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爪跗跖骨的剥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高东明 徐闻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285,共8页
目前鸡爪在脱骨加工过程中存在骨肉剥离特性不明确,几何形貌不规整,机械化脱骨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鸡爪及其跗跖骨的数字模型以及参考坐标系。在此坐标系下,以剥离强度为衡量指标,通过各向剥离法对鸡爪的各向剥离强... 目前鸡爪在脱骨加工过程中存在骨肉剥离特性不明确,几何形貌不规整,机械化脱骨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鸡爪及其跗跖骨的数字模型以及参考坐标系。在此坐标系下,以剥离强度为衡量指标,通过各向剥离法对鸡爪的各向剥离强度及相应的剥离残留率进行测定,分析影响剥离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轴向剥离强度曲线整体趋势呈U型,最大剥离强度为3.23 kN/m。周向剥离强度曲线大多呈锯齿状,最大剥离强度出现的位置在跗跖骨顶部,为5.12 kN/m。在剥离过程中跗跖骨的骨外组织呈层性的特征,肉质内部存在脱层现象。在跗跖骨不同界面处的生物结构及组成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不同,跖骨槽处界面结合强度最低,滑车凹口处骨外组织的呈层性特征并未影响界面的结合强度,且其正交方向上表现为各向同性,韧带脊和杯状凹处的界面结合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各向异性。轴向剥离强度在峰值大小及数量上远小于周向剥离强度,剥离残留率结果也表明,轴向剥离残留率远小于周向的剥离残留率,这表明采用轴向剥离的方式在实际脱骨中是最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爪 跗跖骨 剥离强度 剥离残留率
下载PDF
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鹏 刘晴 +4 位作者 杨志荣 高展鹏 王景涛 周鸣亮 张金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31,共17页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二维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传感器、印刷、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低成本、高品质、规模化生产。本文综述了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二维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传感器、印刷、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低成本、高品质、规模化生产。本文综述了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电化学插层法、溶剂插层法、高温膨胀法和微波膨胀法等液相剥离的前处理方法原理以及对石墨烯剥离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水基溶剂、有机溶剂和混合溶剂等剥离溶剂的优缺点与选取原则;对比了超声、高剪切和微通道等过程强化设备的剥离原理和优缺点;简述了离心分离的后处理方法以及分离效果;最后对液相剥离法宏量制备石墨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开发无残留的功能化插层剂并匹配温和快速的膨胀方法,寻找低毒、低沸点、高分散的溶剂体系,精确调控液相剥离设备作用机理,设计连续化梯级离心设备,实现液相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连续化、规模化、低成本快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液相剥离 二维纳米材料 高剪切 微通道 高效制备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中应用价值的多中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洋洋 钟世顺 +2 位作者 高丽影 林静莹 梁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各单位行ESD治疗的474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位置、病灶长度、环周情况、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ESD的疗效及并发...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黏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福建省食管癌早诊早治促进联盟各单位行ESD治疗的474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位置、病灶长度、环周情况、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对ESD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74个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共479个病灶,均行ESD治疗。ESD整块切除病灶有457个(95.4%),完整切除411个(85.8%),治愈性切除405个(84.6%)。术后复发病灶6个(1.3%)。ESD并发症情况:并发出血病灶10个(2.1%),出血的发生与病灶的位置、长度、环周情况及浸润深度存在关联性;并发狭窄病灶有32个(6.7%),狭窄的发生与病灶的大小及环周情况存在关联性;均无穿孔发生。术后复发与病灶长度存在关联性。结论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有效且安全。当病变长度大于5 cm或环周超过2/3时,操作难度大,出血和狭窄的发生率高,需充分评估病灶后再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食管黏膜病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离术中不同分离法对AMH、FSH及E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艳 赵倩 +1 位作者 张颖 苏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44-647,652,共5页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离术中不同分离法对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 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离术中不同分离法对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6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卵巢功能、术后分离卵巢囊肿囊壁附着的正常卵巢组织阳性率与正常卵泡数以及复发率、妊娠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卵巢皮质剥离厚度与病灶剥离厚度比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AM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MH、E2水平均降低,FSH水平升高,且观察组AMH、E2水平比对照组高,FSH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分离卵巢囊肿囊壁附着的正常卵巢组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正常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下注水分离法可有效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减少损伤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腹腔镜下剥离 抗苗勒管激素 基础卵泡刺激素 雌二醇水平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上消化道早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艳 唐莉 陈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疼痛、心理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96例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上消化道早癌ESD知识宣教,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疼痛、心理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96例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上消化道早癌ESD知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康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为(24.67±8.25)h、(43.90±10.27)h、(9.38±2.02)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7.83±9.40)h、(50.03±12.85)h、(10.26±2.37)d;手术24、48、72 h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63±0.67)、(1.84±0.52)、(1.33±0.38)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89±0.70)、(2.06±0.58)、(1.47±0.42)分;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为(38.73±7.40)分,低于对照组的(42.05±8.01)分;观察组干预后的GSES评分为(31.53±6.27)分,高于对照组的(29.28±5.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疼痛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认知行为干预 内镜下黏膜剥离 康复
下载PDF
附载体极薄铜箔中新型无机/有机复合剥离层的研究
6
作者 张少强 卢伟伟 +5 位作者 宋克兴 刘海涛 武玉英 杨祥魁 樊斌锋 王庆福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5,共7页
[目的]剥离层是成功制备和应用附载体极薄铜箔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单一无机或有机剥离层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无机-有机复合剥离层的研究,以期实现载体箔/剥离层/极薄铜箔的多界面剥离强度的差异化控制。[方法]首先电沉积制备了35μm厚的... [目的]剥离层是成功制备和应用附载体极薄铜箔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单一无机或有机剥离层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无机-有机复合剥离层的研究,以期实现载体箔/剥离层/极薄铜箔的多界面剥离强度的差异化控制。[方法]首先电沉积制备了35μm厚的铜箔为载体箔,然后依次电沉积Zn-Ni合金层和浸镀2-巯基苯并咪唑(2-MBI)有机层,构建了无机/有机复合剥离层,最后在复合剥离层上电沉积极薄铜箔,制备出附载体极薄铜箔。[结果]Zn-Ni合金层浸镀于2-MBI中时,2-MBI分子可通过其N原子和S原子与Zn、Ni发生键合而锚定在合金层表面,进而构成Zn-Ni合金/2-MBI复合剥离层,令载体箔与极薄铜箔之间的剥离强度适中(约0.083N/mm),且两者剥离后极薄铜箔的光面无Zn-Ni合金残留。[结论]采用无机/有机复合剥离层可实现载体箔/剥离层/极薄铜箔多界面剥离强度的差异化控制,为成功制备附载体极薄铜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载体极薄铜箔 锌-镍合金 2-巯基苯并咪唑 复合剥离 剥离强度
下载PDF
透明硬脆材料激光剥离关键问题研究(特邀)
7
作者 赵树森 何宏智 +5 位作者 韩世飞 姜璐 杜家宝 于海娟 林学春 张谷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透明硬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与电子领域。传统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方法效率低、材料损耗大,制约了硬脆材料的推广应用。激光剥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新方法,... 透明硬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与电子领域。传统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方法效率低、材料损耗大,制约了硬脆材料的推广应用。激光剥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透明硬脆材料切片新方法,较传统金刚线切割方法大幅提升硬脆材料的切片效率和材料利用率,目前已发展成为硬脆材料激光加工领域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焦点。文中深入分析透明硬脆材料激光剥离物理过程,归纳激光剥离过程关键科学问题:透明硬脆材料对激光的非线性吸收、激光作用下材料内部微观结构演化与缺陷扩展规律,以及激光光场调控对材料改质影响机制等。基于这些科学问题,综述了近年来激光剥离不同类型透明硬脆材料的研究进展,目前用于激光剥离的材料已涵盖了SiC、Si、GaN、金刚石等半导体材料,蓝宝石、多晶Al_(2)O_(3)、氧化锆等陶瓷材料,激光剥离技术已发展出超快激光双脉冲诱导剥离、超快激光-化学辅助剥离、多激光复合剥离等。激光剥离物理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激光-材料-热学-力学多学科交叉问题,尽管在实验结果方面获得了显著突破和迅猛发展,但目前对于工艺机理仍缺乏深入的理论与数值建模研究。未来透明硬脆材料激光剥离技术将会朝着百微米以下超薄厚度剥离、改质层低损伤、工艺自适应等方向发展,将为半导体与电子等领域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硬脆材料 剥离 非线性吸收 缺陷扩展 光场调控
原文传递
附载体极薄铜箔的剥离机制
8
作者 殷光茂 韩俊青 +2 位作者 杨祥魁 王浩然 武玉英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8,共8页
目的研究一种极薄铜箔制备过程中所需要的新型剥离层结构,以此来实现极薄铜箔的顺利剥离。方法利用两步电沉积法制备了可剥离的极薄铜箔,利用EBSD分析了“载体铜箔-剥离层-极薄铜箔”结构的附载体铜箔截面晶粒分布规律,利用聚焦离子束技... 目的研究一种极薄铜箔制备过程中所需要的新型剥离层结构,以此来实现极薄铜箔的顺利剥离。方法利用两步电沉积法制备了可剥离的极薄铜箔,利用EBSD分析了“载体铜箔-剥离层-极薄铜箔”结构的附载体铜箔截面晶粒分布规律,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FIB)制备了TEM样品,通过HRTEM对“载体铜箔-剥离层-极薄铜箔”结构中剥离层/极薄铜箔、剥离层/载体铜箔的界面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与单一Ni剥离层相比,通过两步电沉积法制备的复合剥离层(Ni,Cr-O)具有更好的可剥离性,复合剥离层由有序Ni层和无序Cr-O层组成。复合剥离层中的Ni层与载体铜箔相结合,界面完全共格,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复合剥离层中的无序Cr-O层与极薄铜箔相结合,Cr-O层与极薄铜箔界面原子紊乱,形成较弱的界面结合。对制备的极薄铜箔剥离强度进行测试可知,极薄铜箔与载体铜箔能够剥离,极薄铜箔与剥离层之间的剥离强度约为0.01N/mm。结论利用载体铜箔-剥离层、极薄铜箔-剥离层结合界面的差异化实现了界面结合的差异化,复合剥离层内有序和无序的结构分布调控了载体铜箔与剥离层、极薄铜箔与剥离层之间的界面结合,使剥离层与极薄铜箔之间的结合弱于剥离层与载体铜箔之间的结合,有助于极薄铜箔与剥离层分离,同时剥离层与载体铜箔之间不会分离,进而获得可洁净剥离的极薄铜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铜箔 剥离 界面 载体铜箔 剥离强度
下载PDF
激光剥离与器械剥离声带白斑的疗效对比研究
9
作者 景晶 李斌 唐旭霞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186-190,207,共6页
目的 研究对比CO_(2)激光剥离术与器械剥离术治疗声带白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声带白斑患者15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激光剥离组(n=85)和器械剥离组(n=73),比较两组的治疗效... 目的 研究对比CO_(2)激光剥离术与器械剥离术治疗声带白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声带白斑患者15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激光剥离组(n=85)和器械剥离组(n=73),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嗓音功能和声带功能。结果 激光剥离组痊愈率为96.5%,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97.6%,复发率为1.2%。器械剥离组痊愈率为94.5%,有效率为1.4%,总有效率95.9%,复发率为4.1%。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嗓音功能和声带功能均有改善(P<0.05),激光剥离组在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嗓音障碍严重指数、声带振动对称性评分和声带黏膜波评分方面优于器械剥离组(P<0.05)。结论 CO_(2)激光剥离术治疗声带白斑总体效果优于器械剥离术,对患者嗓音起到积极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白斑 CO_(2)激光黏膜剥离 器械剥离
下载PDF
AlN基板表面状态对AlN-AMB覆铜板剥离强度影响机理的研究
10
作者 许海仙 曾祥勇 +3 位作者 朱家旭 耿春磊 詹俊 汤文明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8-993,共6页
为了探究AlN基板表面状态对AlN-AMB覆铜板剥离强度影响的机理,对研磨型和即烧型两类AlN基板表面的微观形貌及其制备的AlN-AMB覆铜板界面反应层、断面和断层微观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即烧型AlN基板表面平整、致密,其制备的AlN-AM... 为了探究AlN基板表面状态对AlN-AMB覆铜板剥离强度影响的机理,对研磨型和即烧型两类AlN基板表面的微观形貌及其制备的AlN-AMB覆铜板界面反应层、断面和断层微观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即烧型AlN基板表面平整、致密,其制备的AlN-AMB覆铜板界面反应层平整、致密,铜与AlN基板剥离的断层位于基体内部,Cu发生明显塑性变形,剥离强度高达19.053 N/mm。而研磨型AlN基板表面存在微裂纹和碎晶粒,由其制备的AlN-AMB覆铜板界面反应层凹凸不平,且不连续,钎料渗入AlN基板亚表层的微裂纹中,易于诱发应力集中,铜与AlN基板剥离的断层位于AlN基体的亚表层,Cu塑性变形小,剥离强度只有5.789 N/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基板 AlN-AMB 活性金属钎焊 显微组织 剥离强度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血管淋巴管瘤1例
11
作者 张燕宁 许少策 +3 位作者 谢龑峰 冯彦虎 王祥 王鹏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1-653,共3页
血管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腺、脾脏和下肢,很少发生在胃肠道。2020年我们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功治疗1例直肠血管淋巴管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1个... 血管淋巴管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腺、脾脏和下肢,很少发生在胃肠道。2020年我们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成功治疗1例直肠血管淋巴管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就诊于我科,无便血、里急后重。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及粪检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血管淋巴管瘤 阳性体征 肿瘤标志物 血生化 CA125 临床资料 血常规
下载PDF
两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径≥20 mm结肠肿瘤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比较
12
作者 许灵玲 金希 +2 位作者 周雨薇 金添 丁林平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87-1191,I0008,共6页
目的比较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H-ESD)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C-ESD)治疗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H-ESD(71例)与C-ESD(85例)治疗的直径≥20 mm... 目的比较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H-ESD)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C-ESD)治疗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H-ESD(71例)与C-ESD(85例)治疗的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H-ESD患者与C-ESD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活检病理类型、术前诊断、术后活检病理类型、肿瘤起源层次、随访检查方法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D患者结肠肿瘤的最长径、表面积均小于CESD患者(均P<0.05)。H-ESD患者与C-ESD患者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ESD患者与C-ESD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相关设备成本、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ESD患者总成本低于C-ESD患者(P<0.05),即H-ESD比C-ESD经济效益更好。结论H-ESD与C-ESD在治疗直径≥20 mm的结肠肿瘤方面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前者经济效益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混合内镜黏膜下剥离 结肠肿瘤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13
作者 龚婷婷 钱爱华 陈希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36-242,共7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的234例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发生DPPB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的234例病人临床资料,依据有无发生DPPB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早期胃癌病人ESD后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列线图模型进行评价。结果:234例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病人中共23例(9.8%)发生DPPB。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活检次数≥3次(95%CI:2.482~20.424,P=0.000)、病变最大直径≥3 cm(95%CI:1.620~13.244,P=0.004)、浸润深度至黏膜下层(95%CI:1.421~10.536,P=0.008)、术中出血(95%CI:1.160~11.300,P=0.027)是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CI:0.743~0.932)。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3.328,P=0.505。结论:活检次数≥3次、病变最大直径≥3 cm、浸润深度至黏膜下层、术中出血是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早期胃癌ESD后发生DPPB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 术后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刘雪 张静智 曾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ESD治疗,... 目的分析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ESD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ESD治疗,观察组采用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两组的病灶面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位时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黏膜暴露到完整剥离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原发病灶残留,内镜复查显示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复发。结论橡皮圈联合金属夹的内牵引技术在ESD中作用明显,可充分暴露创面视野,有助于提高剥离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少ESD手术并发症及麻醉发生风险,促进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行大力地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橡皮圈 金属夹 内牵引技术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老年人胃早期肿瘤的风险性及安全性研究
15
作者 袁磊 沈磊 +1 位作者 付萍 季梦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老年人胃早期肿瘤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9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内镜下可切除胃早期肿瘤的患者150例,将其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70例和...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老年人胃早期肿瘤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9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内镜下可切除胃早期肿瘤的患者150例,将其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70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5岁)80例。分别从病灶切除复发率、围手术期指标、生活质量等几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整块切除率老年组为94.3%(66/70),非老年组为92.5%(74/80),完整切除率老年组为92.9%(65/70),非老年组为88.8%(71/80),治愈性切除率老年组为90.0%(63/70),非老年组为88.8%(71/80)。术后迟发性出血老年组为2.9%(2/70),非老年组为1.3%(1/80)。术中穿孔老年组为1.4%(1/70),非老年组为0(0/80)。感染率老年组为2.9%(2/70),非老年组均为1.3%(1/80)。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病灶切除复发率在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显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术后6个月与术前6个月相比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ESD对治疗老年人胃早期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期肿瘤 老年人 内镜下黏膜剥离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取出病变组织的应用
16
作者 代静 张杰 杨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电凝的16例纳入圈套器电凝组,同期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牵拉的16例纳入圈套器牵拉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电凝组患者周围黏膜的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圈套器牵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圈套器电凝组1例患者在电凝过程中,由于肠道蠕动,圈套器接触到了组织夹,损伤了黏膜。圈套器牵拉组16例患者均由于圈套器的牵拉造成了黏膜的损伤、出血,需要补充固定组织夹。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操作完成后,使用一次性电圈套器固定于病变组织和黏膜组织之间的牙线,电凝切断牙线,可安全有效取出病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电圈套器 牙线牵引技术 结肠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17
作者 骆芸 林淑芬 +1 位作者 张永红 钟名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SD治疗并开展1年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SD治疗并开展1年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析分组情况。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82例患者共出现12例复发,复发率为14.63%(12/82),纳入复发组;未复发70例,纳入未复发组。复发组重度术中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_(1b)、病灶不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_(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为影响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与术中重度粘连、术后合并脉管瘤栓、病变直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T_(1b)、病灶未完整切除、术后未参与化疗关系密切,还需高度重视,针对性开展干预措施,尽可能完善干预措施,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 术后复发 高危因素 防护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