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前文本看《霸王别姬》与《蝴蝶君》的表达异同
1
作者 王潇悦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电影《霸王别姬》和《蝴蝶君》作为两部悲剧类故事片,在社会背景、叙事画面、情绪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共通性,并且这种共通性大多是影片中的戏曲、歌剧元素所赋予的。戏曲与歌剧分别作为两部影片的前文本对其中人物塑造、情节推动和主题... 电影《霸王别姬》和《蝴蝶君》作为两部悲剧类故事片,在社会背景、叙事画面、情绪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共通性,并且这种共通性大多是影片中的戏曲、歌剧元素所赋予的。戏曲与歌剧分别作为两部影片的前文本对其中人物塑造、情节推动和主题表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使电影与戏曲/歌剧呈现出一种相互交织的状态。但同时它们对戏曲、歌剧元素截然不同的再运用策略,也让电影在呈现戏曲、歌剧内容时,仍能保持自身内容和思想的独立,由此得到不一样的悲剧叙事效果。基于此,本文根据前文本分析《霸王别姬》与《蝴蝶君》的表达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本 《霸王别姬》 《蝴蝶君》
下载PDF
亚洲景框与“世界图像”的视觉隐喻——《曼德维尔游记》对前文本的“替补”及近代早期的认知范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云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5,176,共10页
《曼德维尔游记》隐喻地表达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认识范型。《曼德维尔游记》中的亚洲记述,大量借用了《鄂多立克东游录》中的相关内容。在两部游记重复的部分作一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路线和内容背后是不同的叙事与结构。《鄂多立克东游... 《曼德维尔游记》隐喻地表达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认识范型。《曼德维尔游记》中的亚洲记述,大量借用了《鄂多立克东游录》中的相关内容。在两部游记重复的部分作一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路线和内容背后是不同的叙事与结构。《鄂多立克东游录》快捷、简约的场景转换在《曼德维尔游记》中遭遇了延宕、阻隔,场景之间的持续性意义联系也就无可挽回地陷入了危机。《曼德维尔游记》的每一个场景都将偶然地拣选出某个个体观众,并且单独地将其"摄入"。个体性的画面型构了个体性的意识,个体化的进程就此开始。《曼德维尔游记》的叙事者与受众成为异域景观或"存在者"的主体和中心,这意味着"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人"成为"存在者"的中心与绘画透视法原则确立"中心点"是同一件事情的同一个过程,于是,透视化的亚洲景框就发明了亚洲的"他异性"景观。《曼德维尔游记》中,虽然亚洲的"他异性"被叙事者和读者强行带入或关联于自身,但"替补"机制的运作又瓦解了现代欧洲主体意识的自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德维尔游记》 前文本 认知范型
下载PDF
杜甫《壮游》的“逆向阅读”与其“前文本形态”蠡测——兼论解读文本的一种可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少华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6期12-21,共10页
《壮游》是杜甫晚年所作五言古诗,有六部分,一百一十二句。如果采用“逆向阅读”的方式,倒序阅读该诗,同时排除杜甫未加思考、一气呵成的可能,该诗在最终写成前,应该有一个诗人在构思阶段形成的“前文本形态”。目前所见《壮游》文本,... 《壮游》是杜甫晚年所作五言古诗,有六部分,一百一十二句。如果采用“逆向阅读”的方式,倒序阅读该诗,同时排除杜甫未加思考、一气呵成的可能,该诗在最终写成前,应该有一个诗人在构思阶段形成的“前文本形态”。目前所见《壮游》文本,未必完全出自杜甫晚年,有杜甫在晚年据早期旧作改写并最终定稿的可能。但这种修改或写定,并不影响杜甫对司马迁《史记》风格的学习,《壮游》叙事上的“节次波澜,离合断续”,风格上的“苍莽雄直”,正是源自司马迁《史记》的写法。它恰能体现杜甫在诗歌写作、修改过程中对诗歌写作技巧的使用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壮游》 前文本形态” 叙事笔法 《史记》
下载PDF
“伍德斯托克”的误会与前文本改编
4
作者 何柏骏 吕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5-88,共4页
李安导演的《制造伍德斯托克》(2009)上映后招致不少美国观众的批评。文章首先阐释和比较此片的“前文本”,接着以琳达·哈琴的改编理论分析此改编的“创造”和“提炼”等特点,然后指出李安作为导演的“作者表述”,最终说明,部分观... 李安导演的《制造伍德斯托克》(2009)上映后招致不少美国观众的批评。文章首先阐释和比较此片的“前文本”,接着以琳达·哈琴的改编理论分析此改编的“创造”和“提炼”等特点,然后指出李安作为导演的“作者表述”,最终说明,部分观众的期待并非基于作为影片蓝本的被改编文本,而在进行改编和创作时,李安坚持了艺术性的自我表达,未完全遵循这一观影期待,从而造成了双方一次失意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 《制造伍德斯托克》 前文本 琳达·哈琴 作者表述
下载PDF
前文本与翻译:Widdowson前文本概念的启示
5
作者 赵国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21-122,共2页
Widdowson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提出了前文本的概念,认为在批评语篇分析中既要考虑到作者的意图和价值观,也要重视读者文化背景所导致的阅读倾向。这一观点对当代翻译研究有所启示,在进行以译文本为中心的外部研究的同时不能放弃以原文... Widdowson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提出了前文本的概念,认为在批评语篇分析中既要考虑到作者的意图和价值观,也要重视读者文化背景所导致的阅读倾向。这一观点对当代翻译研究有所启示,在进行以译文本为中心的外部研究的同时不能放弃以原文本为中心的内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dowson 前文本 翻译 外部研究 内部研究
下载PDF
前文本·嵌文本·潜文本——论《我们中的一个》的景观叙事
6
作者 颜红菲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6期67-75,共9页
《我们中的一个》是薇拉·凯瑟小说创作从"内布拉斯加系列"向"危机系列"转变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一部地域小说,景观叙事在小说中不仅为区域共同体社会打上鲜明的地方烙印,也成为展示人物性格和时代裂变的一扇窗... 《我们中的一个》是薇拉·凯瑟小说创作从"内布拉斯加系列"向"危机系列"转变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一部地域小说,景观叙事在小说中不仅为区域共同体社会打上鲜明的地方烙印,也成为展示人物性格和时代裂变的一扇窗口,象征性地暗示着小说多重分裂的主题。本文从景观叙事的角度切入,探讨小说如何通过运用前文本、嵌文本以及潜文本,与表层文本之间形成互文的叙事策略,实现主题转变、时空隐喻以及叙事反讽等叙事功能,最终使这部小说成为具有含混性、对话性、多重意蕴的现代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拉·凯瑟 《我们中的一个》 景观叙事 前文本 文本 文本
下载PDF
论品牌微博的互动传播——基于前文本角度的分析
7
作者 魏清露 《西部学刊》 2017年第6期73-77,共5页
本文从微博互动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学术界对品牌微博互动已有的研究,并提出从符号学前文本的角度看待品牌的微博转发与评论;其次介绍了品牌微博传播互动中前文本的体现方式,包括原创前文本与引用前文本,并分别对这两种类型进行分析;之... 本文从微博互动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学术界对品牌微博互动已有的研究,并提出从符号学前文本的角度看待品牌的微博转发与评论;其次介绍了品牌微博传播互动中前文本的体现方式,包括原创前文本与引用前文本,并分别对这两种类型进行分析;之后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前文本对品牌文本传播互动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交代背景,建构语境、提供依据,借势传播和拉近距离,有效互动三个方面;最后研究品牌微博如何借助前文本进行传播,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提出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微博互动 前文本
下载PDF
精解读 促生成——课前文本解读的优化策略
8
作者 杨柳 《快乐阅读》 2013年第2期60-60,共1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而艺术的把握好“动态生成”这一理念,真正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师课前注重文本的精心解读,能有效引发精彩生成。本文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文的备课及教... 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而艺术的把握好“动态生成”这一理念,真正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师课前注重文本的精心解读,能有效引发精彩生成。本文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文的备课及教学中的有关情况为例,谈谈课前文本解读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本解读 优化策略
下载PDF
“一二·九”运动的文学书写——齐同的《新生代》及其前文本
9
作者 刘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7,共12页
1935年12月爆发的“一二·九”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场运动很快在文学上有所反映,而最早将“一二·九”运动纳入小说创作的是齐同。齐同1939年出版的《新生代》是第一部反映“一二·九”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是左翼小... 1935年12月爆发的“一二·九”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场运动很快在文学上有所反映,而最早将“一二·九”运动纳入小说创作的是齐同。齐同1939年出版的《新生代》是第一部反映“一二·九”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是左翼小说的重要收获。学界忽视了齐同稍前就有短篇小说《十二九前后》和《文人的国难曲》,它们是《新生代》的前文本,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和主题传达上,为《新生代》的创作提供了基础。联系前文本会推进对《新生代》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九”运动 齐同 《新生代》 前文本
原文传递
前文本与清代“西游戏”的叙述策略
10
作者 赵毓龙 《北京社会科学》 2024年第12期14-24,共11页
清代“西游戏”重构故事的叙述策略受到三类前文本影响。从狭义范畴说,百回本《西游记》是最主要的“组合—聚合”型前文本,它不仅为剧作家提供了选择与组织事件的经验,也提供了叙述“神魔”故事的基本规范,其原文内容又可以被组合进剧... 清代“西游戏”重构故事的叙述策略受到三类前文本影响。从狭义范畴说,百回本《西游记》是最主要的“组合—聚合”型前文本,它不仅为剧作家提供了选择与组织事件的经验,也提供了叙述“神魔”故事的基本规范,其原文内容又可以被组合进剧本,成为上场诗或人物会话。前期剧本则是更直接的“组合”型前文本,基于“曲本位”的艺术特质,清代“西游戏”经常因袭、整合前代曲文,而套曲的组织直接影响了叙述流程。从广义范畴说,《西游记》在当时大众心目中的公共形象即大众基于多媒介叙述而形成的关于《西游记》意涵的基本理解,同样深刻影响着剧作家的叙述策略。即便文人“西游戏”,也需要向大众期待倾斜。由此形成了一种叙述倾向,即以“神仙之书”框定叙述,为故事提供一个显豁的、可辨识的意义,实质上则以“游戏之书”为叙述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本 西游戏 《西游记》 叙述策略 叙述旨趣
下载PDF
话本小说改写的伦理学框架——以《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文本伦理的多维重构为例
11
作者 王一雯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99-108,共10页
关注话本小说改写现象中传统叙事分析视野之外的文本伦理框架变化,建立故事重构与伦理框架的理论关联性,并阐释其文化成因。《古今小说》第十九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中,冯梦龙通过对两宋故事改写,糅合并重构西南历史,改造了文本的时... 关注话本小说改写现象中传统叙事分析视野之外的文本伦理框架变化,建立故事重构与伦理框架的理论关联性,并阐释其文化成因。《古今小说》第十九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中,冯梦龙通过对两宋故事改写,糅合并重构西南历史,改造了文本的时间伦理。作为前文本的民间文本之伦理框架,叠加并呈现为人与动物、两性及三教伦理的冲突、对峙与等级化。同时,故事受到史传、志怪笔记等传统叙事作品中夷夏关系书写范式的影响。其中,景观及器物的伦理意义、因果结构的缺失与否等微观伦理框架与晚明现实社会文化变迁关联,反映了明人“夷夏”伦理认知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伦理 重构 前文本
下载PDF
徐则臣的前文本、潜文本以及“进城”文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琼 《东吴学术》 2016年第5期21-25,共5页
每个作家的写作都有或隐或显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展现自己的文化DNA。作家徐则臣对此属于高度自觉,他一直在缔造自己的"进城"文学。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小知识分子经验世界的零距离深度观察和残酷挖掘,形成徐则臣小说创作的重要内... 每个作家的写作都有或隐或显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展现自己的文化DNA。作家徐则臣对此属于高度自觉,他一直在缔造自己的"进城"文学。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小知识分子经验世界的零距离深度观察和残酷挖掘,形成徐则臣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长篇小说《王城如海》是"进城"文学的延续,为了"进城",余松坡付出了"道德"代价乃至一生安宁,作品藉由余松坡这个"进了城""留过洋""心事重重""来历不明"的知识分子内在精神的反省批判,探讨"进城""远方"的选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本 进城 中小知识分子 文化DNA
原文传递
文本与前文本——《眉间尺》(《铸剑》)手稿相关问题略谈 被引量:1
13
作者 北海 《上海鲁迅研究》 2020年第3期-,共11页
"文本(‘完成的’,意为:出版的)和我们称之为前文本的文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文本是作为其命运中完全固定的东西提供给我们的,而前文本本身就带有,并揭示了它自己的历史"。①按照德比亚齐《文本发生学》中的阐述,这里的前文... "文本(‘完成的’,意为:出版的)和我们称之为前文本的文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文本是作为其命运中完全固定的东西提供给我们的,而前文本本身就带有,并揭示了它自己的历史"。①按照德比亚齐《文本发生学》中的阐述,这里的前文本,并非单指手稿,而是包括手稿在内的、导致这文本产生的所有资料,并且这些资料被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本 《铸剑》 文本发生学 手稿 文本本身 命运
原文传递
试对“伴随文本”理论进行修正与扩展——与赵毅衡教授商榷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玮 蒋晓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1-255,共5页
赵毅衡教授所提出的"伴随文本",扩展了"文本间性",给定了伴随文本问题的分析框架。针对其中存在的部分有待明晰和完善的问题,笔者尝试性地进行了修正与扩展。
关键词 伴随文本 修正与扩展 文本 前文本 文本
下载PDF
文本发生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齐小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本发生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它主张通过文学的"起源的材料",尤其是文学手稿的研究,阐释文学创作的发生过程,从而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文本发生学的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创了文学研... 文本发生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它主张通过文学的"起源的材料",尤其是文学手稿的研究,阐释文学创作的发生过程,从而解释作品的形式和意义。文本发生学的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从静态的现象描述转向动态的过程研究;从作品研究转向"起源的材料"与"前文本"的研究;从事件的历史性研究转向认知逻辑性研究。文本发生学的理论构建及其实践证明,它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发生学 起源材料 前文本 动态研究 起源研究
下载PDF
复杂性:文本的结构与演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彤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22,共3页
本文研究了文本复杂性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①文本结构复性分析及其意义:②文本演化复杂性问题。附带比较了科学文本与文学文本特征。
关键词 复杂性 文本研究 前文本 文本 文本演化 文本结构 科学文本 文学文本
下载PDF
文撷八代之精——互文性视野下韩愈《进学解》的文本解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金松 《写作》 2019年第5期57-63,共7页
韩愈的代表作《进学解》是互文性的文学书写。这一文学文本不但规仿了两汉时期的《答客难》《解嘲》与《答宾戏》,而且还融合了汉赋、六朝骈文的表达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两汉时期文学文本的复述、重写,是对六朝骈文文化的一个文学... 韩愈的代表作《进学解》是互文性的文学书写。这一文学文本不但规仿了两汉时期的《答客难》《解嘲》与《答宾戏》,而且还融合了汉赋、六朝骈文的表达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两汉时期文学文本的复述、重写,是对六朝骈文文化的一个文学表达,即撷取八代文学之精。《进学解》在文本上呈现的这一特征,较为具体地展示了文章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是此前多个文本合力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进学解》文本进行的互文性解析,可以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到韩愈具有整合前文本的高超艺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学解》 韩愈 互文性 前文本 互涉关系
下载PDF
互文,从异乡到故乡
18
作者 成旭梅 《师道(人文)》 2024年第11期1-1,共1页
雨果说:“把整个世界作为异乡的人,他是完美的。”阅读而生成的写作,本质上与文化异乡形成了互文关系。艺术独创的深刻性体现在:于整个人类的普通存在中确证自我语言之存在,于“前文本遗迹或记忆”(茱莉亚·克利斯蒂娃)的基础上产... 雨果说:“把整个世界作为异乡的人,他是完美的。”阅读而生成的写作,本质上与文化异乡形成了互文关系。艺术独创的深刻性体现在:于整个人类的普通存在中确证自我语言之存在,于“前文本遗迹或记忆”(茱莉亚·克利斯蒂娃)的基础上产生自我的记忆,使艺术走向创造与丰富。阅读生成写作,是作者对于文本意义的“异乡”的主动寻找——在文化元素中交融、在与时间里的文化灵魂的共振与参照中,确证主体。将文本浸入“已有的言辞”中,是对自身文化茧房的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意义 艺术走向 互文关系 前文本 记忆 异乡
下载PDF
文本意义的生成因素与文学批评的任务
19
作者 白寅 王晓东 张萌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梳理诠释学意义上的对文本的理解,考察文本意义生成的基本因素,是界定文学批评任务的首要环节。文本的意义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来源于前文本因素的作用,是读者对文本的价值评估和对作者意图的揣摩、意会;第二层面来源于文本同步因... 梳理诠释学意义上的对文本的理解,考察文本意义生成的基本因素,是界定文学批评任务的首要环节。文本的意义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来源于前文本因素的作用,是读者对文本的价值评估和对作者意图的揣摩、意会;第二层面来源于文本同步因素与后文本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读者对文本的时代背景的理解与认知,对自己的审美感受与知识结构的联想、调整甚至于改变,以及向他人所作的解释性的描述;第三层面来源于后文本因素,是读者在一定的提示和启发之下产生的创造性联想。由此,批评的任务也可界定在考辨性批评、诠释性批评、创造性批评三个基本层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意义 诠释学 前文本因素 文本同步因素 文本因素 批评任务
下载PDF
电影伴随文本的符号学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黎世珍 谭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79,共3页
一、电影中的普遍伴随文本 赵毅衡教授认为,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着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但是在解释中,这些附加因素存在着诸多意义,有时甚至比文本本身的意义更为深远... 一、电影中的普遍伴随文本 赵毅衡教授认为,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着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但是在解释中,这些附加因素存在着诸多意义,有时甚至比文本本身的意义更为深远。可以说,所有的符号文本,都是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符号文本是靠伴随文本支撑才成为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类型 社会约定 《霸王别姬》 前文本 《红高粱》 文艺片 赵毅衡 片尾 时代印记 战争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