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严张仁 邱小倩 +3 位作者 熊晨曦 艾博华 张臻 王欢 《蛇志》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我院中医外科住院治疗的蝮蛇咬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我院中医外科住院治疗的蝮蛇咬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积分均有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在肿胀范围、疼痛症状方面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蝮蛇咬伤所致的局部肿痛不适,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刺络拔罐 蛇伤外敷散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对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刘凯 刘宇飞 +1 位作者 温博 靳宜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259-262,266,共5页
目的 观察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对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湿热型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治疗。2组... 目的 观察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对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湿热型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周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结果 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及对照组治疗4、8周后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及对照组治疗4、8周后血清TNF-α、CRP、IL-6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及对照组治疗4、8周后疼痛VAS、ASD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可有效缓解湿热型AS患者疼痛感,改善脊柱、胸廓活动度,减轻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强直性脊柱炎 腰背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刘美静 张雪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3,8,共4页
目的分析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6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加... 目的分析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6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研究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简版麦吉尔疼痛问卷-2(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2,SF-MPQ2)、ID疼痛量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ID疼痛量表、SF-MPQ2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HN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疼痛明显减轻,且具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局部多针浅刺法、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余勇 田小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多针浅刺法、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8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局部多针浅刺法配... 目的:观察局部多针浅刺法、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8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局部多针浅刺法配合电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面部神经功能、面部残疾指数(FDI)、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对称性分区评价、客观概括性评价、本体主观概括性评价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DI躯体功能(FDIP)评分升高,FDI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8)。结论:局部多针浅刺法、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较好,可改善FDI及面部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刺络拔罐 顽固性面瘫 面部神经功能 面部残疾指数
下载PDF
刺络拔罐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探析
5
作者 马燕妮 和鑫 廖文静*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0174-0176,共3页
目的:探究刺络拔罐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9月我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36例BCR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淋巴按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刺络... 目的:探究刺络拔罐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9月我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36例BCR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淋巴按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刺络拔罐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在上臂周径差值、上肢功能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臂周径差值、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刺络拔罐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肢体水肿消退,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乳腺癌术后 上肢淋巴水肿
下载PDF
内热针配合肌筋膜触发点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齐好雯 高丽华 +1 位作者 陈建华 齐月雯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内热针配合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普通针刺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研究组予以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 目的:探讨内热针配合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普通针刺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研究组予以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治疗5 d、治疗10 d、治疗20 d中医症候积分(腰膝酸软、下肢乏力和腰腿发凉)、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参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参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LDH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热针 肌筋膜触发点 刺络拔罐
下载PDF
刺络拔罐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7
作者 龚婉琪 苏云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刺络拔罐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门诊收治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刺络拔罐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刺络拔罐组用三棱针点刺后予以拔罐放血,西药组予以盐酸氟西汀胶囊,... 目的探究刺络拔罐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门诊收治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刺络拔罐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刺络拔罐组用三棱针点刺后予以拔罐放血,西药组予以盐酸氟西汀胶囊,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和抑郁程度分级,通过HAMD-17评分的减分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2周,两组HAMD-17评分、抑郁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HAMD-17评分和抑郁程度分级均较治疗2周降低,且刺络拔罐组HAMD-17评分和抑郁程度分级均低于西药组(P<0.05)。刺络拔罐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采取刺络拔罐治疗抑郁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缓解气机郁结的症状,临床疗效优于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盐酸氟西汀胶囊 抑郁症 疗效
下载PDF
浮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41例
8
作者 严定丰 普天强 +3 位作者 李卫林 魏华英 何绍祥 徐春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59-760,共2页
目的:观察激痛点浮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用激痛点浮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用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ODI评... 目的:观察激痛点浮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用激痛点浮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用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痛点浮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浮针 刺络拔罐
下载PDF
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Meta分析
9
作者 杨晓敏 刘竹韵 +2 位作者 魏琳 林满秋 张小培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目的:评价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 目的:评价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刺络拔罐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2年9月。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发表偏倚分析采用STATA软件。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753例样本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MD=6.76,95%CI(2.77,10.75),P<0.000 90],上肢痉挛程度(MAS)评分低于对照组[MD=-0.64,95%CI(-0.79,-0.50),P<0.000 01],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低于对照组[MD=-4.79,95%CI(-6.62,-2.97),P<0.000 01],肘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MD=19.20,95%CI(13.55,24.86),P<0.000 01],肱三头肌IEMG高于对照组[MD=3.63,95%CI(1.75,5.50),P<0.000 1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高于对照组[MD=5.42,95%CI(2.56,8.27),P=0.000 20]。结论:刺络拔罐有助于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但由于本研究选取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需要更大样本和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痉挛 痉证 筋病 刺络拔罐 运动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刺络拔罐放血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李颜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77-0180,共4页
分析刺络拔罐放血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急诊收治的发热患者,采样年限: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数量:120例,分组规则:随机数表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刺络拔罐放血治疗;护理上,对照组60例予以常... 分析刺络拔罐放血联合个性化护理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急诊收治的发热患者,采样年限: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数量:120例,分组规则:随机数表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刺络拔罐放血治疗;护理上,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负性情绪、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观察组(98.33%)较对照组(80.00%)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负性情绪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0.00%)与对照组相比,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98.33%)与对照组(78.33%)相比,其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对急诊发热患者实行刺络拔罐放血联合个性化护理,可提高其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急诊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 个性化护理
下载PDF
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11
作者 孟祥五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与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刺络拔罐
下载PDF
刺络拔罐法结合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12
作者 高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3-0106,共4页
观察运用刺络拔罐法结合针灸、普通针刺两种方法在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在我院诊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意的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刺络拔罐法结合针... 观察运用刺络拔罐法结合针灸、普通针刺两种方法在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在我院诊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意的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刺络拔罐法结合针灸),对照组(普通针刺),每组各36例,每周治疗6d,连续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腰痛和麻木状态的VAS分数明显下降,对比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变化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部活动障碍相比于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P<0.05),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络拔罐法结合针灸疗法、普通针刺疗法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疼痛程度,联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铺棉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梅 张玉珍 刘影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观察铺棉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铺棉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铺棉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铺棉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生化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物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PHN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疼痛及睡眠状况等均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铺棉灸 刺络拔罐 疼痛因子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调背振阳针刺及刺络拔罐在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蕾 于江琪 +3 位作者 曹艳茹 刘姝 钟远 赵金双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6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调背振阳针刺及刺络拔罐在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调背振阳针刺及刺络拔罐在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干预,观察组采用调背振阳针刺及刺络拔罐联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分、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成绩评分表(Portmann评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面神经肌电图、干预后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B分级评分、Portmann评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及面神经肌电图(潜伏期、波幅)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背振阳针刺及刺络拔罐联合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瘫症状及面神经麻痹程度、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背振阳针 刺络拔罐 周围性面瘫 神经麻痹 面神经肌电图 满意度
下载PDF
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观察
15
作者 侯达 陈卫蓉 左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治疗的气滞血瘀型PCS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脱落6例)、研究组(60例,脱落3...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治疗的气滞血瘀型PCS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脱落6例)、研究组(60例,脱落3例)。2组均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研究组加用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VAS评分、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及静脉暗带内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腰髂疼痛、下腹痛(胀痛、刺痛及坠痛)、痛经、性交痛、白带过多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静脉暗带内径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46/54),研究组为96.5%(55/5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周,对照组复发率为40.7%(22/54),研究组复发率为17.5%(10/57),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联合阿是穴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PCS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盆腔静脉血管结构及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 气滞血瘀 少腹逐瘀汤 阿是穴 刺络拔罐
下载PDF
皮下结节刺络拔罐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研究
16
作者 刘雄伟 邓立春 刘桢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5期110-114,共5页
目的 分析皮下结节刺络拔罐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40例,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上肢功能锻炼操干预,观察组... 目的 分析皮下结节刺络拔罐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40例,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上肢功能锻炼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皮下结节刺络拔罐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上肢肿胀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痛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腕横纹、腕上10 cm肘横纹处、肘横纹上10 cm处患肢周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痛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皮下结节刺络拔罐法治疗可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淋巴水肿 皮下结节刺络拔罐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操作与作用机制探讨
17
作者 凌晓燕 王建青 吴明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0期4-6,共3页
特应性皮炎(AD)为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归属中医“四弯风”范畴。该病多为心脾炽热、脾虚湿蕴所致,病位主要与心、脾、肺有关,临床选择肺俞、心俞、脾俞刺络拔罐治疗,可达到透邪外出、清热利湿、调和脏腑气血之功,抑制皮肤炎... 特应性皮炎(AD)为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归属中医“四弯风”范畴。该病多为心脾炽热、脾虚湿蕴所致,病位主要与心、脾、肺有关,临床选择肺俞、心俞、脾俞刺络拔罐治疗,可达到透邪外出、清热利湿、调和脏腑气血之功,抑制皮肤炎性反应,促进皮损消退。该文介绍刺络拔罐疗法的操作流程,探讨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作用机制,以期该疗法在临床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四弯风 皮肤病 背俞穴 刺络拔罐疗法 角法 操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疗效观察
18
作者 赵嘉莹 高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35-0138,共4页
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疗法用于I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探讨。方法 研究样本为I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70例,均在我院治疗,随机分组,35例/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常规内科疗法+康复训练用于对照组,以此为前提,研究组再行刺络拔... 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疗法用于I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探讨。方法 研究样本为I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70例,均在我院治疗,随机分组,35例/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常规内科疗法+康复训练用于对照组,以此为前提,研究组再行刺络拔罐疗法,针对疼痛程度、水肿情况、活动能力(上肢)、日常生活能力及疗效展开讨论比较。结果 完成4周治疗之后组间疼痛程度评分、水肿情况评估均低于治疗之前(P<0.05),组间比较可知,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之后的活动能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之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8%;结论 刺络拔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刺络拔罐 疼痛 上肢功能
下载PDF
火针、刺络拔罐联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面部寻常痤疮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智斌 陈梦雅 +1 位作者 何亚男 刘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火针、刺络拔罐联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面部痤疮患者的疗效及面部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74例面部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7例。... 目的:探究火针、刺络拔罐联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面部痤疮患者的疗效及面部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74例面部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7例。对照组进行外涂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联合口服维胺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火针、刺络拔罐联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痤疮面积、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表(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分数、临床痤疮瘢痕评估量表(échelle d’é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é,ECCA)权重评分分数、面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Qol-Acne)评分分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个数、痤疮面积、GAGS评分分数、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Qol-Acne评分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个数、痤疮面积、GAG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分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CCA评分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Acne评分表自我感知、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刺络拔罐联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可促进面部痤疮患者面部皮损修复,提升患者面部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火针 刺络拔罐 耳穴贴压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