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输剪切模拟搅拌槽中流体平均剪切率的计算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劲军 黄启玉 严大凡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6,100,共4页
计算搅拌槽内流体剪切率的Metzner_Otto方法只适用于计算某些叶轮 搅拌槽系统内层流时叶轮区的平均剪切率 ,不能满足原油管输过程剪切作用模拟的需要。根据流体流动的能量耗散率与剪切率的关系 ,提出了通过搅拌的轴功率计算搅拌槽全槽... 计算搅拌槽内流体剪切率的Metzner_Otto方法只适用于计算某些叶轮 搅拌槽系统内层流时叶轮区的平均剪切率 ,不能满足原油管输过程剪切作用模拟的需要。根据流体流动的能量耗散率与剪切率的关系 ,提出了通过搅拌的轴功率计算搅拌槽全槽流体平均剪切率的方法。针对牛顿流体和幂律流体 ,提出了全槽平均剪切率的计算式。以实验室用的一个小型搅拌系统为例 ,使用所提出的方法 ,建立了槽内流体平均剪切率与搅拌转速、流体体积、幂律流体稠度系数及流动特性指数关系的经验数学模型。该模型预测的结果与直接由实测扭矩计算的平均剪切率相当接近。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叶轮 ,不受流体流态的限制 ,其原理还适用于符合其他流变模型的非牛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 剪切率 计算 模拟 原油 管道输送 非牛顿流体
下载PDF
剪切率对微纳米间隙下流体边界滑移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馨 张向军 +1 位作者 孟永钢 温诗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081-2084,共4页
为了研究微纳米间隙下固液界面间流体的流动特性,采用修饰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针对微纳米间隙下受限液体的边界滑移现象,对边界滑移在不同趋近速度下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固体壁面为Si(100)表面,试验液体为去离子水。试验结果表明,当... 为了研究微纳米间隙下固液界面间流体的流动特性,采用修饰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针对微纳米间隙下受限液体的边界滑移现象,对边界滑移在不同趋近速度下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固体壁面为Si(100)表面,试验液体为去离子水。试验结果表明,当球-盘间隙大于某一临界间隙后,不发生边界滑移;名义趋近速度越小,固液界面开始发生滑移的临界间隙越小,表现出明显的速度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滑移和运动速度相关的原因,研究了固液界面上流体剪切率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证实,边界滑移与剪切率相关,但只有在达到某一极限剪切率时才会发生边界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间隙 受限液体 边界滑移 剪切率
下载PDF
利用能量耗散率计算管流的平均剪切率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劲军 严大凡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8-90,共3页
含蜡原油的流变性与其所经历的剪切历史有关。以往用截面平均剪切率或湍流时的管壁剪切率衡量流体管流的剪切历史 ,有不当之处。根据能量耗散率与剪切率的关系 ,提出了按流体的体积平均能量耗散率计算流体平均剪切率的方法 ,即可根据流... 含蜡原油的流变性与其所经历的剪切历史有关。以往用截面平均剪切率或湍流时的管壁剪切率衡量流体管流的剪切历史 ,有不当之处。根据能量耗散率与剪切率的关系 ,提出了按流体的体积平均能量耗散率计算流体平均剪切率的方法 ,即可根据流体的密度、平均流速、管道直径、流动的摩擦因子或摩阻压降以及流变参数计算牛顿流体和幂律流体管流的平均剪切率。对于湍流 ,按本方法计算的平均剪切率能合理地度量流体的平均剪切历史。在原油管道正常运行的雷诺数范围内 ,按截面平均方法计算的湍流剪切率比按体积平均能量耗散率计算的结果约偏低 2 0 %~ 4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能量耗散 计算 管流 平均剪切率 石蜡基原油 剪切历史 湍流
下载PDF
磁流变液高剪切率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志召 张进秋 +1 位作者 高永强 张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59,196,共7页
为了研究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简称MRF)在高剪切率应用场合的流变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流动模式的MRF流变特性测试装置。利用平行板模型得到了MRF的性能参数关于阻尼通道的结构参数、压力梯度的解析解,并分析了流体的流态... 为了研究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简称MRF)在高剪切率应用场合的流变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流动模式的MRF流变特性测试装置。利用平行板模型得到了MRF的性能参数关于阻尼通道的结构参数、压力梯度的解析解,并分析了流体的流态变化,为高剪切率条件下MRF流变特性的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得到了阻尼通道中磁感应强度与励磁电流的关系,分析并排除了MRF流变特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最后,使用该装置对本研究小组配置的MRF试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MRF的剪切屈服强度随活塞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设计的流变测试装置的剪切率可达到2.5×105/s,能满足高剪切率条件下MRF流变性能测试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流变特性 剪切率 流变仪
下载PDF
探讨剪切率对肾移植患者颈动脉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朝军 李凡 +3 位作者 秦燕 张茜 杜联芳 罗向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和肾移植患者(KTR)颈动脉结构参数与剪切率(SR)的关系,探讨SR对颈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KTR 31例,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31例,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84例。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管径(CC...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和肾移植患者(KTR)颈动脉结构参数与剪切率(SR)的关系,探讨SR对颈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KTR 31例,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31例,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84例。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管径(CCAD)和SR,分析其关联性。结果·① ESRD组患者与KTR组和对照组比较,CIMT增厚,CCAD增宽。CIMT和CCAD在KTR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ESRD组和KTR组颈动脉SR均小于对照组,颈动脉SR在ESRD组和KT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全部受试者中,CIMT和CCAD与SR呈负相关。在3组中,颈动脉SR与CIMT和CCAD分别呈线性负相关。结论·ESRD患者颈动脉发生重构,KTR颈动脉重构部分改善,这种变化与血流SR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 颈动脉 重构 剪切率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剪切率的变化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峻 何兆初 +3 位作者 孙明 陈敏生 区碧如 许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剪切率的变化特点及探讨非诺贝特提高血管舒张功能的机制。方法:以20例正常人、6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其中30例予以饮食治疗、32例予非诺贝特治疗)为观察对象,以肱动脉B超测量血流、血管弹性和舒张功能等指...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患者血流剪切率的变化特点及探讨非诺贝特提高血管舒张功能的机制。方法:以20例正常人、6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其中30例予以饮食治疗、32例予非诺贝特治疗)为观察对象,以肱动脉B超测量血流、血管弹性和舒张功能等指标,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脂的变化。结果: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超声显示平均血流剪切率(MSR)、血流介导的扩张效应(FMD)和血管弹性指标Da、Dr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而平均血管壁紧张度(MCWT)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血Ox-LDL浓度高于、NO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且NO与MSR、FMD水平呈正相关,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Ox-LDL浓度呈负相关。8周的低脂饮食治疗可使TC、TG水平下降,但NO、Ox-LDL和血管超声指标未见显著改变;非诺贝特治疗组血管超声MSR、FMD显著高于对照组,血TG、TC、LDL-C和Ox-LDL浓度低于、NO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时MSR的下降和氧化因子Ox-LDL的升高共同参与内皮的损伤机制,导致NO水平下降,表现为血管舒张功能的下降和弹性下降,MSR的上升和Ox-LDL的下降有利于内皮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流剪切率 非诺贝特
下载PDF
川芎嗪和剪切率对悬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欧阳志钢 韩东 +1 位作者 李文 廖福龙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和剪切率对悬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rCMEC) ,以川芎嗪和锥 板旋转剪切方式共同作用于悬浮rCMEC ,采用AnnexinV FITC/PI双染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川芎嗪和剪应力对rCMEC凋亡的... 目的 探讨川芎嗪和剪切率对悬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rCMEC) ,以川芎嗪和锥 板旋转剪切方式共同作用于悬浮rCMEC ,采用AnnexinV FITC/PI双染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川芎嗪和剪应力对rCMEC凋亡的影响。结果 方差分析表明 ,川芎嗪和剪切率对rCMEC凋亡率有显著影响 ,川芎嗪降低凋亡率 ;剪切率增加凋亡率 ,二者作用相反但无交互作用。组间t检验表明 :单独使用川芎嗪时 ,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 (3 1 .5~ 1 2 6μg/ml) ,川芎嗪对静态悬浮rCMEC凋亡率无显著影响。高剪切率 (60 0 0 ,80 0 0s- 1)可诱导rCMEC凋亡 ,川芎嗪对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适当剂量的川芎嗪可用于抑制高剪切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剪切率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幂律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剪切率的近似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劲军 严大凡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8-252,共5页
根据剪切率和能量耗散率的定义 ,建立了幂律流体湍流剪切率与能量耗散率的关系式。参照文献上对不可压缩牛顿流体湍流能量耗散率的近似算法 ,提出了一种幂律流体管内湍流能量耗散率的近似算法 ,从而得到了幂律流体管内湍流剪切率的实用... 根据剪切率和能量耗散率的定义 ,建立了幂律流体湍流剪切率与能量耗散率的关系式。参照文献上对不可压缩牛顿流体湍流能量耗散率的近似算法 ,提出了一种幂律流体管内湍流能量耗散率的近似算法 ,从而得到了幂律流体管内湍流剪切率的实用近似算式 ,再利用湍流剪切率与脉动流剪切率的关系即可得到脉动流剪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圆管 湍流流动 剪切率 近似计算
下载PDF
血流剪切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翟林 张丹 +1 位作者 刘惠兰 王银娜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探讨血流剪切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评估。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研究组为68例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48例健康体健者,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硬化斑块将研究组及对照组再分为斑块阳性组...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探讨血流剪切率对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评估。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研究组为68例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48例健康体健者,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硬化斑块将研究组及对照组再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最大剪切率(SR),同时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并记录HD患者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颈动脉SR、血管内皮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斑块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研究组斑块阴性组低于对照组斑块阳性组,(P<0.05),血液透析患者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年龄、C-反应蛋白高于阴性组。结论SR减低是血液透析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是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发生和进展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率 颈动脉硬化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川芎嗪和剪切率对大鼠悬浮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美玲 陈兴夏 +3 位作者 欧阳志钢 韩东 李文 廖福龙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4年第2期135-139,104,共6页
以川芎嗪和锥 板旋转剪切方式共同作用于悬浮状态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rCMEC) ,采用AnnexinV FITC 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测定剪切液中t PA、PAI、 6 K PGF1α、TXB2 、vWF以探讨川芎嗪和剪切率对悬浮血管内皮细胞... 以川芎嗪和锥 板旋转剪切方式共同作用于悬浮状态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rCMEC) ,采用AnnexinV FITC 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测定剪切液中t PA、PAI、 6 K PGF1α、TXB2 、vWF以探讨川芎嗪和剪切率对悬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川芎嗪 (31 5、 6 3 0、 1 2 6 0 μg ml)和剪切率(2 0 0 0、 4 0 0 0、 6 0 0 0、 80 0 0s- 1 )对悬浮rCMEC的凋亡和功能有显著影响 ,在对各指标的影响上 ,二者均无交互作用 ;随着剪切率的逐渐增加 ,rCMEC的生存状态和生理功能渐趋紊乱 ,表现为凋亡率增加 ,t PA和PGI2 分泌量减少 ,PAI、TXB2 和vWF分泌量增加 ;给予川芎嗪后可抑制高剪切率诱导的rCMEC凋亡 ,促进rCMEC分泌t PA和PGI2 ,抑制PAI、TXB2 和vWF的分泌。结果提示 :高剪切率可诱导rCMEC凋亡 ,导致悬浮rCMEC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剪切率 大鼠 悬浮微血管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VEC
下载PDF
降低剪切率提高注入站注入质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锐 康俊华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溶液质量 高注入 剪切率 聚合物驱油 聚合物溶液 注入井 合格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颈动脉僵硬度与最大剪切率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朝军 李凡 +4 位作者 秦燕 张茜 高峰 杜联芳 罗向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前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探讨最大剪切率(SRmax)与颈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移植肾患者31例(移植肾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31例(终末期肾病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84例为对... 目的分析肾移植前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探讨最大剪切率(SRmax)与颈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移植肾患者31例(移植肾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31例(终末期肾病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84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分别测量各组左右侧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左右侧颈动脉SRmax,分析PWV与SRmax的关系。结果 (1)终末期肾病组和移植肾组患者左右侧颈动脉PWV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左侧颈动脉SRmax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终末期肾病组和移植肾组左右侧颈动脉P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右侧颈动脉SR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终末期肾病组中,右侧颈动脉PWV大于左侧(P<0.05);对照组和移植肾组中,左右侧颈动脉P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终末期肾病和移植肾组中,左右侧颈动脉SR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左侧颈动脉SRmax大于右侧(P<0.05)。(3)左右侧颈动脉PWV与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与SRmax呈线性负相关(均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颈动脉僵硬度与SRmax呈线性负相关,颈动脉僵硬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 颈动脉 僵硬度 剪切率
下载PDF
一氧化氮、内皮素与血流剪切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锦茹 刘华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探讨一氧化氮、内皮素与血流剪切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 80例高血压患者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粥样斑块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生化测定NO、ET及TC、TG、HDL、LDL水平 ,计算最大剪切率。结... 目的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探讨一氧化氮、内皮素与血流剪切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 80例高血压患者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粥样斑块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生化测定NO、ET及TC、TG、HDL、LDL水平 ,计算最大剪切率。结果 斑块组患者的年龄、颈动脉内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 ,峰值流速及最大剪切率均低于无斑块组。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ET呈正相关 (r =0 .5 4) ,与NO呈负相关 (r =-0 .5 6)。结论 ET上升 ,NO下降促使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 ,最大剪切率减低及年龄的升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率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
下载PDF
初步探讨颈动脉黏弹性与血流剪切率的相关性
14
作者 杨兴益 罗向红 +2 位作者 邵思惠 杜联芳 李朝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剪切波频散(ultrasonic shear wave dispersion,USWD)技术检测颈动脉黏弹性,初步探讨其与血流剪切率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8年12月—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患者45例,依据年龄中... 目的·应用超声剪切波频散(ultrasonic shear wave dispersion,USWD)技术检测颈动脉黏弹性,初步探讨其与血流剪切率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8年12月—2019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患者45例,依据年龄中位数将其分为高年龄组(≥50岁)和低年龄组(<50岁)。采用USWD技术检测患者颈动脉的黏弹性,获取颈动脉剪切波弹性(shear wave elasticity,SWER)和剪切波频散(shear wave dispersion,SWDR),以及其血流最大剪切率(maximum shear rate,SRmax)和平均剪切率(mean shear rate,SRmean)。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WER和SWDR与血流剪切率的相关性。结果·①与低年龄组比较,高年龄组患者颈动脉SWER、SWDR、SRmax和SRmean均较低(均P<0.05)。②在所有患者中,颈动脉弹性指标SWER和黏性指标SWDR分别与SRmax和SRmean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基于USWD技术的颈动脉黏弹性指标与血流剪切率密切相关,其有望为颈动脉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剪切波频散 颈动脉 剪切率 黏弹性
下载PDF
低剪切率1S^(-1)血液粘度测定对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静 王少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23-323,共1页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的血流变学特性 ,探讨低剪切率 1S 1血液粘度测定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 49例和正常对照组 45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包括高、中、低切全血粘度 (180S 1、30S 1、3S 1、1S 1)、血浆...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的血流变学特性 ,探讨低剪切率 1S 1血液粘度测定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 49例和正常对照组 45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包括高、中、低切全血粘度 (180S 1、30S 1、3S 1、1S 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组低剪切率 1S 1全血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虽有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低剪切率 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粘度 剪切率 短暂性脑缺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流最大剪切率及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16
作者 楚宁宁 姚世发 周宁明 《肿瘤影像学》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血流最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65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病程≤5年组(A组)和病程>5年组(B组)。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血流最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65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病程≤5年组(A组)和病程>5年组(B组)。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颈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血管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IMT、PSV、Dd、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比较,糖尿病B组颈动脉IMT增厚(P<0.01),Dd增宽(P<0.01),PSV、SR降低(P<0.01),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Ep、β与IMT呈正相关(r=0.527、0.556,P<0.01),与SR呈负相关(r=-0.513、-0.537,P<0.01),AC与IMT呈负相关(r=-0.477,P<0.01),与SR呈正相关(r=4.58,P<0.01),IMT与SR呈负相关(r=-0.537,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要早于IMT、SR改变,而低SR加速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动脉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流最大剪切率 回声跟踪技术
下载PDF
幂律流体环空管流平均剪切率的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光铮 陈金茂 +1 位作者 孙涛 蔡均猛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4年第3期8-10,共3页
根据能量耗散率与剪切率的关系 ,采用体积平均能量耗散率计算环空管流的平均剪切率 ,以此来评价环空管流的剪切作用。在工程正常范围内 ,截面平均剪切率的计算值比按体积平均能量耗散率计算的平均剪切率偏小 13%~ 16 %。
关键词 幂律流体 环空管流 剪切作用 剪切率 计算
下载PDF
高压高剪切率下密封环缝隙流体动态润滑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乐涛 刘志奇 +2 位作者 李占龙 徐彦 高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1-1270,共10页
为减少高压高剪切率下热效应对密封环缝隙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以密封环缝隙流体剪切速度梯度、壁面剪切应力和油膜温升表征摩擦副润滑性能,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Workbench建立流-固-热多场模型,计算得到不同主轴转角下缝隙流动形... 为减少高压高剪切率下热效应对密封环缝隙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以密封环缝隙流体剪切速度梯度、壁面剪切应力和油膜温升表征摩擦副润滑性能,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Workbench建立流-固-热多场模型,计算得到不同主轴转角下缝隙流动形态变化规律和温升前后油膜厚度变化量、不同L型槽内外径比及长径比下流速流型分布规律、壁面剪切应力、温度分布和热变形量。研究结果表明:密封环L型槽黏性底层随剪切速度增大而增厚,油膜厚度随运动周期增加而变薄;当L型槽内外径比小于1.07时,随比值减小密封环壁面剪切应力不断增大,最大变化率为7%;密封环L型槽长径比在0.19时平均壁面剪切应力达到最大,当长径比继续增大时,油膜区剪切速度梯度逐渐减小,油膜温升和热变形亦随之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马达优化以减少能量损失和改善密封环润滑条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高剪切率 剪切 密封环 热流体动态润滑 流-固-热多场耦合
原文传递
探讨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流最大剪切率及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亚敏 周宁明 《肿瘤影像学》 2016年第4期-,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流最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5例和健康者50例。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颈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流最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5例和健康者50例。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颈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血管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和顺应性(A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Ep、β值增高(P<0.01),AC值降低(P<0.01),Dd增宽(P<0.01),PSV和SR降低(P<0.01),IMT无统计学差异。Ep、β值与IMT呈正相关(r=0.527、0.556,P<0.01),与SR呈负相关(r=-0.513、-0.537,P<0.01);AC值与IMT呈负相关(r=-0.477,P<0.01),与SR呈正相关(r=4.58,P<0.01);SR与IMT呈负相关(r=-0.537,P<0.01)。结论: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及SR已发生改变,低SR加速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动脉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流最大剪切率 回声跟踪技术
下载PDF
质量浓度及剪切率对表面活性剂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程程 庞明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57-66,共10页
通过使用MCR302流变仪对减阻表面活性剂m(CTAC)∶m(NaSal)=1∶1溶液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测量和分析。分别研究了低质量浓度和中等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不同剪切率下,表观黏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溶液黏度变化与质量浓度... 通过使用MCR302流变仪对减阻表面活性剂m(CTAC)∶m(NaSal)=1∶1溶液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测量和分析。分别研究了低质量浓度和中等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不同剪切率下,表观黏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溶液黏度变化与质量浓度及剪切率的改变密切相关,在质量浓度为200 mg/L、剪切率为150 s^(-1)和200 s^(-1)的条件下,溶液会出现二次增稠现象;对于低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其诱导时间随剪切率的变化符合Logistic函数;质量浓度对表面活性剂溶液开始增稠所需时间的影响不大,而剪切率是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以推断当溶液质量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剪切诱导网状结构将不会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C表面活性剂 质量浓度 剪切率 流变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