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表达与糖尿病及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倪妮 朱向情 +5 位作者 杨林 马娟 唐志强 王品 李宏键 潘兴华 《心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8-130,13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中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浓度与患者基本资料、临床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按XBP-1S血清浓度中位数164.7 pg/ml,将AMI患者86例分成2组:低...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中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浓度与患者基本资料、临床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按XBP-1S血清浓度中位数164.7 pg/ml,将AMI患者86例分成2组:低表达组(<164.7 pg/ml,n=43)和高表达组(≥164.7 pg/ml,n=43),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资料进行组间比较。XBP-1S血清浓度与资料间的相关分析;结果组间比较发现高表达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 <0.05);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两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分支数构成比有相关关系(P <0.05);XBP-1S血清浓度与血管的分支数呈正相关。结论在糖尿病患病率高的患者组中AMI起病急性期内血清中XBP-1S可能表达增高明显,并且与病变血管的分支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内质网应激 剪切x-结合蛋白1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血清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符超 王日兴 林芳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824-8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接受PCI治疗的150例AMI患者病历资料,依据PCI 6 h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血清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急诊接受PCI治疗的150例AMI患者病历资料,依据PCI 6 h后是否发生心肌灌注损伤,将入选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检测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PCI治疗前血清XBP-1S水水平与患者心肌灌注损伤的关系。结果全部150例AMI患者,经PCI治疗6h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69例,发生率为46.00%;发生组血清MPO[93.27(87.23,103.72)AUU/L]和XBP-1S[180.03(157.44,203.01)pg/ml]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81.30(75.55,86.25)AUU/L]和[148.31(139.28,162.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136、6.846;P均<0.001);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MPO和XBP-1S水平与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有关,各指标过表达可能是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风险因子(OR>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0.80,预测价值较理想,且以治疗前血清MPO和XBP-1S的cut-off值分别为85.980 AUU/L和159.023 pg/ml时,预测价值最佳。结论 AMI患者PCI前血清XBP-1S水平与PCI后心肌灌注损伤有关,可能是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心肌灌注损伤的风险因子,对预测患者心肌灌注损伤发生风险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灌注损伤 剪切x-结合蛋白1 相关性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朝克 甘露 +7 位作者 燕春艳 刘俊文 王双 杨峻浩 莫中成 史文元 阮长耿 杨永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97-497,共1页
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THP 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平均荧光强度。THP 1巨噬细胞与 5 0mg 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 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THP 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平均荧光强度。THP 1巨噬细胞与 5 0mg 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不同时间即 6、12、2 4、4 8h ,油红O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细胞内脂滴由小而少逐渐地变为大而多 ,特别到 4 8h时非常明显地增多变大。油红O染色细胞计数分别为 2 6± 3个、30± 4个、4 3± 5个、5 4± 5个。 2 4h和 4 8h时分别与 6h时比较 ,油红O染色细胞明显增多 (P <0 .0 5 )。用 5 0mg 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THP 1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即 6、12、2 4、4 8h ,测量胆固醇流出。结果显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THP 1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依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 6、12、2 4、4 8h时胆固醇流出分别为 2 .2 %、2 .9%、6 .3%、7.8% ,2 4h、4 8h时分别与 6h时比较 ,胆固醇流出明显增多 (P <0 .0 5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使THP 1巨噬细胞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平均荧光强度从 6h时的 11.1增加到 4 8h的 32 .2。提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上调THP 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的表达并增加胆固醇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THP-1 巨噬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流式细胞术 胆固醇
下载PDF
X-盒结合蛋白1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霞丽 万福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9-1292,共4页
X-盒结合蛋白1(XBP-1)是未折叠蛋白反应的重要组分,有剪接型XBP-1(XBP-1S)和非剪接型XBP-1(XBP-1U)两种形式。当细胞处于内质网应激状态时,XBP-1由活化转录因子6(ATF6)诱导,经IRE1α非传统剪接,转录有功能的XBP-1S,活化未折叠蛋白反应。... X-盒结合蛋白1(XBP-1)是未折叠蛋白反应的重要组分,有剪接型XBP-1(XBP-1S)和非剪接型XBP-1(XBP-1U)两种形式。当细胞处于内质网应激状态时,XBP-1由活化转录因子6(ATF6)诱导,经IRE1α非传统剪接,转录有功能的XBP-1S,活化未折叠蛋白反应。XBP-1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对细胞生长和分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并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结合蛋白1 转录调控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普罗布考下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波 何慧 +2 位作者 罗其富 朱炳阳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荧光分别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分别孵育细胞0、12、24...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荧光分别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分别孵育细胞0、12、24及48h,实验结果发现ATP结合盒转运体A1mRNA水平呈时序上调;用50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细胞4h,再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h,普罗布考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处理组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处理组ATP结合盒转运体A1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普罗布考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处理组ATP结合盒转运体A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普罗布考下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普罗布考 ATP结合转运体A1 巨噬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X-盒结合蛋白-1在人体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曲修胜 钱磊 +2 位作者 孙华威 温义成 刘媛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672-3673,共2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因子X-盒结合蛋白(XB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此证实肝癌演进中是否存在ERS反应的活化。方法病理学诊断确定的45例肝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采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因子X-盒结合蛋白(XB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此证实肝癌演进中是否存在ERS反应的活化。方法病理学诊断确定的45例肝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采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XBP-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XBP-1 mRNA表达(0.444 6±0.035 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421 8±0.033 8)、正常肝组织(0.402 7±0.026 9)(P<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XBP-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肝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存在ERS反应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x-结合蛋白(XBP)-1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蛋白-1、-2和上皮型黏附素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佟松 张浩民 王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83-2185,共3页
目的观察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蛋白(ZEB)-1、-2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在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观察组为63例结肠腺癌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选择距肿物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36例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蛋白(ZEB)-1、-2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在结肠腺癌术后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观察组为63例结肠腺癌术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选择距肿物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3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二组中ZEB-1、-2和E-cadherin表达。结果观察组中ZEB-1和-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E-cadherin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ZEB-1、-2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ZEB-1、-2的表达与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ZEB-1和E-cadherin、ZEB-2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ZEB-1、-2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在结肠腺癌发生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ZEB-1、-2可能通过对E-cadherin的调节发挥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锌指E-结合同源异形蛋白(ZEB)-1 ZEB-2 上皮黏附素(E-cadherin)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前后肝癌细胞中C/EBP同源蛋白及X-盒-结合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利波 潘娅 陈腾祥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RS)标志蛋白X-盒-结合蛋白-1(XBP-1)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正常肝细胞及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培养获得的正常肝细胞LO2、高分化肝癌细胞株Hep G2及低分化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分为无水乙醇...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RS)标志蛋白X-盒-结合蛋白-1(XBP-1)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正常肝细胞及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将培养获得的正常肝细胞LO2、高分化肝癌细胞株Hep G2及低分化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分为无水乙醇未处理组(ERS前组)和无水乙醇处理组(ERS组),ERS组的3种细胞分别给予无水乙醇处理获得ERS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种细胞ERS前后XBP-1、CHOP表达。结果:在ERS前组中,XBP-1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LO2、Hep G2、SMMC-7721;ERS组中,XBP-1在3种细胞中的表达都上调,与ERS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量从高到低依次为SMMC-7721、LO2及Hep G2,3种细胞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S前后,Hep G2细胞中均无CHOP表达;ERS前组中,CHOP表达高低依次为SMMC-7721、LO2;ERS组中,CHOP在LO2细胞及SMMC-7721细胞表达均上调,与ERS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MMC-7721细胞中表达上调更明显(与LO2细胞比较,P<0.05)。结论:发生ERS后,LO2、Hep G2及SMMC-7721细胞中XBP-1的表达水平都升高,分化程度低的SMMC-7721细胞中的XBP-1及CHOP的表达升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内质网应激 x--结合蛋白-1 C/EBP同源蛋白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慧媛 张紫荆 +4 位作者 袁封艳 郑文倩 马旭 翟晓娟 高胜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Hcy,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Hcy(50、100、200、500μmol/L...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Hcy,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Hcy(50、100、200、500μmol/L)培养48 h。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流出率;实时定量PCR检测ABC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ABCA1蛋白质表达;巢式甲基化PCR检测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胆固醇流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Hcy浓度组不同时间比较显示,24、48 h胆固醇流出率均明显低于0、1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12 h各Hcy浓度组胆固醇流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 h各Hcy浓度组胆固醇流出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BC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ABCA1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下降(P<0.05),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同Hcy浓度之间比较,ABCA1mRNA表达、ABCA1蛋白质表达和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使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BCA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升高及表达下降,引起胆固醇流出率降低,可能是其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ATP结合转运蛋白A1 甲基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载脂蛋白AI和B类1型清道夫受体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秀妍 曾妍 +4 位作者 沈西华 江滕 张丽平 徐江 邹泓 《农垦医学》 2018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 :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脂质代谢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在口腔鳞癌的关系中尚未见报道,故本文拟通过检测脂质代谢转运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I,Apo A... 目的 :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脂质代谢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在口腔鳞癌的关系中尚未见报道,故本文拟通过检测脂质代谢转运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I,Apo A I)及脂质代谢吸收蛋白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探讨脂质转运蛋白和吸收蛋白是否在口腔鳞癌中存在失衡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2016年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口腔鳞癌患者24例及正常口腔黏膜患者35例,制备组织芯片2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A1,Apo A I和SR-B1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ABCA1蛋白在口腔鳞癌(37.50%,9/24)中较正常鳞状上皮(0%,0/25)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4,P=0.001);Apo A I蛋白在两者之间均高表达(100%,24/24),SR-B1蛋白在两者中均不表达或低表达(0%,0/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在口腔鳞癌中ABCA1和SR-B1存在负相关(r=-0.452,P=0.003),Apo A I和SR-B1存在负相关(r=-1.000,P<0.01),ABCA1和Apo A I存在正相关(r=0.674,P<0.01);(3)ABCA1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年龄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CA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脂质代谢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ATP结合转运蛋白A1 载脂蛋白A B类1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缬沙坦通过下调X-盒结合蛋白1表达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婷婷 魏庆庆 +6 位作者 严宇鹏 孙颖颖 李莉 胡罗文 马瑞 李欧 王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6-840,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XBP1)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部分:腹腔注射65 mg/kg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的...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XBP1)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部分:腹腔注射65 mg/kg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的大鼠为对照组(n=1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大鼠(n=40)注射7天后,收集大鼠尾静脉血测空腹血糖,其中37只连续2次空腹血糖≥16.7mmol/L(300mg/dl)为DCM大鼠建模成功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以生理盐水灌胃的为DCM组(n=20),以30mg/kg·d灌胃缬沙坦给药的为DCM+缬沙坦组(n=17)。三组大鼠饲养过程中检测体重、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变化。大鼠16周后处死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胶原分布情况,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ytochrome c、cleaved caspase 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PR78)和剪接型XBP1(XBP1-s)表达水平。结果:DCM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结构紊乱,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核糖核酸(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DCM+缬沙坦组与DCM组相比,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心肌间质内和小动脉周围胶原纤维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组织中存在着调节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因子-XBP1的活化,DCM病程中存在着XBP1调控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的激活,心肌细胞凋亡增加,而缬沙坦能够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XBP1的激活,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细胞凋亡 x-结合蛋白1 缬沙坦
下载PDF
人类X盒结合蛋白1的融合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建炜 李婧 +1 位作者 刘平 郭风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533-2536,共4页
目的:将以构建的未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u)的原核表达,纯化及人XB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重组质粒pET32a-XBP1u转化入宿主菌E.coliBL2l(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经SDS-PAGE鉴定正确后,用Ni2+-NTA柱式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纯化后的... 目的:将以构建的未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u)的原核表达,纯化及人XB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重组质粒pET32a-XBP1u转化入宿主菌E.coliBL2l(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经SDS-PAGE鉴定正确后,用Ni2+-NTA柱式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经透析袋复性后进行蛋白质定量,再以此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末次免疫后心脏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兔抗XBP1u血清的特异性.结果:XBP1u蛋白为包涵体表达,包涵体裂解后经过纯化、复性进行免疫,得到抗血清的效价大于1∶64000,免疫印迹结果出现特异Mr33×103XBP1u条带,免疫组化法在兔肝细胞中成功检测到XBP1u的表达.结论:成功表达和纯化人XBP1u蛋白,并得到高特异性、高效价兔抗XBP1u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X结合蛋白1 效价 纯化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
原文传递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碧莲 赵水平 +2 位作者 谢湘竹 董劭壮 董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1-636,共6页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LDL预处理脂肪细胞24h后,再以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24h,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和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mRNA表达,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低浓度ox-LDL(12.5~25μg/mL)干预24h可增加脂肪细胞ABCA1,LXRα和SR-BImRNA的表达,并促进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而高浓度(50μg/mL)则无此作用。将脂肪细胞用25μg/mL ox-LDL预处理24h,再用10μmol/L22(R)-羟基胆固醇干预细胞,ABCA1和LXRαmRNA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同时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增加,而SR-BI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ox-LDL不仅可促进脂肪细胞LXRα-ABCA1-apoA-I通路,还可上调SR-BI表达,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Ox-LDL这种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维持脂肪细胞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还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细胞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B族I清道夫受体 肝X受体Α
下载PDF
C型尼曼-匹克蛋白1和2在细胞内脂质平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欧翔 唐朝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0-824,共5页
Niemann-pick protein C1(NPC1) is a large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 that resides in late endosomes,whereas niemann-pick protein C2(NPC2) is a small soluble protein found in the lumen of lysosomes.NPC1 protein is b... Niemann-pick protein C1(NPC1) is a large integral membrane glycoprotein that resides in late endosomes,whereas niemann-pick protein C2(NPC2) is a small soluble protein found in the lumen of lysosomes.NPC1 protein is believed to facilitate the transport of lipids,particularly cholesterol,from late endosomes/lysosomes to the Golgi apparatus,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plasma membrane.NPC2 primarily plays a role in the egress of cholesterol and glycolipids from lysosomes.Mutations in either NPC1 or NPC2 result in aberrant lipid transport from endocytic compartments,which results in lysosomal storage of a complex mixture of lipids,primarily cholesterol and glycosphingolipids.The NPC proteins regulate sterol homeostasis through production of LDL cholesterol-derived oxysterols.Oxysterols are endogenous ligands for the liver X receptors(LXRs),which can upregulate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 expression.ABCA1 may have antiatherogenic effects through the efflux of it-mediated cholesterol.Meanwhile,NPC1 heterozygote mutation confers substantial resistance to lesional necrosis and lesional macrophage apoptosis.Study of the NPC proteins will help u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ather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尼曼-匹克蛋白1 C尼曼-匹克蛋白2 ATP结合转运体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平喘宁调节IRE-1α-XBP-1s信号轴干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彭帅 蔡旻 +4 位作者 程悦 查君君 丁鹤影 刘晓莹 方向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7,19,共8页
目的:探究平喘宁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平喘宁高剂量组、平喘宁中剂量组、平喘宁低剂量组,每组15只。以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复制... 目的:探究平喘宁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平喘宁高剂量组、平喘宁中剂量组、平喘宁低剂量组,每组15只。以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造模21 d后,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4周后,在进行哮喘激发试验后2 h内解剖大鼠并取出肺组织,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HE染色观察肺组织中平滑肌厚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等相应病理的改变;ELISA法检测BALF中IL-5、IL-17水平;RT-qPCR法检测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平喘宁低剂量组、平喘宁中剂量组、平喘宁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IL-5、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BALF中IL-5、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平喘宁具有剂量依赖性;平喘宁低、中剂量组大鼠BALF中IL-5、IL-17水平均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平喘宁高剂量组大鼠BALF中IL-5水平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而IL-17水平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平喘宁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平喘宁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XBP-1s mRNA、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Hgsnat mRNA、Pdgfrb mRNA、Scara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5或P<0.01),而IRE-1αmRNA相对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喘宁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而Hgsnat mRNA、Pdgfr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1);平喘宁高剂量组Hgsnat mRNA、Pdgfrb mRNA相对表达量与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BP-1s mRNA、NF-κB p65 mRNA、Scara3 mRNA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平喘宁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1);平喘宁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P<0.05或P<0.01),IRE-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桂龙咳喘宁组(P<0.05),而IRE-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喘宁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RE-1α、XBP-1s、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组和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喘宁可通过调节IRE-1α-XBP-1s信号轴改善OVA诱导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平喘宁 炎症 肌醇依赖酶1α 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 核转录因子kappa B p65 大鼠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单核细胞内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及胆固醇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怡邓 张慧萍 +2 位作者 曹军 李桂忠 王树人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6-1000,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单核细胞胆固醇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BARS法检测细胞内MDA,油红O染色法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单核细胞胆固醇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BARS法检测细胞内MDA,油红O染色法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单核细胞经佛波脂(PMA)及ox-LDL共同孵育后,细胞内积聚的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均明显增多(P<0.05),有大量泡沫细胞形成,而ABCA1蛋白、mRNA水平明显减少(P<0.05);苦参碱干预组显著缓解上述变化,细胞内胆固醇酯减少,ABCA1 mRN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增强ABCA1的表达和降低细胞内胆固醇聚积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体A1 胆固醇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脂多糖和甲基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冬黎 郝新瑞 +3 位作者 胡炎伟 李晓旭 唐雅玲 唐朝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62-563,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ATP结合转运体A1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JAK抑制剂阻断干扰素γ减少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的表达
18
作者 郝新瑞 曹冬黎 +3 位作者 唐雅玲 胡炎伟 李晓旭 唐朝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ATP结合转运体A1 干扰素Γ JAK抑制剂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下调XBP1s通过Sirt3/SOD2/mtROS轴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
19
作者 彭宣 倪海强 +1 位作者 顾世琦 宫念樵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目的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H/R组、空载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 目的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在缺氧/复氧(H/R)诱导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H/R组、空载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空载腺病毒+H/R处理组(Ad-shNC+H/R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H/R处理组(Ad-shXBP1s+H/R组)。检测NC组、H/R组、Ad-shNC组、Ad-shXBP1s组XBP1s的表达情况。检测Ad-shNC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情况,细胞衰老标志物p53、p21、γH2AX表达情况,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验证XBP1s转录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检测下调XBP1s后Sirt3及下游SOD2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活性氧簇(mt ROS)。结果与NC组比较,H/R组XBP1s表达增多;与Ad-sh NC组比较,Ad-sh XBP1s组XBP1s表达减少(均为P<0.001)。与Adsh NC组比较,Ad-sh NC+H/R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p53、p21、γH2AX表达增多,ROS、MDA、mt ROS水平升高,SOD活性下降,Sirt3表达量降低,Ac-SOD2/SOD2比值升高;与Ad-sh NC+H/R组相比,Ad-sh XBP1s+H/R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p53、p21、γH2AX表达减少,ROS、MDA、mt ROS水平下降,SOD活性升高,Sirt3表达量升高,Ac-SOD2/SOD2比值下降(均为P<0.05)。结论下调XBP1s可减轻H/R诱导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衰老,可能是通过Sirt3/SOD2/mt ROS信号轴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剪接X结合蛋白1 细胞衰老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线粒体活性氧簇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下调XBP1s通过抑制ITPR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20
作者 倪海强 彭宣 +1 位作者 顾世琦 宫念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组。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分析XBP1s调控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TPR)家族的结合位点。检测各组XBP1s和ITPR家族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dshNC组比较,Ad-shNC+H/R组细胞凋亡水平更高,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升高;与Ad-shNC+H/R组比较,Ad-shXBP1s+H/R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线粒体活性氧水平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线粒体钙离子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比较,Ad-shXBP1s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相比,Ad-shNC+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与Ad-shNC+H/R组相比,Ad-shXBP1s+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ChIP-seq结果显示,XBP1s能够结合ITPR1的启动子和外显子、ITPR2外显子和ITPR3外显子。结论 XBP1s可能通过直接调控ITPR转录和翻译而影响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结构功能,下调XBP1s能够抑制ITPR表达,改善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剪接X结合蛋白1 肌醇1 4 5-三磷酸受体 线粒体损伤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 钙超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