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溯文字演变 精研医学文献──竹帛医书别体字选编
1
作者 邓春源 刘洪秀 《医古文知识》 1997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竹帛医书 别体字 注释
全文增补中
《说文解字》大徐本俗别字初探
2
作者 李仁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42-44,共3页
出于规范的需要,俗体字和别体字历来都是作为正体字的对立面加以否定的。但是通过对大徐本俗别字的分析我们发现俗体与相应的正体相比,具有表意显著化、示音准确化、形体简单化、结构合理化等特点。俗别字的意义在于:(1)体现了汉字音化... 出于规范的需要,俗体字和别体字历来都是作为正体字的对立面加以否定的。但是通过对大徐本俗别字的分析我们发现俗体与相应的正体相比,具有表意显著化、示音准确化、形体简单化、结构合理化等特点。俗别字的意义在于:(1)体现了汉字音化的趋势;(2)坚持了汉字表意的传统;(3)降低了汉字的繁难程度;(4)提供了汉字产生新字的广阔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 大徐本 俗体 别体字
下载PDF
《〈正字通〉异体字研究》
3
作者 张青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2-,共1页
《正字通》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总12卷,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正字通》释义旁征博引,资料甚详,是明代一部很重要的正字书,保存了大量俗字异体。《〈正字通〉异体字研究》以《正字通》丰富的异体字资源为研究对象... 《正字通》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总12卷,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正字通》释义旁征博引,资料甚详,是明代一部很重要的正字书,保存了大量俗字异体。《〈正字通〉异体字研究》以《正字通》丰富的异体字资源为研究对象,第一次对该书中涉及的异体字训释内容进行了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 别体字 《正通》
下载PDF
《十三经辞典》字形、字体的处理
4
作者 王明仓 《辞书研究》 2000年第6期6-10,共5页
关键词 规范 《印刷通用汉形表》 《简化总表》 《第一批异体整理表》 音项 异体 别体字 辞典 简化 简化汉 重量单位 辞书编纂 避讳
下载PDF
乾隆通宝异体字初探
5
作者 李俊民 《广西金融研究》 2006年第z1期30-,共1页
关键词 乾隆通宝 古钱辞典 异体 别体字
下载PDF
浅谈辞书对姓氏“萧”的处理
6
作者 萧惠兰 《辞书研究》 2000年第6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简化 辞书 异体 别体字 简化汉
下载PDF
云南民族史上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李公 《云南史志》 2000年第3期40-43,共4页
据《南诏野史》的记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彩云见南中,云南之名始此。”《自古通记》则说:“唐玄宗问张俭成(南诏宰相)住何处?答日:南边云下,因命为云南。”许多云南地方古籍,都认为“云南”之名始于汉、唐时代,并... 据《南诏野史》的记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彩云见南中,云南之名始此。”《自古通记》则说:“唐玄宗问张俭成(南诏宰相)住何处?答日:南边云下,因命为云南。”许多云南地方古籍,都认为“云南”之名始于汉、唐时代,并且都是因为“彩云南现”而得名。这些虽有一定道理,但多是明、清时代后起的传说,不足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民族史 名称 别体字 《云南志》 民族成份
下载PDF
《说文》大徐本俗别字体现的价值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石瑛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7-158,共2页
徐铉在整理、校订《说文解字》时指出了一些当时广泛流传的俗别字,本文对这147个俗别字从其产生途径的角度加以分析,进而说明这些俗体字的产生和流传有相当的合理性,它反映了汉字演变过程中形、音、义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也体现... 徐铉在整理、校订《说文解字》时指出了一些当时广泛流传的俗别字,本文对这147个俗别字从其产生途径的角度加以分析,进而说明这些俗体字的产生和流传有相当的合理性,它反映了汉字演变过程中形、音、义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也体现了汉字表音化趋势和表意性特征的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 别体字 声符 义符
原文传递
关于异体字淘汰与使用问题的学术思考──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与《现代汉语词典》的一些意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觉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异体 通假 别体字 《现代汉语词典》 正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