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测时变深海声速剖面对声线到达结构影响的分析
1
作者 李启飞 李智生 +2 位作者 张旭 张志伟 范赵鹏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59,共8页
在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时,往往需要先对目标所在海域的声场进行测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探测目标的成本。该文探讨了同一地理位置处,使用公开声速数据和实测声速数据、不同时间段测量的实测声速数据场景下,声线到达结构的差异,从而揭示时... 在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时,往往需要先对目标所在海域的声场进行测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探测目标的成本。该文探讨了同一地理位置处,使用公开声速数据和实测声速数据、不同时间段测量的实测声速数据场景下,声线到达结构的差异,从而揭示时变深海声速剖面变化对声波传播的影响,以期优化声学测量作业流程,降低实验成本。计算结果显示,当存在直达声线时,临近几日测量的声速剖面数据可满足声传播距离测量的要求,否则,需要对声速剖面重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线到达结构 时变声速剖面 声学测量
下载PDF
几种沉积层参数对声线到达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忠兵 马远良 +1 位作者 童立 倪晋平 《声学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154-156,161,共4页
本文基于Bellhop声线模型研究了沉积层密度、声速、传播损失系数等几种主要参数对声线到达结构的影响。采用反射系数描述声线与沉积层的相互作用 ,仿真研究了声线到达结构随沉积层参数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水中的声速剖面先验已知... 本文基于Bellhop声线模型研究了沉积层密度、声速、传播损失系数等几种主要参数对声线到达结构的影响。采用反射系数描述声线与沉积层的相互作用 ,仿真研究了声线到达结构随沉积层参数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水中的声速剖面先验已知的条件下 ,几种主要沉积层参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对声线到达结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线到达结构 沉积层参数 Bellhop声线模型 海洋声场 密度 声速
下载PDF
基于深海海底反射区匹配到达结构的声源深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方伟 郑广赢 刘福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0-1517,共8页
针对近海面水平阵在深海海底反射区估计声源深度的难题,本文基于虚源理论推导了海底反射区的声波到达结构,解释了到达结构与声源-接收器深度之间的正弦调制关系。定义了匹配到达结构的非相干模糊度面,提出了基于匹配到达结构的声源深度... 针对近海面水平阵在深海海底反射区估计声源深度的难题,本文基于虚源理论推导了海底反射区的声波到达结构,解释了到达结构与声源-接收器深度之间的正弦调制关系。定义了匹配到达结构的非相干模糊度面,提出了基于匹配到达结构的声源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与传统匹配场方法相比,无需考虑环境参数引起的失配问题,仿真分析验证了此方法实现深度估计与深度辨识的可行性。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输入信噪比越低,深度估计所需的基阵孔径越大;当处理带宽过小时,深度估计模糊度面受到海面处旁瓣的干扰严重,难以准确估计真实的声源深度;基于水平阵估计深海海底反射区声源深度的匹配到达结构方法的适用距离为6倍海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到达结构 深度估计 水平阵 虚源理论 波数谱估计 海底反射区 模糊度面 深海
下载PDF
声速剖面对深海远程声脉冲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吴双林 秦继兴 +2 位作者 李整林 吴禹沈 张仁和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4-784,共11页
利用东印度洋和南海海域进行的深海远程声传播实验数据,比较分析了声道轴附近深度发射的声信号在两个海域不同声速剖面结构下的远程传播损失和脉冲时间到达结构。通过对比观测发现,两海域的深海声传播损失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声脉冲时... 利用东印度洋和南海海域进行的深海远程声传播实验数据,比较分析了声道轴附近深度发射的声信号在两个海域不同声速剖面结构下的远程传播损失和脉冲时间到达结构。通过对比观测发现,两海域的深海声传播损失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声脉冲时间到达结构差异性显著。首先,在东印度洋实验中观测到潜标垂直阵同一接收距离上,靠近声道轴传播的声能量较大,且声道轴附近声速较小但沿其传播的声信号却最先到达,而偏离声道轴传播的声信号延后到达,在整个接收深度上呈现出声道轴附近接收波形早于其他深度到达的分支结构,这与南海典型深海环境下的脉冲时间到达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次,结合深海声道的参数化数学模型,分析了声速剖面对远程脉冲传播时间到达结构的影响机理,并理论解释了两个海域实验中观测到的脉冲声信号时间到达结构现象,其形成原因在于深海声道中决定声速剖面结构的声道轴系列参数的差异。该研究结果对通信声呐在不同海域深海远程环境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声传播 深海声道 声速剖面 脉冲时间到达结构
原文传递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区域声传播特性
5
作者 毕思昭 彭朝晖 +1 位作者 王光旭 张灵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是在西北太平洋夏季出现的温跃层中温度、盐度和密度具有垂向均一性的水团。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存在,深海声速剖面呈现出双跃层结构,对深海远程声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该文对比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是在西北太平洋夏季出现的温跃层中温度、盐度和密度具有垂向均一性的水团。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存在,深海声速剖面呈现出双跃层结构,对深海远程声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该文对比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区域夏冬两季典型声速剖面环境下的声传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声速剖面环境下,声源位于浅层声道宽度内时,声传播为浅层声道的类深海声道传播与会聚区传播的复合形式。掠射角较小的声线被限制于浅层声道中,增加了会聚区内的到达结构,并且增强了在影区的声能量,在第二影区内的传播损失比冬季声速剖面环境下最多低近60 dB。推导了浅层声道的截止频率的近似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截止频率主要由浅层声道的宽度和正梯度段的声速差值决定,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区域浅层声道截止频率主要集中在100 Hz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模态水 会聚区 到达结构 截止频率
下载PDF
地球曲率对远距离声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毕思昭 彭朝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126,共11页
对于远程声传播问题,地球曲率的影响不可忽略.为分析地球曲率对远距离声传播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地球曲率影响下环境参数的修正方法,该修正方法无需改动现有声场计算模型,具有可移植性好、计算简便的特点.典型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远程声传播问题,地球曲率的影响不可忽略.为分析地球曲率对远距离声传播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地球曲率影响下环境参数的修正方法,该修正方法无需改动现有声场计算模型,具有可移植性好、计算简便的特点.典型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在会聚区传播中,会聚区的位置向声源方向偏移,会聚区移动随着距离变换近似为线性关系, 1000 km距离上偏移可达10 km;而深海声道传播中,到达结构在时间轴上整体前移,并伴随着在深度和时间轴上的扩展,影响均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步增大,1000 km距离上整体前移的幅度可达13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曲率 声传播 会聚区 到达结构
下载PDF
西太平洋远距离声传播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思昭 彭朝晖 +2 位作者 王光旭 谢志敏 张灵珊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92-203,共12页
声信号在海水中能够传播上千千米,远距离声传播与近距离声传播的特性不同.本文利用西太平洋声源与接收最远距离近2000 km的水声实验数据,对实验海区的海洋环境信息、实验使用的接收垂直阵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大洋完全声道环境下,远距离声... 声信号在海水中能够传播上千千米,远距离声传播与近距离声传播的特性不同.本文利用西太平洋声源与接收最远距离近2000 km的水声实验数据,对实验海区的海洋环境信息、实验使用的接收垂直阵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大洋完全声道环境下,远距离声传播能量衰减规律和多途到达结构特性.在远距离传播能量衰减规律方面,随着传播距离增大,海水吸收对声能衰减的作用凸显,海水吸收系数的选取对声场能量预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较低频信号海水吸收较小,中心频率100 Hz的声信号,传播距离从1000—2000 km,传播损失仅增大6 dB左右.深海声道远距离声传播多途到达结构特性方面,实验海区温跃层声速较高,使得到达接收点的本征声线数目更多,多途到达结构更复杂,海面反射声线形成的到达结构处在整体到达结构的靠前位置,且能量相对较强;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影响,声速剖面存在双跃层结构,导致部分声线到达接收点的时间较早,多途到达结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声传播 传播损失 到达结构
下载PDF
Evaluating the blast mitigation performance of hard/soft composite structures through field explosion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被引量:5
8
作者 Fengyuan Yang Zhijie Li +1 位作者 Zhuo Zhuang Zhanli Li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7-36,共10页
The application of hard/soft composite structure in personnel armor for blast mitigation is relatively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n realistic protection engineering,such as the shell/liner system of the helmet.However,t... The application of hard/soft composite structure in personnel armor for blast mitigation is relatively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n realistic protection engineering,such as the shell/liner system of the helmet.However,there is still lacking a reliable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blast mitigation performance when the structure directly contacts the protected target,which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structures.In this paper,we proposed a new method to evaluate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blast mitigation performance of hard/soft composite structures.The blast mitigation mechanism is analyzed.The hard/soft structures were composed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composite and expanded polyethylene(EPE)foam.In field explosion experiment,a 7.0 kg trinitrotoluene(TNT)spherical charge is used to generate blast waves at a 3.8 m stand-off distance.A pressure test device is designed to support the tested structure and measure the transmitted blast pressure pulses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structure.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ard/soft structures can mitigate the blast pressure pulse into the triangular pressure pulse,through making the pulse profile flatter,reducing the pressure amplitude,and delaying the pulse arrival time.Specifically,the combination of 7 mm UHMWPE composite and 20 mm EPE foam can reduce the blast pressure amplitude by 40%.Correspondingly,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is also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blast mitigation mechanism.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gulation for blast pressure pulses mainly complete at the hard/soft interface,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reflection of pressure waves at the interfac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oft layer compressed by the hard layer possessing kinetic energy.Furthermore,based on these analyses,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odel is proposed,and it can well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This study is meaningful for evaluating and designing high-performance blast mitigation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mitigation Composite structure Field explosion experi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