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家磊 方跃 +2 位作者 Walter MChirume 杨云 严新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评估应用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17年9月,采用前环皮下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7~69岁,平均... 目的评估应用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17年9月,采用前环皮下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7~69岁,平均40.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3例。骨折根据Tile分型,B1型2例,B2型6例,C型11例。前环损伤包括双侧耻骨坐骨支骨折12例,单侧耻骨坐骨支骨折5例,耻骨联合分离2例;后环损伤包括骶髂韧带损伤2例,单侧髂骨骨折3例,单侧骶骨骨折11例,单侧骶髂关节脱位2例,双侧骶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1 d,平均6.1 d。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功能。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47~123 min,平均61.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15 mL,平均61.1 mL。术后1例发生植钉处切口浅表感染,1例发生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症状消失。无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肠道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1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3周,平均9.5周;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2例术前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中,1例功能完全恢复,1例残留轻度跛行症状。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获优13例、良6例,优良率100%;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功能,获优15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应用前环皮下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微创治疗骨盆环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内置固定架 骶髂螺钉 骨盆损伤
原文传递
经皮骶髂置钉内固定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手术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孙建 魏传宁 +1 位作者 任保亮 关德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骶髂置钉内固定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手术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接受前路切开复位骨板内固定传统手术... 目的观察经皮骶髂置钉内固定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手术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Tile B、C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接受前路切开复位骨板内固定传统手术的87例患者为传统组,另选择接受经皮骶髂置钉内固定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手术的89例患者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 d、7 d、14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3个月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Matt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7 d、14 d时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Majeed功能评分、Matta评分优良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相比,经皮骶髂置钉内固定联合前环外固定架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Tile B型 Tile C型 经皮骶髂钉内固定 固定架手术
下载PDF
内置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损伤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叶龙飞 吴敏 +3 位作者 陈笑天 卢红信 肖玉周 代秀松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2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INFIX系统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盆单侧单纯前环损伤4例,双侧耻骨支、坐骨支损伤15例,耻骨联合分离联合耻骨... 目的探讨应用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INFIX系统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盆单侧单纯前环损伤4例,双侧耻骨支、坐骨支损伤15例,耻骨联合分离联合耻骨支、坐骨支损伤1例,单纯耻骨联合分离1例。采用Tile分型记录骨盆损伤类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骨折复位评估采用Matta评价标准,术后骨盆功能评估采用Majeed评价标准。结果21例骨盆前环损伤患者中只固定前环8例,同时固定前环和后环13例;术后骨折复位优15例,良6例,优良率100%;术后骨盆功能优14例,良7例;1例发生股神经损伤,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患者去除内置固定架平均时间为5个月(10周~11个月)。结论应用INFIX系统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内置固定架 骨盆损伤
下载PDF
前环皮下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栋清 陈斌 孙海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30-534,共5页
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作为目前骨盆前环损伤微创固定的代表之一,该技术的置钉点位于髂前下棘螺钉,以向外30°、向后20°的角度拧入,并且注意螺钉头应位于深筋膜上方与骨面保持20~25 mm的安全距离。其... 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作为目前骨盆前环损伤微创固定的代表之一,该技术的置钉点位于髂前下棘螺钉,以向外30°、向后20°的角度拧入,并且注意螺钉头应位于深筋膜上方与骨面保持20~25 mm的安全距离。其改良版本有增加耻骨结节螺钉的3钉或4钉INFIX、单侧INFIX、短杆INFIX以及双INFIX,这些改良使其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解剖上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相对容易受损,术中要格外注意。生物力学稳定性相较于外固定架有着优势,并且应用之灵活,不局限于耻骨支骨折、联合分离等,在前后环联合固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联合后路骶髂螺钉、髂腰固定等。在儿童、妊娠期妇女、存在皮下连接杆禁忌等人群中也有报道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加之目前机器人、复位架等技术的应用,极大降低了复位难度,提高了闭合复位质量,令其在复杂骨盆骨折中也能够进行固定。该技术复位质量高,有着与传统钢板等相当的疗效,常见并发症是LFCN损伤,术中仔细暴露、调整内固定的位置和深度,可有效避免该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固定架 骨盆损伤 骨盆骨折 综述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术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玉祥 刘永 张英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3期68-70,74,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为外固定架组,40例患者采用改良Stoppa...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为外固定架组,40例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治疗为内固定组。比较两组骨折复位质量、临床疗效、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固定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较外固定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外固定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骨折复位满意率为100.0%,显著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较外固定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与外固定架比较创伤较大,但骨折复位质量更好,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STOPPA入路 固定 固定架 骨盆骨折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究骨盆前环骨折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为入路内固定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1... 目的探究骨盆前环骨折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为入路内固定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16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为外固定架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入路内固定组患者的优良率92.11%,外固定架组患者的优良率43.75%,入路内固定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比外固定架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的对比(P>0.05);入路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长度外固定架组(P<0.05);入路内固定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外固定架组(P<0.05)。结论与外固定架相比,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总体效果更显著,可使骨折有效复位,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 固定架 骨盆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战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4期4006-400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40例,以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治疗。结...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40例,以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骨盆前环骨折接受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比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 固定架
下载PDF
内置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家磊 Walter M Chirume 方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62-1465,共4页
目的对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相关文献,对其手术技巧、生物力学特性、适应证、禁忌证、优点、并发症及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INFI... 目的对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相关文献,对其手术技巧、生物力学特性、适应证、禁忌证、优点、并发症及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INFIX是目前治疗骨盆前环损伤较为新颖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适应证广泛,具有微创、护理方便、并发症较少、临床效果较好等优势。结论INFIX治疗骨盆前环损伤是一种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临床治疗方法,但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固定架 骨盆损伤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东 王志强 +2 位作者 陈林 阳波 温洋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1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INFIX)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采用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治疗2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PAC... 目的探讨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INFIX)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采用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治疗28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PACS系统骨盆CT了解有无骶骨变异,规划骶髂螺钉通道。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骨折复位、患者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后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2.6±5.6)月。手术时间50~116 min,平均(67.5±4.7)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51.6±6.3)mL。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9.5±3.6)周;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0级30枚,1级5枚,2级穿透1例,无3级穿透。末次随访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优1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86%;用Majeed评分标准功能评价:优18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6.43%。术后1例骶1螺钉穿出骶孔,屈髋直腿抬高时感下肢放射性疼痛,取出骶髂螺钉后症状逐渐好转。1例出现骶髂螺钉松动退钉,感臀部不适,取出骶髂螺钉后好转。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口服甲钴胺3月后症状消失。无髂外血管及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利用PACS系统规划骶髂螺钉通道,徒手置入骶髂螺钉联合前环内支架系统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效果好,操作简单,骶髂螺钉可安全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内置固定架 骶髂螺钉 骨盆损伤
下载PDF
INFIX技术与外固定支架分别联合骶髂关节螺钉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范兆阳 张东阳 +1 位作者 李明鹏 鲜文峰 《中国实用医刊》 202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FIX)技术与外固定支架分别联合骶髂关节螺钉(SJS)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NFI... 目的比较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FIX)技术与外固定支架分别联合骶髂关节螺钉(SJS)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NFIX组和外支架组,每组32例。INFIX组采用INFIX技术联合SJS治疗,外支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SJ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骨盆功能[Majeed骨盆功能评分(MPS)、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NFIX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外支架组(P<0.05)。术后1、3、6个月,INFIX组VAS评分低于外支架组(P<0.05)。术后3、6个月,INFIX组术MPS、EQ-5D评分较高于外支架组(P<0.05)。INFIX组并发症发生率(6.25%,2/32)低于外支架组(25.00%,8/32),P<0.05。结论与外固定支架相比,INFIX技术联合SJS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更好,能减轻机体疼痛,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住院天数,且该方案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支架 Tile B型骨盆骨折 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 骶髂关节螺钉
原文传递
骨盆前环外固定架治疗骨盆环损伤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亮 甄相周 +1 位作者 杨彦亭 郭前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6期553-554,共2页
骨盆骨折是较严重的创伤,骨盆前环外固定可增加骨盆环的稳定性.为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创造条件,赢得后续治疗时间。笔者自2003年1月-2008年6月对31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固定架 骨盆
原文传递
改良内置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1.3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龙飞 官建中 +5 位作者 王晓盼 陈笑天 卢红信 肖玉周 代秀松 吴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47-1452,共6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or,INFIX)比较,探讨Tile C1.3型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改良INFIX固定骨盆前环的疗效。方法以2018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Tile C1.3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5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 目的通过与传统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or,INFIX)比较,探讨Tile C1.3型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改良INFIX固定骨盆前环的疗效。方法以2018年4月—2021年6月收治的Tile C1.3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5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术中骨盆前环采用传统INFIX固定30例(对照组)、改良INFIX固定25例(改良组),骨盆后环均采用骶髂螺钉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合并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查X线片,评估骨盆前环复位情况,参照Matta评分标准对复位程度分级;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愈合时间。随访时参照Majeed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Z=–3.837,P<0.001),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P=0.076)。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复查示根据Matta评分标准,改良组骨盆前环复位优良率为88.00%,优于对照组的63.33%(χ^(2)=4.373,P=0.037)。改良组及对照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分别为(12.04±3.59)、(14.83±4.8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P=0.020)。末次随访时,改良组Majeed评分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为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6)。改良组2例(8%)发生并发症,均为耻骨联合上方切口感染;对照组9例(30%)发生并发症,其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5例、股神经麻痹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P=0.042)。结论与传统INFIX相比,Tile C1.3型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改良INFIX固定骨盆前环并发症更少,前环稳定性更好,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神经损伤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内置固定架 骨盆 固定
原文传递
两种固定方式在骨盆骨折治疗中固定骨盆前环的疗效对比
13
作者 黄天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97-100,共4页
对比椎弓根钉棒系统、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固定骨盆前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比较2013年6月~2023年1月期间对58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固定骨盆前环的临床治疗,其中32例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26例采用外固定器。术后第2周依据Majee... 对比椎弓根钉棒系统、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固定骨盆前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比较2013年6月~2023年1月期间对58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固定骨盆前环的临床治疗,其中32例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26例采用外固定器。术后第2周依据Majeed评分比较分析术后早期治疗效果差异。对患者随访6~24个月,依据同样的评分标准比较分析术后远期治疗效果的差异。采用 SPSS18.0 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 Excel进行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早期,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组骨盆骨折量化评估差率为50.25%,显著优于外固定架组80.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两组骨折均愈合,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组骨盆疗效评估优良率为91.46%,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7.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上,术后早期椎弓根钉棒系统组显著优于外固定架组;术后远期两者无明显差别。植入物拆除前,椎弓根钉棒系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极大改善了病患对治疗过程的主观感受,提高了护理便利性,避免了钉道感染相关并发症,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外固定架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操作更为简便,拆除无需二次住院手术,手术风险较小;远期疗效椎弓根钉棒系统较外固定架无统计学差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区分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系统 固定架 骨盆骨折 骨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