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3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制造能力对制造型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启斌 熊曦 +1 位作者 宋婷婷 焦妍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是制造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探讨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此,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2015—2021年沪深A股2261家制造型企业相关数据为初始样本,实证检验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是制造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探讨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此,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2015—2021年沪深A股2261家制造型企业相关数据为初始样本,实证检验智能制造能力建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制造型企业竞争优势,即智能制造能力水平越高,对于构建新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越为明显;虽然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有助于带来经济效益,但制造装备升级改造、数字化人才引进或商业模式变革等投入增加,使得智能化的绿色价值提升、经营成本降低、外部融资增多等积极影响未能在短期内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呈现出促进态势;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能力 制造企业竞争优势 绿色创新 经营成本 外部融资
下载PDF
基于PSO-ELM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玲玲 高亮 杨敬辉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7期74-80,共7页
在充分考虑目前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PSO-ELM算法构建由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互联化5个发展阶段组成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调研获得的137份中小企业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 在充分考虑目前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PSO-ELM算法构建由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互联化5个发展阶段组成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调研获得的137份中小企业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划分是合理的,同时从PSO-ELM算法的训练测试结果来看,相对于现有标准模型,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评估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能力 极限学习机(ELM) 粒子群算法(PSO) 精益化
下载PDF
云制造模式下制造能力建模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罗永亮 张霖 +2 位作者 陶飞 张雪松 任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7-1367,共11页
阐述了云制造模式下制造能力的内涵,并对制造能力模型构建及描述机制等关键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归纳和总结了当前制造能力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云制造模式下制造能力的概念与分类。构建了制造能力多维信息模型,并给出了针对... 阐述了云制造模式下制造能力的内涵,并对制造能力模型构建及描述机制等关键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归纳和总结了当前制造能力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云制造模式下制造能力的概念与分类。构建了制造能力多维信息模型,并给出了针对该模型的制造能力描述框架,为最终实现制造能力形式化描述提供了支持。结合云制造模式下对制造能力共享的实际需求,依据所提出的建模理论和技术,初步开发了一个支持用户按需使用的制造能力服务化系统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 制造能力 云服务 制造能力描述
下载PDF
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4
作者 蔡言锋 于文强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第11期53-57,共5页
以数字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是解决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指导选择教学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复... 以数字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是解决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指导选择教学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以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线,基于企业实践培养人才。这样的改革方向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刍议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雷延军 《国防技术基础》 2009年第12期58-62,共5页
给出了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制造能力储备模式包括时间维、质量维、数量维、柔性维、成本维在内的目标侧体系,以及包括研发能力、两用技术流动能力、快速变批量生产能力、协同管理能力在内的能力束体系。
关键词 武器装备 制造能力 制造能力储备
下载PDF
云制造中的制造能力服务形式化描述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莹莹 李伯虎 +1 位作者 柴旭东 公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6-2107,共12页
针对云制造系统对制造能力服务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制造能力服务的统一描述及其形式化方法。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能力服务的内涵,给出了其定义和分类框架;定义了制造能力服务的元模型及详细描述属性,使用基于对象-值-属性(entity-val... 针对云制造系统对制造能力服务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制造能力服务的统一描述及其形式化方法。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能力服务的内涵,给出了其定义和分类框架;定义了制造能力服务的元模型及详细描述属性,使用基于对象-值-属性(entity-value-attribute,EVA)数据模型的持久化方法实现异构制造能力服务的形式化。上述制造能力描述及形式化方法在智慧云制造系统(Tian Zhi Net)中的应用效果初步验证了成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 制造能力 形式化描述方法 元模型 对象-值-属性模型
原文传递
制造资源网络协同环境下广义制造能力资源模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郝京辉 孙树栋 沙全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通过分析制造资源网络协同环境下的制造资源特性和用户需求,提出广义制造能力资源模型的概念,该模型广泛地反映出资源的制造能力,支持制造资源优化配置。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剖析资源模型的内涵,基于系统用户的需求构建二维模型结构框架:... 通过分析制造资源网络协同环境下的制造资源特性和用户需求,提出广义制造能力资源模型的概念,该模型广泛地反映出资源的制造能力,支持制造资源优化配置。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剖析资源模型的内涵,基于系统用户的需求构建二维模型结构框架:有形能力资源对象类和无形能力资源对象类,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描述企业的制造能力。在此框架基础上建立基于中性机制的STEP的资源模型。通过以上分析,组建系统的资源管理体系,形成资源初始化模块、资源成长模块和资源管理模块三个模块,体现出资源模型的动态性、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制造能力资源模型 面向对象 STEP
下载PDF
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制造能力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海凤 陆力斌 +1 位作者 杨洋 田也壮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将企业资源论运用在制造领域之中,认为在制造领域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构建的制造能力.而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开展的以信息交流为核心的内部学习,以及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外部沟通,是影响企业构建其特有的制造能力的影响因素,据此给... 将企业资源论运用在制造领域之中,认为在制造领域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构建的制造能力.而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开展的以信息交流为核心的内部学习,以及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外部沟通,是影响企业构建其特有的制造能力的影响因素,据此给出基于企业资源论的组织学习和制造能力假设模型.利用IMSS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Amos对模型进行拟合,揭示了内、外部学习因素与制造能力对企业制造绩效的提高方式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论 制造能力 内部学习 外部学习
下载PDF
汽车模具制造能力演化路径与能力构筑竞争:北京比亚迪模具案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欧阳桃花 丁玲 黄江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以北京比亚迪模具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汽车模具企业能力演化路径,能力构筑竞争的原因、过程与特征。通过对该企业的观察研究,发现模具制造能力演化经历3个阶段:创生静态能力阶段、发展改善能力阶段、保持复制能力阶段。吸收能力的... 以北京比亚迪模具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汽车模具企业能力演化路径,能力构筑竞争的原因、过程与特征。通过对该企业的观察研究,发现模具制造能力演化经历3个阶段:创生静态能力阶段、发展改善能力阶段、保持复制能力阶段。吸收能力的层次不同深刻影响了企业能力演化路径。组织内外部、显隐性知识2个维度的应用与探索的双元能力将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层次。从理论上探讨了吸收能力的双元性与企业能力演化路径、能力构筑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践方面,指出中国模具制造能力停留在复制能力阶段,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重视学习组织内外部的显性知识,不重视隐性知识的积累以及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吸收能力的非双元性制约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制造能力 能力演化路径 吸收能力 双元性能力
下载PDF
物联网平台上两制造商间的制造能力共享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道致 杜其光 徐春明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97-102,共6页
借助市场经济理论,分析物联网平台上制造企业之间制造能力共享的策略。考虑物联网环境下可以实现共享的资源和能力的丰富性,建立随机需求下两个制造商之间制造能力共享的模型。通过分析得到:在制造能力实现共享的模式下,两个制造商制造... 借助市场经济理论,分析物联网平台上制造企业之间制造能力共享的策略。考虑物联网环境下可以实现共享的资源和能力的丰富性,建立随机需求下两个制造商之间制造能力共享的模型。通过分析得到:在制造能力实现共享的模式下,两个制造商制造能力的最优准备水平存在,且随单位转移收益的升高而同时升高;集中决策情况下制造能力共享所获得利润不小于分散决策时的利润总和。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上述结论作了进一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制造 云服务 制造能力共享
下载PDF
面向市场的制造企业服务策略研究——基于制造能力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洋 徐忠建 胡立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6-22,共7页
研究了制造能力对于市场环境和服务策略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制造战略市场观和资源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市场环境影响制造企业服务策略的制定,且制造能力对于市场环境和服务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国际制造战... 研究了制造能力对于市场环境和服务策略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制造战略市场观和资源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市场环境影响制造企业服务策略的制定,且制造能力对于市场环境和服务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国际制造战略调查2009的支持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柔性制造能力对于市场环境和售后维护服务、计时收费服务、产品升级服务、维修服务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综合保障能力对于市场环境和售后维护服务、产品升级服务、使用培训服务、维修服务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 市场环境 服务策略 制造能力 调节效应
下载PDF
企业制造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一些中国的实证发现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官建成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78-84,共7页
本文在提出制造能力的审计框架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企业为建立和实施可持续的竞争力,它们的制造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数据是由最近对北京地区的213创新型企业所获得的。首先采用相关分析识别企业制造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本文在提出制造能力的审计框架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企业为建立和实施可持续的竞争力,它们的制造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数据是由最近对北京地区的213创新型企业所获得的。首先采用相关分析识别企业制造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各种主要的创新绩效指标,分别采用 T 检验证实”强企业”与”弱企业”在制造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显著性。研究发现制造能力的大多数组成部分在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方面起关键作用。然而,仅依靠制造设备的加大投资,并不能带来较高的创新绩效和显著的产品竞争力。全体制造能力的有效集成对中国企业创新绩效与产品竞争力的改善产生实质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能力 创新绩效 集成创新 竞争力 中国
下载PDF
军品制造能力储备的需求约束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雯 谢觉明 《国防技术基础》 2010年第10期47-53,60,共8页
分析了军品制造能力储备模式产生的现实和理论根源,论述了信息化战争环境下的需求约束机理,为军品制造能力模式的执行寻找依据。
关键词 制造能力 制造能力储备 机理
下载PDF
零部件制造商加工制造能力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燕 V.V.Pavlov +2 位作者 李宗斌 姜莉莉 刘作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复杂产品的制造是由多个制造商共同完成。为考核不同制造商零部件的加工能力,需要对制造商的加工能力进行分析。在简单叙述多色集合和多色图的基础上,运用多色集合理论及多色图,建立了产品加工系统的数学模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复杂产品的制造是由多个制造商共同完成。为考核不同制造商零部件的加工能力,需要对制造商的加工能力进行分析。在简单叙述多色集合和多色图的基础上,运用多色集合理论及多色图,建立了产品加工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多色集合的析取和合取形式,对制造商的加工能力给出了分析预测的数学公式和方法。用案例说明了应用上述理论的步骤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部件 制造能力 评价考核 仿真
下载PDF
基于制造能力的工作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燕 闫崇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工作流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基础,许多方法可以应用于建模过程,但是这些方法缺少对制造过程,尤其是网络化制造过程的有力支持,不能满足制造领域工作流建模的要求。通过对现有面向制造工作流模型的改进,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包括四... 工作流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基础,许多方法可以应用于建模过程,但是这些方法缺少对制造过程,尤其是网络化制造过程的有力支持,不能满足制造领域工作流建模的要求。通过对现有面向制造工作流模型的改进,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包括四个子模型:基于多色集合理论构建过程模型,实现过程元素的分离,提高模型定义的动态性;基于Web服务的能力模型提供制造能力的服务;从用户角度出发,约束模型建立评价服务和流程的相对指标;通信模型以SOAP为基础保证模型的信息交互通畅。提出的基于制造能力的工作流模型适合于组织松散耦合、模型动态构建、信息分布定义的网络化制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模型 制造能力 服务评价 多色图
下载PDF
考虑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协调策略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胜利 张朝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3-1295,共13页
为了研究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协调策略,在同时考虑产品的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制造商责任延伸(EPR)制度的由制造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的均衡解,并分析了EPR制度对产品环境性能... 为了研究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协调策略,在同时考虑产品的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制造商责任延伸(EPR)制度的由制造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的均衡解,并分析了EPR制度对产品环境性能、再制造能力及参与者利润的影响,同时设计了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讨价还价策略。研究发现,随着生产环境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的增加,制造商更愿意设计具有高环境性能和低再制造能力的产品;再制造环境成本和使用环保成本的增加均会激励制造商设计具有高环境性能和高再制造能力的产品;而由客户承担的使用环保成本份额的高低不仅影响客户自身的利润,还会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产生影响;应用Nash讨价还价和Rubinstein轮流出价均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当各方谈判人员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当时,可选用Nash讨价还价的协调方式;当谈判人员的能力悬殊,且零售商和客户群的贴现率较高时,可选用Rubinstein轮流出价的协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性能 制造能力 闭环供应链 讨价还价 协调 责任延伸制度
下载PDF
发展复合材料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棣 胡孝才 陈利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8期50-52,共3页
在当前发展阶段,应对不以实物表示的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 数字化设计 制造能力 工程技术问题 航空工业 飞机
下载PDF
考虑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闭环供应链两部制契约协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胜利 尚桐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4-704,共11页
在同时考虑产品的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均衡解,并设计了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两部制-两部制契约机制.研究发现:在集中决策下最优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性能正相关,与再制造能力负相关... 在同时考虑产品的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均衡解,并设计了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两部制-两部制契约机制.研究发现:在集中决策下最优产品生命周期与环境性能正相关,与再制造能力负相关;集中决策下的最优产品生命周期低于分散式决策下的最优产品生命周期,但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大于分散决策下参与者利润之和;在两部制-两部制契约机制下,产品的最优环境性能、最优再制造能力、最优生命周期、制造商的最优利润以及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利润均与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制定的契约无关,而仅与零售商和客户群之间制定的契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性能 制造能力 闭环供应链 两部制契约 协调
下载PDF
工业模具生产企业先进制造能力通用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刚 《标准科学》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以国内工业模具生产企业先进制造能力的通用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冲模、塑料模、压铸模等3类典型的模具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后概括形成以公司总体概况、设备、人员、软件、智能制造、资质及过往成果等6个维度的... 本文以国内工业模具生产企业先进制造能力的通用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冲模、塑料模、压铸模等3类典型的模具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后概括形成以公司总体概况、设备、人员、软件、智能制造、资质及过往成果等6个维度的典型要素评价系统。实证研究表明,本评价方法克服了模具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定制化、单一性、非标化产品等固有特性而在先进制造能力评价方面客观性不足、评价维度单一等问题,契合了客户对个性化、定制化模具产品的需求,填补了模具生产企业先进制造能力评价方法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生产企业 先进制造能力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制造能力沙堆模型实证研究:创新要素的重新定位
20
作者 田也壮 李华山 裴学亮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在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背景下,将创新要素作为终极制造能力要素的沙堆模型不再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现状,本文将制造能力沙堆模型中创新要素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并采用IMSS2009数据库对调整后的沙堆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在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背景下,将创新要素作为终极制造能力要素的沙堆模型不再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现状,本文将制造能力沙堆模型中创新要素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并采用IMSS2009数据库对调整后的沙堆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制造能力要素间的累积效应普遍存在,创新要素可以为其他要素的提升提供支持,制造能力提升的最佳次序是:"质量→交付→创新→柔性→成本".此外,从学习的视角来解释制造能力要素间的累积效应,并讨论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企业制造能力提升路径.本研究对传统的沙堆模型进行了拓展,拓展后的沙堆模型更能发挥创新要素与其他制造能力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更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对制造企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堆模型 创新要素 制造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