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余收益模型在信息技术行业的估值应用——以海康威视为例
1
作者 徐柔柔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信息技术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通过比较传统的评估方法和剩余收入模型对信息技术行业的适用性,最终选择剩余收益模型进行评估。在剩余收益模型上加入杜邦分析和市净率,以海康威视为例进行企业价值分析。同时,根据该企业历年的财务数... 信息技术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通过比较传统的评估方法和剩余收入模型对信息技术行业的适用性,最终选择剩余收益模型进行评估。在剩余收益模型上加入杜邦分析和市净率,以海康威视为例进行企业价值分析。同时,根据该企业历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合理的预测,得出了评估基准日的企业价值。与实际的市场价值相比较,发现二者相近,这表明剩余收益模型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海康威视 企业价值评估
下载PDF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剩余收益模型改进研究
2
作者 王立夏 唐祎兰 唐潮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227,共6页
文章在一般剩余收益模型基础上,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即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收益水平,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收益水平持续上升;当企业达到成熟期时,收益水平则相对稳定,并具体表现为在行业平均收益范围内波动;当企业进入... 文章在一般剩余收益模型基础上,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即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收益水平,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收益水平持续上升;当企业达到成熟期时,收益水平则相对稳定,并具体表现为在行业平均收益范围内波动;当企业进入衰退期时,收益水平将持续下降。本文从理论上构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剩余收益模型(Life Cycle Residual Income Model,LCRIM),并就所构建的LCRIM进行数值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构建的LCRIM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权益价值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剩余收益模型 LCRIM模型 权益估值
下载PDF
风险因子调整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1999~2010年截面数据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立夏 张天西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3,共4页
在总结梳理奥尔森模型及后来学者所提出的系列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TSSV-θ),结合作者提出的新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即风险因子调整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RIM-σ2),利用中国市场的数据进行实用... 在总结梳理奥尔森模型及后来学者所提出的系列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TSSV-θ),结合作者提出的新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即风险因子调整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RIM-σ2),利用中国市场的数据进行实用性比较研究,同时选择单一上市公司数据就RIM-σ2模型进行实际的运用分析。结果表明,RIM-σ2模型在理论和实证上均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 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 RIM-σ2模型
下载PDF
剩余收益模型在中国房地产业的应用改进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启銮 刘倩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7,共4页
剩余收益模型是近年来流行的公司价值评估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剩余收益模型的理论框架和演化形式,并针对中国房地产业公司的特点,通过引入更具解释能力的变量将原有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新剩余收益模型避免了原模型取值不确定性的缺... 剩余收益模型是近年来流行的公司价值评估模型。本文首先回顾了剩余收益模型的理论框架和演化形式,并针对中国房地产业公司的特点,通过引入更具解释能力的变量将原有模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新剩余收益模型避免了原模型取值不确定性的缺点,提高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企业价值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改进的剩余收益模型 房地产企业
下载PDF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印朝 于渤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在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波动法和收入波动法,并以2004-05美国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的股权为案例,运用收入波动法模型,利用MATLAB程序做出了蒙特卡罗模拟,得到有关结论。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资产波动法 收入波动法 商业银行
下载PDF
剩余收益模型与传统DCF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志煜 韩松岩 田金信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9-61,共3页
依据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原理,对两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和预测没有建成、存在许多增长机会、正在战略重组、兼并收购的企业价值的内在机理。以企业价值评估和... 依据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的基本原理,对两个模型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和预测没有建成、存在许多增长机会、正在战略重组、兼并收购的企业价值的内在机理。以企业价值评估和绩效评价为例,分析了剩余收益法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方面与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创新应用及估值有效性检验——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敖诗文 高雅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7-140,共4页
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如何准确地评估出企业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价值评估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内在价值。但是剩余收益模型也存在收益法的种种弊端,因此,考虑通过... 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如何准确地评估出企业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价值评估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内在价值。但是剩余收益模型也存在收益法的种种弊端,因此,考虑通过引入期末市净率对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利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该改进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与固定增长率剩余收益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价值 剩余收益模型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基于改进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实证 被引量:5
8
作者 鹿翠 沈函廷 《财会月刊(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7,共6页
本文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以2003-2013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改进传统剩余收益模型中的无限求和项为有限求和项,在不改变变量构成的前提下,对影响剩余收益的非会计信息因素进行了量化,分别采用前十大股东持股... 本文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以2003-2013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改进传统剩余收益模型中的无限求和项为有限求和项,在不改变变量构成的前提下,对影响剩余收益的非会计信息因素进行了量化,分别采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市盈率与净资产增长率的比值作为替代变量。在实证分析中,对线性信息动态化假设以及剩余收益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随后,以市场价格与企业价值评估值的比值为依据,对剩余收益模型产生的估值偏差做进一步研究,试图利用市盈率指标剔除市场投机泡沫,对估值偏差变量进行调整,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价值评估 制造业企业 实证检验
下载PDF
剩余收益模型应用及估值有效性检验——以机械设备类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茆正平 徐文学 李梅 《财会月刊(中)》 2011年第8期60-62,共3页
伴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如何准确评估出企业的价值成为学术界及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引进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机械设... 伴随着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如何准确评估出企业的价值成为学术界及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引进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机械设备类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应用研究,并通过与市场价值的有效比较验证了该模型估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会计信息 剩余收益模型 财务比率
下载PDF
股价泡沫检验及财务指标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玉 《中国物价》 2017年第3期43-46,共4页
2014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公司股票价格遭到了爆炒,投资机构纷纷认为股价已超过理论价值,产生了严重的价格泡沫。本文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和传统设备制造行业公司股票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了检验,并观察财务指标与股价的相... 2014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公司股票价格遭到了爆炒,投资机构纷纷认为股价已超过理论价值,产生了严重的价格泡沫。本文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和传统设备制造行业公司股票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了检验,并观察财务指标与股价的相关性,实证发现:互联网金融行业企业成长性高,但也存在严重的股价泡沫。在熊市阶段,传统行业和新型行业股票收益率变动差异小,在牛市阶段新型行业股价波动率远远超过传统制造业股票,泡沫更大。每股剩余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力都很强,说明财务指标与股价相关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价格 财务指标 股价泡沫 剩余收益模型
原文传递
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的实证比较研究——基于预测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立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28,共5页
选取我国资本市场2006年到2012年的有效财务预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就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中代表性的两种——RIM-σ2和TSSV-θ模型,基于预测能力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IM-σ2模型的预测能力要优于TSSV-θ模型。
关键词 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 RIM-σ2模型 TSSV-θ模型
下载PDF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上市银行内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爱民 黄维 王若莹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 2008年第8期34-35,共2页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与财务比率的结合,是该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利用我国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数据,并把推导后的剩余收益模型与会计比率结合,提出了一种客观的计算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与财务比率的结合,是该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利用我国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数据,并把推导后的剩余收益模型与会计比率结合,提出了一种客观的计算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使剩余收益模型具有客观性,可验性的特点,也使上市银行内在价值评估具有了客观会计计量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在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财务报表
下载PDF
剩余收益模型与股价评估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桂梅 《财会通讯(中)》 2011年第4期80-82,共3页
一、引言股票价值评估无论在经营管理学领域还是在财务会计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绝大部分研究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进行的,因而,不能解决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和增资时对其股票价值评估的需要。基于此。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企业 价值评估 企业管理 股票价值 股票价格 股价 红利分配 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收益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忠 张岚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6年第2期42-118,共77页
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1994-200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Feltham—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对横截面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与国内相关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通过计算“综合收益”来运用剩余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满足了剩余收益模型所要... 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1994-200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Feltham—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对横截面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与国内相关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通过计算“综合收益”来运用剩余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满足了剩余收益模型所要求的“清洁盈余假设”(CleanSurplusRelation,CSR)。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借鉴了Famaand French(1988a,b;1989)使用的多期收益的检验模型,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控制了各种可能因素的影响,增强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本文研究发现,虽然有很多因素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中未来股票收益的横截面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超过一年),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及其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变量,而且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影响后,运用剩余模型计算的内在价值/价格比率(V/P)仍然与未来股票收益高度相关。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剩余收益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的股票收益,在本文的样本检验期内,时间越长,预测的效果越好;在控制了相关因素的影响之后,该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股票收益 预测能力
下载PDF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驱动要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印朝 张新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前,建立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体系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改进模型——资产波动法和收入波动法的基础上,提出决定公司价值的三个变量: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及未来的资... 目前,建立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体系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改进模型——资产波动法和收入波动法的基础上,提出决定公司价值的三个变量: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及未来的资本收益率,其中,后两个变量可以影响未来的剩余收益盈利能力,是公司价值的驱动要素。同时,根据银行的具体业务和会计制度特点,找出了银行类企业的内在价值驱动要素,指出一些关键性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指标,为银行的经营和财务活动指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商业银行 价值驱动要素
下载PDF
国外现代剩余收益模型实证研究的新进展
16
作者 涂人猛 马维胜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7,共4页
现代剩余收益模型是最近20多年来国外会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现代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时,非会计信息变量v的度量、线性信息动态化假定的设定形式和计量统计方法的选择是三个最大的障碍。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最近几年实证检... 现代剩余收益模型是最近20多年来国外会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现代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时,非会计信息变量v的度量、线性信息动态化假定的设定形式和计量统计方法的选择是三个最大的障碍。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外最近几年实证检验现代剩余收益模型时对非会计信息变量v、线性信息动态化假定设定形式和计量方法选择三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并简要探讨了现代剩余收益模型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益估值 剩余收益模型 线性信息动态化
下载PDF
剩余收益模型在房地产企业估值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用剩余收益模型对房地产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首先将传统的剩余收益模型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征结合,得出改进后的剩余收益模型;其次用该模型对万科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最后将评估价值与企业市场价格进行对比。对比...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用剩余收益模型对房地产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首先将传统的剩余收益模型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征结合,得出改进后的剩余收益模型;其次用该模型对万科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最后将评估价值与企业市场价格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价值与企业资本市场价格的拟合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房地产企业的内在价值较为有效,对于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收益模型 剩余收益模型优化 企业价值评估
下载PDF
会计稳健性、剩余收益模型与公司价值辩证关系的理论探讨
18
作者 苏丹宁 《经济师》 2007年第12期160-161,共2页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报告期的账面价值与预期收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估价模型。会计稳健性通过影响会计盈余进而影响剩余收益模型的预测精度。当公司出于资产的扩张期和高成长期时,会计稳健性对剩余收益模型的预测将会产生巨大的影...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报告期的账面价值与预期收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估价模型。会计稳健性通过影响会计盈余进而影响剩余收益模型的预测精度。当公司出于资产的扩张期和高成长期时,会计稳健性对剩余收益模型的预测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在使用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估价时,必须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考虑对稳健性的调整,以便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 剩余收益模型 权益 公司价值估计
下载PDF
自由现金流模型与剩余收益模型比较——以青岛海尔公司价值评估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娜 黄辉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28,共3页
资产评估机构在对公司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基本采用成本法和收益法,而收益法评估中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使用最多,也是最成熟的。国外的文献研究发现剩余收益模型评估具有较强的股价解释力,那么在我国剩余收益模型是否同样有效值得探... 资产评估机构在对公司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基本采用成本法和收益法,而收益法评估中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使用最多,也是最成熟的。国外的文献研究发现剩余收益模型评估具有较强的股价解释力,那么在我国剩余收益模型是否同样有效值得探讨。本文在比较分析两个模型的基础上,以青岛海尔公司价值评估为例进行检验,发现剩余收益模型评估的企业价值更接近股票市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剩余收益模型 股票市值
下载PDF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英巧 王富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值评估由理论推向了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中小板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