理想却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辉。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本节选了《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情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赫留朵夫 玛丝洛娃 《复活》 利己性 利他 列夫·托尔斯泰 现实生活 高中语文课本
下载PDF
赫斯特豪斯对“德性利己”命题的客观性论证路径
12
作者 缪一天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9期72-75,80,共5页
“德性利己”命题源自赫斯特豪斯使用该命题与“德性使其拥有者成为好的人”以及“德性的上述两种特征是彼此关联的”建构自己的规范德性伦理客观性论证框架。赫斯特豪斯将这一命题的歧义性分为“特殊问题”与“一般问题”,并采用归谬... “德性利己”命题源自赫斯特豪斯使用该命题与“德性使其拥有者成为好的人”以及“德性的上述两种特征是彼此关联的”建构自己的规范德性伦理客观性论证框架。赫斯特豪斯将这一命题的歧义性分为“特殊问题”与“一般问题”,并采用归谬论证在不同语境中为德性有利于其拥有者的主张辩护。同时,她指出德性者与恶德者虽有不同的伦理视域,但在死亡、损伤和享受等情感的触发上有共通性。赫斯特豪斯对“德性利己”命题的论证为其伦理思想客观性的证明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己 伦理 客观
下载PDF
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处理方案的风险性与利己性
13
作者 厉海川 《绿叶》 2023年第10期34-37,共4页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将向太平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020个水箱中现存125万吨核污染水,而核电站137万吨核污染水的储存能力将于2022年耗尽。
关键词 东京电力公司 核污染 储存能力 水处理方案 利己性 福岛核电站 风险
原文传递
利己人性下的法官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康 《甘肃理论学刊》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利己性作为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法官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要真切地认识法官的行为,必须深刻地了解法官的利己人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合理的法官制度建设和有效的法官行为规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利己性 法官行为 合理抑制
下载PDF
利己人性下的法官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康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19-23,共5页
利己性作为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法官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要真切的认识法官的行为,必须深刻的了解法官的利己人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合理的法官制度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法官行为 法官制度 利己性 直接 理论依据 建设 合理 解法 科学
下载PDF
宗教道德的排他性与利己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士菊 《科学与无神论》 2005年第2期20-20,共1页
一、宗教道德的排他性 宗教道德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排他性.比如基督教道德的第一要义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马太福音>第22章,第37、38章)这就是说,如果信仰上帝,就是最... 一、宗教道德的排他性 宗教道德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排他性.比如基督教道德的第一要义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马太福音>第22章,第37、38章)这就是说,如果信仰上帝,就是最高的道德.否则,就是没有道德.其他宗教也都认为只有自己信奉的教义才是神圣的和绝对可靠的,对此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他们都宣称自己的道德规范也是宇宙性的、永恒的,宗教经典的正确性是超时空的,他们的教义所展示的是百分之百的智慧,他们反对知识的相对性.而其他宗教的教义不过是虚言妄语,它们决不可能是神的启示.正是由于在不同的宗教之间,甚至在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都制定了维护本宗教神灵的道德规范--清规戒律,这种道德规范只约束本宗教内部教徒的行为,以保证自己的神灵和教义的神圣性以及必然导致的本宗教的惟我独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道德 道德规范 利己性 排他
原文传递
共产国际推动国共合作的利己性
17
作者 王立红 曾秀敏 刘玉珍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4-195,共2页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以列宁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就认识到了复杂的政治形势,为了推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交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胜利为多国胜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要求"一个国家...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以列宁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就认识到了复杂的政治形势,为了推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交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胜利为多国胜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要求"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应服从全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同时"为了捍卫被军事方面无比强大的帝国主义列强所包围的各苏维埃共和国的生存,必须实行使一切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苏联 第三国际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共产党 联共(布) 国共两党合作 国共合作 苏维埃政府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季诺维也夫 利己性
原文传递
道德奉献的利己属性分析
18
作者 侯润珍 《吕梁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道德奉献具有利己属性,其表现有三,确立在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回报理论,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与日趋健全,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现实保障;道德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道德的完善,则... 道德奉献具有利己属性,其表现有三,确立在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关系基础之上的道德回报理论,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与日趋健全,为道德奉献利己提供了现实保障;道德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道德的完善,则是道德奉献利己主体性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奉献 利己性 道德回报 自我完善 自我实现
下载PDF
王文平:被忽略的德育层面:道德的利己性
19
《小学德育》 2006年第12期5-5,共1页
王文平在《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3期撰文指出:对于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道德的人,传统的道德教育似乎已给出了不言而喻的答案:一个人的行为越是不顾自己,就越是有道德,就越高尚。传统的学校德育很少站在学生的个体角度来进行深... 王文平在《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3期撰文指出:对于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道德的人,传统的道德教育似乎已给出了不言而喻的答案:一个人的行为越是不顾自己,就越是有道德,就越高尚。传统的学校德育很少站在学生的个体角度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实道德不仅具有利他性,还具有利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利己性 王文平 中小学 利他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人的现代性及其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
20
作者 陈用芳 《龙岩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人的现代性”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根据,“人的现代化”则是“人的现代性”的外在表现。“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了的人所具备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现代性”至少包括八大特质。人的现代性对公民道德建设有诸多... “人的现代性”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根据,“人的现代化”则是“人的现代性”的外在表现。“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了的人所具备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人的现代性”至少包括八大特质。人的现代性对公民道德建设有诸多启示:高扬主体性的同时要培育主体间性;要让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保驾护航;要充分地兼顾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要实现利他性与利己性的对立统一;要使自强性与开放性获得同步增长;要展现鲜明的民族性和卓越的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 人的现代 主体间 利他 利己性 君子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