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失衡与管制俘获的解决:分散利益组织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锡锌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10,共6页
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一个基本社会事实是不同的参与主体在参与机会以及参与程度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平衡。与此相应的是,行政过程中的管制俘获之情形普遍存在于各国的管制活动中,中国也不例外。多元的分散的利益组织化则是参与失衡与管制... 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一个基本社会事实是不同的参与主体在参与机会以及参与程度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平衡。与此相应的是,行政过程中的管制俘获之情形普遍存在于各国的管制活动中,中国也不例外。多元的分散的利益组织化则是参与失衡与管制俘获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失衡 管制俘获 分散利益组织化
下载PDF
劳资关系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路径研究——以利益组织化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新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4,共8页
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表达分散、工会缺乏独立性和代表性,导致劳动者权益经常受到资方的不法侵害。从利益组织化的角度来看,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就是要实现劳动者的利益组织化。为此,应当在更新观... 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表达分散、工会缺乏独立性和代表性,导致劳动者权益经常受到资方的不法侵害。从利益组织化的角度来看,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就是要实现劳动者的利益组织化。为此,应当在更新观念的前提下,优化劳动法律制度设计和安排,重点着力于:规范工会组织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完善工会代表权的构成与实现机制,促进雇主组织的行业性规范和自律,构建工会与雇主组织之间理性博弈、协商民主的劳资关系,健全劳工维权的司法和行政执法保障制度等,真正实现对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利益组织化 劳动者权利
原文传递
利益组织化可以有效地化解群体性事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44-48,共5页
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形式,其根源就在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高度分化的利益没有获得合理的组织化和代表。因此,实现利益组织化可以有效地化解群体性事件。政府肯定利益组织化的正当性,并在制度设计上保障利益组织... 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形式,其根源就在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高度分化的利益没有获得合理的组织化和代表。因此,实现利益组织化可以有效地化解群体性事件。政府肯定利益组织化的正当性,并在制度设计上保障利益组织化以及正确定位在利益组织博弈中的角色,可以保证社会的平稳的安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利益组织化 政府
下载PDF
利益组织化与社团组织发展: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
4
作者 张玉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3期39-44,共6页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我国由此进入了利益博弈的时代,利益主体也在利益博弈中由利益分散走向利益组织化。利益组织化在增强利益主体影响公共政策的力量,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使公民的政治参与由无序...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我国由此进入了利益博弈的时代,利益主体也在利益博弈中由利益分散走向利益组织化。利益组织化在增强利益主体影响公共政策的力量,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使公民的政治参与由无序变有序,改变不平衡的利益代表结构,减少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利益组织化的现实表现,我国在维权潮流下出现了"结社热"现象,社团组织在成立方式、组织性质、组织类型和组织成员来源上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政府积极培育和扶植社团组织发展,社团组织优化内部治理,社团组织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成为社团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组织化 社团组织 现实意义 路径选择
下载PDF
行政立法中组织化利益表达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习剑平 《天津法学》 2016年第3期57-62,共6页
分散的利益诉求在行政立法中往往较难得到保障,故有必要借助于组织化利益表达方式,但该方式在我国存在着诸多困境:利益的组织化有着一定的制度性障碍;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表达能力失衡,部分强势利益集团能够"俘获"行政立法主体... 分散的利益诉求在行政立法中往往较难得到保障,故有必要借助于组织化利益表达方式,但该方式在我国存在着诸多困境:利益的组织化有着一定的制度性障碍;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表达能力失衡,部分强势利益集团能够"俘获"行政立法主体,而一些弱势利益群体则因组织化程度低及缺乏利益代表等原因而在行政立法中集体失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化利益体的行政机关本身存在通过行政立法将部门利益合法化的危险等。因而,有必要降低利益主体的行政依附性,赋予其必要的结社自由;提高弱势利益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均衡表达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的立法程序,防止行政立法权的滥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立法 利益组织化 利益表达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利益集团理论与中国的利益组织化
6
作者 宋桂祝 《党政干部学刊》 2010年第6期21-22,共2页
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带来了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大大提高了源于西方社会分析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国问题的适应性。西方利益集团的概念模型和理论解释框架为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的利益组织化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资料。
关键词 利益集团 利益组织化 集团政治 社会团体
原文传递
城市治理中的“软法”逻辑:摊贩的利益组织化与协商治理 被引量:23
7
作者 崔占峰 王剑锋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4,共7页
流动摊贩与城管之间冲突频发的事实不仅对城市治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且对城管治理行动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城市治理中的暴力表征、内在对抗以及被扭曲的市场理性等,均表明流动摊贩的治理已经走入陷阱。摊贩经济具有自然和历史的合... 流动摊贩与城管之间冲突频发的事实不仅对城市治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且对城管治理行动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城市治理中的暴力表征、内在对抗以及被扭曲的市场理性等,均表明流动摊贩的治理已经走入陷阱。摊贩经济具有自然和历史的合理性,其问题又兼具敏感性和矛盾性等复杂特点,重新认识摊贩有关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意义非常必要。与城管所采用的制裁威胁等"硬工具"不同,成立摊贩组织实现摊贩利益的组织化,并在此基础上促成协商性治理,是城市治理的软法。政府、城管与摊贩组织之间,组织与其内部成员之间应加强各种直接或间接形式的交互活动,将有利于多元治理主体"共治"的实践,推动治理创新向主要依赖水平化、混合化、关联化和合作化形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摊贩 利益组织化 协商性治理
原文传递
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参与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静 《开放时代》 2003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作者通过一个国有企业的职代会案例,分析了社会利益组织化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实社会参与特征。本文认为,认识到聚合政治利益的公共领域分割问题,对于理解社会公众的参与行为具有特别意义。与阶级政治不同的是,单位政治的利益冲... 作者通过一个国有企业的职代会案例,分析了社会利益组织化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实社会参与特征。本文认为,认识到聚合政治利益的公共领域分割问题,对于理解社会公众的参与行为具有特别意义。与阶级政治不同的是,单位政治的利益冲突在单位之间展开;社会个体通过单位成员的间接身份获得利益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单位利益无论主题和参与范围都是有边界的,甚至在多数情况下是特定的,无法提供给单位之外的其他人员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政治 单位政治 城市社会 利益组织化结构 社会参与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外交新的参与者:国有石油企业的角色与“组织化利益”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欣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5,80,共6页
伴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在海外经济与能源领域的扩展与延伸,能源领域国有企业在中国外交有关经济、能源、投资等海外利益决策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并日益成为中国外交新的参与者。本文即以中国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角色与利益... 伴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在海外经济与能源领域的扩展与延伸,能源领域国有企业在中国外交有关经济、能源、投资等海外利益决策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并日益成为中国外交新的参与者。本文即以中国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角色与利益为问题导向,通过引入"组织化利益"概念对国有石油企业与中国外交政策之间的特殊复杂关系进行探索。国有石油企业在与具体的国家利益代表机构发生联系时,需权衡类似国资委、发改委、国家能源委员会,以及外交部、商务部等涉外职能部委的利益需求,从而可能形成各种导向不同的"组织化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新的参与者 国有石油企业 组织化利益
下载PDF
城市蔓延中大都市郊区基层社会的秩序生成与维护--基于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的分析视角
10
作者 肖克 张龙辉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11期80-90,共11页
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着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它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具有非组织化特征、能够承当秩序供给者角色的治理主体,其合法性源于利益相关者的接纳和认可,权力来源于共同体成员的权利转让和在治理实践中获得的认同,并据此建构... 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着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它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具有非组织化特征、能够承当秩序供给者角色的治理主体,其合法性源于利益相关者的接纳和认可,权力来源于共同体成员的权利转让和在治理实践中获得的认同,并据此建构基层微权力。城市蔓延过程中,大都市郊区的空间不断扩大,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叙事规则和秩序供给体系被解构,但因组织化秩序供给主体的缺位而未得到有效的建构。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通过行使微权力对基层社会进行权力嵌入和权利供给,重构基层社会叙事规则、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叙事空间和秩序供给逻辑,进而推动基层社会秩序生成。同时非组织化利益共同体通过塑造治理权威、加强与政治性治理主体的利益勾连、强化自身的秩序供给合法性、增强对社会资源的运用能力等措施,来维护大都市郊区的基层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郊区 基层社会 组织化利益共同体 秩序生成 秩序维护
下载PDF
单位组织化状态下的阶级阶层权益与身份差序
11
作者 伍爱华 吕庆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1,共6页
改革开放促进了高度整合的社会分化,但是整体的阶级阶层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被单位的组织化分割着,单位内部不同体制背景的人形成了非同质性内聚。单位成为攫取社会资源的整体组织,单位的组织化利益取代了阶级阶层的整体利益,单位体制内员... 改革开放促进了高度整合的社会分化,但是整体的阶级阶层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被单位的组织化分割着,单位内部不同体制背景的人形成了非同质性内聚。单位成为攫取社会资源的整体组织,单位的组织化利益取代了阶级阶层的整体利益,单位体制内员工的收入、福利和保障等都被单位组织着。单位的组织化分割使得单位内部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人的身份与权益差序明显。在单位组织状态下,劳动是否具有消除贫困的特性主要看劳动者是否进入了单位体制之内,没有进入体制内的人是无法获得组织化的权利与利益的,因而导致其职业地位低下,职称与职务晋升的渠道受阻,福利无缘,保障无望,这与进入单位体制内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只有逐渐打破单位体制壁垒,同一个单位的人才能拥有基本平等的身份与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组织 阶级阶层权益 非同质化内聚 组织化利益 身份差序
下载PDF
中小投资者自律组织的组建机理——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燕 杨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利益组织化是实现个体权利的可行路径。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笔者提出中小投资者自律组织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社团法人,可以成为中小投资者利益组织化的适格载体和证券市场的治理供给者,并能发挥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传导公共产... 利益组织化是实现个体权利的可行路径。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笔者提出中小投资者自律组织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社团法人,可以成为中小投资者利益组织化的适格载体和证券市场的治理供给者,并能发挥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传导公共产品以及维持市场秩序的功能。最后,笔者从自律组织的设立基础、组织布局、经费来源、治理结构、职能范围等方面对中小投资者自律组织的运行机制作了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组织化 非营利性 秩序维持 运作机制
下载PDF
社会利益集团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 被引量:27
13
作者 汪永成 黄卫平 程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1,共7页
社会利益集团不断形成并进入政治过程是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行政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集团政治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对各利益集团的调控能力、整合能力... 社会利益集团不断形成并进入政治过程是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行政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集团政治化条件下,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对各利益集团的调控能力、整合能力和自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集团 利益主体组织化 利益集团政治化 政府能力 政治发展
下载PDF
中国转型期非组织化利益集团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中国特色的“隐性制度”与“利益三角”剖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靳涛 梅伶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8,219,共15页
中国的利益集团呈现非组织化的特点。以隐性制度为切入点对利益集团的衍生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转型期中国的利益集团衍生是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三者构成的"利益三角"为特征的,利益三角对经济增长具有两面性。利... 中国的利益集团呈现非组织化的特点。以隐性制度为切入点对利益集团的衍生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转型期中国的利益集团衍生是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三者构成的"利益三角"为特征的,利益三角对经济增长具有两面性。利用1988-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提炼出利益集团衍生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中国转型期利益集团衍生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愈发严重,并呈现出不同的地区效应和显著的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组织化利益集团 隐性制度 利益三角
原文传递
组织化利益表达:理论与现实的冲突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桂祝 柳玉芬 《党政干部学刊》 2018年第7期33-38,共6页
在当代社会,分散的个人利益走向组织化趋势,一般说来,有组织的、集团化的利益表达方式要比个人通过政务官员和议员、代表向政府提出要求或请求,要更加有力量,更具有效性。组织化利益表达可以增强社会弱势群体的力量,推动组织性社会力量... 在当代社会,分散的个人利益走向组织化趋势,一般说来,有组织的、集团化的利益表达方式要比个人通过政务官员和议员、代表向政府提出要求或请求,要更加有力量,更具有效性。组织化利益表达可以增强社会弱势群体的力量,推动组织性社会力量的成长,增加国家的内聚力和并提供改革动力,但同时也潜藏着很多的危险。理论假设和现实经验中存在的冲突和张力,要求我们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决策,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利益组织化表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利益表达 多元主义 政治稳定 制度化
原文传递
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文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9,共11页
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是利益集团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域。谋求个人经济利益、争取群体共同利益、捍卫公民基本权利、持有相似的政见、生活共处的现实需要、突发社会事件的诱发等都有可能促使利益个体组织化并趋向政治化。组织... 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是利益集团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域。谋求个人经济利益、争取群体共同利益、捍卫公民基本权利、持有相似的政见、生活共处的现实需要、突发社会事件的诱发等都有可能促使利益个体组织化并趋向政治化。组织化的利益团体或集团常以社交关系型接触、精英人物代理、提供情报信息、影响社会舆论、参与选举、合法或非法的强制性方式影响政治过程。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一方面有助于构建理性政治秩序、促进民主科学决策、克服权力僭越现象、培育协商妥协精神等,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利益团体的封闭性、分利性和排他性以及非法的强制性政治参与,利益个体组织化与利益组织政治化又有可能威胁社会秩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组织 利益集团 利益个体组织化 利益组织政治化
原文传递
论基层社会自治 被引量:26
17
作者 周庆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领域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的形构。三是重构主体社会。祛除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自治原则才可能建立起来。从基层总体治理上看,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权力结构体系,具有社会利益组织化和社会秩序维系的制度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自治 权威秩序与自治秩序 利益组织化 基层社会自治结构体系
下载PDF
在官治与民治之间:关于基层社会秩序变革的一个概括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庆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3,191,共8页
传统基层社会秩序由公-私两大统治体系构成,公代表官治体系,私代表民治体系,但这不是两个分殊的、对立的体系,两者是一种依存和互嵌关系。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中,这种秩序原则以新的权威形式被熔铸到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形态当中。当代基层社... 传统基层社会秩序由公-私两大统治体系构成,公代表官治体系,私代表民治体系,但这不是两个分殊的、对立的体系,两者是一种依存和互嵌关系。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中,这种秩序原则以新的权威形式被熔铸到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形态当中。当代基层社会秩序的重构,一方面要建立在传统社会秩序规则与现代社会秩序规范的贯通基础上,另一方面则把秩序原则确立在法治框架下的社会自治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治与民治 基层社会秩序变革 利益组织化
下载PDF
基层公共财政建构的社会治理转型含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庆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56,176,共15页
公共财政是个人需要、公共需要、政府财政职能相统一的民主财政,从实现国家职能的财政转变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不仅具有实现基层政府财政职能转型的实质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向民主治理的方向变革。因为只有政府财政为社... 公共财政是个人需要、公共需要、政府财政职能相统一的民主财政,从实现国家职能的财政转变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不仅具有实现基层政府财政职能转型的实质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向民主治理的方向变革。因为只有政府财政为社会公共需要负责,赋予财政以民主的性质,保障民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让纳税人从政府享受到的公共利益大于其通过纳税转移给政府的资源价值,才能使政府的公共性与基层公共性社会关系的建构内在地关联起来,这具有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转型的本质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共财政 政府预算法治化 财政民主 社会治理转型 社会利益组织化
下载PDF
论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张真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2-83,共2页
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当代我国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意见》和之前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行政决策提出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公众参与可以防止权力的异化,尤其是防止行政决策权力的异化和滥用... 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当代我国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意见》和之前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行政决策提出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公众参与可以防止权力的异化,尤其是防止行政决策权力的异化和滥用.本文在提出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社会需求、描绘目前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困境后,重点讨论如何从基础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层面来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 利益组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