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晶状体脱位对眼压及角膜内皮的影响
1
作者 楚启萌 崔瑞 杨华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晶状体脱位对眼压及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晶体脱位92例患者,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晶状体脱位对眼压及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漯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晶体脱位92例患者,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角膜内皮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92例患者眼压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2例患者角膜内皮计数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2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3者有67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2例患者出现葡萄膜炎反应8眼,早期角膜轻度水肿6眼,玻璃体积血1眼,高眼压1眼,给予相应保守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晶状体脱位患者的眼压,对角膜内皮造成的损伤较小,为人工晶状体悬吊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虽术后会出现较少的并发症,但经过相应的保守处理均恢复正常,不影响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人工晶体悬吊 晶体脱落 眼压 角膜内皮计数
下载PDF
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燕一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56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中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14例26眼(PCCC组),白内障超... 目的:探讨和评价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预防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56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中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的14例26眼(PCCC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16 例30眼(玻切组).≥2岁的患儿施行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及眼部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视力有改善征象,视力提高.PCCC组与玻切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分别为46.15%(12/26)和 16.67%(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较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能更有效减少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白内障 晶状体囊撕裂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后囊破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单保生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处理后囊破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例(233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36只眼后囊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发生后囊破裂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白内障后囊破裂... 目的探讨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处理后囊破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例(233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36只眼后囊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发生后囊破裂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白内障后囊破裂中的手术技巧。结果 36只眼出现后囊破裂(1.54%),其中27只眼运用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处理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和残余皮质,有效防止残余皮质坠入玻璃体腔。结论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处理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和残余皮质的安全、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后囊膜破裂
下载PDF
双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被引量:1
4
作者 祁爱敏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1149-1150,共2页
关键词 双撕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先天性白内障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 被引量:9
5
作者 傅婷 周雄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950-953,共4页
目的: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06/2016-06收治的恶性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23例25眼,分析其... 目的: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06/2016-06收治的恶性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23例25眼,分析其手术前后眼压、相关眼球解剖学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术后前房形成可且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有效组)共15例16眼,平均年龄51±6.7岁,术后前房形成欠佳者(无效组)共8例9眼,平均年龄45±7.8岁。手术有效率为64%。其中有效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0.76±0.53mm加深至2.13±0.82mm,术后眼压(15.4±4.5mmH g)较术前(26.4±8.7mmH g)明显下降。有效组患者术前巩膜突间距(11.25±0.39mm)及眼轴长度(22.16±1.16mm)均大于无效组(10.86±0.49mm、20.98±0.6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年龄及眼轴长度单因素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眼轴长度是术后治疗效果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眼轴长度是术后治疗效果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白内障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6
作者 范天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80-81,共2页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某些白内障。我院采用白内障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取得良好疗效。实践中发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关键。
关键词 白内障 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护理
下载PDF
巩膜瓣下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徐静 储昭节 +1 位作者 范晶晶 王佳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探究巩膜瓣下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60例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巩膜瓣下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60例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巩膜瓣下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与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与对照组(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周边前房粘连范围,随访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3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为(12.32±3.14)、(13.12±3.23)、(13.05±3.01)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2±3.23)、(14.70±2.16)、(14.52±2.2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及3个月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57±0.12),(0.67±0.15),(0.74±0.12)Log-MA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8±0.15),(0.53±0.2),(0.62±0.18)Log-M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周边前房粘连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为(3.23±0.24)μm,高于对照组[(2.70±0.21)μm],周边前房粘连范围为(85.32±25.74)°,低于对照组[(140.27±3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7.42±2.21)%,明显低于对照组[(14.26±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基础上联合巩膜瓣下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改善极浅前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压及视力指标,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浅前房青光眼 白内障 巩膜瓣 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
下载PDF
眼球穿孔伤伴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一期与二期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万灵 吴峥峥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在眼球穿孔伤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我院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治的眼球穿孔伤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58例(58眼),其中32例行眼球清创缝合、一期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2...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在眼球穿孔伤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我院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治的眼球穿孔伤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58例(58眼),其中32例行眼球清创缝合、一期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26例行眼球清创缝合术,术后1周-1月行二期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随访1-3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一期前段玻切组32眼,术后矫正视力0.1-0.8,其中1眼0.1,7眼0.2-0.3,24眼0.4-0.8。32眼中1眼术后眼压高,药物无法控制,行二期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二期前段玻切组26眼,术后矫正视力数指-0.8,其中3眼视力≤0.1,7眼0.2-0.3,16眼0.4-0.8,26眼中4眼因一期术后眼压高,1周内行二期手术,术后2眼眼压仍无法控制,行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一期前段玻切组的并发症较二期组少而且轻。结论对于眼球穿孔伤所致后囊破裂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于清创缝合时进行白内障摘出和一期前段玻璃体切除,可以减少并发症,并减少二期手术的难度及风险,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白内障 外伤性 视力
原文传递
Ⅰ期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晓辉 郭珊华 +1 位作者 陈樱 喻长泰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 期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预防性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 3例 (197只眼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且在术中应用玻切头对后囊行 期环形切除加前段玻璃体... 目的 探讨采用 期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预防性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 3例 (197只眼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且在术中应用玻切头对后囊行 期环形切除加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随访一年以上 ,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 :1.0以上者 73只眼 (37.1%) ,0 .5~ 0 .9者 81只眼 (41.1%) ,0 .1~ 0 .4者 40只眼 (2 0 .3%) ,小于 0 .1者 3只眼 (1.5 %)。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出现新生膜性混浊。结论  期行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是处理和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混浊的有效方法 ,方法简便 ,安全有效 ,对无明显视网膜脱离高危因素者 ,疗效可靠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后囊膜环形切除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后囊混浊 超声乳化 后并发症
下载PDF
前段玻璃体切除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晓波 刘玉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及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致玻璃体脱出使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35眼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致玻璃体脱出时... 目的:观察及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致玻璃体脱出使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35眼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致玻璃体脱出时采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处理过程,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总结经验体会。结果:通过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及时、准确处理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或悬韧带离断致玻璃体脱出,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或悬韧带离断致玻璃体脱出疗效好,并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后囊膜破裂 悬韧带离断 玻璃体脱出
下载PDF
前后囊环形切除在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赵晓辉 郭珊华 陈樱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前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预防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36眼患儿行前后囊环形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随访1年以上,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周边囊均... 目的探讨采用前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预防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36眼患儿行前后囊环形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随访1年以上,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周边囊均有不同程度混浊,视轴区均透明,未出现人工晶状体明显移位、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行前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是处理和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有效方法,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白内障 囊膜环形切除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 后囊混浊
下载PDF
玻璃体前段切除术与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联合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国强 赵延涛 +2 位作者 丁颖 赵燕 秘金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679-468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术联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70例(13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术联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70例(13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联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对照组予以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视力水平、手术前后后囊浑浊情况和术后近期(14天内)、远期(6个月内)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后囊浑浊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后囊浑浊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近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远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联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疗效优于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PCCC术,且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抽吸植入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玻璃体前段切除 先天性白内障
原文传递
自体角膜旋转带虹膜隔IOL植入并前段玻切病例报告
13
作者 秦磊 黄丽娜 姚晓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0-510,共1页
关键词 眼球穿孔伤 自体角膜旋转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带虹膜隔IOL植入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Ⅱ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
14
作者 卢奕 唐雅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1期9-10,共2页
1病例资料及诊断患儿男性,2岁。因双眼先天性白内障Phaco+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1年入院。患儿自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双眼瞳孔区发白,5个月时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双眼弱视,并于全身麻醉下行双眼Phaco联合25G前段玻璃体切除... 1病例资料及诊断患儿男性,2岁。因双眼先天性白内障Phaco+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1年入院。患儿自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双眼瞳孔区发白,5个月时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双眼弱视,并于全身麻醉下行双眼Phaco联合25G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患儿一直在我院门诊随访+弱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囊袋内植入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PHACO 病例资料 切除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15
作者 林惠山 高新博 +2 位作者 廖韵如 柳瑶 林明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S01期29-33,共5页
60岁男性,因“左眼胀痛12天,右眼胀痛5天”来诊。患者发病数天前曾用双手反复拍打头面部,无其余眼病史、用药史和全身疾病史。最佳矫正视力:右眼HM/眼前,左眼0.1;眼压:右眼41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3 mmHg。双眼角膜水肿,前房... 60岁男性,因“左眼胀痛12天,右眼胀痛5天”来诊。患者发病数天前曾用双手反复拍打头面部,无其余眼病史、用药史和全身疾病史。最佳矫正视力:右眼HM/眼前,左眼0.1;眼压:右眼41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3 mmHg。双眼角膜水肿,前房极浅(中央前房深度=1.5 CT;角膜厚度,corneal thickness,CT),房角全周关闭,虹膜萎缩,青光眼斑,晶状体混浊。诊断为双眼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悬韧带松弛),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右眼由于药物治疗无效,先行前房穿刺术快速缓解眼压。随后,双眼均行周边虹膜切除术+经平坦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张力环植入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双眼手术后前房明显加深;右眼术后眼压需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才能控制,左眼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讨论体会:双眼青光眼同时急性发作伴前房极浅的患者,应考虑继发因素的存在;若眼压保守治疗后无法控制,在排除恶性青光眼的前提下,可考虑急性期先行前房穿刺术控制眼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中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有助于术中加深前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极浅 前房穿刺 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