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药废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实践与分析
1
作者 邓猛 涂晓红 +1 位作者 杨万达 张海芹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针对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站原工艺流程缺少厌氧、缺氧处理单元等问题导致的装置无法按原有设计处理能力正常运行、无法达标排放,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在原有处理工艺“预处理+水解酸化+好氧处理”的基础上,新增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 针对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站原工艺流程缺少厌氧、缺氧处理单元等问题导致的装置无法按原有设计处理能力正常运行、无法达标排放,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在原有处理工艺“预处理+水解酸化+好氧处理”的基础上,新增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单元和芬顿氧化处理单元等流程。改造后的现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远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工艺改造 芬顿氧化 UASB
下载PDF
芬顿氧化法在高难度制药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方 罗思强 +1 位作者 蒙美旭 郭婷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以某制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为例,将其极低可生化性(BOD_5/CODcr<0.1)的进水进行芬顿氧化法预处理,以期提高其可生化性,相应降解有机物。通过多次、多参数试验,选择Fe SO_(4)·7H_2O投加量0.745 mg/L、双氧水(30%)投加量0.... 以某制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为例,将其极低可生化性(BOD_5/CODcr<0.1)的进水进行芬顿氧化法预处理,以期提高其可生化性,相应降解有机物。通过多次、多参数试验,选择Fe SO_(4)·7H_2O投加量0.745 mg/L、双氧水(30%)投加量0.45 m L/L、反应时间2 h,可生化性提高到0.187,CODcr去除效果最佳能达到35%,有利于下一步的生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难度制药废水 芬顿氧化 可生化性 CODCR去除率
下载PDF
真空紫外/紫外工艺去除制药废水中倍他米松的研究
3
作者 周洁琼 杨腊祥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40-242,共3页
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其中制药废水因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探讨了真空紫外/紫外(VUV/UV)工艺对制药废水中倍他米松的降解效果,并评价了其脱氟效率。结果表明,在反应2 min后VUV/UV工艺对倍他米松的... 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其中制药废水因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探讨了真空紫外/紫外(VUV/UV)工艺对制药废水中倍他米松的降解效果,并评价了其脱氟效率。结果表明,在反应2 min后VUV/UV工艺对倍他米松的降解率达到了99.1%,明显优于单独使用UV工艺。VUV/UV工艺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对氟原子进行攻击,实现了对倍他米松的降解和脱氟。在碱性条件下,倍他米松的去除效果更好。由于存在其他有机物的干扰,实际废水对VUV/UV工艺降解倍他米松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反应2 min后降解率仍达到了96.9%。因此,VUV/UV工艺有潜力应用于制药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米松 制药废水 VUV/UV 脱氟
下载PDF
植物提取类制药废水处理站的激活及调试
4
作者 王润琦 余方智 +1 位作者 任小蕾 李志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013-0016,共4页
通过激活并调试某药业公司植物提取类制药生产基地600 m3/d污水处理站,总结了此类污水站在调试中,应如何正确配合原水条件及水处理工艺,运用适当调试手段,使水处理功能顺利运转。针对制药基地特有的生产模式,提出相应的激活调试方案、... 通过激活并调试某药业公司植物提取类制药生产基地600 m3/d污水处理站,总结了此类污水站在调试中,应如何正确配合原水条件及水处理工艺,运用适当调试手段,使水处理功能顺利运转。针对制药基地特有的生产模式,提出相应的激活调试方案、非生产期维保方案以及活性污泥的状态判断方法。当植物提取类制药废水应用本工艺流程处理时,通过合理调试,无需投加化学药剂,出水出水即可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当系统满负荷进水,好氧池溶解氧浓度为3.2-3.5mg/L时,COD去除效果可以达到最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类制药废水 调试 活性污泥 废水
下载PDF
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调试及运行研究
5
作者 李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038-0041,共4页
本项目以我国医药工业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其 CODcr、NH3-N含量较高的特点,拟建立一套具有“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缺氧-好氧-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混合工艺(处理水量1500m3/d)。在适当的接种和驯化条件下,逐渐增加了进水量,使项... 本项目以我国医药工业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其 CODcr、NH3-N含量较高的特点,拟建立一套具有“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缺氧-好氧-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混合工艺(处理水量1500m3/d)。在适当的接种和驯化条件下,逐渐增加了进水量,使项目成功地完成并投入运行。该工艺对 CODcr、NH3-N、 TP、 SS的脱除率为97.4%,99.3%,43.1%,96.4%, CODcr、NH3-N、 TP、 SS的去除效果由原水数据8171.4mg/L、173.7 mg/L、0.95 mg/L、235.8 mg/L下降为214.6 mg/L、1.3 mg/L、0.54 mg/L、8.6 mg/L, pH由7.2上升为7.5,出水 CODcr、NH3-N、 TP、 SS、 pH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2%,15.4%,15.4%,66.0%,32.2%, pH为7.8%,出水质量符合浙江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直接运行成本为7.3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水解酸化 缺氧/好氧 MBR膜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磁混凝-UV/O_(3)深度处理诺氟沙星制药废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健磊 柳振铎 +1 位作者 闫怡新 翁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1,共8页
以某诺氟沙星制药企业生物处理单元出水为试验用水,探究磁混凝-UV/O_(3)工艺对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磁混凝试验中,COD去除方面,聚合硫酸铝铁(PFS)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COD、色度、浊度去除效果方面... 以某诺氟沙星制药企业生物处理单元出水为试验用水,探究磁混凝-UV/O_(3)工艺对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磁混凝试验中,COD去除方面,聚合硫酸铝铁(PFS)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COD、色度、浊度去除效果方面,阳离子聚丙酰胺(CPAM)助凝效果明显优于阴离子聚丙酰胺(APAM)及非离子聚丙酰胺(NPAM);48μm磁粉投加量为300 mg/L,PFS投加量为400 mg/L,CPAM投加量为6 mg/L,投加顺序为两段式磁粉+PFS—CPAM。在UV/O_(3)实验中,调整UV/O_(3)工艺:臭氧投加量为26 mg/min,初始pH为9,初始温度为20℃,氧化时间为60 min。经磁混凝-UV/O_(3)联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小于30 mg/L,色度小于2倍,浊度低于1 NTU,满足当地《贾鲁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1/908—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混凝 UV/O_(3) 制药废水 深度处理 诺氟沙星废水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含高浓度氨氮制药废水的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涛 卫琦 +1 位作者 涂阳辉 黄冬根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某制药厂含高浓度氨氮制药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XRD和FTIR测试技术,表征了沉淀物的组分和晶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9.5、Mg/N=1.2:1、P/N=1:1时,氨氮... 以某制药厂含高浓度氨氮制药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XRD和FTIR测试技术,表征了沉淀物的组分和晶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9.5、Mg/N=1.2:1、P/N=1:1时,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可达96.12%,剩余氨氮浓度满足后续生化处理工艺要求;沉淀物的晶化效果较好,主要由磷酸铵镁和磷酸镁等混合物组成,NH+4以磷酸铵镁沉淀的形式得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沉淀法 高浓度氨氮 制药废水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光催化剂处理制药废水研究
8
作者 白立军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53-55,共3页
文章旨在探究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光催化剂处理制药废水的可行性和优势,为解决制药废水处理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实验过程中,先将废水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再加入光催化剂进行光照反应。通过测定废水处理前后的化... 文章旨在探究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光催化剂处理制药废水的可行性和优势,为解决制药废水处理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实验过程中,先将废水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再加入光催化剂进行光照反应。通过测定废水处理前后的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评估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光催化剂处理制药废水,具有显著的优势。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光催化剂处理制药废水的方法,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降低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处理 等离子体技术 光催化剂 制药废水
下载PDF
WAO和CWAO工艺预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崇兵 姜小祥 +2 位作者 楚飞虎 李升军 吴小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127,共4页
采用湿式氧化(WAO)和催化湿式氧化(CWAO)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温度,反应时间,初始氧分压,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260℃、初始氧分压2 MPa、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采用WAO工艺的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4.1%,B/C由0.22提高到... 采用湿式氧化(WAO)和催化湿式氧化(CWAO)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温度,反应时间,初始氧分压,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260℃、初始氧分压2 MPa、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采用WAO工艺的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4.1%,B/C由0.22提高到0.45,生化性显著改善。CWAO工艺通过添加5 g催化剂,COD去除率为91.3%,有效提高了湿式氧化法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氧化 WAO CWAO 预处理 制药废水
原文传递
制药废水的响应面法优化O_(3)/Fe-C微电解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越 罗学刚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研究将O_(3)与Fe-C微电解工艺相耦合,以浙江某大型制药企业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耦合工艺小试试验。分别探究了Fe-C球投加量、初始pH和O_(3)剂量3种主要因素,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工艺最佳参数为:Fe-C球... 研究将O_(3)与Fe-C微电解工艺相耦合,以浙江某大型制药企业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耦合工艺小试试验。分别探究了Fe-C球投加量、初始pH和O_(3)剂量3种主要因素,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工艺最佳参数为:Fe-C球投加量为592 g/L,pH值为5.9,O_(3)剂量为285 mg/(L·h),处理后CODCr质量浓度为1092 mg/L,去除率可达48.61%。3种因素对耦合工艺的影响程度为Fe-C球投加量>O_(3)剂量>初始pH,对应的F值分别为509.59、30.54、11.48。该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微电解工艺,具有更高的CODCr去除效果,可推广应用于工业中制药废水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微电解 响应面法 制药废水 耦合工艺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制药废水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鹏飞 陈晓飞 +3 位作者 祁浩杰 闫志斌 雷诣涵 邢佳枫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某制药厂高氨氮废水,考察了初始pH、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在弱碱条件下,增加电解质浓度、提升电流密度和减小极板间距等措施有利于降解性能的提升。基于废水处理效果及能耗综合... 采用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某制药厂高氨氮废水,考察了初始pH、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在弱碱条件下,增加电解质浓度、提升电流密度和减小极板间距等措施有利于降解性能的提升。基于废水处理效果及能耗综合考虑,确定了最佳的操作条件:初始pH值为8.0,电解质质量浓度为6.0 g/L,电流密度为20 mA/cm^(2),极板间距为1 cm,电解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废水氨氮、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4.76%、45.93%,运行能耗为69.12 kW·h/m^(3),运行电费为55.30元/m^(3)。通过该方法处理高氨氮制药废水,可在降低废水氨氮的同时,实现废水中大量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高氨氮 制药废水 影响因素 能耗分析
下载PDF
铁掺杂氮化硼对制药废水中土霉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勇 吴昊峰 +3 位作者 金艳 罗贵铃 巢艳红 朱文帅 《能源环境保护》 2023年第5期47-56,共10页
为减少工业制药废水中的土霉素污染,采用绿色、快速的球磨工艺一步合成了铁掺杂氮化硼纳米片(Fe-BN),并研究了其对制药废水中土霉素的去除性能。利用球磨的物理机械力,同步实现商品氮化硼的高效剥离和铁基活性中心的掺杂。通过XRD、FTIR... 为减少工业制药废水中的土霉素污染,采用绿色、快速的球磨工艺一步合成了铁掺杂氮化硼纳米片(Fe-BN),并研究了其对制药废水中土霉素的去除性能。利用球磨的物理机械力,同步实现商品氮化硼的高效剥离和铁基活性中心的掺杂。通过XRD、FTIR、XPS、TEM、N_(2)-吸附脱附曲线等表征分析吸附剂Fe(5%)-BN的理化性质,并系统研究了其对土霉素(OTC)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Fe(5%)-BN的比表面积在球磨45 min后提升了3倍以上,Fe元素主要以Fe_(2)O_(3)的形式掺杂在BN片层结构中,OTC在Fe(5%)-BN上的吸附容量相较其前驱体商品氮化硼提升了约7.7倍;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吸附机理主要是阳离子桥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和π—π作用;经过4次吸附-解吸循环后,OTC的去除率仍高于94%,循环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球磨 吸附 土霉素 制药废水
下载PDF
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为 刘锋刚 +2 位作者 罗进 覃添雨 赵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
某制药企业生产废水以中药废水为主,兼有少量合成制药废水,设计将中药废水、合成制药废水单独预处理之后,再一道进行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预处理采用了混凝气浮、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等工艺,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两级生物... 某制药企业生产废水以中药废水为主,兼有少量合成制药废水,设计将中药废水、合成制药废水单独预处理之后,再一道进行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预处理采用了混凝气浮、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等工艺,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运行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介绍了本制药废水处理项目的技术方案、详细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效果,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铁碳微电解 臭氧氧化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下载PDF
MBR-高低压反渗透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雷 刘宝富 陈秀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69,共5页
针对某化学合成制药园区污水站的改造,在现有兼氧池-深层曝气池-两级AO池的基础上,深度处理采用浸没式MBR-纳米晶体过滤器-低压反渗透工艺,低压反渗透浓水经DTNF-DTRO-MVR的工艺后,最终变为一价和二价的结晶盐。2018年底技改完成后,组... 针对某化学合成制药园区污水站的改造,在现有兼氧池-深层曝气池-两级AO池的基础上,深度处理采用浸没式MBR-纳米晶体过滤器-低压反渗透工艺,低压反渗透浓水经DTNF-DTRO-MVR的工艺后,最终变为一价和二价的结晶盐。2018年底技改完成后,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出水TDS稳定在1 000 mg/L以下,大部分在园区内直接回用,少部分排入自然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制药废水 低压反渗透 DTRO MVR
下载PDF
石墨相C_(3)N_(4)负载纳米铁材料处理制药废水
15
作者 乐孝楠 邹云杰 黄瑞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3-160,共8页
制药废水因具有COD高、盐度高、生化毒性大等特点,难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法净化,高级氧化法因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而有望用于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三氯化铁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并将石墨相C_(3)N_... 制药废水因具有COD高、盐度高、生化毒性大等特点,难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法净化,高级氧化法因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而有望用于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三氯化铁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并将石墨相C_(3)N_(4)(g-C_(3)N_(4))作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表面沉积法制备了不同nZVI和g-C_(3)N_(4)质量比的系列石墨相C_(3)N_(4)负载纳米铁材料(Fe/g-C_(3)N_(4)),用于催化制药废水中COD的高级氧化。结果表明,g-C_(3)N_(4)能很好地分散负载其表面的nZVI,抑制其团聚。在去除实际制药废水的实验中,nZVI和g-C_(3)N_(4)质量比为2∶1的复合材料(g-nZVI)具备最好的COD去除能力,当废水的pH=3、g-nZVI投加量为1.5 g/L时,2 h内实际磺胺类制药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可高达75%,已经达到进入生化反应池继续降解的标准。经过机理研究表明,去除COD的主要活性物质来自于受石墨相C_(3)N_(4)改性后nZVI活化的分子氧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g-C_(3)N_(4) 分子氧活化 制药废水
下载PDF
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继辉 《中国科技信息》 2023年第23期107-110,共4页
制药废水特点(1) 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一般制药废水COD范围:3 000~6 000mg/L;较高浓度的制药废水COD可达10 000mg/L以上;还有一些极高浓度的制药废水COD可达500 000mg/L甚至更高,此类废水主要是一些难降解的制药废水经过浓缩或蒸发处... 制药废水特点(1) 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一般制药废水COD范围:3 000~6 000mg/L;较高浓度的制药废水COD可达10 000mg/L以上;还有一些极高浓度的制药废水COD可达500 000mg/L甚至更高,此类废水主要是一些难降解的制药废水经过浓缩或蒸发处理后的膜液或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可生化性 COD浓度 合成类 蒸发处理 难降解
下载PDF
制药废水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活性的影响探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俊娟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212-214,共3页
以某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厂遇到的技术难点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含硫氰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成分的制药废水对生化系统中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管是单一制药废水还是混合制药废水,均对生化系统污泥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严... 以某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厂遇到的技术难点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含硫氰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成分的制药废水对生化系统中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管是单一制药废水还是混合制药废水,均对生化系统污泥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生化系统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制药废水 污泥活性
下载PDF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实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会勇 李婷 《浙江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39-43,共5页
随着某化学合成制药企业产品类型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废水中COD及NH3-N浓度大幅增加,原有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已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通过分析原有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有的水解酸化+A/O(缺氧/好氧)工艺... 随着某化学合成制药企业产品类型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废水中COD及NH3-N浓度大幅增加,原有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已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通过分析原有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有的水解酸化+A/O(缺氧/好氧)工艺改为厌氧+二级A/O+MBR(膜生物反应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综合废水COD、TN、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94.9%、89.5%、95.7%,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及《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 33/887—2013)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改造工程 二级A/O 回流比 膜生物反应器(MBR)
下载PDF
高级氧化法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娄雅婧 解利芹 王晨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6期0026-0029,共4页
在新时代社会环境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从而也产生了大量的制药废水,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是尤为严重的,因此在废水排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处理,从而保证在排放之后废水中所残留的有害物质不会对... 在新时代社会环境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从而也产生了大量的制药废水,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是尤为严重的,因此在废水排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处理,从而保证在排放之后废水中所残留的有害物质不会对自然环境或是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存在各式各样的技术手段,而不同的技术手段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又展现出了不同的优势和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光氧化法、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超声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和电解催化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技术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发展提供一定的改进和创新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法 废水处理 制药废水
下载PDF
低浓度制药废水对AAO工艺污水厂的冲击影响及对策
20
作者 严博文 刘凯 +3 位作者 刘振华 兰彭华 甘致溪 曾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3,共5页
针对某城市污水厂经常出现的低浓度制药废水冲击问题,在分析其进水水质和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浓度制药废水冲击对于污水厂AAO工艺的污泥活性、出水水质和去除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并评估了所采取的工艺调控措施的效果。结... 针对某城市污水厂经常出现的低浓度制药废水冲击问题,在分析其进水水质和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浓度制药废水冲击对于污水厂AAO工艺的污泥活性、出水水质和去除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并评估了所采取的工艺调控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制药废水含有芳香烃、长链烷烃和酰胺类大分子有机污染物,B/C为0.13,B/N为1.07,可生化性差,难降解且有生物毒性;低浓度制药废水冲击导致活性污泥中毒老化、性能变差,7 d左右污泥性能及出水水质显著变差;COD去除率从79.10%降至46.66%,氨氮、总氮去除率变化不大。常规工艺调控措施短期内对缓解COD去除效果不明显,对稳定氨氮、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好;采用应急投加活性炭、Fenton工艺等措施对于稳定COD去除的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应对低浓度制药废水冲击,制定相应工艺调控措施提供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制药废水 冲击 工业园区 工艺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