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刺+上颌쌗垫式矫治器对前牙反쌗伴吐舌习惯患儿舌骨位置、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陈向飒 李晓琰 +2 位作者 秦爱丽 董杰 朱永翠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108-3111,共4页
目的探讨舌刺+上颌쌗垫式矫治器在前牙反쌗伴吐舌习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5例前牙反쌗伴吐舌习惯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 目的探讨舌刺+上颌쌗垫式矫治器在前牙反쌗伴吐舌习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5例前牙反쌗伴吐舌习惯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双曲舌簧쌗垫矫治器矫治,研究组患儿予以舌刺+双曲舌簧쌗垫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患儿的矫治完成时间以及矫治前后舌骨位置、软硬组织的变化和随访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矫治完成时间为(14.82±3.2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19±4.9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患儿的舌骨点-蝶鞍点(H-S)、舌骨点-关节点(H-Ar)、颏唇角(PLA)分别为(90.50±3.11)mm、(66.99±5.08)mm、(132.87±7.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01±3.07)mm、(64.57±5.26)mm、(129.17±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研究组患儿的舌骨点-第三颈椎点(H-C3)为(30.90±1.57)m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62±1.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刺+上颌쌗垫式矫治器应用于前牙反쌗伴吐舌习惯患儿,可有效纠正其前牙反쌗,促进舌骨位置向后下移位,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前牙反쌗 吐舌 舌刺 上颌쌗垫式矫治器 舌骨位置 复发率
下载PDF
孩子前牙反颌有哪些“帮凶”
2
作者 侯彦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5期69-69,共1页
口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生理活动较为频繁的部位之一,而舌头则是我们口腔中最为灵活、功能最丰富的器官。在正常情况下,舌头和牙齿相互协作,帮助我们咀嚼食物、发音、品尝美味等,其生理运动还对上下颌骨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引导功能。然而... 口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生理活动较为频繁的部位之一,而舌头则是我们口腔中最为灵活、功能最丰富的器官。在正常情况下,舌头和牙齿相互协作,帮助我们咀嚼食物、发音、品尝美味等,其生理运动还对上下颌骨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引导功能。然而,有些儿童由于一些不良的口腔舌习惯,就会导致前牙反颌,进而影响了颌骨颜面的发育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运动 前牙 下颌骨生长发育 引导功能 相互协作 口腔 生理活动 舌习惯
下载PDF
观察和评价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
3
作者 高婧 孔德灿 +1 位作者 任义萍 杨丽俊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治疗的32例乳牙期前牙反颌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合垫舌簧治疗,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咬... 目的 探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治疗的32例乳牙期前牙反颌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合垫舌簧治疗,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咬合指标、投影测量指标牙角和软组织指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OJ值、OB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NA角大于对照组,ANB角大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NB角、L1-SN、U1-NA、L1-MP均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大SNA角及ANB角恢复牙角和软组织,改善咬合关系,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期 前牙 改良式活动矫治器 矫治效果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患儿对其SNB角、ANB角、SNA角的影响
4
作者 刘泽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2-0045,共4页
分析上颌前方牵引器与固定式牙合垫共同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对患儿的SNB角、ANB角、SNA角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口腔正畸科中选取50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儿的治疗时间均为2021年10月-2023年11月,采用随... 分析上颌前方牵引器与固定式牙合垫共同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对患儿的SNB角、ANB角、SNA角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口腔正畸科中选取50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儿的治疗时间均为2021年10月-2023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儿童分为2组,各25名,分别采用单侧前方牵引器和双侧固定牙合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牙槽座角、治疗时间、术后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间比较,两组间?SNB角、SNA及ANB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用药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术后患者的家庭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探讨利用上颌前伸和固定牙合垫对恒牙前牙的矫治效果,美化患儿的面部轮廓,缩短治疗时间且还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满意度,矫正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器 固定式牙合垫 恒牙早期前牙牙合
原文传递
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小亭 杨渠 米方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726-73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30例作...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改良型FRⅢ)和对照组(“2×4”矫治技术)两组,每组各15例。对两组病例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位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SNA、ANB、MP-FH、Y轴角、U1-SN、U1-NA、鼻唇角、颏唇角、面型角、上唇E线距、ULP增加(P<0.05),SNB、Z角、NP-FH、L1-MP、U1-L1、下唇E线距减小(P<0.05);对照组SNA、ANB、MP-FH、U1-SN、U1-NA、Y轴角、鼻唇角、面型角、上唇E线距增加(P<0.05),SNB、NP-FH、U1-L1、下唇E线距、Z角减小(P<0.05);两组之间,SNB、ANB、MP-FH、鼻唇角、颏唇角、面型角及Z角的变化量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反牙合得到有效解除,咬合关系及面型恢复正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改良型FRⅢ更好地改善软组织侧貌和面型,而“2×4”矫治技术用时更短,牙列关系得到更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牙合 改良型FRⅢ “2×4”矫治技术
下载PDF
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小亭 杨渠 米方林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22-725,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 目的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改良型FRⅢ,n=15)和对照组(“2×4”矫治技术,n=15)。对两组病例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位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SNA、ANB、MP-FH、Y轴角、U1-SN、U1-NA、NLA、PLA、FCA、ULP增加(P<0.05),SNB、L1-MP减小(P<0.05);对照组SNA、ANB、MP-FH、U1-SN、U1-NA、Y轴角、NLA、FCA增加(P<0.05),SNB、L1-MP、L1-NB减小(P<0.05);两组之间,SNB、ANB、SN-MP、NLA、L1-MB、PLA、FCA的变化量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反[牙合]得到有效解除,咬合关系及面型恢复正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改良型FRⅢ更好地改善软组织侧貌和面型,而“2×4”矫治技术用时更短,牙列关系得到更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牙合] 改良型FRⅢ “2×4”矫治技术
下载PDF
MRC功能矫治器与[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陈虹羽 常秀林 徐俊吉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2期1649-1651,F0003,共4页
随着喂养习惯的改变,奶瓶喂养的孩子越来越多。不良的奶瓶喂养习惯及咬上唇、伸舌吞咽等诸多不良习惯导致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患儿也越来越多[1]。如果乳牙期前牙反[牙合]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将会导致下颌发育过度,同时又限制了上颌骨发... 随着喂养习惯的改变,奶瓶喂养的孩子越来越多。不良的奶瓶喂养习惯及咬上唇、伸舌吞咽等诸多不良习惯导致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患儿也越来越多[1]。如果乳牙期前牙反[牙合]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将会导致下颌发育过度,同时又限制了上颌骨发育从而使面中部凹陷和下颌前凸畸形更加明显,不但会严重影响美观,还可能会引发颞下颌关节各种功能和器质损害等不良后果[2],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功能矫治器 [牙合]垫矫治器 乳牙期 前牙[牙合]
下载PDF
儿童前牙反牙早期不同临床矫治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知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54-57,共4页
对比分析儿童患有前牙反牙时临床采用不同矫治方法的疗效。方法病例抽选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病例对象均为患有前牙反牙的患儿,共抽选病例1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两组,其中以A组命名的93例病例均选择2×4固定矫治法,以B组... 对比分析儿童患有前牙反牙时临床采用不同矫治方法的疗效。方法病例抽选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病例对象均为患有前牙反牙的患儿,共抽选病例1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两组,其中以A组命名的93例病例均选择2×4固定矫治法,以B组命名的93例病例将均选用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法;记录两组患儿矫治完成时间,根据CT扫描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矫治效果。结果 治疗后,A组患儿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上颌中切牙与NA连线角、下颌平面角、下颌中切牙与NB连接角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治疗后指标数据(P<0.05);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矫治完成时间短于B组(P<0.05)。结论 儿童前牙反牙早期应用2×4固定矫治的效果显著,优于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前牙牙合 临床矫治 早期效果
下载PDF
分析前牙反[牙合]应用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效果
9
作者 谢昭容 沈昭群 谢昭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1期21-24,共4页
目的 评估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在前牙反[牙合]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2022年6月漳浦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82例前牙反[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矫治器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行... 目的 评估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在前牙反[牙合]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2022年6月漳浦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82例前牙反[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矫治器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行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实行功能性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鼻根点到上齿槽点连线与前颅底平面夹角SNA为(84.08±3.21)°、SNA与SNB角的差值ANB为(2.01±0.89)°,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3.802,P<0.05);两组鼻根点到下齿槽点连线与前颅底平面夹角SN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颌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角、Y轴角、下颌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角大于对照组,下中切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颌平面角、前后颅底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在前牙反[牙合]治疗中都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但是功能性矫治器的疗效更佳,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上中切牙角和下中切牙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牙合] 功能性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治疗
下载PDF
乳前牙反的追踪观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祖华 史宗道 +4 位作者 佘秉钺 秦君成 郭洪亮 漆琳 祝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乳前牙反与恒前牙反、磨牙关系及类骨面畸形的关系。方法:对102例口腔社区调查中诊断为乳前牙反的儿童,6年后进行追踪调查。以同期调查中无乳前牙反及恒前牙反的102名儿童作为对照,进行牙颌发育情况的检查。结果:乳... 目的:探讨乳前牙反与恒前牙反、磨牙关系及类骨面畸形的关系。方法:对102例口腔社区调查中诊断为乳前牙反的儿童,6年后进行追踪调查。以同期调查中无乳前牙反及恒前牙反的102名儿童作为对照,进行牙颌发育情况的检查。结果:乳前牙反组102例中,51例(50.0%)为恒前牙反。与个别乳前牙反组相比,多个相邻乳前牙反组演变为恒前牙反的危险度比值比为6.8(95%可信限2.7~17.6),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且多个乳前牙反组类错及骨面畸形的罹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个别前牙反组。结论:多个乳前牙反,尤其是多个相邻乳前牙反应是临床矫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HE 分类 乳牙 错HE
下载PDF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红 段银钟 +3 位作者 陈巧玲 毕惠贤 杨振华 王海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he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he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he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he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he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he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作用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固定式TBA联合前牵引 AngleⅢ类错he 骨性前牙HE
下载PDF
替牙期伴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矫治方法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慧霞 何展飞 +1 位作者 秦燕军 李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替牙期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常用矫治方法的有效性及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常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诊疗的患者47名:替牙期、牙性或功能性前牙反牙合伴下颌功能性旋转、上牙弓轻度拥挤、非拔牙矫治... 目的:回顾性评价替牙期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常用矫治方法的有效性及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常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诊疗的患者47名:替牙期、牙性或功能性前牙反牙合伴下颌功能性旋转、上牙弓轻度拥挤、非拔牙矫治、可后退至切对切、无系统性疾病史、无明显上下颌骨异常、无口颌面肌功能异常、无口腔不良习惯、知情同意。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活动/固定或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活动组1采用带双曲舌簧的牙合垫式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活动组2仅采用带双曲舌簧的牙合垫式矫治器,固定组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牙合垫去除咬合干扰,功能组采用FRIII配合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成功率、矫治周期、复诊次数、矫治费用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了自行终止治疗者,所有前牙反牙合均得到了纠正。活动组2复诊间隔时间短,矫治周期也最短(P<0.01);而复诊次数各组间无差别(P>0.05);矫治费用活动组2低于活动组1和固定组(P<0.05)。固定组在纠正反牙合的过程中排齐并关闭前牙散在间隙,患者及家长对治疗结果更加满意,这是活动及功能矫治无法比拟的;而固定矫治过程中对口腔卫生要求更高,牙面常发生脱钙,且矫治结束后需制作仅包裹四颗上切牙的压膜保持器,这又是固定矫治不利的一面。结论: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在患者良好的配合下通过一个较短时间的矫治均可以得到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牙合 正畸矫治 功能性旋转
下载PDF
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志明 赵玉书 邓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的效果。方法 :使用头帽颏兜 ,双侧共施加 70 0~ 10 0 0g的矫治力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患者 136例 ,通过治疗前后模型 ,计算每一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分析 4个年龄组患者的下颌... 目的 :探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的效果。方法 :使用头帽颏兜 ,双侧共施加 70 0~ 10 0 0g的矫治力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患者 136例 ,通过治疗前后模型 ,计算每一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分析 4个年龄组患者的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疗程及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速度。结果 :C1、C2 、C3 组患者 (3~ 11岁 )疗效明显 ,C1组患者 (3~ 5岁 )疗程最短。结论 :应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帽颏兜 骨型 前牙He畸形 治疗
下载PDF
矫治乳前牙反对恒牙胚及颌骨位置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嫱 刘英群 +2 位作者 吕晶 安晶涛 薛欣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288-290,共3页
目的研究矫治乳前牙反对恒牙胚及颌骨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乳前牙反患儿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SNG、G-SN、G-SV、SNA、UI/NA、UI-NA、ANB、Wits、NA/PA的增加值,SNB、LI/NB、LI/MP的减小... 目的研究矫治乳前牙反对恒牙胚及颌骨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乳前牙反患儿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SNG、G-SN、G-SV、SNA、UI/NA、UI-NA、ANB、Wits、NA/PA的增加值,SNB、LI/NB、LI/MP的减小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乳前牙反使上颌骨、乳上切牙明显向前移动,恒牙胚随之唇向移动。结论矫治乳前牙反对预防恒牙期再度出现反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牙合] 头影测量 恒牙胚
下载PDF
儿童骨性前牙反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白丁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由于Ⅲ类错颅面形态的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目的是探讨骨性前牙反儿童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对象为10~13岁骨性前牙反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平均11.6岁。通过反映颅底结构、上颌和下颌骨长... 由于Ⅲ类错颅面形态的表现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目的是探讨骨性前牙反儿童颅面形态的类型。研究对象为10~13岁骨性前牙反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4例,平均11.6岁。通过反映颅底结构、上颌和下颌骨长度、面部矢状和垂直向关系、牙及牙槽、软组织形态的19项头测量指标的样本聚类分析,将本组病例儿童的颅面形态划分为四个亚类,其中上颌发育不足、下颌长度正常,但位置前移以及前下面高不足是儿童骨性前牙反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结果表明在分析骨性Ⅲ类错时,应结合多项头测量指标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矫形治疗适应证和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HE 骨性 颅面形态 儿童 错HE
下载PDF
前牙反合矫治的合与颌位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玉超 岳松花 +1 位作者 曾祥龙 孔宪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通过对42例前牙反 应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上颌 垫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的矫治,探讨其功能特点和矫治原则,得出:(1)功能性反 者ICP前移。骨性反 者ICP正常,两者的临床鉴别不能单纯看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2)... 通过对42例前牙反 应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上颌 垫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的矫治,探讨其功能特点和矫治原则,得出:(1)功能性反 者ICP前移。骨性反 者ICP正常,两者的临床鉴别不能单纯看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2)前牙反矫治的咬合重建,不能以后退接触位为基准,只有在肌位建才是最符合生理的;(3)固定矫治对反覆小于3mm者可不加垫,固定矫治反覆大于3mm者及活动矫治应加垫,以抬高咬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前牙HE 正畸矫治器 颌位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伟 王宇琛 徐璐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口腔正畸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恒牙早期安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12例,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10~13岁,平均年龄11.5岁,前牙反牙合,双侧磨牙为... 目的探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口腔正畸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恒牙早期安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12例,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10~13岁,平均年龄11.5岁,前牙反牙合,双侧磨牙为近中关系,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系,颜面侧貌呈凹面型。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进行一期矫形治疗。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和全口曲面断层片,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软、硬组织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平均疗程5个月,治疗后SNA角增加2.29°,SNB角减少2.08°,ANB角为3.0°,Y轴角增加2.14°,上齿槽座A点明显前移,软组织侧貌由治疗前Ⅲ类凹面型转变为治疗后Ⅰ类直面型。结论在恒牙早期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固定式牙合垫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可以显著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控制下颌骨的旋转及生长速度,使患者正侧貌外形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器 固定式牙合垫 前牙牙合 恒牙早期
下载PDF
两种合垫矫治器阻断性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钰 王增全 艾毅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和常规上颌合垫矫治器在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探讨早期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的最佳矫治方法。方法选择该院50例乳前牙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治疗,对照组...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和常规上颌合垫矫治器在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探讨早期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的最佳矫治方法。方法选择该院50例乳前牙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治疗,对照组戴用常规上颌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牙、颌骨硬组织及软组织侧貌测量分析;问卷调查患者适应期。结果两组患者矫治结束后,乳前牙反解除,上牙唇倾度增加,软组织凹面型改善;且改良组的患者在下颌后退、下牙内收以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更为显著。结论两种合垫矫治器均能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改良式矫治器同时具有机械和功能矫治的双重特点,可有效阻断错合畸形的进一步发展,并获得更为协调美观的软组织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阻断性治疗 合垫矫治器
下载PDF
前牵引矫治前牙反对颅面硬组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红 宋卫东 +3 位作者 梁其彬 田文燕 马东阳 李璇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前牵引矫治AngleⅢ类功能性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的稳定的头颅参考系统,对15例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片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结果15例前牵引治疗的患者侧貌改善较慢,前牵引对上前牙及对上牙槽的... 目的评价前牵引矫治AngleⅢ类功能性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的稳定的头颅参考系统,对15例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片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结果15例前牵引治疗的患者侧貌改善较慢,前牵引对上前牙及对上牙槽的作用大,对上颌骨矫形作用并不大。下颌Go点及Pg点位置几乎没有改变,下颌骨发生向后下的顺时针旋转。结论前牵引产生的主要变化在上颌,主要是牙槽改变和较少的骨矫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牵引 AngleⅢ类错[牙合] 前牙[牙合] 硬组织
下载PDF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AngleIII类前牙反对TMJ影响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红 段银钟 +3 位作者 杨振华 张海军 宋卫东 杨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841-843,共3页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AngleIII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进行颞颌关节方面研究,以期从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AngleIII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进行颞颌关节方面研究,以期从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并与前牵引组及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未发现一例患者出现TMD症状。联合组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N/M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82和1.07,A值及P值变化均较明显,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联合组及反式TBA组髁突发生明显后下移位,前牵引组变化较小。结论:适当持续性矫治力不会对颞颌关节产生不利影响。联合组全天作用引起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前牙反锁结的快速解除并结合将前伸的髁突、下颌诱导后退,有利于恢复和建立后牙正常的ICP,真正实现牙位、肌位、关节位的协调一致,此对于矫治前牙反牙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固定式TBA 前牵引 AngleⅢ类错[牙合] 骨性前牙[牙合] 颞颌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