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
1
作者 肖莉 齐慧丽 +3 位作者 洪蕾 许沙 王继祥 张良良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 探讨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3年4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阴道超声检查的126例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分为组1... 目的 探讨腔内三维超声联合临床指标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3年4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阴道超声检查的126例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分为组1(无异常出血,n=72)、组2(异常出血,n=54),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以及剖宫产缝线方式等)以及子宫切口憩室超声特征(憩室形态、憩室容积、憩室长度、憩室深度以及残余肌层厚度等)的差异,建立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预测模型,探索剖宫产术后合并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间剖宫产次数、子宫位置、子宫内膜厚度、憩室深度、憩室长度、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是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87、10.385、4.658、12.892、0.001,P<0.05),与各单因素相比,此模型预测子宫异常出血的AUC为0.936,高于各单因素(AUC=0.567、0.705、0.836、0.895、0.870,P<0.05),该联合预测模型以-6.28为截断值时,敏感度为87.04%,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89.68%,且与临床诊断结果有良好一致性(Kappa=0.789,P<0.001)。结论 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憩室容积、憩室比以及残余肌层厚度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合并子宫异常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及临床特征对预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致子宫异常出血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憩室 阴道三维超声 剖宫产术 子宫异常出血
下载PDF
头孢呋辛钠与头孢曲松钠对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比较
2
作者 周黎萍 沈纬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58-160,共3页
目的 比较头孢呋辛钠与头孢曲松钠对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预防性用药不同分为头孢曲松钠组(n=60)和... 目的 比较头孢呋辛钠与头孢曲松钠对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防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预防性用药不同分为头孢曲松钠组(n=60)和头孢呋辛钠组(n=60)。在胎儿娩出后,头孢曲松钠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2组均用药3 d。比较2组术后感染情况,用药前、用药3 d后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术后相关指标,术后体温,不良反应。结果 头孢呋辛钠组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头孢曲松钠组(1.67%vs. 13.33%、0 vs. 10.00%,χ^(2)/P=4.324/0.038、4.386/0.036)。用药3 d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及WBC、ESR低于用药前,且头孢呋辛钠组低于头孢曲松钠组(P<0.01)。头孢呋辛钠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异常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头孢曲松钠组(P<0.01)。头孢呋辛钠组术后体温>38℃者占比低于头孢曲松钠组(1.67%vs. 13.33%,χ^(2)=4.324,P=0.038)。头孢曲松钠组与头孢呋辛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1.67%,χ^(2)=0.835,P=0.361)。结论 相较于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可更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并可更有效地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切口感染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加速疾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产褥感染 头孢呋辛钠 头孢曲松钠 预防效果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苏海文 姜文霞 +2 位作者 高路明 王元 朱玉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超体重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定位,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术毕后在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超体重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定位,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术毕后在超声检查辅助实施双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利用传统定位法,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镇静评分(RSS)、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少、穿刺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观察组首次自控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麻醉恢复室10~30 min 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6 h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可见切口处浆膜层连续中断,肌间可见出血形成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或高回声区;见子宫浆膜层连续好,局部可见小范围隆起,回声均匀,浆膜层局部可增厚、表面光滑,完整。结论对比传统定位法引导的椎管内麻醉,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利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麻醉可缩短穿刺时间和减少穿刺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体重产妇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陈少华 王添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HAMA、HAMD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结果干预后,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HAMA、HAMD评分、疼痛评分更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 剖宫产术 围手 优质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5
作者 李夏 张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以... 目的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以上两种方式诊断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中72例确诊为阳性,18例为阴性,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阳性例数分别为60例、 70例,阴性例数分别为10例、 16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7.22%、 88.89%、 95.56%,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 <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术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刘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2-0065,共4页
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对比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 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对比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诊治
下载PDF
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和“8”字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陈诗虹 柯毓敏 +2 位作者 黄鹂 周志梅 谢雅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53-45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和“8”字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86例产妇,根据缝合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50)。观... 目的:分析比较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和“8”字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86例产妇,根据缝合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产妇使用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术,对照组产妇使用“8”字缝合术。分析比较两种缝合方式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效果,比较手术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月经恢复时间、产后24h尿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以及两组产妇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3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产后24h尿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产妇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术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优于“8”字缝合术,且月经恢复时间更短,同时也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 “8”字缝合 出血量
下载PDF
剖宫产术I-TAP阻滞应用对术后的镇痛效果
8
作者 董晓莉 吴继敏 岳松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I-TAP)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本院产科计划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成TAP组与I-TAP组各43例,分别采用TAP阻滞麻醉或I-TAP阻滞麻醉...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I-TAP)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在本院产科计划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随机分成TAP组与I-TAP组各43例,分别采用TAP阻滞麻醉或I-TAP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不良反应。结果:I-TAP组VAS评分术后2h(1.29±0.32分)、4h(2.02±0.53分)、8h(2.84±0.82分)、16h(2.31±0.72分)、24h(2.33±0.52分)均低于TAP组(1.67±0.46分、2.55±0.70分、3.62±1.00分、2.97±0.81分、2.65±0.74分),PCA总按压次数(12.12±2.69次)、PCA有效按压次数(5.88±1.46次)均少于TAP组(14.46±4.57次、7.03±1.25次),两组术后1d血清PRL水平均升高,且I-TAP组(318.26±40.15μg/L)高于TAP组(251.65±32.67μg/L);不良反应发生率(9.3%)与TAP组(14.0%)无差异(P>0.05)。结论:I-TAP阻滞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优于TAP阻滞,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减少PCA按压次数,提高术后PRL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I-TAP阻滞 TAP阻滞 后镇痛 泌乳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腰麻对围手术期母婴的影响
9
作者 曹天彪 宋文学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32-140,共9页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腰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术后镇痛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酒泉市人民医院择期腰麻下行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产妇300例。将产妇随机分...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腰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术后镇痛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酒泉市人民医院择期腰麻下行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产妇30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五组:0.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0 mg复合艾司氯胺酮15 mg组(LA_(1)组)、0.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0 mg复合艾司氯胺酮12.5 mg组(LA_(2)组)、0.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0 mg复合艾司氯胺酮10 mg组(LA_(3)组)、0.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0 mg复合艾司氯胺酮7.5 mg组(LA_(4)组)和0.5%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0 mg组(对照组,L组),每组60例。记录产妇麻醉前(基础值,T_(0))、麻醉后1、3、5、10 min(T_(1)、T_(2)、T_(3)、T_(4))、胎儿取出后1、3、5、10 min(T_(5)、T_(6)、T_(7)、T_(8))及手术结束时(T_(9))的MAP、HR及SpO_(2);针刺法评价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麻醉阻滞平面、平面达T_(4)比例及平面达峰时间;使用改良Bromage评分(MBS)评定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记录出生后1、5、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及PCEA按压情况;同时记录产妇术前1 d和术后3、7 d抑郁程度。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均为8~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发生率LA_(1)组明显高于L组(P<0.05);寒战发生率LA_(1)组明显低于L组(P<0.05);牵拉反应发生率LA_(1)组明显低于L组(P<0.05)。与T_(0)时比较,LA_(1)组在T_(1)、T_(2)、T_(3)、T_(5)、T_(6)、T_(7)时MAP均明显降低(P<0.05);LA_(2)组、LA_(3)组在T_(1)、T_(2)、T_(3)、T_(5)、T_(6)时MAP均明显降低(P<0.05);LA_(4)组在T_(1)、T_(2)、T_(3)、T_(5)时MAP均明显降低(P<0.05);L组在T_(1)、T_(2)、T_(3)、T_(5)、T_(6)时MAP均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LA_(1)组、LA_(2)组、LA_(3)组、LA_(4)组在不同时间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在T_(2)、T_(3)、T_(5)时HR明显加快(P<0.05)。不同时间五组的Sp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LA_(1)组、LA_(2)组、LA_(3)组、LA_(4)组在不同时间时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在T_(2)时HR较LA_(1)组明显快(P<0.05);L组在T_(2)、T_(3)时HR均较LA_(2)组、LA_(3)组及LA_(4)组明显快(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LA_(1)组明显早于LA_(4)组和L组(P<0.05),LA_(2)组明显早于L组(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LA_(1)组明显短于L组(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LA_(1)组明显早于LA_(4)组和L组(P<0.05),LA_(2)组明显短于L组(P<0.05)。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五组依次递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阻滞平面达T_(4)比例LA_(1)组明显多于L组(P<0.05)。麻醉阻滞平面达峰时间LA_(1)组、LA_(2)组均明显早于L组(P<0.05)。术后4、8、12、24、48 h时LA_(1)组、LA_(2)组、LA_(3)组、LA_(4)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L组(P<0.05)。LA_(1)组、LA_(2)组、LA_(3)组、LA_(4)组术后3、7 d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L组和术前1 d(P<0.05)。PCEA按压次数LA_(1)组、LA_(2)组均明显少于L组(P<0.05),LA_(1)组明显少于LA_(4)组(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艾司氯胺酮腰麻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明显改善了麻醉效果,加快了产妇运动恢复,并且不会引起新生儿Apgar评分下降。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寒战反应,减少了术后PCEA按压次数,明显减轻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产后早期抑郁程度。其中盐酸罗哌卡因10 mg复合艾司氯胺酮12.5 mg用于剖宫产术椎管内麻醉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罗哌卡因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术 腰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琴娣 陈红霞 徐展翅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缩宫素(oxytocin,OT)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section,TOLAC)孕妇产程进展、凝血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TOLAC孕妇临床病历资料,根据产程中OT总用量分为低剂...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缩宫素(oxytocin,OT)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section,TOLAC)孕妇产程进展、凝血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TOLAC孕妇临床病历资料,根据产程中OT总用量分为低剂量组61例、中剂量组45例和高剂量组32例,比较三组的产程进展、凝血功能、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三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比,三组用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用药后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孕产妇的胎盘早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T可增强TOLAC孕妇子宫收缩力,改善凝血功能,但大剂量OT可能增加胎盘早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凝血功能 母婴结局
下载PDF
rh-aFGF凝胶联合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愈合和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11
作者 粟东林 刘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凝胶联合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愈合和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85例剖... 目的:探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凝胶联合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愈合和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85例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联合组(43例)。对照组在患者剖宫产术后3个月左右瘢痕出现后采取点阵CO_(2)激光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h-aFGF凝胶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情况,治疗3个月时的临床治愈情况、美观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联合组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临床总治愈率和美观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点阵CO_(2)治疗,rh-aFGF凝胶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愈合效果更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瘢痕恢复的满意程度,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 美观满意度 点阵CO_(2)激光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效果分析
12
作者 田会丽 徐红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1—2023-09鄢陵县彭店乡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收治的42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低频...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1—2023-09鄢陵县彭店乡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收治的42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中药封包等中医疗法。比较2组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时间,评价治疗效果,统计尿路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尿路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尿潴留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致晚期产后出血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钦 左建新 +1 位作者 刘冲 周桓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207-2214,共8页
作为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仍然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AP)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血管和血流异常性并发症,可以继发于各种妇产科操作,是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之一... 作为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仍然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AP)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血管和血流异常性并发症,可以继发于各种妇产科操作,是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之一,可因阴道反复大量流血而威胁患者生命。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极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从而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报告青大附院产科收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致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的诊疗经过,探讨可行的诊疗策略及规范诊疗思路,以期降低此类疾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 剖宫产术 晚期产后出血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疼痛原因和疼痛管理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文婷 杨颖 +3 位作者 易慧琳 靳国青 李静 熊明媚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术后的疼痛因素分析和疼痛管理方式的选择对产妇的康复很重要。剖宫产疼痛因素包括术中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手术切口类型、是否使用联合药物镇痛、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等。疼痛管理方法包括椎管内镇... 目的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术后的疼痛因素分析和疼痛管理方式的选择对产妇的康复很重要。剖宫产疼痛因素包括术中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手术切口类型、是否使用联合药物镇痛、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等。疼痛管理方法包括椎管内镇痛、全身阿片类药物和/或非阿片类药物、周围神经阻滞和非药物疗法等。该综述通过对于上述内容进行回顾和分析,拟为产妇术后疼痛管理提供更加系统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疼痛因素 疼痛管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镇痛药在高血压孕妇剖宫产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研究
15
作者 肖倩兰 张连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55-0058,共4页
本文针对右美托咪定复合镇痛药在高血压孕妇剖宫产术后的镇静镇痛运用效果进行评估。以A产科2022年10月到2023年3月间的60例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 列。方法 实验组3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 本文针对右美托咪定复合镇痛药在高血压孕妇剖宫产术后的镇静镇痛运用效果进行评估。以A产科2022年10月到2023年3月间的60例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 列。方法 实验组3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镇痛药作为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30列采用传统的镇痛治疗方法。并采集两组镇痛效果数据后,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镇痛效果数据是否存在区别。结果 统计对结果为实验组优于传统组,统计分析数据(p<0.05)具统计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镇痛药在高血压孕妇剖宫产术后的运用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因此右美托咪定复合镇痛药是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孕妇 右美托咪定 剖宫产术 镇静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三维数字化的TAP精准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
16
作者 梁海东 苗慧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02-306,共5页
目的:分析数字三维重建技术支持下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剖宫产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15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 目的:分析数字三维重建技术支持下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剖宫产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15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观察组在三维重建算法支持下接受超声引导下TAP精准阻滞,记录分析两组年龄、基础疾病,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基线资料、麻醉后首次下床时间、疼痛阻滞时间、术后2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首次下床时间(22.65±5.76 h)、疼痛阻滞时间(29.17±3.89h)均低于对照组(25.56±6.02h、30.27±4.03h)(均P<0.05);术后24h时两组疼痛均最显著,2h、12hVAS评分观察组(4.01±0.64分、4.12±0.86分)均低于对照组(4.25±0.84分、4.42±0.83分)(均P<0.05),48h后两组VA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基于三维数字化的超声引导下TAP阻滞麻醉更直观、精准,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可为剖宫产术中个性化、精准化、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制定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三维数字化 效果
下载PDF
厚朴排气合剂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泌乳启动时间、初次泌乳量的影响
17
作者 胡春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泌乳启动时间、初次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91例再次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37例纳入...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泌乳启动时间、初次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91例再次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37例纳入常规组,将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厚朴排气合剂治疗的54例纳入中药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IP)、胃泌素(GAS)]、腹胀程度、泌乳启动时间、初次泌乳量、乳房胀痛情况、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泌乳启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48 h,两组GAS、MTL水平均升高,VIP水平均降低,且中药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48 h,中药组腹胀程度轻于常规组(P<0.05),乳房胀痛情况轻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初次泌乳量多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有效促进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初次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排气合剂 瘢痕子宫 剖宫产术 胃肠功能恢复 泌乳功能
下载PDF
剖宫产术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辅助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术后康复质量
18
作者 段宗祥 于乐涛 李占兵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59-763,768,共6页
探索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麻醉效果和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两组术中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0.... 探索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麻醉效果和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两组术中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0.5~1μg/kg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至术毕,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两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使用的镇痛泵药物右美托咪啶2.0μg/kg+舒芬太尼2.0μg/kg+阿扎司琼0.3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泵中,对照组使用的镇痛泵药物舒芬太尼2.0μg/kg+阿扎司琼0.3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泵中。对比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镇静情况(Ramsay)评分,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产妇术后康复质量。结果:两组术毕即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低于泵入右美托咪啶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h、24h VAS评分(2.70±1.04分、1.28±0.83分)低于对照组(3.32±1.16分、2.62±0.87分),术后2h、12h Ramsay评分(1.83±0.48分、2.30±0.55分)高于对照组(1.60±0.50分、1.94±0.49分),术后24h、48h QoR-40得分(125.13±10.70分、138.70±10.26分)高于对照组(112.17±20.06分、128.85±10.17分),且下地开始活动时间(8.38±0.53h)短于对照组(12.04±1.04h);产后4周、6周EPDS得分(5.32±1.08分、4.87±0.99分)均低于对照组(6.21±1.08分、5.28±0.90分)(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提高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提升产妇术后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右美托咪啶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后康复
下载PDF
B超引导下0.25%与0.15%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19
作者 尤昌虎 李平 +1 位作者 刘罡 邓韦韦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11-815,共5页
探究B超引导下比较0.25%与0.15%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拟行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行B超引导下0.15%(0.15%组)及0.25%(0.25%组)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 探究B超引导下比较0.25%与0.15%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拟行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行B超引导下0.15%(0.15%组)及0.25%(0.25%组)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术后镇痛、不同时点动态和静态疼痛评分(VAS)、氧化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0.25%组自主排尿时间(17.23±2.26h)、首次下床时间(11.32±2.56h)、24 h按压镇痛泵次数(3.37±0.59次)和镇痛泵液用量(50.02±5.34)均少于0.15%组(25.37±1.83h、15.19±2.37 h、6.28±0.81次),有效镇痛(41.33±3.18h)及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13.37±3.50h)高于0.15%组(29.62±1.87h、6.38±2.08h);相较于术后1h,两组术后动态和静态12h、24h VAS评分均降低且0.25%组(4.22±0.26分、3.01±0.35分,3.15±0.21分、2.16±0.24分)低于0.15%组(5.37±0.24分、3.89±0.17分,3.62±0.19分、2.95±0.28分);术后12h两组COR、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0.25%组(643.47±20.49 nmol/L、18.79±2.74 mg/L)低于0.15%组(757.43±17.49 nmol/L、27.54±3.83 mg/L)(均P<0.05)。不良反应0.25%组(15.6%)与0.15%组(11.1%)无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应用B超引导下0.25%罗哌卡因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产妇术后应激反应,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B超引导 0.25%罗哌卡因 镇痛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20
作者 苏子容 朱佳佳 刘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剖宫产是临床上用于解决难产、提高母婴存活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产妇畏疼、胎儿过大等因素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1];但该种分娩方式需暴露产妇腹腔,对产妇造成一定损伤,极易引发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是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的... 剖宫产是临床上用于解决难产、提高母婴存活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产妇畏疼、胎儿过大等因素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1];但该种分娩方式需暴露产妇腹腔,对产妇造成一定损伤,极易引发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是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2]。患者临床表现为术后排气、排便异常,恶心、腹胀、呕吐等,如若不及时处理,影响产妇产后进食、手术切口愈合等,还容易导致术后感染、脏器粘连、子宫复旧,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降低母婴生活质量[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感染 排便异常 中药热奄包 剖宫产 子宫复旧 胃肠功能紊乱 剖宫产术 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