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通动脉的代偿功能对非责任病变侧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明钰 华扬 贾凌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311,360,共7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的代偿功能对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非术侧颈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与狭窄程度评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接受单侧颈动脉...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的代偿功能对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非术侧颈动脉血流速度测定与狭窄程度评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接受单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且ACoA开放的患者161例。所有患者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和(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并经DSA和(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依据ACoA开放代偿是否完全,将所有患者分为ACoA开放代偿完全组(69例)和开放代偿不完全组(92例)。比较CEA前后ACoA开放代偿完全组和开放代偿不完全组颈动脉超声(CDU)测得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末流速(EDV),并将超声与DSA或CTA评估非术侧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后1周内,ACoA开放代偿完全组和开放代偿不完全组的非术侧颈动脉的PSV[分别为(107±35)、(122±40)cm/s]和EDV[分别为(37±12)、(47±16)cm/s]与术前PSV[分别为(177±58)、(163±54)cm/s]和EDV[分别为(64±21)、(76±25)cm/s]比较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ACoA开放代偿完全组的非术侧颈动脉中,CDU评估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与DSA或CTA评估结果存在相对不一致性(Kappa=0.074);DSA或CTA评估为轻度狭窄的58例患者中,55例(94.8%)超声高估为中度狭窄,2例(3.4%)高估为重度狭窄;DSA或CTA评估为中度狭窄的9例患者中,8例超声高估为重度狭窄。ACoA开放代偿不完全组的非术侧颈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或CTA评估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920);DSA或CTA评估为轻度狭窄的70例患者中,2例(2.9%)超声高估为中度狭窄;DSA或CTA评估为中度狭窄的9例患者中,1例超声高估为重度狭窄。结论ACoA开放且代偿功能完全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术前非术侧颈动脉PSV和EDV明显升高,进而可导致高估非术侧颈动脉的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多普勒超声 前交通动脉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解剖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景春 任晋瑞 李荔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39-242,共4页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动脉瘤,而前交通动脉承接着大脑前动脉A1、A2段,因此大脑前动脉A1、A2段对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例如,双侧A1段的直径比越大,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越容易发生;A1、A2段的解剖变异也会促使...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动脉瘤,而前交通动脉承接着大脑前动脉A1、A2段,因此大脑前动脉A1、A2段对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例如,双侧A1段的直径比越大,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越容易发生;A1、A2段的解剖变异也会促使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A1-A2角、A2与前交通动脉的角度同样也影响着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不仅如此,A1段还会影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生长方向,甚至影响其破裂。本文就前交通动脉解剖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动脉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解剖变异
下载PDF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永康 蓝鹏 何培武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翼点入路开颅治疗,观察组行额外侧锁孔入路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0.16±75.27)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06.78±28.07)min及住院时间(7.34±1.8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7.405、7.404,P均<0.05);观察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脑直回切除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新增颅内出血、短暂性缺血、感染、神经症状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接受额外侧锁孔入路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额外侧锁孔入路术的效果更理想,在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且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额外侧锁孔入路 翼点入路夹闭术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前交通动脉路径行大脑前动脉取栓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马廷杰 刘志梅 +3 位作者 郭加雨 曲传勇 许东 刘爱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大脑前动脉闭塞合并同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较为少见,开通颈内动脉再行大脑前动脉取栓耗时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救治及预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卒中中心于2024年1月17日收治1例左侧大脑前动脉急性闭塞合... 大脑前动脉闭塞合并同侧颈内动脉慢性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较为少见,开通颈内动脉再行大脑前动脉取栓耗时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救治及预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卒中中心于2024年1月17日收治1例左侧大脑前动脉急性闭塞合并同侧颈内动脉末端慢性闭塞的病例,造影评估后,通过右侧颈内动脉跨过前交通动脉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本文总结该例患者诊治过程的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取栓 大脑动脉 前交通动脉
下载PDF
基于Willis环全局建模的脑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相关血流动力学因素的识别和破裂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田雨晴 李晓 梁夫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4-624,共1页
目的脑前交通动脉(ACoA)瘤的破裂风险通常高于其他位置处的脑动脉瘤,且常在较小尺寸时即发生破裂。考虑ACoA瘤毗邻血管复杂且易变异的解剖学结构特征,本研究旨在采用全脑Willis环建模方法量化分析破裂与未破裂ACoA瘤的血流动力学差异,... 目的脑前交通动脉(ACoA)瘤的破裂风险通常高于其他位置处的脑动脉瘤,且常在较小尺寸时即发生破裂。考虑ACoA瘤毗邻血管复杂且易变异的解剖学结构特征,本研究旨在采用全脑Willis环建模方法量化分析破裂与未破裂ACoA瘤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并构建破裂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首先开展数值实验,证明与考虑全Willis环结构的全局建模相比,局限于动脉瘤区域的局部建模会导致血液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不准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临床数据建立了40例ACoA瘤(含20例破裂和20例未破裂)的全局模型开展血流动力学计算,识别与瘤破裂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一步地,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构建基于关键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参数的瘤破裂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最大壁面剪切应力(WSS)、最小WSS散度和最大WSS梯度在破裂和未破裂的ACoA瘤间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动脉瘤的纵横比、非球形指标等形态学参数也与动脉瘤破裂密切相关。融合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参数构建的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瘤破裂预测精度,其AUC可达0.9。结论对Willis环的全局建模是精确评价ACoA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重要基础,WSS紊乱和不规则的动脉瘤形态与动脉瘤破裂密切相关,融合两者构建多变量回归模型有助于提高对ACoA瘤破裂风险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 血流动力学参数 风险预测模型 前交通动脉 动脉 临床数据 形态学参数 壁面剪切应力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微导管塑形在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范志祥 崔艳峰 +4 位作者 徐浩 高志康 张庆真 应廷嵩 吴子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经脑动脉造影确诊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术者术中正常造影后凭借手术经验直接塑形微导管。观察组则通过处...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经脑动脉造影确诊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术者术中正常造影后凭借手术经验直接塑形微导管。观察组则通过处理后的3D-DSA造影数据,制作前交通动脉瘤模型,在术前辅助微导管塑形。比较两组微导管首次塑形成功率、微导管末次塑形后进入指引导管至到达理想释放弹簧圈位置的时间、术后即时评分情况、术后至出院的恢复时间、术后6个月随访阴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微导管首次塑形成功率75%(15/20),微导管末次塑形后通过指引导管至到达理想释放弹簧圈位置时间(49.35±9.49)s,术后即时评分4分(4,4),术后至出院的恢复时间(3.25±1.02)天。对照组患者术中微导管首次塑形成功率40%(8/20),微导管末次塑形后通过指引导管至到达理想释放弹簧圈位置时间(79.85±17.47)s,术后即时评分3分(3,4),术后至出院的恢复时间(4.15±1.2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阴性率为9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阴性率为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微导管塑形方式,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使术中微导管首次塑形成功率提高、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显著提高塑形微导管的精确度与稳定性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3D打印技术 微导管塑形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血管和动脉瘤形态学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蒋中 晁晓峰 +2 位作者 张桐 汤宏杰 冯力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破裂的血管和动脉瘤形态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1例ACoA患者,按其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n=149)和未破裂组(n=6...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破裂的血管和动脉瘤形态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1例ACoA患者,按其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n=149)和未破裂组(n=6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测量大脑前动脉分叉角度、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和优势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始段、大脑前动脉A1始段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末端的直径及A1/ICA夹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ACoA破裂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大脑前动脉A1始段、MCA始段、ICA末端的直径和A1/ICA角与ACoA破裂的关系。结果年龄、高血压、高宽比(aspect ratio,AR)、瘤体不规则、A1段变异、A2/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m)角、入射角是影响ACoA破裂的危险因素。A1/ICA角与ACoA破裂呈正相关,而MCA始段直径与ACoA破裂呈负相关。结论除了年龄、高血压、AR、瘤体不规则是ACoA破裂的危险因素外,A1段变异、A2/Acom角、入射角等血管形态学对ACoA破裂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此外,当A1段发生变异,优势侧A1/ICA角越大,MCA始段直径越小,ACoA越容易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破裂 形态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封暴 余意 +4 位作者 夏浩 吴俊逸 于佩名 任寅 朱玉辐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7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40例患者中,有13例(9.3%)患者术后出现了迟发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Hunt-Hess等级评分、改良Fisher分级、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术中应用罂粟碱、术中行脑室穿刺引流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为发生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被确认为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开颅夹闭手术 术后迟发性脑梗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继发高热的效果
9
作者 刘俊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安宫牛黄丸对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继发高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院内就诊的48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继发高热患者,随机法分组,观察组24例选择安宫牛黄丸治疗,参照组24例选择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安宫牛黄丸对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继发高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院内就诊的48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继发高热患者,随机法分组,观察组24例选择安宫牛黄丸治疗,参照组24例选择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3d后、5d后、14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继发高热患者实行安宫牛黄丸治疗能够提高退热疗效,缩短退热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高热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脑血流灌注、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27-0030,共4页
论证指向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群体推进介入栓塞术治疗处置的作用效能。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4月,将84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开颅夹闭术处置,研究组介入栓塞术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 论证指向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群体推进介入栓塞术治疗处置的作用效能。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4月,将84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开颅夹闭术处置,研究组介入栓塞术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 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术 临床效能 测算对比
原文传递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景庆 杜艳玲 +4 位作者 孙东辉 李圣民 邵华 郭影 刘文彬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组、球囊组,每组50例。支架... 目的 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组、球囊组,每组50例。支架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球囊组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栓塞效果、不同时段认知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球囊组栓塞效果优于支架组(P<0.05)。术后1、3个月,球囊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支架组(P<0.05)。治疗后,球囊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支架组,Glasgow预后量表分级优于支架组(P<0.05)。结论 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比较,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栓塞效果更为显著,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前交通动脉 动脉 破裂 弹簧圈栓塞 球囊 支架 认知功能障碍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景庆 杜艳玲 +4 位作者 孙东辉 李圣民 邵华 郭影 刘文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155-3158,共4页
目的分析开颅夹闭手术和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老年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老年急性期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介入栓塞治疗56例为观察组,43例行开颅夹闭手术者为对... 目的分析开颅夹闭手术和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老年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老年急性期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介入栓塞治疗56例为观察组,43例行开颅夹闭手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6个月采用Glasgow量表评估临床疗效。于术前、术后1 w及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及简明精神状态评估(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手术前后检测炎症相关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A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两组术前MoCA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两组均降低,术后3个月均高于术后1 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w及术后3个月MoCA及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IL-10、TNF-α、TGF-β、SDF-1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NF-α、TGF-β、SDF-1A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术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创伤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良好率较高,相对夹闭手术安全性更佳,同时可减少炎性应激反应,有利于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动脉 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IL)-10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A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陈阳 蔡菁 +3 位作者 宗艺 张朋杰 李健 刘于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预后良好率及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23.27±4.50)ml少于对照组的(120.65±24.76)ml,手术时间(1.98±1.03)h、术后卧床时间(4.89±0.74)d、住院时间(14.25±1.98)d短于对照组的(3.45±1.20)h、(5.94±0.95)d、(17.34±2.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46±1.21)、(3.85±1.16)、(3.37±0.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52±1.67)、(6.94±1.41)、(6.15±1.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预后良好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降低,且实验组血清CRP(5.89±1.06)mg/L、PCT(0.46±0.15)ng/L、TNF-α(10.83±2.0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7.02±1.27)mg/L、(0.69±0.23)ng/L、(13.49±2.4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均较本组手术前降低,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本组手术前升高,且实验组NIHSS评分(17.90±1.34)分、mRS评分(1.73±0.45)分低于对照组的(19.74±1.53)、(2.45±0.62)分,KPS评分(67.13±3.48)分、Barthel指数(82.96±7.15)分高于对照组的(63.52±2.34)、(74.85±6.5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评分均较本组手术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相比于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感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促使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术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形态学特征与破裂后出血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鹏飞 范文辉 +2 位作者 方锐 梁奕 周玉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AcomA)形态学特征与破裂后出血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AcomA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行头部CT及CTA检查,评估AcomA破裂后出血体积及动脉瘤形态参数,包括动...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s,AcomA)形态学特征与破裂后出血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AcomA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行头部CT及CTA检查,评估AcomA破裂后出血体积及动脉瘤形态参数,包括动脉瘤最大径线、动脉瘤高度、宽度、瘤颈宽度、尺寸比(size ratio,SR)、纵横比(aspect ratio,AR)、入射角度、动脉瘤角、载瘤动脉直径,长宽比。以出血体积为因变量,对上述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再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显著指标有年龄,高血压,动脉瘤宽度,入射角度以及AR(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出血体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P=0.001)和AR(P=0.018)。结论较大年龄及较大AR值可引起AcomA破裂后更大的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前交通动脉 动脉瘤形态 破裂 出血体积
下载PDF
翼点入路和眶-翼点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定量解剖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川 杜恒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目的对比翼点入路和眶-翼点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显露范围和观察角度,做量化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6例(12侧)成年新鲜灌注尸头模拟手术入路操作,选择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为靶点,测量并统计分析显露范围和观察角度。结果翼点入路... 目的对比翼点入路和眶-翼点入路处理前交通动脉瘤的显露范围和观察角度,做量化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应用6例(12侧)成年新鲜灌注尸头模拟手术入路操作,选择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为靶点,测量并统计分析显露范围和观察角度。结果翼点入路显露范围平均为(1.796±0.079)cm^(2),显露角度平均为(9.586±0.543)°。眶-翼点入路显露范围平均为(2.241±0.062)cm^(2),显露角度平均为(18.152±0.711)°。眶-翼点入路显露面积和显露角度均明显大于翼点入路(P<0.05)。结论对无颅内压增高、无脑肿胀、形态简单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翼点入路是首选入路;但对于复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如瘤体向下、向后突出以及呈分叶型等,眶-翼点入路手术可减少硬膜内牵拉,显露范围和角度更大,术中显微镜倾斜角度小,可减少脑组织的损害。临床上,建议根据术前含骨窗CTA或3D-DSA进行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动脉 显微手术解剖 翼点入路 眶-翼点入路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支架与Lvis支架辅助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辰 孙佳 +2 位作者 杨文娟 裴昶 蒋永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与Lvis支架辅助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ACoAA)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宜兴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4例破裂ACoA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47例/组。实验组患者行Neurof...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与Lvis支架辅助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ACoAA)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宜兴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4例破裂ACoA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47例/组。实验组患者行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对照组患者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术前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ACoAA,术后第3个月及第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时及3个月后栓塞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较术前瘤体垂直高度/瘤颈宽度(AR)、最大瘤体瘤深/近端载瘤动脉直径(SR)值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术后即时、术后3个月实验组RaymondⅠ级闭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Lvis支架辅助治疗破裂ACoAA临床疗效相比,Neuroform Atlas支架在术后及随访中均表现出更高的完全栓塞率,提示其能发挥更好的栓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form Atlas支架 Lvis支架 前交通动脉
下载PDF
伴大脑前动脉三支型变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17
作者 岳培东 张磊 尹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466-467,共2页
目的 总结伴大脑前动脉(ACA)三支型变异的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年至2021年10月手术治疗55例ACo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中,7例伴ACA三支型变异。5例采用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术后造影显... 目的 总结伴大脑前动脉(ACA)三支型变异的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年至2021年10月手术治疗55例ACo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中,7例伴ACA三支型变异。5例采用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术后造影显示瘤体全部消失,其中1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院时中残;1例发生颅内感染,出院时恢复良好。术后1年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影像随访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无复发。2例采用介入治疗,术后影像复查显示动脉瘤栓塞效果满意,其中1例发生术中血管痉挛;术后1年随访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为原填塞部位动脉瘤复发破裂,再次栓塞后瘤腔完全闭合,重残。结论 ACoA动脉瘤同时伴有ACA三支型变异增加手术并发生的风险,充分了解此变异对ACoA动脉瘤的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动脉 大脑动脉三支型变异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手术夹闭方式与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江伟 张乐 刘希光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中不同的手术夹闭方式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1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com... 目的研究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中不同的手术夹闭方式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1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分为两组,即预后良好组(GCS评分为4~5分,n=93)和预后不良组(GCS评分为1~3分,n=2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前交通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GCS评分低、Hunt-Hess分级Ⅲ~Ⅳ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术后脑梗死、术后脑血管痉挛、术后脑积水和单线夹闭(动脉瘤夹夹片在一条虚拟线上)与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Ⅲ级、术后脑梗死和术后脑积水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899、10.300、2.483、14.360,P<0.05)。多线夹闭(动脉瘤夹夹片在两条及以上虚拟线上)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OR=0.089,P<0.05)。结论Hunt-Hess分级≥Ⅲ级、术后脑梗死和术后脑积水是前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线夹闭是预后良好的一个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显微手术 夹闭方式 预后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19
作者 汤文翔 赵洋洋 杨少春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91-96,共6页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一旦破裂,往往症状剧烈,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兴起,前交通动脉瘤起始、发展、破裂过程中相关形态学特征及异常血流动力学变化逐渐被揭示。研究表明,前...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一旦破裂,往往症状剧烈,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兴起,前交通动脉瘤起始、发展、破裂过程中相关形态学特征及异常血流动力学变化逐渐被揭示。研究表明,前交通动脉瘤的最大径、纵横比、大小比等特征有助于预测破裂风险,大脑前动脉一侧A1段发育不良以及A1段、A2段夹角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动脉瘤形成和破裂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前交通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和异常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探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为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以及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形态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脑血流灌注、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栋华 曹友林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9期1181-1182,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脑血流灌注、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和介入组各40例。开颅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介入组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脑血流灌注、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和介入组各40例。开颅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介入组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及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术后1周,介入组MTT、MDA及NIHSS评分均低于开颅组,CBF、CBV、SOD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与开颅夹闭术治疗相比,介入栓塞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缓解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脑血流灌注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