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剂量效应关系及其上限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运起 孙殿军 +6 位作者 杨晓静 孙玉富 刘立志 李德云 周定友 张莉莉 吴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寺附属小学,红原县阿木小学、江绒小学、龙让小学和希望小学,对其8~12岁儿童整群抽样,并采用Dean氏法诊断氟斑牙,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砖茶水氟和尿氟。再以定群调查的方法,确定每人每日从砖茶水中摄取的含氟量。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15%,但主要为极轻病例,各年龄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饮砖茶水量、和摄氟量随年龄增长呈梯度升高,但仍处在较低剂量范畴,对照组每日砖茶水摄氟量平均为(0.873±0.249)mg,病例组为(1.386±0.699)mg;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呈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的对数均值与氟斑牙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919,P<0.05;计算出儿童每日总摄氟量正常上限值为2.243mg。结论①儿童饮茶型氟斑牙检出率虽然较高,但病情程度不重;②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完全符合饮茶型氟中毒儿童氟斑牙流行特点;③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正常上限值低于饮水型病区总摄氟量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儿童 摄人量 氟中毒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作用的组成配比及其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君明 代永霞 +5 位作者 陈玉龙 苗明三 张月月 李晓冰 崔瑛 屈凌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496-4500,共5页
背景中药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具有中医药理论依据、应用及现代研究基础,但迄今为止二者配伍在抗食管癌作用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考察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及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2013年12月选取人食管... 背景中药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具有中医药理论依据、应用及现代研究基础,但迄今为止二者配伍在抗食管癌作用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考察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及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2013年12月选取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分为对照组、雷公藤组、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分别提取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采用MTT法测量各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选取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进一步分为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不同浓度醇提取物组(50、100、200、300、400μg/ml组),测量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水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水提取物人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水提取物人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雷公藤组、金钱草组、1∶4组、1∶2组、1∶1组、2∶1组、4∶1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金钱草组、1∶4组、1∶2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2∶1组、4∶1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金钱草组比较,1∶1组、2∶1组、4∶1组醇提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2∶1组比较,4∶1组醇提取物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P〈0.05)。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抗食管癌增效作用的最佳质量配比为2∶1。与对照组比较,5-Fu组、50μg/ml组、100μg/ml组、200μg/ml组、300μg/ml组、4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与5-Fu组比较,50μg/ml组、100μg/ml组、2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300μg/ml组、4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50μg/ml组、100μg/ml组、200μg/ml组、300μg/ml组、400μg/ml组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316μg/ml。结论雷公藤与金钱草配伍的醇提取物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具有抗癌增效作用,二者最佳质量配比2∶1,浓度为50~400μg/ml时对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的抗癌增效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雷公藤 金钱草 中药配伍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下载PDF
低剂量双酚A与17β雌二醇对MCF-7细胞增殖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联合作用探索 被引量:16
3
作者 卫立 王斌 +1 位作者 刘树深 尹大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8-972,共5页
采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研究了类雌激素双酚A(BPA)、17β雌二醇(E2)对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单独作用以及两者间联合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BPA在10-10~10-3mol·L-1浓度范围内、E2在10-14~10-3mol·L-1浓度范围内的单独作... 采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研究了类雌激素双酚A(BPA)、17β雌二醇(E2)对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单独作用以及两者间联合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BPA在10-10~10-3mol·L-1浓度范围内、E2在10-14~10-3mol·L-1浓度范围内的单独作用均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倒U型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体系中E2浓度分别为10-8、10-11、10-14mol·L-1情况下,BPA在10-3~10-9mol·L-1浓度范围内和E2的联合作用与其单独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独立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17β雌二醇、MCF-7细胞增殖实验、剂量效应关系 联合作用 风险评价
下载PDF
^(153)Sm-EDTMP治疗多发骨转移瘤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樊卫 陈立新 +4 位作者 刘小伟 唐强 王国慧 智生芳 曾宗渊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95-1398,共4页
背景与目的:核素内照射治疗的剂量计算一直是核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用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MC)计算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Samarium-153ethylenediaminetetramethylenephosphonicacid,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骨转移... 背景与目的:核素内照射治疗的剂量计算一直是核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用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MC)计算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Samarium-153ethylenediaminetetramethylenephosphonicacid,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灶、骨髓等靶器官的吸收剂量,初步探讨病灶吸收剂量与153Sm-EDTMP止痛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鼻咽癌、乳腺癌伴全身多发骨转移患者4例,患者骨痛剧烈,骨痛评分Ⅳ级,按0.65×37MBq/kg药量静脉注射,行153Sm-EDTMP内照射治疗。基于患者的时序性SPECT/CT扫描和累积尿液的放射性强度测定,确定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利用MCEGS4程序计算骨转移灶和其它靶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其分布。观察骨痛症状的缓解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53Sm-EDTMP治疗后,患者骨痛明显减轻,骨痛评分达Ⅱ级,持续3~4周。骨转移灶和其它靶器官的三维吸收剂量分布图显示:病灶内剂量分布不均匀。骨转移灶的最高吸收剂量约为4.9~5.9Gy,病灶边缘的吸收剂量为2.0Gy左右,以病灶区最高剂量为参考点,则骨髓剂量为0.48~1.1Gy,骨皮质剂量为0.51~0.85Gy;病灶周围软组织的吸收剂量为0.01~0.14Gy。结论:按常规单次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病灶远未达到30Gy姑息剂量水平,虽有一定的止痛结果,但止痛持续时间短,疗效有限,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算法 ^153Sm—EDTMP 吸收剂量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土壤-玉米体系吸收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定芳 王子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4-371,共8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施加农用稀土微肥后,玉米根、茎和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根和茎中稀土元素含量随外源稀土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存在显著剂量效应关系。玉米根和茎中La/REE比值随外源稀土施加的浓度增大而逐渐...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施加农用稀土微肥后,玉米根、茎和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根和茎中稀土元素含量随外源稀土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存在显著剂量效应关系。玉米根和茎中La/REE比值随外源稀土施加的浓度增大而逐渐与稀土微肥(常乐)的La/REE值趋于一致。发现随着施入稀土元素浓度的增加,玉米吸收的稀土元素逐步转为主要由外源施加稀土微肥贡献为主。随根施剂量加大,玉米根和茎吸收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逐渐增大,说明外源稀土的生物有效性明显高于土壤本身的稀土。稀土元素在苗期的玉米叶片中不产生显著水平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剂量效应关系 玉米 土壤
下载PDF
不同剂量率的低剂量X射线诱导早熟染色体断片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娅 刘伟 +5 位作者 信亚周 侯殿俊 李洁清 乔建维 贾喜明 李卫国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9-213,共5页
为了解决低传能线密度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存在剂量率效应的问题,以便较为准确地估算不同剂量率受照人员的吸收剂量。用3种不同照射剂量率的低剂量X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CA诱导染色体早熟,收获早熟凝集染色体,采用盲法阅片,计数染色体... 为了解决低传能线密度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存在剂量率效应的问题,以便较为准确地估算不同剂量率受照人员的吸收剂量。用3种不同照射剂量率的低剂量X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CA诱导染色体早熟,收获早熟凝集染色体,采用盲法阅片,计数染色体断片数和畸变细胞数,分析畸变率与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拟合不同剂量率的剂量效应曲线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一定的情况下,各剂量点的染色体断片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同一剂量点不同剂量率射线诱发的染色体断片率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加,剂量率效应明显。因此在估算低传能线密度辐射的吸收剂量时,应该考虑剂量率效应,根据受照情况尽量选择剂量率相近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进行估算,从而使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凝集染色体 染色体畸变 剂量效应关系 剂量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与γ-H2AX剂量效应关系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志娟 范亚光 +3 位作者 石大伟 田丽丽 赵永成 王继先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固定和标记方法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与磷酸化H2AX(γ-H2AX)的剂量反应关系上的差异。方法用137Cs源分5个剂量点(0、1、2、4、8Gy)照射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用70%乙醇双标、70%乙醇单标和2%多聚甲醛单标MCF-7...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固定和标记方法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与磷酸化H2AX(γ-H2AX)的剂量反应关系上的差异。方法用137Cs源分5个剂量点(0、1、2、4、8Gy)照射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用70%乙醇双标、70%乙醇单标和2%多聚甲醛单标MCF-7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电离辐射与γ-H2AX剂量效应关系。结果3种方法均发现电离辐射与γ-H2AX水平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γ-H2AX水平随着电离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拟合剂量反应曲线符合直线方程。乙醇固定双标法的决定系数最大,为0.87。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乙醇固定双标法检测MCF-7细胞电离辐射与γ-H2AX剂量效应关系,优于乙醇或多聚甲醛单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H2AX 电离辐射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维生素C与贫血指标之间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茅旭 姚谷士 +1 位作者 祖国栋 刘兴旺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我们筛选出65名3~5岁患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通过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25、50、100、150mg/人·日),观察其血液指标(Hb、SF、FEP、Hct)8周的变化情况,探讨维生素C与贫血指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C与贫血... 我们筛选出65名3~5岁患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通过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0、25、50、100、150mg/人·日),观察其血液指标(Hb、SF、FEP、Hct)8周的变化情况,探讨维生素C与贫血指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C与贫血指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呈曲线相关,曲线在25~50mg维生素C处有较明显的转折,曲线斜率的绝对值随着维生素C剂量的增加而变小。为合理利用维生素C改善人们的铁营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贫血指标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分次照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
9
作者 白玉书 关树荣 +1 位作者 张秀霞 巫红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0-90,共1页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分次照射时,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与一次照射相比较,为在分次超剂量外照射条件下估算生物剂量提供依据。 实验用12~15周龄、体重2-3公斤、雄性青紫兰家兔,(60)~Coγ线一次全身照射1、2、3和4Gy,...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分次照射时,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与一次照射相比较,为在分次超剂量外照射条件下估算生物剂量提供依据。 实验用12~15周龄、体重2-3公斤、雄性青紫兰家兔,(60)~Coγ线一次全身照射1、2、3和4Gy,每剂量点4~5只动物,将其中5只受1Gy照射的家兔,在第1次照射后,每天(间隔24小时)加照1Gy,总剂量达4Gy,剂量率0.7256Gy/分。照前和照后90-120分钟,从心脏采血,肝素抗凝。染色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剂量效应关系 微核率 外照射 青紫兰家兔 染色体分析 非稳定性畸变 自发畸变 全身照射 双核细胞
下载PDF
环境镉接触人群尿镉和β2微球蛋白的剂量效应关系
10
作者 孔庆瑚 汪再娟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8-103,共6页
镉引起以肾小管为靶部位的肾脏损害,尿镉作为镉的接触生物标志物,尿β2微球蛋白作为肾小管损伤的效应生物标志物。选择居住在不同程度镉污染区的人群,共790名(对照组253人,中污染组243人,重污染组294人)为观察对象,测定尿镉(... 镉引起以肾小管为靶部位的肾脏损害,尿镉作为镉的接触生物标志物,尿β2微球蛋白作为肾小管损伤的效应生物标志物。选择居住在不同程度镉污染区的人群,共790名(对照组253人,中污染组243人,重污染组294人)为观察对象,测定尿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尿β2微球蛋白(RIA法)。结果发现尿镉和β2微球蛋白有剂量效应关系(P=0.003),并揭示β2微球蛋白可作为镉致肾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镉污染 镉接触人群 Β2微球蛋白 尿镉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幼年大鼠甲状腺γ线损伤效应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雪峰 郭力生 +3 位作者 涂开成 马柳舫 杨怡 刘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6-369,共4页
15日龄大鼠甲状腺γ线局部单次外照射后6周,观察和测量滤泡和滤泡上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甲状腺辐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幼年大鼠甲状腺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0.5Gy照后即可出现显著性变化。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些形... 15日龄大鼠甲状腺γ线局部单次外照射后6周,观察和测量滤泡和滤泡上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甲状腺辐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幼年大鼠甲状腺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0.5Gy照后即可出现显著性变化。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些形态计量学指标变化与照射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甲状腺 幼年大鼠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低能重离子注入食用菌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君蔚 陈艳华 陈恒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65-72,共8页
为了揭示低能重离子注入食用菌的剂量效应关系,采用15 keV不同注量(0、2、4、6、8、10、12、14)×10^(15)cm^(−2)的低能氮离子对3种食用菌的分生孢子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剂量重离子对食用菌的刻蚀作用、存活率、平板培养菌丝体长... 为了揭示低能重离子注入食用菌的剂量效应关系,采用15 keV不同注量(0、2、4、6、8、10、12、14)×10^(15)cm^(−2)的低能氮离子对3种食用菌的分生孢子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不同剂量重离子对食用菌的刻蚀作用、存活率、平板培养菌丝体长势、摇瓶发酵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重离子注入对食用菌分生孢子刻蚀作用明显,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加其存活率均呈现先骤减后缓慢增加再陡减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与未经离子注入相比,各剂量下平板培养菌丝体长速和密度差异显著,存活率峰值剂量下的菌落直径均超过8.20 cm,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菌丝体老化延迟效应,特别是存活率峰值剂量下,平板培养第7天的菌丝体基本都未出现结皮;各剂量下摇瓶发酵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各不相同,存活率峰值剂量下菌丝体多糖含量普遍较高,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均超过15.30 g∙L^(−1)。本研究可为食用菌的低能重离子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重离子 食用菌 分生孢子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体力活动与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13
作者 魏贤军 张玉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5-82,共8页
目的:基于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探讨体力活动与老年人认知能力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采用ActiGraph GT3X+测量老年人的体力活动,通过《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中国版评定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与老年人认知... 目的:基于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探讨体力活动与老年人认知能力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采用ActiGraph GT3X+测量老年人的体力活动,通过《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中国版评定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与老年人认知能力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在600名受试者中,体力活动和认知能力测试数据均完整有效的共512名(男245名,女267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BMI、最高学历、月平均收入因素后,MVPA对老年人认知能力产生显著影响(P<0.01),且对女性的改善效果好于男性(标准化系数0.693>0.548);LPA仅对女性老年人认知能力影响显著(P<0.01)。将MVPA按照四分位数间距分成4组时发现,MVPA与老年人认知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剂量效应关系,在4个模型中,Q2组(21.13 min/day≤MVPA<34.49 min/day)MVPA对认知能力影响的β系数大于其他三组,并未发现LPA与女性老年人之间呈现规律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体力活动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MVPA的改善效果好于LPA;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MVPA每提高10 min/day,男、女认知能力得分分别提高约0.48分、0.71分,LPA每提高10 min/day,女性认知能力得分提高约0.07分;MVPA与老年人认知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剂量效应关系,21.13-34.49 min/day的MVPA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改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力活动 认知能力 剂量效应关系 MVPA LPA
下载PDF
中药复方剂量效应关系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辉 李昕雪 +1 位作者 韩梅 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8,98,共5页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 中药复方的剂量效应(量效)关系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特点外,还受中药产地、炮制、配伍、化学组分、辨证论治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临床研究面临很大的挑战。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研究,以及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研究。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可应用于对整方、方剂君药、中成药的量效关系临床研究,但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中药量效关系的特点。从临床的角度研究方剂中各个药物不同剂量水平配伍与疗效的关系,实施的难度极大。基于中医和中药复方量效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临床研究方法,才能科学评价中药复方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剂量效应关系 临床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饮用水氟浓度与儿童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候鹏飞 舒为群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9期1289-1293,共5页
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卤族微量元素,其性质活泼,安全范围小,对人体健康影响是把双刃剑。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高,同时近年来由于纳滤以及反渗透等净水技术的日益普及,导致水中矿物质严重缺乏。儿童是氟的敏感人群,该文综述了氟的生理作用、... 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卤族微量元素,其性质活泼,安全范围小,对人体健康影响是把双刃剑。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高,同时近年来由于纳滤以及反渗透等净水技术的日益普及,导致水中矿物质严重缺乏。儿童是氟的敏感人群,该文综述了氟的生理作用、暴露途径、饮用水氟浓度与儿童健康效应的关系,总结出儿童摄入氟的最主要途径为饮用水,且低剂量氟与龋齿的发病有着负相关关系,同时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指数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但高浓度氟暴露会引起儿童的诸多毒性效应。该综述推荐将0.5~1.0 mg/L定为我国儿童饮用水的适宜浓度,以保证龋齿的预防以及避免产生毒性作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龋齿 氟斑牙 靶器官毒性 剂量效应关系
原文传递
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姜涛 早田勇 +8 位作者 王春燕 中井斌 姚素艳 袁镛龄 戴连连 刘青杰 陈德清 魏履新 菅原努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通过人群调查探讨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建立环境小剂量辐射剂量效应模型和评估群体剂量提供参考。方法39名调查对象选自高本底和对照地区13个家庭中的祖、父、子三代成员。个体累积剂量分别为2... 目的通过人群调查探讨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建立环境小剂量辐射剂量效应模型和评估群体剂量提供参考。方法39名调查对象选自高本底和对照地区13个家庭中的祖、父、子三代成员。个体累积剂量分别为239~2613和52~298mGy。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总计观察细胞数约100000。结果①在高本底组每一家庭中均观察到个体染色体畸变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趋势在户间差异无显著性。②高本底组不同年龄个体染色体畸变率与年龄和累积剂量密切相关,可拟合为线性一次式:Yage=00448X+04913(R2=07814);Ydose=00156X+05715(R2=07061);③对照组个体间畸变率差异不显著,其平均畸变率接近正常人群自发畸变率。结论高本底持续照射诱发的人体内双着丝点加环畸变随受照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双加环畸变分析可作为小剂量持续照射的可信赖的生物剂量仪,但存在一个应用上的累积剂量阈值,其值约为50m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本底辐射 染色体畸变 剂量效应关系
原文传递
辐射免疫学中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树铮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5-390,共6页
关键词 辐射免疫学 剂量效应关系 放射生物学 研究
原文传递
γ-H2AX的辐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爽爽 范亚光 +3 位作者 孙志娟 王继先 赵永成 孙于平 《中国辐射卫生》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用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在整体和离体条件下电离辐射强度与γ-H2AX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整体与离体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方法用137Cs源分7个剂量点(0、0.5、1、2、4、6、8Gy)照射Wister雌性大鼠外周全血,提取淋巴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用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在整体和离体条件下电离辐射强度与γ-H2AX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整体与离体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方法用137Cs源分7个剂量点(0、0.5、1、2、4、6、8Gy)照射Wister雌性大鼠外周全血,提取淋巴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电离辐射与γ-H2AX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在离体和整体条件下均发现电离辐射与γ-H2AX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拟合的剂量反应曲线分别为:Y整=0.096+0.13X;Y离=0.040+0.21X。并且在离体和整体两种条件下的剂量反应关系具有一致性(R=0.98)。结论γ-H2AX与照射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大于0.98。表明γ-H2AX检测有作为快速辐射生物剂量指标的可能性,可以用离体照射实验替代整体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H2AX DBSs 电离辐射 剂量效应关系
原文传递
芬太尼诱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伟伟 尤浩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诱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9~4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帕瑞昔布钠(P组)和不同剂量芬太尼组(F1组... 目的观察芬太尼诱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100例,年龄29~4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帕瑞昔布钠(P组)和不同剂量芬太尼组(F1组、F2组、F3组)。所有患者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P组于气管导管拔出后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镇痛;F1、F2、F3组于拔出气管导管后5 min采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入不同剂量芬太尼术后镇痛,F1组:0.25μg·kg^(-1)·h^(-1),F2组:0.5μg·kg^(-1)·h^(-1),F3组:1.0μg·kg^(-1)·h^(-1),持续输入时间4 h。评估拔出气管导管后10 min,2、4、8、12、24、48 h时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测量患者手术切口周围触压痛域;记录观察期恶心/呕吐、头晕、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F1组、F2组与P组比较VAS评分、触压痛域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F3组在12~48 h时,VAS评分较高,触压痛域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组比较,F3组术后48 h头晕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vs 0,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芬太尼可能引起阿片诱发的痛觉过敏,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诱发痛觉过敏 芬太尼 剂量效应关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数学模型预测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剂量效应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亚南 刘菁华 胡莹莹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采用数学模型预测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剂量效应关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阿托伐他汀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92例,根据患者所用药物剂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模型组,采... 目的 :探讨采用数学模型预测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剂量效应关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阿托伐他汀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92例,根据患者所用药物剂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模型组,采用数学模型预测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与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效果的关系。结果:通过模型预测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剂量为(29.16±4.25)mg·d-1,稳态剂量为(19.45±3.56)mg·d-1。对照组、观察组和预测组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TG、TC、LDL-C和V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模型预测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TG、TC、LDL-C和V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模型预测组药峰浓度、半衰期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相对清除率、表观分布体积、达峰时间、血药浓度、TG、TC、LDL-C和V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构建散点图观察发现,个体预测血药浓度值与实际值均匀分散在对角线两侧。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8,P<0.05)。结论:采用数学模型可预测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最佳用药剂量,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应用于临床药物剂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剂量效应关系 原发性高脂血症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