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孟超 刘阳 谢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良性组65例和恶性组37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SI-T检测及二...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及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良性组65例和恶性组37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SI-T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患者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SI-T曲线速升缓降型占比高于良性组,持续缓升型、缓升平台型占比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组,强化程度、强化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指标及SI-T曲线参数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DCE-MRI指标、SI-T曲线参数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SI-T曲线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信号强度-时间曲线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容量转移常数
下载PDF
双参数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2
作者 张学伟 付建立 +4 位作者 洒盼盼 郭吉峰 陈圆圆 邓小彬 解丙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0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双参数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前列腺增生患者66例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多... 目的:探讨双参数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前列腺增生患者66例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模态MRI检查并测定其ADC值,重点评价T_(2)WI、DWI及T_(2)WI+DWI序列联合应用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以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恶性组前列腺组织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组(P<0.01)。T_(2)WI+DWI序列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程度最高;恶性组T_(2)WI+DWI诊断灵敏度94.60%、特异度93.40%、准确率94.30%均高于T_(2)WI、DWI单一序列检查。结论:T_(2)WI+DWI序列联合应用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率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杨绘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5期156-158,共3页
目的:评价MR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滨海县中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确诊为前列腺良性病变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30例确诊为前列腺恶性病变的... 目的:评价MR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滨海县中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确诊为前列腺良性病变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30例确诊为前列腺恶性病变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组间DWI信号强度b值为400 s/mm^(2)、800 s/mm^(2)和1000 s/mm^(2)时的ADC值;对比两组DCE-MRI的定量参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速率常数、转运常数)差异。结果:DWI信号强度b值为400 s/mm^(2)、800 s/mm^(2)时,研究组的ADC值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信号强度b值为1000 s/mm^(2)时,研究组的A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K_(ep)、K~(trans)均高于对照组(P<0.05);V_e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以通过DWI信号强度b值为1 000 s/mm^(2)时的ADC值以及K_(ep)、K~(trans)等DCE-MRI的定量参数来准确诊断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评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1
4
作者 修志刚 罗艺 +2 位作者 何继敏 秦俭 李为民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采用1.5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 DWI)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13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MR DWI检查。分析DWI对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前列... 目的探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采用1.5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 DWI)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136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MR DWI检查。分析DWI对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ADC值、eADC值及其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分布情况。结果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DWI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5.16%、98.65%、97.06%,Kappa值为0.941;恶性病变患者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病变,eADC值显著高于良性病变(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eADC值及两指标联合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ADC值分别为0.902、0.967、0.990;恶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主要为4~5级,良性病变患者DWI半定量分级主要为1~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 T MR DWI用于评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价值优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病理鉴别诊断研究
5
作者 蒋智铭 张惠箴 陈洁晴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7期25-25,共1页
用于本课题研究的病例总数为2000例(其中穿刺活检702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42%),研究方法为光镜、电镜、形态定量、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所用抗体包括基底细胞标记抗体(34β E12,Cytokeration 5和P63)及前列腺癌抗体P504S。包括... 用于本课题研究的病例总数为2000例(其中穿刺活检702例,前列腺癌检出率为42%),研究方法为光镜、电镜、形态定量、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所用抗体包括基底细胞标记抗体(34β E12,Cytokeration 5和P63)及前列腺癌抗体P504S。包括:前列腺癌的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和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病理 鉴别诊断 前列腺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下载PDF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研究进展
6
作者 卓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6期145-148,共4页
前列腺肿瘤是指由于家族遗传、高动物脂肪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良的日常作息导致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导致出现肾衰竭危及生命安全。随着前列腺肿瘤发病率的增高,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技术也随之提高,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对... 前列腺肿瘤是指由于家族遗传、高动物脂肪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良的日常作息导致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导致出现肾衰竭危及生命安全。随着前列腺肿瘤发病率的增高,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技术也随之提高,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对疑似患者进行直肠指诊,或者PSA血清筛查以及前列腺系统活检等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研究进展,并给予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DCE-MRI、3D1H-MRS联合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任义财 周利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4期107-109,113,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磁共振增强(DCEMRI)联合三维氢质子波谱成像(3D1H-MRS)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80例,均接受DCEMRI和3D1H-MRS检测。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病变DCE-MRI和3D1H-... 目的分析动态磁共振增强(DCEMRI)联合三维氢质子波谱成像(3D1H-MRS)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80例,均接受DCEMRI和3D1H-MRS检测。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病变DCE-MRI和3D1H-MRS表现及相关参数,分析DCE-MRI和3D1H-MRS单一诊断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及ROC判断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病变患者DCE-M检测RI-T曲线信号为逐渐增强或先上升后不变,恶性病变信号为先上升后下降;良性病变患者3D1H-MRS图上Cit峰上升,恶性病变患者Cit峰下降。DCE-MRI、3D1H-MRS以及两者联合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准确率分别为88.75%、85.00%和97.50%,3D1H-MRS和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恶性病变患者Kep、Ve、Ktrans、iAUC和(Cho+Cre)/Cit等参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ROC结果显示DCE-MRI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4.44%、82.50%和88.16%,3D1H-MRS则分别为88.89%、67.50%和77.63%,两者联合则为97.22%、95.00%和96.05%。结论采用DCE-MRI和3D1H-MRS联合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助于提高恶性前列腺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E-MRII 3D1H-MRS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p504s、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熊红兵 吴兴明 +1 位作者 肖然 袁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7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分析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且有完整术后病理结果的80例患者的p540s、p63的表达情况,将其与... 目的分析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且有完整术后病理结果的80例患者的p540s、p63的表达情况,将其与手术病理对照,统计p540s及p63阳性表达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对比不同性质的前列腺病变中p540s、p63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p504s阳性合并p63阳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25%、灵敏度为97.36%,特异度为95.23%、阳性预测值为94.87%、阴性预测值为98.56%;(2)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前列腺癌(PCa)中p504s在前列腺癌(PCa)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100.00%),其余依次为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而BPH、PIN、AAH中p63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在PCa为阴性表达,经Ridit分析,不同前列腺病变患者中p504s、p63阳性表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04s合并p63阳性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提供高价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 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结合磁共振T2加权成像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磊 张忱 +3 位作者 张爱军 杜爽 何健 杨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结合磁共振T2加权成像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均给予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磁共振T2加权成像及直肠超...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结合磁共振T2加权成像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均给予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磁共振T2加权成像及直肠超声等方面检查,且对检查后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确诊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12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共46例,其中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为恶性病变共34例,良性病变共12例;经磁共振T2加权成像诊断为恶性病变共36例,良性病变共10例。联合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确诊率显著高于经直肠超声检查后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确诊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结合磁共振T2加权成像应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及降低假阳性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磁共振T2加权成像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1.5T磁共振DWI序列、ADC值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敏 汤彩敬 许杰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1.5T磁共振DWI序列、ADC值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影像科接收行磁共振检查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病例,入选患者均已确诊自身病症,其中良性病变患者2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1.5T磁共振DWI序列、ADC值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影像科接收行磁共振检查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病例,入选患者均已确诊自身病症,其中良性病变患者20例(对照组)、恶性病变患者2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1.5T磁共振DWI序列信号以及ADC值,并对该检测病症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DWI序列以高信号为主要表现,而ADC图则表现为低信号,经由测量ADC值为(0.95±0.19)×10^-3mm^2/s;对照组患者DWI序列以低信号为主要表现,而ADC图则表现为高信号,经由测量ADC值为(1.46±0.16)×10^-3mm^2/s;两组患者ADC值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计纳入20例前列腺恶性病变患者,经由1.5T磁共振DWI序列检测病症阳性例数为19例,占比95.0%。结论: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应用1.5T磁共振DWI序列、观测ADC值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病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 磁共振 DWI序列 ADC值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价值 准确率
下载PDF
高场强MRI在诊断及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的患者。纳入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和...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的患者。纳入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和血尿症状。手术或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病理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57例,前列腺癌33例。回顾性分析场强MRI资料,结合手术或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析高场强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高场强MRI诊断前列腺增生57例,前列腺癌33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高场MRI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70.18%,特异度为78.79%,准确性为73.33%,Kappa值为0.460。结论:高场强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MRI 诊断 鉴别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12
作者 李海峰 徐振洲 +1 位作者 陆亮 王耀 《大医生》 2022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 目的研究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TRTE及穿刺活检病理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统计并记录患者良恶性前列腺肿瘤TRTE超声弹性分级情况,分析两种检查方式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结果对入组的58例患者进行TRUS检查,共发现61个前列腺肿瘤。由TRUS检测结果诊断为恶性病灶26个,良性病灶35个。而由病理诊断结果显示:61个前列腺肿瘤中PCa(-)29个,PCa(+)32个。经一致性分析证实,TRUS诊断前列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为71.90%,特异度为89.66%,准确率为80.33%,阳性预测值为88.46%,阴性预测值为74.29%,Kappa值为0.609。良恶性前列腺肿瘤TRTE超声弹性分级诊断出Ⅰ级病灶14个,Ⅱ级病灶7个,Ⅲ级病灶4个,Ⅳ级病灶20个,Ⅴ级病灶16个。经一致性分析证实,TRTE超声弹性分级诊断前列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度为82.76%,准确率为90.16%,阳性预测值为86.11%,阴性预测值为96.00%,Kappa为0.802。结论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TRTE技术可提高PCa检出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前列腺 经直肠超声检查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爱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良恶性分为良性组43例及恶性组3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比较两组患者前列...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良恶性分为良性组43例及恶性组3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比较两组患者前列腺组织与膀胱内尿液平均ADC值、不同MR检查方法的鉴别效果及鉴别效能。结果:在37例恶性组前列腺患者中,21例起源于外周带:其中8例局限在外周带中,影像学表现为T_(2)WI内局灶性低信号,有13例累及中央腺体;12例起源于中央叶:7例对外周带和包膜造成了侵犯,5例局限于中央叶内;还有4例患者的肿瘤起源不能准确判断;影像学结果还显示有15例患者伴有骨盆骨或者骼血管周围淋巴结转。在43例良性组前列腺患者中,前列腺增生的中央叶都增大,但程度不同,T_(2)WI的信号也不均匀,26例患者能够观察到增生结节。两组膀胱内尿液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患者前列腺组织平均A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WI联合DWI更有利于提高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效果,降低误诊率,与T_(2)WI及DWI单独检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例前列腺疾病中,T_(2)WI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4.05%、60.47%、57.50%,DWI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7.57%、65.12%、66.25%,T_(2)WI联合DMI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9.19%、90.70%、90.00%,T_(2)WI联合DMI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T_(2)WI与DWI单独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DWI半定量分级在1~3级的患者13例,占恶性总例数的35.14%,4~5级的患者为24例,占恶性总例数的64.86%;良性组DWI半定量分级在1~3级的患者25例,占恶性总例数的58.14%,4~5级的患者为18例,占恶性总例数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可有效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且T_(2)WI联合DWI检查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鉴别效果及效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ADC值 鉴别效能
下载PDF
探讨磁共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忠民 晏杰 +2 位作者 冯晓琴 周辉 程晓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5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前列腺良恶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具有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症状,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前列腺良恶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具有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症状,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运用磁共振检测与病理检查,对比分析该两种检测结果,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疾病患者运用病理检查恶性病变例数为27例,磁共振检查恶性病变例数为25例,良性病变例数2例,存在2例误诊;前列腺疾病患者运用病理检查恶性病变例数为45例,磁共振检查恶性病变例数为4例,良性病变例数41例,存在4例误诊,两种检测结果差异度低(P>0.05)。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检测具有较高准确性,该种检测方式对患者机体无创伤性,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对患者疾病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15
作者 丁少峰 王晶 +2 位作者 姚占海 金占华 马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0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回顾分析其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后的SI-T曲线(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相关资料...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回顾分析其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后的SI-T曲线(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相关资料。结果: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在峰值时间、强化程度以及强化率方面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能够作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 SI-T曲线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郑顺荣 刘昌华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3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检查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明确为前列腺病变患者88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52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MRI)...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检查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穿刺活检明确为前列腺病变患者88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52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MRI)检查、DCE-MRI检查。以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RI、DCE-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MRI、DCE-MR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与穿刺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检查中共检出前列腺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54例;DCE-MRI检查中共检出前列腺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50例。相比于MRI检查,DCE-MRI检查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种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MRI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68,P=0.000);DCE-MRI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良好(kappa=0.907,P=0.000)。结论DCE-MRI检查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较高,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 磁共振扫描 诊断价值 一致性
原文传递
P504s、34βE12与p65联合CK5/6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德霖 李铮 +2 位作者 万志成 周琦 张劲松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4-564,566,共2页
目的探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βE12)与p65蛋白联合细胞角蛋白(CK5/6)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列腺组织标本144例,前列腺癌73例,前列腺增生71例,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04s、p65、3... 目的探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抗体(34βE12)与p65蛋白联合细胞角蛋白(CK5/6)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列腺组织标本144例,前列腺癌73例,前列腺增生71例,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04s、p65、34βE12及CK5/6表达,比较P504s、p65、34βE12及CK5/6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前列腺癌结果。结果 P504s、p65、34βE12及CK5/6联合检测前列腺癌特异度为95.77%、灵敏度为84.93%、准确度为90.28%均高于单一检测,而误诊率4.23%、漏诊率15.07%均低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P504s、p65、34βE12及CK5/6表达,可显著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有助于准确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04S 34ΒE12 P65 CK5/6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波谱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琨 李剑英 +3 位作者 冯艳林 沈伟 韩巧云 许鹏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0期978-979,共2页
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如何用无创检查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对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和多平面成像能力,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磁共振波谱... 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如何用无创检查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对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和多平面成像能力,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磁共振波谱(MRS)分析,是检测前列腺代谢信息的无创性方法.提高了前列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研究对2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了MRI及MRS,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恶性疾病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临床意义 老年男性
下载PDF
MRI多参数成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病变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向海波 邹小琴 +3 位作者 胡兴荣 谭必勇 邱妮妮 陈华东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成像(MP-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学结果分为良性组(n=240)和恶性组... 目的探讨MRI多参数成像(MP-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学结果分为良性组(n=240)和恶性组(n=60)。所有患者均行MP-MRI、PSA密度检测,探讨MP-MRI、PSA密度检测及两种方法结合对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组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容量转移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初始曲线下面积、PSA密度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表观弥散系数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在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MP-MRI联合PSA密度明显高于MP-MRI、PSA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I-PADSv2的MP-MRI、PSA密度是鉴别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重要方法,且MP-MRI联合PSA密度的鉴别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参数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恶性前列腺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