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家庭前期康复指导的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战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3期82-83,共2页
目的总结23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家庭前期康复指导经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30例患者家属均给予家庭前期康复指导。结果 230例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言语功能、记忆力、计算能力、吞咽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生关节僵直... 目的总结23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家庭前期康复指导经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30例患者家属均给予家庭前期康复指导。结果 230例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言语功能、记忆力、计算能力、吞咽能力均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生关节僵直、肌肉萎缩、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将健康教育由院内延伸到院外,避免了健康教育从医院到家庭的脱节,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家庭前期康复指导
下载PDF
卧床及前期康复训练对ICU病人的影响
2
作者 席延荣 侯艳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年第11期536-537,共2页
关键词 卧床 前期康复训练 ICU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自然灾害致残者康复策略和措施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康 肖杨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5期283-284,共2页
自然灾害致残者康复应该重点注重灾害残疾人前期康复、充分发挥辅助器具的作用、灾害残疾人心理康复、灾害残疾人社区康复等策略和措施,最终达到使他们身心健康、融入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灾害致残者 前期康复 辅助器具 心理康复 社区康复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杜玉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将59例急性脑血管病偏瘫病人随机分为2组,早期康复组(治疗组)29例,采用Bobath技术进行早期康复,1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30例,未行康复治疗。康复疗效的评价使用Fugl-Meyer评定方法(FMA)...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将59例急性脑血管病偏瘫病人随机分为2组,早期康复组(治疗组)29例,采用Bobath技术进行早期康复,1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30例,未行康复治疗。康复疗效的评价使用Fugl-Meyer评定方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使用MBI(modified barthel index),后期对所有患者评定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经过治疗,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P<0.01);FMA、MBI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前期康复 BOBATH技术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量、自理能力及FMI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金霞 刘洪军 +5 位作者 李凌燕 王浩 刘桂芹 刘建坤 金芳 崔红霞 《四川中医》 2019年第8期211-213,共3页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量、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间在神经内科住院的中年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抛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60例)行早...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量、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间在神经内科住院的中年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抛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60例)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脑部血流量(CBF)情况,并计算灌注达峰值时间(TTP),监测患者护理后血液指标,包含血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检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肢体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TTP较护理前下降,CBF较护理前上升;护理后观察组TTP较对照组下降,CBF较对照组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FMI评分较护理前、对照组升高,NIHSS、改良Ashworth评分较护理前、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量,恢复其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前期康复护理 穴位按摩 脑部血流量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力传感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柔顺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项文凭 潘海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针对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被动训练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机交互力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力传感器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柔顺控制的方案。通过位置控制内环进行轨迹跟踪训练,通过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力作用于阻抗控制力外环... 针对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被动训练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机交互力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力传感器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柔顺控制的方案。通过位置控制内环进行轨迹跟踪训练,通过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力作用于阻抗控制力外环,当人机交互力大于设定阈值时进行柔顺运动,并且考虑到过大力值转化的顺应位移可能过大问题,通过设定角度阈值,对顺应位移进行限制,避免关节运动范围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当小于阈值时按照原定的轨迹继续进行被动康复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算法实现了对被动训练过程中力的柔顺控制,在保证康复训练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康复训练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控制 人机交互安全 阻抗控制 康复前期 力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