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声速空腔剪切层动态特征传播特性研究
1
作者 周方奇 王显圣 +3 位作者 杨党国 吴继飞 杨可 董宾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开式空腔流动发生时,剪切层内旋涡运动与腔内前传声波相互作用,引发空腔自持振荡现象。针对长深比为7的开式空腔,采用脉动压力测试技术,在Ma=0.9来流条件下开展腔内剪切层动态特征试验研究,通过频谱分析和互相关分析,揭示剪切层动态特... 开式空腔流动发生时,剪切层内旋涡运动与腔内前传声波相互作用,引发空腔自持振荡现象。针对长深比为7的开式空腔,采用脉动压力测试技术,在Ma=0.9来流条件下开展腔内剪切层动态特征试验研究,通过频谱分析和互相关分析,揭示剪切层动态特征发展机制和模态噪声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剪切层内单调增大的宽频噪声和类余弦分布的模态噪声相互叠加,使剪切层整体动态特征呈波浪上升发展;模态噪声逆流向上行传播,其速度同样呈类余弦分布,变化趋势与模态噪声幅值保持一致。结合Rossiter模态预估理论发现:同频率的上行模态声波与下行旋涡相互作用,产生了类驻波现象,导致模态噪声功率谱密度和传播速度沿流向周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 跨声速 剪切层 噪声 传播 动态特征
下载PDF
AC/NS-DBD等离子体激励分离剪切层的涡量输运特性
2
作者 赵光银 杨永东 +2 位作者 李婷婷 肖春华 阎丽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60,共13页
AC-DBD激励和NS-DBD激励是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中的典型激励形式。研究发现二者均能在翼型分离剪切层处诱导形成展向涡,进而实现流动控制。为深入理解AC-DBD激励和NS-DBD激励在诱导展向涡形成上的区别,在Ma=0.1、Re=7.5×10^(5)条件下... AC-DBD激励和NS-DBD激励是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中的典型激励形式。研究发现二者均能在翼型分离剪切层处诱导形成展向涡,进而实现流动控制。为深入理解AC-DBD激励和NS-DBD激励在诱导展向涡形成上的区别,在Ma=0.1、Re=7.5×10^(5)条件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种激励对翼型大迎角(α=20°)分离的控制。将AC-DBD激励和NS-DBD激励分别以空间分布的动量源项和能量源项的形式耦合到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引入二维涡量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两种激励诱导展向涡量的来源。在激励施加时,对于AC-DBD激励,涡量体积力项是边界涡量变化的主要来源;对于NS-DBD激励,涡量斜压项是边界涡量变化的主要来源。在两种激励施加结束后1 ms时,前缘上翼面附近逐渐形成展向涡结构;展向涡形成后,发现两种激励诱导当地涡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均是对流项,区别最大的是斜压项,其次是斜黏项,原因是NS-DBD激励后的残留热引起了流体密度梯度和机械应力(黏性应力和压力)梯度的不平行。通过分析AC-DBD激励诱导涡量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提升前缘AC-DBD激励控制流动分离效果的反向激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剪切层 等离子体激励 展向涡 涡量输运方程 介质阻挡放电
下载PDF
逆壁射流中射流剪切层内湍流结构特性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刘宇陆 王宇泽 +2 位作者 李家骅 陶亦舟 邱翔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4-823,共10页
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逆壁射流全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射流与主流的速度比为8.89,基于射流圆管内径的雷诺数为9127.主要关注射流剪切层内不同流向位置端流的统计特性变化,包括尺度特性和结构特性.对射流中心线上不同流向位置的脉动速度... 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逆壁射流全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射流与主流的速度比为8.89,基于射流圆管内径的雷诺数为9127.主要关注射流剪切层内不同流向位置端流的统计特性变化,包括尺度特性和结构特性.对射流中心线上不同流向位置的脉动速度场统计分析发现:在x/D=30~43,受反馈机制影响,Q1和Q4事件占据主导地位.在驻点附近(x/D=43~50)的区域Q3事件为主导事件.对射流剪切层内湍流结构的平均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在x/D=0~37总尺度向射流下游发展呈增长趋势,在x/D=37~46总尺度几乎不变,x/D=46~51总尺度向射流下游发展呈减小趋势.在x/D=35之前,参考点上游尺度与下游尺度近似.在x/D=35~41,参考点下游尺度大于上游尺度.在x/D=41~51,参考点下游尺度小于上游尺度.利用频域上的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对端流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模态能量集中在低频,流场中能量最大的模态频率为D/U_(j)=0.0005,出现在再循环区.频率为fD/U_(j)=0.0026的第一阶模态说明射流发生偏转时与主流相互作用产生了流结构,并且沿再循环区外围输运.高频结构的构型是类似的,均位于射流剪切层内,且频率越高,越接近射流出口,尺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壁射流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频域体征正交分解方法 湍流结构 射流剪切层
下载PDF
剪切层形态对开式空腔气动噪声的抑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余培汛 白俊强 +2 位作者 郭博智 韩啸 韩珊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64,共9页
如何抑制开式空腔内的气动噪声是航空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非线性扰动方程和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的湍流人工重构方法对空腔标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此,在空腔前缘上方采用不... 如何抑制开式空腔内的气动噪声是航空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非线性扰动方程和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的湍流人工重构方法对空腔标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此,在空腔前缘上方采用不同几何形状的栅板措施,以此来改变空腔前缘的剪切层形态,对比分析其对空腔湍动能、速度型、声源、声压级分布及压力脉动频谱特性的影响,分析可得:仅改变剪切层的方向和强度并不能降低空腔中的声源强度,还需通过改变剪切层的稳定性来影响空腔中声源的分布及强弱,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流激振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被动控制措施改变剪切层形态能有效抑制空腔中的气动噪声,其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数值模拟 实验 计算模型 非线性扰动方程 湍流人工重构 剪切层
下载PDF
基于剪切层扇形分层模型的射流声传播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沈哲 王毅刚 +1 位作者 杨志刚 贺银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601,共6页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一种扇形分层剪切层速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用几何声学方法推导整个射流结构的声传播模型.以实际开口式风洞为研究对象,用数值仿真给出射流结构速度分布.建立速度随角度均匀变化的扇形分层剪切层速度模型.用声折射...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一种扇形分层剪切层速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用几何声学方法推导整个射流结构的声传播模型.以实际开口式风洞为研究对象,用数值仿真给出射流结构速度分布.建立速度随角度均匀变化的扇形分层剪切层速度模型.用声折射理论推导不同速度层之间的声传播.以声漂移量为指标对射流声传播模型进行声学风洞试验验证,证明本模型对声漂移量的预测精度更高,在高风速、剪切层较厚的情况下,优势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传播 射流 剪切层 几何声学
下载PDF
完全湍流剪切层对圆柱涡激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军雷 吴金星 +1 位作者 丁林 任保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8-183,共6页
为研究完全湍流剪切层(2×10~4~4×10~4<Re<1×10~5~2×10~5)下雷诺数对涡激振动动态响应的影响,在OpenFOAM平台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采用二阶范德... 为研究完全湍流剪切层(2×10~4~4×10~4<Re<1×10~5~2×10~5)下雷诺数对涡激振动动态响应的影响,在OpenFOAM平台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采用二阶范德波尔方程描述二维圆柱体涡激振动,对完全湍流剪切层下的圆柱绕流涡激振动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涡激振动的振幅、频率特性,并在Williamson-Roshko(W-R)图谱中分析旋涡尾迹脱落模式.结果表明:在相同折减速度下提升雷诺数时,圆柱振幅会显著增大,最大振动振幅值高于自由剪切层过渡旋涡区结果及修正Griffin图谱结果.雷诺数对提高圆柱的涡激振动振幅和同步区的范围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完全湍流剪切层中,当提升阻尼参数(α≥0.38)时,涡激振动的上部分支消失,振动频率出现"阶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质量阻尼比 流固耦合 旋涡脱落 湍流剪切层
下载PDF
开口风洞声阵列测量的剪切层修正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军 王勋年 +2 位作者 张俊龙 卢翔宇 陈正武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6,共8页
开口风洞中的相位传声器阵列测量,必须进行剪切层修正才能得到真实的噪声源位置信息。在0.55m×0.40m声学风洞中开展了剪切层修正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剪切层速度剖面、声波传播延迟时间和声源定位的结果。根据实验结... 开口风洞中的相位传声器阵列测量,必须进行剪切层修正才能得到真实的噪声源位置信息。在0.55m×0.40m声学风洞中开展了剪切层修正的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剪切层速度剖面、声波传播延迟时间和声源定位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对剪切层速度剖面的Gortler理论解进行了验证,并对比分析了4种剪切层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自相似参数σ=9,ξ0=0.2时剪切层速度剖面测量值与理论值符合较好;剪切层厚度与轴向距离的关系为y=0.15x;马赫数Ma≤0.3、测量角θm在40°~140°范围内,不同剪切层修正方法对声波延迟时间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提出了射线追踪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较常规射线追踪法的计算速度可提高2个数量级,从而使其适用于声阵列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风洞 声阵列 声源定位 剪切层修正 声波折射效应
下载PDF
陷落腔剪切层自持振荡的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熊亮 杨国晶 +1 位作者 戴绍仕 李卓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2-340,共9页
该文主要研究陷落腔剪切层自持振荡的水动力特性,以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中的高级湍流模型Larger eddy simulation(LES),使用simple算法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腔中的大涡沿... 该文主要研究陷落腔剪切层自持振荡的水动力特性,以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中的高级湍流模型Larger eddy simulation(LES),使用simple算法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腔中的大涡沿着随边向上爬升并趋于稳定,在腔口导边处不断有附着涡脱出,而后又很快的破碎;得出不同雷诺数下腔口剪切层处的压力系数沿周向的分布规律及剪切层自持振荡的频率特性,总结出剪切层处的各阶振荡频率随着雷诺数的不同趋于常数;将数值计算得出的结果与物理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腔 大涡模拟 剪切层 自持振荡 附着涡
下载PDF
超声速平面剪切层声辐射涡模态数值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沈清 王强 庄逢甘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4,共8页
对Mc=1.2二维超声速空间发展平面自由剪切层,进行了扰动模态及流动结构的数值分析.采用时空三阶改进MacCormack格式,差分求解可压缩扰动Navier-Stokes方程,直接数值模拟入口不同基频谐波扰动的非线性演化特征.采用空间线性稳定性理... 对Mc=1.2二维超声速空间发展平面自由剪切层,进行了扰动模态及流动结构的数值分析.采用时空三阶改进MacCormack格式,差分求解可压缩扰动Navier-Stokes方程,直接数值模拟入口不同基频谐波扰动的非线性演化特征.采用空间线性稳定性理论证明,计算所促发的扰动波是声辐射涡模态.扰动参数及特征函数分析显示,声辐射涡模态是弱色散的快/慢两种外部模态,在扰动对流Mach数为超声速一侧呈膨胀/压缩状辐射.单频受迫扰动可无相差地促发多模态混合扰动波,而在自然扰动条件下,剪切层的稳定性受慢模态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剪切层 线性稳定性 超声速模态 特征函数 直接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方柱跨声速流动中的剪切层和尾迹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常悦 郑静 +1 位作者 王哲 王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3-411,共9页
采用尺度自适应模拟(SAS)方法研究了来流马赫数Ma为0.71、雷诺数Re为4×10^(5)的方柱跨声速绕流,并对分离剪切层和尾迹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了验证SAS方法的可靠性,将SAS结果与已有数值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当前的跨声速流场中... 采用尺度自适应模拟(SAS)方法研究了来流马赫数Ma为0.71、雷诺数Re为4×10^(5)的方柱跨声速绕流,并对分离剪切层和尾迹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了验证SAS方法的可靠性,将SAS结果与已有数值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当前的跨声速流场中,剪切层中的对流马赫数约为0.6,这意味着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主导剪切层的初始阶段演化.在剪切层的初始阶段,可以看出扰动涡沿展向呈现滚筒状结构.剪切层外侧附近和方柱的回流区均出现倍频现象,这与剪切层中存在明显的涡合并有关.压力场的本征正交分解表明,方柱跨声速流场中的主导流动模态为反对称模态,这与尾迹中的涡脱落现象和剪切层引起的压缩波传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柱 激波 剪切层 Lamb矢量 尺度自适应模拟
下载PDF
开口风洞剪切层对传声器及其阵列测量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俊龙 李征初 卢翔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7,共7页
开口风洞进行气动噪声测量及传声器阵列定位研究时必须考虑开口剪切层对声传播的影响。基于传统的二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的Snell定律和波传播对流效应,推导了更普遍的三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针对0.55m×0.4m开口风洞,首先开展了... 开口风洞进行气动噪声测量及传声器阵列定位研究时必须考虑开口剪切层对声传播的影响。基于传统的二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的Snell定律和波传播对流效应,推导了更普遍的三维剪切层折射修正公式。针对0.55m×0.4m开口风洞,首先开展了风洞剪切层形态及位置的测量研究,70m/s风速下,该风洞剪切层略向外扩张,角度为1.14°;其次采用相位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风速30,50和70m/s条件下,不同频段的声波穿过剪切层的折射现象,并与基于剪切层无限薄假设的Amiet等人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折射角度的理论修正公式只有当声源到剪切层的距离大于4倍的目标声波波长时,即满足远场条件时,才与试验结果接近;最后,将剪切层修正方法应用于基于Beam-forming算法的传声器阵列的声源定位中,结果表明三维剪切层修正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的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风洞 剪切层 传声器阵列 声波折射 声源定位
下载PDF
可压缩自由剪切层纹影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红亮 袁格 +1 位作者 李潜 崔尔杰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7,83,共5页
利用纹影成像技术,在新近研制的超声速剪切风洞中测出了可压缩剪切层的厚度增长率曲线,并捕获了其中的瞬时涡结构。实验对流马赫数分别为0.26,0.43,0.50,0.66,纹影光源曝光时间为200μs和10ns。纹影照片显示,随着对流马赫数增加,可压缩... 利用纹影成像技术,在新近研制的超声速剪切风洞中测出了可压缩剪切层的厚度增长率曲线,并捕获了其中的瞬时涡结构。实验对流马赫数分别为0.26,0.43,0.50,0.66,纹影光源曝光时间为200μs和10ns。纹影照片显示,随着对流马赫数增加,可压缩剪切层正则化厚度增长率显著降低,当Mc>0.66时,趋近于0.2。Mc=0.26和0 43时,可压缩剪切层中大尺度结构是二维展向涡,Mc=0.5和0.66时,大尺度结构呈现三维性而且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影成像技术 可压缩剪切层 厚度增长率 试验研究 超声速混合 超声速燃烧
下载PDF
喷口自由剪切层自激振荡优势频率的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强 李启 李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研究了喷口边缘自由剪切层在下游扰流物干涉下产生自激振荡的机理 ,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基于对空腔流自由剪切层自激振荡各阶模态的频率方程的合理改进 ,使之能预测喷口边缘自由剪切层在下游扰流物干涉下所致的自激振荡的模态频率。实... 研究了喷口边缘自由剪切层在下游扰流物干涉下产生自激振荡的机理 ,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基于对空腔流自由剪切层自激振荡各阶模态的频率方程的合理改进 ,使之能预测喷口边缘自由剪切层在下游扰流物干涉下所致的自激振荡的模态频率。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后的空腔流自由剪切层自激振荡的频率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喷口自由剪切层自激振荡所致噪声的优势频率 ,并能用于工程计算。另外 ,作者在考虑声与流动耦合的复杂性时提出 :声压与涡脱落相互作用的力阻抗所致的时延 2 πα中的 α与当地马赫数有关 ,而并非为常数 0 .2 5。声的传播是弹性介质中疏密波的传播 ,脱落涡的传播是流动介质中涡质量的传播 ,声与流动耦合的力阻抗的抗性取决于它们两者在耦合时所占有的主次地位 ,由实验数据表明 ,当 Ma∞ <0 .3 4时 ,力阻抗的抗性会由质量抗转变为弹性抗 ,即 α会由正值变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口 自由剪切层 自激振荡 优势频率 噪声
下载PDF
二维平行剪切层声波产生和辐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东 高军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在二维线化Euler方程的基础上解决了第 3届计算气动声学专题讨论会的第 5类标准问题 :二维平行剪切层声波的产生和辐射。频散相关保持有限差分格式用于空间离散 ,低频散低耗散的龙格库塔法用于时间积分。重点使用了远场无反射边界条件。
关键词 计算气动声学 高阶格式 无反向边界条件 剪切层 不稳定波
下载PDF
二维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旭亮 张树海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75,共15页
采用五阶weighed esseritially non-oscillatory(WENO)格式和三阶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TVD)Runge--Kutta格式,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直接数值模拟了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目的在于揭示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过... 采用五阶weighed esseritially non-oscillatory(WENO)格式和三阶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TVD)Runge--Kutta格式,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直接数值模拟了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目的在于揭示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过程中噪声产生的机理.研究发现:(1)当入射激波穿过剪切层时,剪切层中心位置向下层区域偏移;(2)入射激波穿过剪切层产生小激波,在小激波与剪切层接触点处产生声波并向外辐射;(3)反射激波穿过剪切层后形成了分段弧状激波;(4)当反射激波穿过剪切层时,激波在鞍点处泄漏并向外辐射声波,这是一种激波泄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剪切层 直接数值模拟 激波噪声
下载PDF
Amiet剪切层理论的角度折射验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雪 陈宝 卢清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3-438,共6页
在开口射流风洞中进行气动噪声的定位测量试验时,射流边界的剪切层会对声传播产生折射影响。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传声器测量的信号进行剪切层修正,修正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波束形成对气动噪声源定位的准确性。本文针对经典的Amiet剪切层修... 在开口射流风洞中进行气动噪声的定位测量试验时,射流边界的剪切层会对声传播产生折射影响。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传声器测量的信号进行剪切层修正,修正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波束形成对气动噪声源定位的准确性。本文针对经典的Amiet剪切层修正理论,综合计算气动声学(Computational aeroacoustics,CAA)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CAA计算与Amiet理论吻合,Amiet理论能够有效修正剪切层对声波的角度折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折射 剪切层 气动噪声 开口风洞
下载PDF
后向台阶层流分离剪切层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兰世隆 王晋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81-584,共4页
应用激光测速仪对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产生的剪切层在再附前的发展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时均速度、湍流强度及剪切层厚度等的分布特性,并研究了来流湍流度对台阶后流场湍流强度分布及剪切层发展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台阶后有一个流速降... 应用激光测速仪对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产生的剪切层在再附前的发展进行了测量,得到了时均速度、湍流强度及剪切层厚度等的分布特性,并研究了来流湍流度对台阶后流场湍流强度分布及剪切层发展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台阶后有一个流速降低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分离流动 剪切层 后向台阶
下载PDF
可压剪切层线性稳定性特征直接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强 傅德薰 马延文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基于伪随机数生成技术促生白噪声扰动 ,以高精度迎风 /对称紧致混合差分算法求解二维 /三维非定常可压Navier Stokes方程 ,揭示了可压自由剪切层初始剪切过程中扰动的线性演化特征 ,以及该过程对扰动波数和方向的内在选择性 .验证了所... 基于伪随机数生成技术促生白噪声扰动 ,以高精度迎风 /对称紧致混合差分算法求解二维 /三维非定常可压Navier Stokes方程 ,揭示了可压自由剪切层初始剪切过程中扰动的线性演化特征 ,以及该过程对扰动波数和方向的内在选择性 .验证了所用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层 稳定性 紧致格式 数值模拟 伪随机数生成技术 扰动 流体运动
下载PDF
超声速自由剪切层流动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君 高树椿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本文从二维完全N-S方程出发,采用NND2M差分格式,计算了超声速自由剪切层流场,并且研究了上游扰动在剪切层内的传播规律。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流动涡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自由剪切层 数值模拟 N-S方程 粘性流体力学
下载PDF
超声速自由涡气动窗口剪切层光学性能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易仕和 侯中喜 赵玉新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应用中,高能激光束实际上是透过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的剪切层输出的,激光束会受到剪切层的退化畸变。为了减少这种畸变,优化超声速剪切层光学性能,提出了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的压力匹配和折射率匹配剪切层的设计... 在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应用中,高能激光束实际上是透过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的剪切层输出的,激光束会受到剪切层的退化畸变。为了减少这种畸变,优化超声速剪切层光学性能,提出了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的压力匹配和折射率匹配剪切层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两种类型的折射率匹配剪切层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其设计过程。这两种剪切层分别为按照某种比例混合的He/Ar混合气体作为自由旋涡射流的工作气体时的折射率匹配剪切层,以及选用加热到某个温度的干燥空气作为自由旋涡射流工作气体时的折射率匹配剪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自由涡气动窗口 剪切层 光学性能 优化设计 折射率 激光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