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旧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眼刺激性反应分级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晓萍 熊习昆 +4 位作者 谭小华 何国群 古梅英 郑穗生 李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2-813,共2页
关键词 刺激性反应 《化妆品卫生规范》 2002年1月 1999年版 化妆品安全性 2002年版 化妆品原料 卫生学指标 评价程序 卫生标准 检测方法 卫生部
下载PDF
注射用阿昔洛韦钠致尿路刺激性反应2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允国 张跃峰 陈为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尿路刺激性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一起液氯泄漏致多人急性氯气刺激性反应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
3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01年第10期4-4,共1页
关键词 液氯泄漏 急性氯气刺激性反应 事故原因 事故处理
下载PDF
布托啡诺抑制舒芬太尼致刺激性呛咳反应的合理给药时间研究
4
作者 许智鸿 宋月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6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抑制舒芬太尼致刺激性呛咳反应(SIC)的合理给药时间。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Ⅰ组、GⅡ组、GⅢ组、GⅣ组,各45例。麻醉诱导前,由未参与麻醉...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抑制舒芬太尼致刺激性呛咳反应(SIC)的合理给药时间。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GⅠ组、GⅡ组、GⅢ组、GⅣ组,各45例。麻醉诱导前,由未参与麻醉诱导的麻醉医师对在手术室外将3个5 ml注射器分别编号为A、B、C,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麻醉诱导前2 min、麻醉诱导即刻注射。其中GⅠ组在麻醉诱导前仅予以0.9%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GⅡ组A、B、C药物分别为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GⅢ组A、B、C药物分别为0.9%氯化钠溶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GⅣ组A、B、C药物分别为0.9%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患者在麻醉诱导后5 s内给予舒芬太尼。比较4组SIC发生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给药前(T_(0))、注射A药物后(Ta)、注射B药物后(Tb)、注射药物C药物后(Tc)、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 GⅠ、GⅡ组、GⅢ组、GⅣ组SIC发生率分别为42.22%(19/45)、8.9%(4/45)、2.2%(1/45)、0。GⅡ组、GⅢ组、GⅣ组SIC发生率均低于GⅠ组(χ^(2)/P=13.141/<0.001、20.829/<0.001、24.085/<0.001)。4组SIC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Ⅱ组Ta的SpO_(2)低于GⅠ、GⅢ组、GⅣ组,Tb的SpO_(2)低于GⅠ组、GⅣ组(P<0.05);GⅢ组Tc的SpO_(2)低于GⅣ组(P<0.05);4组T_(2)的HR均高于T_(0)、Ta、Tb、Tc、T_(1),Ta、Tb的MAP低于T_(0)、Tc、T_(1)、T_(2)(P<0.05)。结论 同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行麻醉诱导可有效降低舒芬太尼诱发的SIC发生率,该给药方法合理、有效且临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性呛咳反应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合理给药时间
原文传递
鼻通宁喷雾剂鼻黏膜及皮肤刺激性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燕 张金娟 +3 位作者 张彦燕 许键炜 熊英 杨勤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研究鼻通宁喷雾剂对鼻黏膜及皮肤刺激性。方法:将16只家兔分为对照组(8只)和给药组(8只),进行鼻腔黏膜刺激性试验,对照组予赋形剂鼻腔给药,给药组予鼻通宁鼻腔给药,观察给药后家兔的全身状况及局部刺激症状,于末次给药后24 h... 目的:研究鼻通宁喷雾剂对鼻黏膜及皮肤刺激性。方法:将16只家兔分为对照组(8只)和给药组(8只),进行鼻腔黏膜刺激性试验,对照组予赋形剂鼻腔给药,给药组予鼻通宁鼻腔给药,观察给药后家兔的全身状况及局部刺激症状,于末次给药后24 h和7 d时分别处死各组半数家兔,观察呼吸道局部黏膜组织情况,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另将16只家兔随机分为皮肤完整组及皮肤破损组,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两组家兔背部两侧皮肤去毛处分别涂抹鼻通宁喷雾剂及赋形剂,每次给药前及末次给药后30-60 min、24、48和72 h观察皮肤情况,并进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和强度评价,于末次给药后72 h和4 d时,处死各组半数家兔,取涂药部位皮肤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鼻黏膜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给药组及对照组家兔均未出现全身反应及局部刺激症状,末次给药后24 h及7 d时所处死的两组家兔的鼻、喉、气管、支气管黏膜肉眼及镜下观察均未见异常;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皮肤完整组及皮肤破损组家兔给药部位皮肤均未见异常反应,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均为0分,皮肤刺激强度评价为无刺激性。结论:鼻通宁喷雾剂无明显鼻腔黏膜刺激性及皮肤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鼻通宁 鼻黏膜刺激性反应 皮肤刺激性反应 家兔
下载PDF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刺激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房丽华 张健 +6 位作者 仲伟珍 闫凤霞 姚如永 于国英 张云波 刘晓萍 王春波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94-101,共8页
探究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刺激性 ,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作者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 ,以 4 0 %、2 0 %和 5‰浓度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进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 ,5‰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皮肤多次刺激性试验 ,1‰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 探究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刺激性 ,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作者应用新西兰大耳白兔 ,以 4 0 %、2 0 %和 5‰浓度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进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 ,5‰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皮肤多次刺激性试验 ,1‰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兔角膜刺激性试验 ,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 ,5‰和 2 0 %海洋碱性蛋白酶单次应用实验皮肤未出现红斑和水肿 ,对皮肤无刺激性。 4 0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皮肤病理学显示 5‰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液未见皮肤的慢性刺激反应 ,皮肤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 白兔 刺激性反应 洗涤剂
下载PDF
辣椒酒搽剂对皮肤刺激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安菊 汪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65-1865,共1页
目的 观察辣椒酒搽刺对皮肤的刺激性反应。方法 给小鼠背部人为伤口涂药1~8d,分别于1,24,48,72h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斑,愈合情况。结果 单次涂药刺激后,小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见红斑、水肿等反应。多次涂药刺激后,有两只小... 目的 观察辣椒酒搽刺对皮肤的刺激性反应。方法 给小鼠背部人为伤口涂药1~8d,分别于1,24,48,72h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斑,愈合情况。结果 单次涂药刺激后,小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见红斑、水肿等反应。多次涂药刺激后,有两只小鼠破损皮肤可见轻微红斑,48h后反应均值为0。结论 局部涂搽辣椒酒对皮肤无刺激性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酒搽剂 皮肤刺激性反应
下载PDF
痔痛康洗液刺激性及过敏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敏娟 任远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8-19,25,共3页
实验表明痔痛康洗液对家兔皮肤外用未见明显刺激性反应;对豚鼠皮肤亦无过敏性反应。
关键词 痔痛康洗液 刺激性反应 过敏性反应 中药
下载PDF
糠酸莫米松凝胶用药皮肤过敏性及刺激性评价研究
9
作者 黎砚书 周艳艳 +1 位作者 肖小华 丁琦 《江西化工》 2016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凝胶给药后产生的过敏和刺激性反应及严重程度,客观评价该药物可能存在的毒性反应。[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皮肤过敏性和刺激性试验。[结... [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凝胶给药后产生的过敏和刺激性反应及严重程度,客观评价该药物可能存在的毒性反应。[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皮肤过敏性和刺激性试验。[结果]!糠酸莫米松凝胶皮肤给药未对豚鼠产生过敏反应。"糠酸莫米松凝胶皮肤给药未对实验兔产生刺激反应。[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由华润三九(南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409001J的糠酸莫米松凝胶对豚鼠无皮肤过敏反应,对兔无皮肤刺激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酸莫米松凝胶 过敏性反应 刺激性反应
下载PDF
植物复合舒缓剂(CAP)对外源性皮肤刺激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周利丹 卢伊娜 +3 位作者 杨继峰 施雪梅 熊玥 张磊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7-764,共8页
作为抵御外部环境的第一道防线,皮肤不仅是一种物理屏障,而且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细胞的免疫器官。这些免疫细胞在不同的皮肤层中组织结构良好,并与非免疫结构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建立通信网络,参与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以确保皮肤免... 作为抵御外部环境的第一道防线,皮肤不仅是一种物理屏障,而且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细胞的免疫器官。这些免疫细胞在不同的皮肤层中组织结构良好,并与非免疫结构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建立通信网络,参与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以确保皮肤免疫稳态。通过探讨皮肤免疫反应的起始感知、初始传递、初级效应阶段下不同类型细胞所产生的关键调节剂来研究植物复合舒缓剂(CAP)对外源性皮肤刺激的潜在保护作用及机制。同时,利用三维(3D)重建的人类表皮模型(EpiKutis)来模拟弱屏障下的皮肤免疫反应研究CAP在组织层面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外源性刺激时,关键免疫调节因子如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细胞介素-8(IL-8)、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角质形成细胞、3D EpiKutis模型、THP-1衍生细胞和肥大细胞中含量均显著升高,而CAP同步处理下可显著降低这些因子的表达量。此外,CAP剂量依赖性地改善由Poly(I:C)和LPS诱导导致的丝聚蛋白降低。结果表明,CAP通过促进皮肤屏障修复,调控皮肤免疫反应的起始、传递和效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复合舒缓剂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皮肤刺激性反应 角质形成细胞 单核细胞 肥大细胞
下载PDF
高频喷射通气对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临床效果及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阳帆 曹凯 张治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5期63-65,共3页
无创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为当前的肺病等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带来了便利、安全。但是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的,再加上该检查方式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刺激性,因此检查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疼痛、呛咳、... 无创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为当前的肺病等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带来了便利、安全。但是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的,再加上该检查方式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刺激性,因此检查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疼痛、呛咳、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的刺激性反应,甚至会出现多次插管的情况,给检查、手术带来较多的不确定因素^([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高频喷射通气 VAS评分 临床效果 刺激性反应 无痛 临床应用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含氯消毒剂使用不当对护士伤害的报道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玉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2-73,共2页
在SARS流行期间,含氯消毒剂在控制流行传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其浸泡、擦拭、喷雾消毒被SARS病毒污染的空气、物品、物体表面.但若使用剂量和方法不当,会导致氯气对人体的伤害.
关键词 含氯消毒剂 使用不当 人体伤害 毒性反应 刺激性反应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与静脉空气栓塞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爱忠 江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关键词 静脉空气栓塞 全髋置换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严重低血压 刺激性反应 心跳骤停 突然死亡 毒性反应
下载PDF
手部湿疹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能鑫 刁庆春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71-773,共3页
手部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其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水疱、鳞屑、角化过度、皲裂及苔藓样变等。有研究表明63%手部湿疹患者对一种或多种变应源过敏,接触敏感成为手部湿疹症状加重的因素之一。... 手部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其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水疱、鳞屑、角化过度、皲裂及苔藓样变等。有研究表明63%手部湿疹患者对一种或多种变应源过敏,接触敏感成为手部湿疹症状加重的因素之一。接触性变态反应与刺激性反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它因素包括多汗、摩擦、职业、干燥、心理压力、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湿疹 治疗 社会经济地位 刺激性反应 应性疾病 皮疹表现 角化过度 苔藓样变
下载PDF
纳米中药制剂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国安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根据中药成分复杂、选择性低等特点,以纳米技术为平台,建立新型中药传输体系是目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纳米中药制剂的研究在我们实验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采用反相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卡铂脂质体冻干剂,脂质体的粒径为500-7... 根据中药成分复杂、选择性低等特点,以纳米技术为平台,建立新型中药传输体系是目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纳米中药制剂的研究在我们实验室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采用反相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卡铂脂质体冻干剂,脂质体的粒径为500-700nm,包封率为30%+5%,在-20℃冰箱可稳定6个月。ICP—MS研究表明卡铂脂质体冻干剂主要靶向肺,同时静脉注射后对家兔血管无刺激性反应。采用微乳液聚合制备了载灯盏花素聚丙烯酸酯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50nm,表面电势为-27.2mv,平均包封率为87.57%,体外释放研究表明,直到7h后,药物才全部释放,同普通片剂相比,载药纳米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在制剂过程中,我们成功建立了用毛细管电泳法,指纹图谱,HPLC和UV等方法来测定纳米体系中药物含量的方法;而且。采用HPLC/MS/MS和HPLC/MS法测定并分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行为。另外,我们已开展了秋水仙碱脂质体和雷公藤内酯聚合物纳米制剂等的研究,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虽然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发工作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米中药制剂一定会开创中药制剂的新局面,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中药制剂 HPLC/MS/MS HPLC/MS法 中药现代化研究 体外释放研究 毛细管电泳法 纳米技术 溶剂蒸发法 刺激性反应 静脉注射后 聚丙烯酸酯 雷公藤内酯 脂质体 中药成分 灯盏花素 乳液聚合 平均粒径 表面电势 普通片剂
下载PDF
无纺布抗病毒药物口罩的局部毒性实验简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恩礼 孔宪波 李彦 《实用医药杂志》 2007年第7期801-801,共1页
无纺布抗病毒药物口罩是用含12%利巴韦林溶液浸泡过的湿巾为载体的利巴韦林敷贴和4层医用无纺布制成的药物口罩。根据新药研究要求笔者做了局部刺激性实验。目的是观察局部喷药后动物所产生的刺激性反应及有无死亡情况。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口罩 医用无纺布 毒性实验 利巴韦林 刺激性实验 刺激性反应 新药研究 死亡情况
下载PDF
2002年-2004年广东省全麻药用药分析
17
作者 黄际薇 李瑞珍 +1 位作者 刘杰 麦海燕 《中国药事》 CAS 2006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全麻药 用药分析 广东省 局部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 中枢神经系统 管理药品 刺激性反应 外科手术 广东地区
下载PDF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小兰 盛国荣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考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和基质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皮肤急性毒性、刺激性反应和动物的过敏情况。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 目的:考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和基质用于白色豚鼠背部正常或破损去毛区皮肤,观察皮肤急性毒性、刺激性反应和动物的过敏情况。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未产生急性毒性反应;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无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一次或多次给药对豚鼠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给药后48 h或72 h,这种刺激性消失。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未产生急性毒性和过敏反应,也无明显刺激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 急性毒性 皮肤过敏 刺激性反应
下载PDF
Suppression of angiotensin Ⅱ stimulated responses in aortic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of experimental cirrhotic rats
19
作者 ZHANG RU GUO LIANG WANG +5 位作者 PI LI ZHANG YING XIONG WEN BO ZHANG XING PENG WANG DE LING YIN QING J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20 Yue Yang Road, Shanghai 200031, China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Shanghai F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5-161,共7页
Functional responses to angiotensin Ⅱ (AT-Ⅱ) were determined in aortic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from experimental cirrhotic rats. Our data showed that AT-Ⅱ-stimulated 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 (E... Functional responses to angiotensin Ⅱ (AT-Ⅱ) were determined in aortic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from experimental cirrhotic rats. Our data showed that AT-Ⅱ-stimulated 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 (ECAR), which was measured by Cytosensor microphysiometr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aortic VSMCs from the cirrhotic rats as compared to those from the control animals. The ability of AT-Ⅱ to promote formation of inositol phosphates, the second messenger produced by the activation of Gq-coupled receptors, was also considerably suppressed in the cirrhotic VSMCs. Furthermore, the maximal p42/44 MAPK phosphorylation stimulated by AT-Ⅱ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cirrhotic VSMCs in contrast to that in the normal VSMCs. Taken together, our data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functional responses to AT-Ⅱ was severely suppressed in aortic VSMCs in cirrhosis, indicating the impairment of general Gq-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and subsequent bi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cirrhotic VSM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肝硬变 大鼠 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性反应 受体反应 抑制
下载PDF
紫玉润唇膏外用的皮肤安全性研究
20
作者 费双雪 杨春艳 杨文信 《西南军医》 2020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局部皮肤接触紫玉润唇膏后产生的反应,以了解紫玉润唇膏外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同体自身对照,分别观察健康家兔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用药后的刺激性反应,将健康豚鼠分为紫玉润唇膏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观察局...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局部皮肤接触紫玉润唇膏后产生的反应,以了解紫玉润唇膏外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同体自身对照,分别观察健康家兔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用药后的刺激性反应,将健康豚鼠分为紫玉润唇膏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观察局部皮肤用药后的过敏性反应。结果紫玉润唇膏对健康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明显刺激性反应,对健康豚鼠局部皮肤无明显过敏性反应。结论紫玉润唇膏是一种安全的外用中药制剂,可作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玉润唇膏 皮肤 刺激性反应 过敏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