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功能性副语言比例系数的语音情感识别
1
作者 孙颖 周雅茹 张雪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语言中的非言语发声如笑声、叹息、抽泣等,称为功能性副语言,对情感表达起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很少考虑多种功能性副语言在一种情感中的协同作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融合功能性副语言比例系数(functional paralanguage proportion coeffi... 语言中的非言语发声如笑声、叹息、抽泣等,称为功能性副语言,对情感表达起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很少考虑多种功能性副语言在一种情感中的协同作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融合功能性副语言比例系数(functional paralanguage proportion coefficient,FPPC)的情感识别系统.首先,提取能体现多种功能性副语言在情感语句中出现的频率快慢和持续时间长短的FPPC特征;然后,搭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集成学习(attention stacking)为不同的基分类器赋予不同权重,并对FPPC特征进行训练;最后,通过自适应熵权重决策融合方法将传统语音情感识别与基于FPPC特征情感识别进行融合.实验结果显示,融合了FPPC特征后的情感识别结果提高了16.84%,证明融合FPPC特征能有效提高系统整体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比例系数 功能性副语言 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熵权重决策融合
下载PDF
从体验到体现:经典作品诵读中朗诵者对于副语言的把控
2
作者 李艳 纪文 《声屏世界》 2023年第12期36-38,共3页
在经典作品诵读活动中,朗诵者在舞台上表演时需转换成听众可欣赏的表现方式,有声语言与副语言合理有效地结合可以帮助朗诵者在朗诵经典诗文时更富有感染力,从而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探索主观性的副语言:肢体、表情、眼神在朗诵... 在经典作品诵读活动中,朗诵者在舞台上表演时需转换成听众可欣赏的表现方式,有声语言与副语言合理有效地结合可以帮助朗诵者在朗诵经典诗文时更富有感染力,从而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探索主观性的副语言:肢体、表情、眼神在朗诵中的引导作用,从前期备稿体验到舞台呈现的角度,讨论朗诵者在运用副语言时出现的误区及解决方式,增强经典作品诵读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语言 朗诵艺术 经典诵读
下载PDF
口译学习者汉译英中副语言延缓性填充的定量分析——基于PACCEL-S语料库
3
作者 田闳夫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8期56-59,共4页
本研究利用PACCEL-S语料库探讨30名英语专业八级口试考生汉译英部分的副语言延缓性填充现象。将考生按成绩分为高、中、低三组。研究结果发现:延缓性填充在高、中、低分的考生口译产出中普遍出现,高分组和中低分组的无意义填充产出频率... 本研究利用PACCEL-S语料库探讨30名英语专业八级口试考生汉译英部分的副语言延缓性填充现象。将考生按成绩分为高、中、低三组。研究结果发现:延缓性填充在高、中、低分的考生口译产出中普遍出现,高分组和中低分组的无意义填充产出频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三组考生在重复方面未出现显著差异,不过重复与无意义填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语言 语料库 延缓性填充 重复 无意义填充
下载PDF
新手汉语教师线上课堂副语言多模态研究
4
作者 潘晟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
从汉语教师课堂副语言的多模态层面入手,以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为模态标注工具,对新手教师汉语听说课程教学视频进行观摩解析,根据副语言的交流功能及汉语丰富的模态特点,研究听说教学的语言模态分布和互动关系,构建多模态交流功能,提出... 从汉语教师课堂副语言的多模态层面入手,以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为模态标注工具,对新手教师汉语听说课程教学视频进行观摩解析,根据副语言的交流功能及汉语丰富的模态特点,研究听说教学的语言模态分布和互动关系,构建多模态交流功能,提出副语言对汉语教学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师 副语言 多模态 ELAN
下载PDF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副语言的运用——以新闻节目《赤水新闻》为例
5
作者 肖湉 《传播力研究》 2023年第31期109-111,共3页
在电视传媒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重大事件报道、跟踪报道、体验报道中,出镜记者在现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不仅要运用有声语言清晰地表述现场情况,也需要通过副语言来辅助有声语言表达,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对出... 在电视传媒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重大事件报道、跟踪报道、体验报道中,出镜记者在现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不仅要运用有声语言清晰地表述现场情况,也需要通过副语言来辅助有声语言表达,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对出镜记者副语言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结合电视新闻节目《赤水新闻》,运用礼仪学以及美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知识,对出镜记者副语言在新闻节目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在节目中,利用出镜记者这种传播方式,通过对表情、服饰、肢体语言等副语言的研究,灵活运用副语言,将副语言和有声语言有机结合,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使观众对信息的接收更加立体准确,起到相辅相成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镜记者 副语言 现场报道 赤水新闻
下载PDF
课堂教学副语言表达艺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如密 刘文娟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28-129,共2页
课堂教学副语言即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表达的方式。教学副语言表达艺术具有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暗示功能和替代功能。提高教学副语言表达艺术,要优化教学辅助语言,注意教学语言表达风格和表达目的一致,减少语言表达的负面作用并善用话语... 课堂教学副语言即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表达的方式。教学副语言表达艺术具有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暗示功能和替代功能。提高教学副语言表达艺术,要优化教学辅助语言,注意教学语言表达风格和表达目的一致,减少语言表达的负面作用并善用话语停顿和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副语言 副语言功能
下载PDF
探析副语言在语言交际中的功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冯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130-132,共3页
副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语言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副语言行为贯穿于言语交际的始终并且对话语意义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特殊的交际功能作用。
关键词 副语言 话语意义 副语言特征 交际功能
下载PDF
小议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雅晶 吕春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7-67,72,共2页
语言交流是人类交际过程中的主要形式,但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副语言作为非言语交流方式,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将副语言和不同社会文化的交际规则进行对比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出不同社会文化之间交际规... 语言交流是人类交际过程中的主要形式,但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副语言作为非言语交流方式,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将副语言和不同社会文化的交际规则进行对比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出不同社会文化之间交际规则的差异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语言符号 副语言 翻译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副语言符号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永红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4,共4页
副语言符号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声音的使用,包括音高、语速、节奏、音量、音调及其他声音。副语言符号在交际中不仅具有表达感情色彩、反映社会地位、反映个性等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中还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副语言符号 副语言符号功能 文化阐释
下载PDF
副语言交际与文化教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2-44,共3页
副语言符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副语言符号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副语言符号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文化副语言符号 副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文化教学
下载PDF
英语会话中的副语言反馈信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瑛 周琦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6-91,共6页
反馈信号包括言语和非言语形式,是会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反馈信号的研究以言语反馈为多,对非言语反馈信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家庭背景下的日常对话中听话人所使用的副语言反馈信号进行会话分析,认清副语言... 反馈信号包括言语和非言语形式,是会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反馈信号的研究以言语反馈为多,对非言语反馈信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家庭背景下的日常对话中听话人所使用的副语言反馈信号进行会话分析,认清副语言反馈信号的界定与分类、话轮分布及语用功能,可以丰富我们对非言语交际形式的认识,拓展反馈信号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语言 副语言反馈信号 话轮分布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副语言符号的汉英互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旭梅 王海英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翻译是达到相当高程度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副语言符号又称辅助性语言符号,它是文化翻译中的难点,本文简述了副语言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 翻译是达到相当高程度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一样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副语言符号又称辅助性语言符号,它是文化翻译中的难点,本文简述了副语言及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副语言符号的笔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语言 副语言符号 文化 笔译原则
下载PDF
副语言特征对语义的补足作用
13
作者 陶照林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95-97,共3页
人们在会话时,通常都伴有不同的手势、姿势、眼神、面部表情,或者变换句子的重音或采用不同的语调.这种伴随会话而出现的行为特征,语言学家称之为副语言特征.文中论述了在交际过程中,有声和无声副语言特征对语义的烘托和对会话涵... 人们在会话时,通常都伴有不同的手势、姿势、眼神、面部表情,或者变换句子的重音或采用不同的语调.这种伴随会话而出现的行为特征,语言学家称之为副语言特征.文中论述了在交际过程中,有声和无声副语言特征对语义的烘托和对会话涵义的补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语言特征 话语 有声副语言特征 无声副语言特征
下载PDF
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学理定位 被引量:21
14
作者 谢伦浩 杨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播音主持传播中,传播主体借助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阐释观点、沟通受众。这两种传播手段都缺一不可。但目前有声语言的实践运用与学术研究日臻完善,成为播音主持实践与研究的主要关注,而与有声语言同样重要的副语言却... 播音主持传播中,传播主体借助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阐释观点、沟通受众。这两种传播手段都缺一不可。但目前有声语言的实践运用与学术研究日臻完善,成为播音主持实践与研究的主要关注,而与有声语言同样重要的副语言却缺少学术关怀,鲜有学理总结。本文结合播音主持传播实践,系统阐述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学术定位、学理支撑以及学科价值,为建构播音主持副语言体系进行学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主持 副语言 学理范畴
下载PDF
副语言交际概述 被引量:23
15
作者 田华 宋秀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随着对语言学诸多方面研究的逐步深入,语言学的许多交叉学科已作为独立的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副语言作为语言的伴随物也有了自己的学科——副语言学。本文概述了副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今态势;副语言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副语言学与语言... 随着对语言学诸多方面研究的逐步深入,语言学的许多交叉学科已作为独立的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副语言作为语言的伴随物也有了自己的学科——副语言学。本文概述了副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今态势;副语言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副语言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副语言在话语中的言语特性,认为语言交际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副语言交际才能得以有效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语言 话语 交际 概述
下载PDF
融合功能性副语言的语音情感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小蕾 毛启容 詹永照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4年第2期186-199,共14页
针对声音突发特征(笑声、哭声、叹息声等,称之为功能性副语言)携带大量情感信息,而包含这类突发特征的语句由于特征突发性的干扰整体情感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融合功能性副语言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待识别语句进行功能... 针对声音突发特征(笑声、哭声、叹息声等,称之为功能性副语言)携带大量情感信息,而包含这类突发特征的语句由于特征突发性的干扰整体情感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融合功能性副语言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待识别语句进行功能性副语言自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功能性副语言从语句中分离,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两类信号:功能性副语言信号和传统语音信号,最后将两类信号的情感信息使用自适应权重融合方法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提高待识别语句情感识别率和系统鲁棒性的目的。在包含6种功能性副语言和6种典型情感的情感语料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与人无关的情况下得到的情感平均识别率为67.41%,比线性加权融合、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贝叶斯融合方法分别提高了4.2%、2.8%和2.4%,比融合前平均识别率提高了8.08%,该方法针对非特定人语音情感识别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及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功能性副语言 自动检测 自适应权重 融合识别
下载PDF
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 被引量:42
17
作者 金重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89,共5页
副语言是中国播音学借鉴人际传播中的体态语特点,针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伴随有声语言表达呈现于传播主体的眼神、面部表情、动作及发型、服饰、化妆等方面的状况而总结、提炼出来的专门术语。它直接作用于接受主体的视觉与心理知觉,是产... 副语言是中国播音学借鉴人际传播中的体态语特点,针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伴随有声语言表达呈现于传播主体的眼神、面部表情、动作及发型、服饰、化妆等方面的状况而总结、提炼出来的专门术语。它直接作用于接受主体的视觉与心理知觉,是产生传播效果的重要元素。本文力求结合播音主持实践,着重探索副语言在当今播音主持活动中的创作功能及其表现出来的基本创作规律,以冀对电视播音主持工作实践产生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播音主持 副语言 创作功能 表达规律
下载PDF
口译语料库中副语言信息的转写及标注:现状、问题与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邹兵 王斌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3,共7页
本文对口译副语言信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检视了国际范围内口译语料库中副语言信息的转写标注情况,发现现有研究对副语言信息的转写标注等口译语料库基础建设问题缺乏关注。本文基于笔者设计和建设口译语料库的经验,归纳了口译副... 本文对口译副语言信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检视了国际范围内口译语料库中副语言信息的转写标注情况,发现现有研究对副语言信息的转写标注等口译语料库基础建设问题缺乏关注。本文基于笔者设计和建设口译语料库的经验,归纳了口译副语言信息转写及标注应注意的问题,并从标注工具、标注步骤和后期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口译副语言信息的转写及标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语料库 研究现状及问题 副语言信息 转写及标注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副语言交际策略的咨询解答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晓红 杨婵娟 王李霞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作为人际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副语言交流在高校图书馆咨询解答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考馆员应充分利用副语言交际的效能,合理地把握好目光、表情、姿态、字体、标点符号、电子副语及版面设计等副语言交际因素,形成一定的交际策略,... 作为人际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副语言交流在高校图书馆咨询解答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考馆员应充分利用副语言交际的效能,合理地把握好目光、表情、姿态、字体、标点符号、电子副语及版面设计等副语言交际因素,形成一定的交际策略,配合语言交流,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咨询解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 副语言 咨询服务
下载PDF
论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谢伦浩 《湖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87-90,共4页
副语言包括体态语言、客体语言、环境语言和类语言,与有声语言共同构成语言的总体。在人际交往中,副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副语言 社会交际功能 语言交际功能 交际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