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仓焕 王文靖 +2 位作者 谢步霓 李静铭 胡静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2-81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镇痛效应,以探讨针刺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和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 h、6 h、12 h和24 h小组,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电... 目的:观察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镇痛效应,以探讨针刺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和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 h、6 h、12 h和24 h小组,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电针选取悬钟和昆仑穴,分别以3 h、6 h、12 h和24 h作为治疗间隔时间,连续治疗6 d,以痛阈、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POMC)mRNA和前脑啡肽原(PENK)mRNA表达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间隔24 h电针能显著提高AA大鼠的痛阈;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均能促进炎症局部POMC mRNA和PENK mRNA的表达。结论:间隔24 h电针可明显提高对AA大鼠的镇痛效应;不同间隔时间电针镇痛效应与促进炎症局部阿片肽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不同间隔时间 电针 阿片基因表达 前阿黑皮素 前脑啡肽原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肠肌间丛神经元前脑啡肽原mRNA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波 殷光甫 +3 位作者 曹福元 胡道松 林传友 茹立强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近年发现在肠肌间丛中有ENK神经元,但它们与电针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电针后前脑啡肽原(PPE)mRNA在肠肌间丛种经元的表达。结果发现电针后 PPE-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肠... 近年发现在肠肌间丛中有ENK神经元,但它们与电针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电针后前脑啡肽原(PPE)mRNA在肠肌间丛种经元的表达。结果发现电针后 PPE-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肠神经系统中,电针诱发 PPE-mRNA表达的增加与针刺镇痛的调整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前脑啡肽原mRNA 位杂交 肠肌间丛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人前脑啡肽原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的构建 被引量:8
3
作者 安珂 田玉科 +2 位作者 杨辉 高峰 王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构建人前脑啡肽原(hPPE)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质粒pCMVhPPE.SEQ中的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hPPE... 目的构建人前脑啡肽原(hPPE)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质粒pCMVhPPE.SEQ中的人前脑啡肽原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hPPE和空质粒pcDNA3.1(+)分别转染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经G418(600μg/ml)筛选,挑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转染细胞亮氨酸脑啡肽(LEK)的表达及分泌,同时检测Neo基因的存在以证实转染成功。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后分别出现5.4kb和950bb片段,测序分析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hPPE亚克隆成功。Neo基因检测显示重组质粒和空质粒已成功转染至IAST中,筛选获得IAST/hPPE和IAST/Neo两个细胞株,LEK免疫染色均阳性,但平均光密度结果显示IAST/hPPE的LEK表达明显强于IAST/Neo和IAST(P<0.01)。IAST/hPPE细胞与IAST/Neo和IAST细胞相比,hPPE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LEK的分泌量明显增高(P<0.01),而IAST与IAST/Neo细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前脑啡肽原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hPPE),为该细胞移植用于镇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星形胶质 基因修饰 细胞株 永生化 大鼠 pcDNA3.1(+) DNA重组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法 重组质粒 真核表达载体 脂质体介导法 亮氨酸脑 RT-PCR L-EK mRNA表达 免疫法检测 Neo基因 平均光密度 培养上清液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对大鼠海马内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封艳辉 赵杰 +5 位作者 于德钦 张玉梅 殷盛明 吴雪飞 张万琴 孙艺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蝎毒耐热蛋白 前脑啡肽原 癫痫
下载PDF
饥饿胁迫24h对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谢静涛 唐晋 +2 位作者 王宏宝 罗佳辉 王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饥饿胁迫对小鼠认知功能和大脑海马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饥饿24 h组(下称饥饿组),Morris水迷宫和八臂迷宫测试小鼠的认知功能。RT-PCR检测大脑海马区前脑啡肽原m 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饥饿... 目的观察饥饿胁迫对小鼠认知功能和大脑海马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饥饿24 h组(下称饥饿组),Morris水迷宫和八臂迷宫测试小鼠的认知功能。RT-PCR检测大脑海马区前脑啡肽原m 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饥饿组与对照组比较,1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饥饿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通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和穿越目标停留时间百分增加比(P<0.05);2在八臂迷宫测试中,饥饿组参考记忆错误和工作记忆错误减少(P<0.05);3在RT-PCR实验检测前脑啡肽原实验中,饥饿组小鼠大脑海马区前脑啡肽原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1饥饿胁迫可增强小鼠的认知功能;2饥饿胁迫通过降低小鼠大脑海马区前脑啡肽原来增强认知功能;3脑肠肽水平的调整可能是"脾藏意主思"功能实现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藏意主思” 饥饿胁迫 学习记忆 前脑啡肽原 海马
下载PDF
电针可增强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崇斌 李晓艳 +1 位作者 朱燕华 许绍芬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4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电针后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的观察。PPEmRNA探针以半抗原的地高辛标记。电针10小时之后,PPEmRNA阳性信号的强度和神经元...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电针后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的观察。PPEmRNA探针以半抗原的地高辛标记。电针10小时之后,PPEmRNA阳性信号的强度和神经元内合PPEmRNA的面积在许多与痛和镇痛有关的核团明显增加,如尾核,伏核,视前区,中脑的脚间核,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红核等。表明电针促进了PPEmRNA在大鼠脑内的表达。这可能是针刺具有累积和长期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MRNA 电针 位杂交组化
下载PDF
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谌红献 郝伟 +3 位作者 刘铁桥 王绪轶 向小军 蔡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12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研究安君宁对雄性SD大鼠吗啡依赖相关脑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体质量180~220g的雄性SD大鼠,设对照并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后随机均衡分为5组:淀粉正常对照组,吗啡戒断并安君宁治疗12d、30d组,吗啡戒断并淀粉治疗12d、30d组... 目的研究安君宁对雄性SD大鼠吗啡依赖相关脑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体质量180~220g的雄性SD大鼠,设对照并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后随机均衡分为5组:淀粉正常对照组,吗啡戒断并安君宁治疗12d、30d组,吗啡戒断并淀粉治疗12d、30d组。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采用剂量递增10日法(5mg·kg-1·次-1~50mg·kg-1·次-1,2次/d,腹腔注射)。安君宁干预方法:灌胃1g·kg-1·次-1,2次/d;对照组灌等量的淀粉。各组大鼠按预定时间麻醉、灌注、留取脑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s)、前额皮质(PFC)前脑啡肽原(PENK)mRNA水平。结果安君宁干预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VTA、NAs、PFC中PEN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吗啡戒断12d,安君宁干预组VTA、NAs、PFC中PENKmRNA水平分别为(14.74±4.81)×10-2、(16.09±4.94)×10-2、(20.47±7.03)×10-2,而干预对照组分别为(9.74±0.87)×10-2、(5.94±0.91)×10-2、(10.87±3.96)×10-2;戒断30d,安君宁干预组分别为(17.46±8.27)×10-2、(25.73±8.24)×10-2、(26.58±6.29)×10-2,而干预对照组分别为(12.36±6.95)×10-2、(10.31±0.78)×10-2、(19.78±7.08)×102。结论安君宁能促进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君宁 依赖 前脑啡肽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cDNA3.1(+)/人前脑啡肽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 杨保仲 +3 位作者 王维 洛珉 聂丽霞 方爱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1126-1127,共2页
目前慢性疼痛及癌症晚期疼痛的治疗方法仍主要依靠三阶梯药物疗法,三阶梯药物中以外源性镇痛药吗啡为主,其不良反应大,成瘾性高,限制了其大量使用,因此研究新的镇痛药及新的镇痛方法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着力于研... 目前慢性疼痛及癌症晚期疼痛的治疗方法仍主要依靠三阶梯药物疗法,三阶梯药物中以外源性镇痛药吗啡为主,其不良反应大,成瘾性高,限制了其大量使用,因此研究新的镇痛药及新的镇痛方法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着力于研究新的镇痛物质,之后内源性镇痛物质[1]的发现及基因克隆技术[2]的应用为开辟新的镇痛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前脑啡肽原 三阶梯药物疗法 内源性镇痛物质 基因克隆技术 镇痛药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生长抑素前体蛋白1和前脑啡肽原mRNA在鸡肠Remak神经中的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柳金雄 冯亚枚 陈秋生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302,共9页
肠Remak神经(Intestinal nerve of Remak,INR)是禽类特有的一根自主神经节链,但INR中肽类递质的分布至今仍然存在许多疑问。本文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组织提取的RNA中扩增生长抑素前体蛋白1(Somatostatin precursor1,PSS1)和前脑啡肽原(... 肠Remak神经(Intestinal nerve of Remak,INR)是禽类特有的一根自主神经节链,但INR中肽类递质的分布至今仍然存在许多疑问。本文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组织提取的RNA中扩增生长抑素前体蛋白1(Somatostatin precursor1,PSS1)和前脑啡肽原(Preproenkephalin,PPE)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easy质粒,经过转化大肠杆菌、挑取阳性克隆和测序鉴定,确定为目的片段。分别以线性化的SS1/pGM-Teasy和PPE/pGM-Teasy质粒为模板,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正反义地高辛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将合成的探针用于探查PPE和PSS1 mRNA在鸡空回肠段和直肠段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NR中大部分神经细胞中有PPE和PSS1的mRNA的转录,其中PPE探针杂交阳性细胞在空回肠段和直肠段INR分别占83.79%±7.96%和96.04%±4.53%,而PSS1探针在空回肠段和直肠段INR中的杂交阳性细胞分别占86.98%±7.93%和86.07%±6.11%;在整个INR中都可能有PPE和PSS1 mRNA共存于同一神经细胞的现象;原位杂交阳性神经细胞胞体呈有突起的梭形或椭圆形,其纵轴与INR延伸的方向平行;阳性神经细胞胞体在INR神经节中呈层状或成群分布,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文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大量神经细胞进行PPE或PSS1的mRNA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肠Remak神经 生长抑素前体蛋白1 前脑啡肽原 位杂交 RNA探针
下载PDF
伤害性刺激及电针时大鼠脊髓中前脑啡肽原与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斌 笪翠娣 周敬修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通过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别观察骰尾段脊髓前脑啡肽原(PPENK)Fos、蛋白以及共存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伤害性刺激、面部颧穴电针及针刺镇痛4组。结果:总能在伤害性刺激。针刺和针刺镇痛各组观察到单纯... 目的:通过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分别观察骰尾段脊髓前脑啡肽原(PPENK)Fos、蛋白以及共存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伤害性刺激、面部颧穴电针及针刺镇痛4组。结果:总能在伤害性刺激。针刺和针刺镇痛各组观察到单纯Fos、单纯PPEmRNA和共存的3种神经元,并且总能观察到大鼠,骶尾段脊髓除IX板层以外各层的变化,但以浅层背角、V层及X层为明显。痛刺激后其表达明显加强,不但表达细胞数增多,染色也变深。针刺组则不明显。针刺镇痛有效后表达则大为减少,尤其在背角浅层与尾部伤害性刺激组相比较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P<O.02)。结论:针刺可调控伤害性刺激时脊髓内Fos蛋白表达的变化,PPEmRNA的基因表达可能是通过。c-fos来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脊髓 癌基因 C-FOS基因
下载PDF
NIH3T3细胞中前脑啡肽原基因的稳定表达
11
作者 曹靖 赵青赞 +2 位作者 任秀花 张华 臧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9-542,共4页
目的:利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pENK,研究pENK基因在NIH3T3细胞中是否能够稳定表达。方法:用pLNCX2-pENK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T67,其病毒上清液感染NIH3T3细胞,检测pENK基因是否整合入NIH3T3细胞基因组中并通过RT-PCR及放射免疫法检... 目的:利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pENK,研究pENK基因在NIH3T3细胞中是否能够稳定表达。方法:用pLNCX2-pENK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T67,其病毒上清液感染NIH3T3细胞,检测pENK基因是否整合入NIH3T3细胞基因组中并通过RT-PCR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病毒基因组整合到NIH3T3细胞基因组中,并检测到目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结论: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将pENK基因整合到靶细胞NIH3T3基因组中,且该基因能长期稳定表达,为慢性疼痛的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前脑啡肽原基因 逆转录病毒 镇痛
下载PDF
芬氟明加强针刺镇痛时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
12
作者 李晓艳 朱崇斌 +1 位作者 朱燕华 许绍芬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3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芬氟明 针刺疗法 镇痛 前脑啡肽原
下载PDF
鼠尾伤害性刺激与颧髎穴电针后弓状核-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的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及与Fos蛋白共存
13
作者 笪翠娣 范斌 周敬修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0-133,144,共5页
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电流所致伤害性刺激、面部颧髎穴电针三组,分别观察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原位杂交后在神经元中首脑啡肽联原(PPE)mRNA的表达与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痛刺激后上述各部位的PPEmRNA在神... 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电流所致伤害性刺激、面部颧髎穴电针三组,分别观察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原位杂交后在神经元中首脑啡肽联原(PPE)mRNA的表达与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痛刺激后上述各部位的PPEmRNA在神经元内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但当颧髎穴电针时表达更明显,细胞数也较多。尤其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更显著,而在对照动物仅在面神经核等与运动有关核团出现表达,在PPEmRNA与Fos免疫组化相结合实验中.痛组与针刺组动物中皆可观察到一定比例数神经元的共存,及单独Fos和单独EnkmRNA阳性神经元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mRNA c-fos 尾痛刺激 颧髎穴电针 弓状核-中央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下载PDF
人前脑啡肽原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14
作者 杨保仲 李静 +2 位作者 薛朝霞 白凤 潘宇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7期791-792,共2页
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为疼痛治疗带来新的方向,本研究成功构建含抗痛基因人前脑啡肽原重组载体,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HEK293细胞 转基因细胞移植 重组载体
下载PDF
pIRES-GFP-前脑啡肽原载体在体内外的表达及生物学效应
15
作者 刘雪琴 胡伊乐 +1 位作者 郭绍芳 任亚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检测pIRES-GFP-前脑啡肽原载体在体内外的表达,以探索脑啡肽基因镇痛的生物学效应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体外转染机体细胞,通过阳性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的强弱与细胞... 目的检测pIRES-GFP-前脑啡肽原载体在体内外的表达,以探索脑啡肽基因镇痛的生物学效应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质粒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体外转染机体细胞,通过阳性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的强弱与细胞上清液脑啡肽水平的放射免疫测定,观察重组质粒在细胞内的合成与表达;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观察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确定重组质粒在机体细胞内合成外源性脑啡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体外试验表明重组质粒转染24 h后COS-7细胞内开始有绿色荧光表达,48 h达高峰,持续27 d开始减弱,动物实验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与体外试验基本相符。结论重组质粒在机体细胞内合成的外源性脑啡肽具有与内源性脑啡肽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可以作为一种长效的基因镇痛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ES—GFP-前脑啡肽原 镇痛 基因治疗 鞘内注射
下载PDF
前脑啡肽原及其甲基化与胰腺癌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立新 钱家鸣 《胰腺病学》 2007年第6期420-421,共2页
自1975年Hughes等从脑中分离并鉴定出两个脑啡肽即甲啡肽和亮啡肽以后,陆续发现10多种来自不同基因的内源性阿片肽。前脑啡肽原(preproenkephalin,ppENK)作为重要的内源性阿片肽前体,其基因甲基化及降解产物甲硫氨酸一脑啡肽与胰... 自1975年Hughes等从脑中分离并鉴定出两个脑啡肽即甲啡肽和亮啡肽以后,陆续发现10多种来自不同基因的内源性阿片肽。前脑啡肽原(preproenkephalin,ppENK)作为重要的内源性阿片肽前体,其基因甲基化及降解产物甲硫氨酸一脑啡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关系密切,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基因甲基化 胰腺癌 内源性阿片 HUGHES 甲硫氨酸 降解产物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对红藻氨酸诱导癫痫大鼠海马内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玉波 张英雪 +7 位作者 谭仕清 朱奇 刘陆陆 郭婷婷 封艳辉 王冬梅 赵杰 孙艺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蝎毒耐热蛋白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癫痫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前脑啡肽原(proenkephalin,PENK)在其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红藻氨酸,制备癫痫敏感性动物模型后,给予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 [目的]观察蝎毒耐热蛋白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癫痫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前脑啡肽原(proenkephalin,PENK)在其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红藻氨酸,制备癫痫敏感性动物模型后,给予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 resistant protein,SVHRP)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癫痫行为学表现检测SVHRP对癫痫敏感性形成的影响,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海马内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变化。[结果]蝎毒耐热蛋白干预组的大鼠较单独给予红藻氨酸组的大鼠癫痫敏感性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而且前脑啡肽原的表达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蝎毒耐热蛋白能够抑制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敏感性的形成,前脑啡肽原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耐热蛋白 前脑啡肽原 癫痫
下载PDF
福尔马林致痛及针刺时大鼠中央灰质内c-fos的表达及其与前脑啡肽原mRNA的共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妙珍 俞逸红 +1 位作者 张菁 何莲芳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福尔马林致痛及针刺时大鼠中央灰质内c-fos的表达及其与前脑啡肽原mRNA的共存王妙珍,俞逸红,张菁,何莲芳(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200032)本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伤害性... 福尔马林致痛及针刺时大鼠中央灰质内c-fos的表达及其与前脑啡肽原mRNA的共存王妙珍,俞逸红,张菁,何莲芳(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200032)本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伤害性刺激可引起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马林 C-FOS 表达 致痛 前脑啡肽原 MRNA
下载PDF
前脑啡肽原和热休克蛋白参与宿主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应答
19
作者 徐霖 乐军 +3 位作者 刘丽蓉 梁莉 王洪海 谢建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利用双向电泳比较了由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离体巨噬细胞 U937 前后的全细胞蛋白组表达差异,肽指纹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2个表达明显上调的斑点, 确定它们分别为热休克蛋白 HSP105β和前脑啡肽原. 比较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发... 利用双向电泳比较了由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离体巨噬细胞 U937 前后的全细胞蛋白组表达差异,肽指纹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2个表达明显上调的斑点, 确定它们分别为热休克蛋白 HSP105β和前脑啡肽原. 比较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发现, 热休克蛋白表达提高可能源于转录增加. 提出了从神经免疫学角度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致病和宿主免疫机理的新思路, 为解释吸毒人群中结核病高发病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热休克蛋白 巨噬细胞U937 结核分枝杆菌 蛋白质组
下载PDF
氟哌啶与电针合用增强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mRNA和前阿黑皮原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崇斌 李晓艳 +1 位作者 朱燕华 许绍芬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3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镇痛 氟哌啶 前脑啡肽原 前阿黑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